...人机合作的可能性也极大,一个新的语言与技术的时代已经来临。 但文学永远不能放弃对技术的警觉与批判。二者可以合作,但也是有冲突的。技术要求确定性,文学和想象更多是不确定的;技术要求理性,但文学总是有很多感觉主义、经验主义的东西。这种冲突也不是今天才有。 文学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不断反抗那些确定、规范、秩序化的事物,不确定的、暧昧的、沉默的部分更具审美价值。人类进入了一个越来越向往确切知识、技术和智能的时代,技...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05057-4042476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5日8时6分52秒 严家炎与施蛰存“新感觉派”争议考论...《小珍集》又“复归”到现实主义,那么怎样解释抗战爆发前夕发表的《黄心大师》?我觉得,《黄心大师》中还多少保留着弗罗伊德的某种影响,可以这样说吗? 七、新感觉派的几位作家,当时与谢六逸有联系吗?谢提倡新感觉主义的理论文章,与你们关系怎样? 八、楼适夷在《文艺新闻》上评论您小说的文章发表以后,当时杜衡为什么认为“闹了一个大笑话”?杜衡何以认为您的作品与新感觉主义无关?是他不太了解您的创作情况?还是他在论争中有...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58527-4030030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7时32分0秒 “先锋”如何进入乡土——论东西乡土小说的创作历程及意义...造为一个村庄乃至整个农业文明的缩影,借此书写出畸形的道德伦理、复杂的人性人情和艰苦的生存体验,描绘出一幅极具特色的地方风俗画卷。 另一方面,东西在保留故事内容真实性的同时强化场景的虚幻性,主要通过凸显感觉主义色彩、在写实中插入意象的方式完成对乡土神秘氛围的营造。比如小说时常会放大感官,呈现出一个立足于个体身体感受与心理活动的乡土。如《地喘气》《事故之后的故事》在以儿童视角书写死亡时,不对下葬的过程做出客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7/c404030-402659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7日21时29分1秒 日常生活的地震——朱庆和诗读札...为离乡者,诗人能发现《二龙山水泥厂》“我哥”的生命姿势,但对命运并不考究,他观照往事,也有近乎贪婪的体验冲动,笼罩着首肯存在的神秘气息。往事施加于朱庆和的当下震惊,使他并不命名情感和事物,而是绘就一张感觉主义的地图。 是的,注定属于科尔班笔下的那种感知史对象,也在朱庆和笔下源源不断地出现。《山那边的穷亲戚》中,真正撬动情感的巨石在日常中滚动的,是在大年夜的彻夜奔走之后,迎面升起的太阳。朱庆和从日常出走,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8/c404030-402310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8日8时45分58秒 文学现场|科技文明的时代,传统文学何为?...所以,首先要充分肯定科技的意义。 第二点,科技和文学是有冲突的。简单一点讲,就是理性和非理性、确定和不确定、规范和自由之间的冲突。技术要求确定,文学和想象更多是不确定的;技术要求理性,但文学总是有很多感觉主义、经验主义的东西。这种冲突并不是今天才有。而文学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不断反抗那些确定、规范、秩序化的事物,确定性难以产生审美,不确定的、暧昧的、沉默的部分更具审美价值。 这让我想起十八世纪学者章学诚的观...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3/c404033-4020157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3日8时24分10秒 俄国19世纪纯艺术派诗歌...景,最后因为女方被雷声吓得躲入怀中而激情高呼,从而极其生动、细致、形象地展示了初恋时那种微妙、纯洁的恋爱心理。 第三,具有印象主义特色。法国唯美主义诗歌独具雕塑美;英国唯美主义诗歌具有梦幻美,并且更具感觉主义与快乐主义因素;俄国唯美主义诗歌则多具印象主义色彩。法国唯美主义诗歌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具体表现为重视诗歌的色彩美、音乐美,尤其重视的是诗歌的雕塑美。郑克鲁指出:“巴那斯派诗人具有敏锐而精细的目光,语言...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2/c404090-4018121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2日8时40分53秒 名家新春在读...奇怪的空间感……爱因斯坦1923年曾经在那里做过一次讲座。 是的,他写到了空间,他又写到了久远而又亲切的时间。他写到“时间的宫殿与空间的宫殿”。 而且在此后,读者们读到了对于奇怪的空间感的横空出世的新感觉主义描写以后20杂志页,约三万字以后,他又重复了这个主题词,但没有再提爱因斯坦。 无知的我只知道爱因斯坦,小说里则写得完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增加了对于世界名人的敬畏感。 对了,此西班牙作家是1961...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4/c403994-4017251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4日8时9分1秒 词的黑暗——评刘亮程长篇小说《捎话》...开始的,其实更早的,在《虚土》和《凿空》中,刘亮程已经呈现了抒情主体对于声音世界的独特感知。 “《虚土》中不确定的疑惑:谁的叫声让一束花听见,在《凿空》中听到了回声,一种来自心灵幽暗深远处的回响。这个感觉主义者彻底将感官舒展开来,在这部几乎以听觉语音完成的小说中,呈现出一个外观出奇、内里却超真实的声音世界。”[20]《捎话》中的声音世界,显然比之前的更加丰富、迷离。 刘亮程在声音中寻找“沟通”的可能。声音...
专题#专题#文学新苏军·批评有力量——江苏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专栏#韩松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0/c457817-4003213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4日18时18分17秒 重读《铸剑》与《石秀》:友爱的政治学...存,由此声名鹊起,让文坛刮目相看。1931年2月10日,《小说月报》第22卷第2号刊载小说《石秀》,是年施蛰存26岁。然而,该年10月,左翼倾向鲜明的楼适夷在《文艺新闻》第33号上发表文章《施蛰存的新感觉主义——读了〈在巴黎大戏院〉与〈魔道〉之后》,对施猛烈抨击,称其“几乎是完全不能捉摸的”,并指出“这两篇作品所代表着的,乃是一种生活解消文学的倾向”。相反,沈从文却对施蛰存惺惺相惜,认为彼时的施蛰存在“中...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30/c419384-4002468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30日8时27分45秒 谢有顺:召唤一种新的现代小说...之间、小事情和大历史之间,不偏向任何一方,而是走了一条日常性和意义感、艺术性和大众化相平衡的中间道路。 “中间道路”这样的概括也许过于粗疏了,但从极端抽象的艺术探索中撤退,同时又避免沦入经验主义、感觉主义的泥淖,让写作变得既感性又理性,既实又虚,甚至用寓言的方式来写人间万象,这种综合和平衡所带来的写作突破,是近年来中国文学最大的收获之一。 好的小说,总是游走于纪实与虚构、微观与宏大之间,让自我、意...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2/c404033-3264877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2日8时54分32秒 驱使万物如部队,不如让万物卸甲归田——读林白《北流》...和斑鸠的叫声,以及隐隐可闻的父亲的声音,那些声音过滤了他,过滤了现世的数字和价值。时代即使猛烈摇晃,也影响不到米豆,他像蕨类植物一样没有水也能活着,一个真实世界中的异类。 这些人物造就了生猛鲜活、感觉主义的北流世界,由此《北流》是一个文学中的异类物种,一个我们心甘情愿与之接壤为邻的异类,它寄身于无穷无尽的声色,布满无穷无尽的你们和我们,植物、动物、山峦、街道,一个一个的人都是世界的平常心。林白在《北流...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31/c404030-3226959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日17时1分5秒 谢有顺:召唤一种新的现代小说...说,写日常生活琐细的困顿,各种孩子入学难、乡下来亲戚了、豆腐馊掉了的两难,走的又是极端写实的路子,“一地鸡毛”,精神意蕴上飞腾不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日常生活书写的张扬,走的就是这种经验主义、感觉主义的写作路子,物质、身体、欲望是叙事的主角,“新状态”“身体写作”“七〇后”“八〇后”等写作现象背后,都有经验崇拜、感觉崇拜的影子,叙事中的细节流指向的多是日常生活的烦难和个人的私密经验,这种由感觉和经...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02/c404033-3257939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日10时49分12秒 驱使万物如部队,不如让万物卸甲归田...和斑鸠的叫声,以及隐隐可闻的父亲的声音,那些声音过滤了他,过滤了现世的数字和价值。时代即使猛烈摇晃,也影响不到米豆,他像蕨类植物一样没有水也能活着,一个真实世界中的异类。 这些人物造就了生猛鲜活、感觉主义的北流世界,由此《北流》是一个文学中的异类物种,一个我们心甘情愿与之接壤为邻的异类,它寄身于无穷无尽的声色,布满无穷无尽的你们和我们,植物、动物、山峦、街道,一个一个的人都是世界的平常心。林白在《北流...
专题#专题#北流#相关阅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01/c448712-3257877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日17时19分35秒 对自我与世界的双重确证——论徐则臣的写作观...上如果只有“陈旧的修辞、故事”,那就是在惯性、惰性中坐享其成,已失去创造的激情。韩少功说,“中国文学当下最重要的危机是价值真空,以及由此引起的创造力消退。要解决这个问题,仅靠八十年代的‘个人主义’和‘感觉主义’可能已经不够了,仅靠西方文化的输血也不够了。” 社会和文学需要重新确定一个方向,“一个重建精神价值的方向”,而这种价值省悟,就是要在这个“灵光消逝的时代”发现、聚拢残存的“灵光”,在创造力衰退的时代...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30/c404030-3253786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30日9时40分53秒 为中国现代小说“培根育魂”——论李健吾的小说创作...着作品的基本面貌和艺术风格。严家炎在谈到“五四”之后小说的诸多变化时说:“归结到一点上,就是创作方法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就是以自觉的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各种新的创作方法(包括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新感觉主义)的运用。这些新的创作方法的运用,使文学与生活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使新小说比过去任何时期的小说都和现实的人生结合得更紧密了。”[15]古典小说中,本身就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思潮,但却没有把它梳理、提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01/c404030-3249104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1日11时23分11秒 欧、美汉学何以发现不同的“文学上海”...行渐远,楼适夷、钱杏邨等人以“新感觉主义”讥评施蛰存,现代派小说家遂被目之为“新感觉派”。然而楼适夷创作于1931年的都市小说《上海狂舞曲》亦有明显的现代派风格。茅盾小说《子夜》也有类似表现。如果将新感觉主义视为一种书写现代城市的新型表现手法,也就不必感到困惑了。 * * * 作为“外人”的欧、美汉学家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路径。在他们看来,左翼都市小说与现代派小说都是上海都市文化的产物,借鉴了晚...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12/c442005-3247236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2日7时33分53秒 思想着的自我...史中,韩少功能完成几次实质性的自我跨越,正得益于他是一个不断在阅读和思考中前行的人。他说:“中国文学当下最重要的危机是价值真空,以及由此引起的创造力消退。要解决这个问题,仅靠八十年代的‘个人主义’和‘感觉主义’可能已经不够了,仅靠西方文化的输血也不够了。”[26]社会和文学需要重新确定一个方向,“一个重建精神价值的方向”,为此,他提议重新使用“教化”这个词来救赎当今的文化,“没有教化的自由已经成了另一种灾...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11/c404030-3247164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1日9时14分37秒 傅元峰:走进静物的人——华清诗作阅读笔记...华清的《镜中:拟张枣》全诗忽略了抒情的闭环构架,对情境和氛围、气息等进行了想象和补充,就像是从张枣毫无生机的情绪史传的负片中抠取一部分,进行了生命和生活的局部洗印。 如此,华清得见静物。华清的诗是感觉主义的:每首诗语言被真正激活的契机是感受力;对事物外壳和外表的质感非常敏锐,诗中的感觉描述无处不在,尤其是体温和属于泛性感范畴的表达很多,还有对张力的出色把握和描述,对各种情态的注意力也让人惊讶。一个由任...
专题#专题#十号会议室-华清《镜中记》#特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06/c447004-3246771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1日7时49分43秒 梁梓:诗歌,让生活有话可说...然的“人间戏剧背景”以及“自然诗人”玛丽奥利佛的并不以人以自然为中心的对万事万物的书写都对我产生极大的吸引和热爱。还有露易丝格里克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更敏于探索人类灵魂与精神的困境的探究以及佩索阿的感觉主义和悖论都让我着迷不已。随之而来的了解和学习,也是自己认知之刃口磨砺的过程与诗思之路反复迂回的途经。 3、你写诗一挥而就,还是反复修改,还是有其他写作方式? 之前写诗,大多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有修...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04/c405057-3246524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5日8时25分58秒 跨界书写与“文学心思”——评陈福民《北纬四十度》...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的提点,并特为指出这一方法“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7十余年前,历史学家杨念群在《新史学》创刊时,力倡“中国史学需要一种‘感觉主义’”,注重“必然”的现代史学逻辑使得“‘偶然’的丰富性被‘必然’的暴力逻辑所取代……历史被裁减成了十分单一乏味某种既然定逻辑的重复表演”。8罗列以上种种无非是要说明,文史自古不分家,整全的智慧又岂能因...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6/c404030-3243095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26日9时35分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