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出父权中心意识的文本保守地认为,每一位具有天使般品格的无私的白雪公主都必须被一位邪恶而刚愎自用的继母所猎杀。”由此,对于女性文学而言,从男性文化主导的“天使”想象中逃逸的倾向,构成了创作、批评的情感动力和道德冲动,出于对正在承受父权社会下男性主导文化压迫的女性的同情,横扫一切冠以道德、贞洁的名义的教条规约,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话语建构的重要任务。以传统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角度细究之,这种批评倾向本无可厚非...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30-404658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0时15分23秒 呼唤“新西部文学”出场...。 “共同体美学”凸显中华文化之美。王蒙的新疆题材创作扎根其16年的新疆生活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乃至思维习惯,都在文本中烙下了深深印痕,为《在伊犁》《这边风景》等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情感动力。阿拉提·阿斯木的小说语言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其文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时间哲学和诗性智慧。李健的小说集《脐血之地》钩沉民国时期新疆木垒地区的历史变迁,以“小人物”观照“大时代”,书写了一部反映农耕文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04030-404265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9时37分27秒 李玮 :欲望生产与“乌托邦”的重建——论“爆款”男频长篇网文叙事结构的转变...如果按此理解,那么这些作品中“欲望”作为“匮乏”的寓言只有负面的意义。也许我们应该看到,不是“匮乏感”带来“欲望”,而是只有“欲望”产生后,才能生产出“匮乏感”,而这种“匮乏感”恰恰能成为变革或反抗的情感动力。德勒兹和加塔利分析拉康关于“欲望”的论述时指出,所谓“匮乏”的“现实性”并不是“欲望”的原因,而毋宁说是“欲望”生产的结果。他们辨析道:“我们确知实在对象只能通过一种外部的因果关系和各种外部的机制来...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5/c404027-403759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5日11时9分2秒 构造“盒子”...,同时也逐渐产生了感情。 从观众接受角度看,这样的改编以明晰的空间意象揭示作品的哲理,观众因而容易理解剧集主题,小说厚重、晦涩之处在剧集中变得轻盈明晰。同时,观众通过直观感受杰森与阿曼达两种选择背后的情感动力,也更容易形成多元的理性认识:无论是追求安稳,落地生根,还是奋勇向前,不忘初心,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人类在面对不同境况面前的合理选择。观众也将由此迁移到实际生活,以此来体认自身生活的选择问题及带来的不同...
科幻#科声幻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0/c404084-4032399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0日8时5分58秒 书写技术变革现实里人们的期许...修复的过程,她与往昔的自我和解,也宽宥了如今的丈夫。陈吉楚《重阳佳节》(《广州文艺》2024年第3期)讲述了祖孙三代人的创业史,家族企业创始人许北炬的“广州情结”与他的爱情期冀密不可分,爱情构成创业的情感动力。塞壬的散文《她的世界》(《广州文艺》2024年第4期)记录工人赵月梅的生活,赵月梅并未因爱情受挫就把自己指认为受害者,反而把“不计后果没有退路搭进整个生命的一场爱情”当作“人生中唯一的一次纯粹的燃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04030-402645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9时3分33秒 絮语、生活伦理与共属性精神道德...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10。这是19世纪的非理性主义哲学转向后,现实主义小说与现代主义小说不再承担的社会功能。即使在现实主义小说内部,恩格斯在致马·哈克奈斯的信中所期待的那种积极乐观的情感动力美学,长久以来是稀缺的。当然,这里并非否定现实主义写作的批判精神,而是站在参差多态的本源性立场,期望现实主义的立体与多元,以及在当代众多解构文学的丧文化和倦怠气息里,重建生活的信心与美的想象力。从文学...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58526-402584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8时54分59秒 蔡翔:工业化,还是去工业化——现代化在 1980...构人和人的关系,则是一个更为重要也是更为困难的叙事主题。岳之峰的“震撼”,提示了80年代现代化真正的情感来源,震撼于“欧洲先进国家”的“喷气式飞机”,也震撼于“闷罐子火车”的落后。贫穷构成改革最重要的情感动力。这是80年代极为真实的文学表现,无视这个真实,就是掩耳盗铃式的理想主义,也就是王蒙所谓的“惊人的高论”。可是,“震撼”里面也的确包含着崇拜,这也很真实。80年代的崇拜,首先是一种物的崇拜,大到“喷气...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7/c404033-402179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7日11时10分40秒 《小说月报·原创版》2024年第3期|叶弥:许多树...绘画、写作、服装设计、中医、营养学、心理学、园艺园林学……她不断换工作,她紧跟时代潮流,她永远在学习和充实。她谈过两次朋友,一次也没有动过心。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小巷里的那次相逢。那位小伙子是她前进的情感动力,也是她停滞时的鞭子。因为只见过一次,她很快就忘了小伙子的面容。他对她来说只是一个崇高的象征物,一个神圣的目的地。这种感情有点像爱情,又有点不像爱情。有点像竞争,也有点像人生的阴影。有点像无价值的某种...
新作品#报刊在线#《小说月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2/c418963-401815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7日8时7分22秒 人类的科技,我们的情怀...怀念年少时的生活,也是对中国情感伦理的深情表达。正因为如此,小说中的“我们”,是白杨们,也是有着同样血液和情感纹理的我们。这特有的暖性,让我们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被感动。这样的暖性,成为白杨们对抗灾难的情感动力,也是他们拯救南京、拯救世界的最动情的理由。 小说运用了西方科幻小说的技术,同时保留了中国式的情感伦理,因此使作品成为一部属于“我们”的科幻小说。 三、空白:隐含无尽的可能 《我们生活在南京》有关科学...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3/c404027-4016462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3日8时59分27秒 反响、连接与互动:印刷时代之后的读者...信,有人倾诉了与小说高度相似的亲身经历(这不是巧合而是历史投下的高密度的“均质阴影”),经历刊出后又链接起了更多现实中涌起的情感巨浪。这不仅是通常情况下,读者对人物结局的好奇和移情,在读者来信所依托的情感动力中,还包含着当代历史的特殊性——彼时读者对“真实性”的重视,也意味着一种将文学与实际社会生活高度对应的阅读方式。曾作为制度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其意识形态力量,将文学现象注入政治隐喻以实现种种社会动...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4/c404033-401526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4日11时37分22秒 时代的巨变和批评的风采——孟繁华的文学批评与1990年代...及批评文字几乎图绘了完整的当代文学地图,跟随这些文字亦可饱览当代文学跌宕起伏的盛景。 孟繁华少年时期写诗,诗歌创作需要具备充沛的激情、超强的共情能力、敏锐的艺术觉知,这为他转向文学批评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感动力和感性基础。1980年代他从东北师大毕业后开始从事文学研究,1990年代进入北大则“真正开始了问学生涯”,正是在此期间,“诗”与“思”融会贯通、研究与批评相互推进,造就他在批评领域持续发声并迅速走向成...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7/c404030-4014083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7日22时22分33秒 张莉:从文学史里打捞起一个个被忽视的女作家...有兴趣。 好作品有许多个入口,值得我们反复琢磨。之所以选择重读,一定是文本里某个部分打动了我,或者是哪里让我放心不下。我得把它想清楚,就像一个方程式,我得想办法把它解出来。 Q:你的动力来源是什么? 情感动力很重要。在我看来,阅读是一种灵魂相遇,是和我心心念念的文字,心心念念的小说风景相遇。我交付了很多情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遇到不同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着不同的让我着迷的点。 《小说风景》一共11章,每一...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3/c405057-4012456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3日15时15分44秒 文学语言的超越之路——《超越语言》修订札记...成了语言的奴隶。当每一个中国人都万口如一地说着相同语句时,每一个中国人同时也都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语言。心灵之苗如果不挣扎着破土而出,就将在语言积垢的重压下死去。“狂欢”即对于“压抑”的反抗,狂欢是革命的情感动力和精神动力。如果说,教规严苛的天主教徒们每年之中还有那么一个恣意纵情、放荡不羁的“狂欢节”,那么言语者的狂欢又在哪里呢? 狂欢精神可以是对中世纪教会威权的抗争、对社会压抑的宣泄。正如巴赫金的“狂欢化理...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8/c419351-4006522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8日9时18分45秒 以短视频构建诗意的共情空间...凝聚性。而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故事、诗文、理念等,更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传承、媒体传播等深刻地烙印在大众的记忆中,成为人们知识体系和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短视频创作可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心中具有的超越性的情感动力和扎实深刻的认知基础,善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认知认同、情感情绪、集体记忆等,与当下大众的生存状态、生活境遇和思想观念等建立连接。 短视频创作者可以通过精心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特定元素,来激活大众的文化情感,...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9/c407521-4005967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9日9时6分56秒 虚构美学、精神现实与经典主义——杨遥小说综论...的精神、心灵、生存的或残忍或极端或欢愉或温暖或高贵或倔强的人性质地。一方面,杨遥的小说深藏着对城乡个体所面临的“压抑与解放”的生存分裂境遇的深刻发现与人共存于多个空间的钳制,这构成了杨遥小说叙事演进的情感动力;另一方面,杨遥对城乡转型语境当中个体的命运沉沦充盈着深切的悲悯。这是杨遥“现代现实主义”的文学思想与艺术美学的新创造。 第二,杨遥以当代个体化叙事的文学视域,审视着个体化成长的合法和坚定、难度和前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0/c404030-4005411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0日10时0分17秒 《野望》的节气美学...式来化解矛盾,最后才促成了传统文化的新变与发展。 付秀莹试图将自己笔下的当代芳村打造成窥探现代中国乡村的窗口,凭借着对风俗变迁的描摹而深入芳村的精神心灵,并由此发现了节气秩序下的人性秘密、文化更迭中的情感动力。其中那些扎实细密的情节设计与入木三分的人物对话,体现了作者对乡土社会中各类言行举止及其背后意义的极强敏感度。付秀莹曾说过,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像一棵大树,你不仅要看到叶子,还要看到埋得很深的根部——...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3-3261515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7日16时57分49秒 网络文学媒介化的情感逻辑...步加深,混沌、流动的情感愈发诉诸物质化的媒介隐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左右人类行为、关系的特殊效应,媒介逐渐成为情感释放的介质,情感也从精神之物转型为参与形塑媒介化社会的行动力量,这些变化不仅展现出情感动力(affective forces)的重要影响,也彰显出情感与媒介间的深刻勾连。关注文学场域中的情感问题似乎已是老生常谈,因为文学向来“是人类活动在审美和情感领域的投射”,(3)然而本文无意探讨文学文...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3/c404027-4002645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4日10时15分10秒 郁雨君:我希望从“辫子姐姐”一直写到“辫子奶奶”...。 我一直对读者说,最重要的是从故事里得到答案。这个答案会随着心境变化。有小朋友说,当时读不懂,长大后再读,读出了不一样的感觉。登山是一个偏小众的运动,它可能流行,也可能不流行。但“为爱天天向上”这种情感动力,会穿透时间,跨越时代。 Q:“成长光芒”主题更多元,不局限于家庭和校园。 郁雨君:我的写作是“倒过来”的。最早,我以女生视角写散文,接着是“小说男生”。当时有一个杂志叫《男生女生》,我用一个男性化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30/c405057-4002503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3日7时56分11秒 展现文化遗产保护新气象...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的创新、文明的开创,离不开对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传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不仅为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智慧启示与情感动力,也是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宝贵资源。 回顾过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变化中创新进取,积累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经验的保护观念、管理体系和工作模式。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也...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9/c419392-4000982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9日8时40分3秒 苍茫“北中国”的乡土美学——迟子建文学叙事的“乡愁”重考...曲自然神秘、感伤忧郁而又明快悠远的协奏曲,充满了复调的多维与多义。“迎灯”在姥姥家度过了夏、秋、冬三个季节,与姥姥、姥爷一家人的相处永远难以忘怀,但在春天离开“北极村”。我认为促使迟子建如此叙事安排的情感动力,是她对于童年的生命时间和自然交融的强烈意识。没有任何成人世界的复杂的吊诡,只有趣味、天真、好奇、困惑,以及介入生活时所遭遇的成长的烦恼,这是极其微妙的体验,在时间和大自然的风景画中,童年不仅镌刻在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8/c404030-3265308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8日21时18分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