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7290 篇有关 惯性 的页面,用时 0.233秒.

第1页  共365页

曾攀:AI 写作、语言变革与新美学形态

   ...或排斥,从更为广阔的视阈而言,往往意味着从碎片化到总体性的增殖。 依托这样的思路,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审美范型转向及其文学内在变革的问题,尤其是在判断、辨析和归整AI写作过程中,以下四种形态将对既定的美学惯性进行颠覆:全新的混融性语言形态、综合语料视野下的生成性结构文本、“智能/机器”属性显著的情节铺排和话语修辞、未来感与科技感熔铸的人物塑造、命运求索及伦理新义。比如陶锋所言:“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加剧...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6/c404033-404742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6日23时18分12秒 鲁迅日文书写的日汉转译及语体风格

   ...不符合现代汉语的格式,而且明显不通顺。笔者按照日文的原义和汉语的习惯尝试进行了重译:“古希腊人所持有的火,据说是很早以前由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偷来的。”第二,短文中显示出 日语风格和语句在日汉转译过程中的惯性存在。如文中日语词汇的直接移入“发见” 等。而且译文的动词后置现象也很明显:“因为并非偷儿,所以拴在山上,给老雕去啄的灾难是免掉了,然而也没有普洛美修斯那样的被传扬,被崇拜。”13 鲁迅的《火 · 王...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6/c404064-404736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6日8时46分49秒 鼻腚诗社

   ...说起话来像打击乐器,有节奏有重音。他紧接着追问我:“那下面这句话是你的原话,还是学生发挥出来的?我要引用这句话,来批评我们艺术系的坏习惯。‘马桶厂是无数世界中的一个。这个世界没有定律,但它有很多习惯和惯性。习惯,是可以打破的。’” 我说:“这是我的原话,是我年轻时候的名言。” “好!”泰德教授说,“我要的就是这句有勇气的名言。” 我说:“你要引用,最好再加一句:‘可是,请记住,习惯像水,打破了,又会还...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48974-404717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3时14分24秒 致此时此刻:关于《空山横》与演讲缔造的可能世界

   ...的但恰好复现李敬泽直面与试练的书,它标刻着二十年间与文学有关的认知划出的轨迹,也映现着一个人的工作方式、自我要求和完美主义。 二 空山原野,飞鸟来回 起名有时偶然,用“空山横”定名演讲集,是巧思,也是惯性的延长。李敬泽的书写,时而将巍峨的山化为可以登临的山,比如与《春秋》有关的系列文章,也收集着山间风声和微物消息,比如《青鸟故事集》,而直接放在书名里的,此前还有“山丘”。他不仅将“山”置于一系列关心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雪山下的安卡拉

   ...上好的滑雪场,眼前这座山叫Elma Dogi,意为“苹果山”;不消说,气候危机对雪山的影响太大了,以前滑雪季节能从10月一直延续到来年5月,现在开场越来越晚,坚持到3月就算不错了。面对这个问题和巨大的惯性力量,全人类都充满无力感,只能享受当下了。 工作间隙,我认真地记下每次宣礼声传来的时间,分别是10:35,13:05,16:15。最后一次在18:50,听上去特别响亮,似乎在告诉大家,开饭啦开饭啦。周...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18-404700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6分34秒 如何认领90年代——兼及思考的视角和方法

   ...以及一直延续到2020年代的余声和回响。 三、方法:两个时间节点和“两个90年代” 从总体形象学而言,90年代呈现出一种媾和式的暧昧和含混。它从一开始就在回避真正的创伤和历史,或者说,它试图通过生活的惯性和实用的物质来拯救历史,并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回答在一开始无法回答的问题——认为时间和发展可以解决困境,这是90年代开启时的美好承诺。而且我们必须承认,在经济增速的加持之下,这一承诺至少部分展现了它动人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4分18秒 先生

   ...回去,他也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是放在办公室,还是放在宿舍里?总之那瓶酒后来就不翼而飞了,要不是王武提起来,余老师都快忘了有这一茬事。 四 公交车突然一个猛刹,有人在横穿马路。车上的人叫起来,人们的身体惯性地向前一倾。余老师也撞在前排的坐椅上,后背顿时浸出一层汗。玻璃瓶和前座底下的铁杆轻碰了一声,他感受到液体对瓶壁的冲击。他扯开一小角察看,瓶完好无损,青梅由于撞击在酒液里,正轻轻漾动。 这些青梅可是李梅...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48974-404700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0分25秒 走向“晚期”:新世纪文学危机中的新变

   ...父辈的深情回忆中获得精神救赎……即便历史作为一种公共经验具象化于个人生命中必然有其普遍性,但模式化的书写充斥着填补历史逻辑与弥合情感逻辑的惰性。而看似抽象的“文学危机”事实上就寓于一个个具体的写作思维惯性之中。 二 “文坛”是一种内涵与外延十分暧昧模糊的概念,所以当梁钺皓问出“我们的文坛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中国的写作”[9]时,问题已然不成其为问题,不是因为问题本身消失了,而是问题的答案似乎无人在...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3-404687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26秒 精神的昆仑,生命的约定

   ...家积蓄数十载推出鸿篇巨制的有很多,几乎可以视作一种文学现象。譬如,梁晓声《人世间》、王跃文《家山》、贾平凹《河山传》等,他们以“对得起此生”的准备抵达“必须完成”的使命,同时,高度警惕在某种“正确”的惯性里疲惫滑行。总体来说,作品内容各有千秋,但异曲同工之处是对创作之初“元精神”的深度展现,即“邮票大小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作家福克纳语)。毕淑敏的人生轨迹可谓“独一份”:16岁离开北京,去西藏阿里当兵,...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0-404687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15秒 机器轰鸣间,人是永恒的主题

   ...刷新对现实的观察与表达。 身为报告文学作家,徐剑多年来始终活跃在书写“国之大者”的第一线。他投入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以文学性讲述追踪国家发展的潮流与时代的脉动。在他看来,工业题材的写作容易陷入一种惯性——沉迷于宏大叙事、灾难叙事或工业生产的恢弘画面。然而,经过长期深入的实地采访和观察,他意识到,技术和产业始终在更新迭代,技术美学也在不断演变。因此,作家应当将视角从“机器轰鸣”的宏大背景转向具体的人...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3993-404665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4时6分13秒 文学阅读:向下沉潜 纸上开花

   ...作品的深海之中,结合自身对整部作品的深度阅读与批判性思考,通往“熟读精思、切己体察、居敬持志”的美好境界。当然,这个过程之中需要特别警惕流量导向的浅层内容,避免陷入“快餐式”知识陷阱和注意力分散的思维惯性。 新媒介环境下,文学阅读的途径越是多元、手段越是多样,纸质阅读的魅力和价值也越能彰显出来。纸质阅读有利于培养精读、细读、深读的文学阅读习惯,通过写阅读笔记、批注与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强化记忆与理解,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3994-404660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20分40秒 森林的呼吸

   ...在神农架山区它是齿萼报春,生长在高海拔的地方,是寒冷催生出来的花,它是草本,不像梅为木本。冻不死还要开花的柔弱之辈,它长有反骨。 春天真正的醒来是在群鸟的争吵声中被扯醒的。在高山上的一个坳子里,狗在它惯性的愤怒中吼着,鸡没心没肺地叫着。鸟不知疲倦地啼着,好像都在嗷嗷待哺。山还在深寒的雾里徘徊,连那些小树和岩上的草也一动不动;溪水在远远的地方流响;一畦油菜开花了,一些白菜鲜嫩地舒展着。山上,在薄雾笼罩的...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18-404619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9时23分30秒 王清海:残塔

   ...黄说,石墩离路还有一段距离,电动车轮胎又没气了,按说电动车我扔不到石墩那里,为什么找电动车的时候,一眼就看见电动车倒在它旁边?我觉得这事有点怪,现在想想,它是为了让我发现它。 我说,也有可能是电动车的惯性啊,你用力大了,跑到石墩旁边也是有可能的。 反正那晚我们一时慌乱,都忘了当时的状况。老黄认为电动车倒在石墩旁是冥冥中有天意,我认为事情正常,我们为这件事情几度争论,老黄始终坚持他的观点。我就不明白了,...

新作品#小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17-4046125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9时18分9秒 机器轰鸣间,人是永恒的主题

   ...刷新对现实的观察与表达。 身为报告文学作家,徐剑多年来始终活跃在书写“国之大者”的第一线。他投入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以文学性讲述追踪国家发展的潮流与时代的脉动。在他看来,工业题材的写作容易陷入一种惯性——沉迷于宏大叙事、灾难叙事或工业生产的恢弘画面。然而,经过长期深入的实地采访和观察,他意识到,技术和产业始终在更新迭代,技术美学也在不断演变。因此,作家应当将视角从“机器轰鸣”的宏大背景转向具体的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3994-404648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15时49分5秒 《草堂》2025年2卷|宋志刚:长沙诗抄(组诗)

   ...这个大信封 把自己寄出去, 早晨又收到了自己 总会有一天, 虚空会收到这样一个人。 那时可以看见,古代的人用身体种了满天星星。 应该是这样,疼痛的时候 总有隐约的声音传来: 虚空如慈悲—— [惯 性] 李师傅为还债去殡仪馆打工三年 回来的时候, 走路总是非常小心,又恭敬。 白天看见烟囱 就想鞠躬, 到了晚上,看见睡着的人 就想用白布把他盖住。 听见大灶里噼噼啪啪的柴火燃烧的声音 就想放哀乐。 然...

新作品#报刊在线#《草堂》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19036-404571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8分41秒 沉浸式展览:观展还是观景

   ...丽或幽深的声光电中呈现出来的视觉奇观,确实容易导致传播的流量价值大于艺术欣赏的审美价值。 我认为随着更多智能手段的运用,沉浸式展览应该防止的倾向是:陷入博取眼球的内卷式竞争,让策展人产生一种制造声势的惯性依赖,失去了基于具体策展理念的理性追求。而对于本应接受真正的艺术审美体验的观众来说,如果一味沉浸于光声幻影的感官刺激之中,最终留下的则只会有感官疲惫症。 吴洪亮:传播价值和审美价值应该是统一的系统。有...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19390-404642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1分2秒 人生解构及自然文明的复归——包倬《青山隐》

   ...为力。人生是一个圆,起点亦是终点;反过来终点亦是起点。是的,任何力量也无法动摇父亲改写与重构生命的企图,这亦是父亲重返35年前生命现场——阿尼卡的执念初衷。或许,他改写与重构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命惯性基因。 晚年的父亲重返阿尼卡,超越了国人心头固有观念“落叶归根”,当属一种宗教意义的信仰重燃,此举所焕发出来的,甚至是生命过去数十年始终处在围困中所暗自积聚的所用能量。他重返阿尼卡,不仅是自我生命的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0/c404030-40464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0日22时50分31秒 以“文学事件”为方法:观照新世纪文学发展的一种角度

   ...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变化是,被指认为“脱历史”一代的“80后”们开始凭借父辈的故事和个人的见证,向文学史提供他们的证词。不但新涌现的青年写作者如此,曾分享到青春文学市场红利的写作者也开始尝试作别青春的写作惯性。比如“铁西三剑客”中的郑执201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我只在乎你》中,便在青春叙事中融进父子关系和东北元素,聚焦时代巨变中的个体情感,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这也证明了,日后被热议的“新东北文艺复兴”得益...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3-404625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20分41秒 欧阳月姣:日常生活与文学诗性之间

   ...下制有不当立进谏/长安陌上无穷花/自由和诗歌都还未成人间戒律”,眺望百望山时,则吟咏“如今北辽亡佚/金沙滩上的烟尘早被大风收回/山海关前卧轨的先亡人我看见/你青发如暮坟草已深”,在诗集中这几乎成了一种惯性写法,其化用典故与怀想文人旧事的诗句也带着一种未能脱去的“文艺腔”。很多素人作者都在其出版的作品中提及自己长期的文学阅读史,可以说他们多少受惠于20世纪80年代“文学热”的余温,但并未走到美学探索的前...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19351-404621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25分29秒 《鸭绿江》2025年第3期|于永铎:塔尖上的鹰(中篇小说)

一 刹那间,它宛如一只硕大的风筝,平平坠下来,锐利的爪子稳稳扣住了下导线。巨大的惯性作用下,下导线剧烈地摇晃起来。赵军强紧紧攥着绝缘挂绳,那一刻,他感觉自己仿佛是遭遇了8级台风的小渔船,又似一张飘飞的A4纸,渺小而无助,身不由己地颠簸。恍惚间,眼前蹿出一团火焰,火焰中隐隐显出一个火人。火人拼命地摆动着双手,示意赵军强赶紧逃离这个危险之地;恍惚间,它竟愈发像一个人,即便蹲着,也足有一米高。此人绝非当下之...

新作品#报刊在线#《鸭绿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8999-404614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55分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