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8467 篇有关 忧患 的页面,用时 0.261秒.

第1页  共424页

书阁相望

   ...此后,他虽患病咳血,还是把图书馆工作“卷上了天”。在他任上,浙江图书馆成了全国最早的“24小时图书馆”,全年365天日夜无休,并为读者代办膳食,省内提供书籍递送。这种书生救国的紧迫感,正源于他对战争的忧患意识。 对文澜阁本,他“常登临摩挲,感念前贤之劳绩不置”,他本想让《四库全书》“深入社会,以为推动一切事业之主力”,但溃败来得比预想还快。 七七事变后,预感到中日军事力量悬殊,他开始筹划“搬书避难”,...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19-404704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8分41秒 书阁相望——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日西迁记

   ...此后,他虽患病咳血,还是把图书馆工作“卷上了天”。在他任上,浙江图书馆成了全国最早的“24小时图书馆”,全年365天日夜无休,并为读者代办膳食,省内提供书籍递送。这种书生救国的紧迫感,正源于他对战争的忧患意识。 对文澜阁本,他“常登临摩挲,感念前贤之劳绩不置”,他本想让《四库全书》“深入社会,以为推动一切事业之主力”,但溃败来得比预想还快。 七七事变后,预感到中日军事力量悬殊,他开始筹划“搬书避难”,...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42005-404710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22时5分58秒 许潇菲:乐感文化基因与网络小说“爽”之发生

   ...于选择一种享受现世、追求喜乐的生活方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乐感文化是一种不含情感倾向的集体无意识,即人人用之处之而不知之。其后庞朴发展了李泽厚先生的观点,他认为乐感文化在数千年的演变中,融通了儒释道的忧患意识和乐天知命的积极态度,将其拓延为“忧乐圆融”[3]的生存境界。在当代,乐感文化则被阐发出“乐生”“乐道”“乐天”“乐群”等多重涵义,蕴藏着我国古老的天人之道和生死价值观。 浸润于乐感文化中的民族性...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27-404707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9时31分5秒 记忆唤醒之后:黎紫书《告别的年代》的后设与后记忆

   ...忆:记忆拼凑及被唤醒之后 马华文学前辈陈政欣曾经在《星洲日报》发表过一篇题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生与死》的小说。这篇小说描述多年以后,华文在马来西亚本土已变成一种考古、考究时才能接触到的语言。这篇充满忧患的小说实质上也道出了许多马来西亚华人对母语、自身文字与文学前景的担忧。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仅是少数民族的文学,不被列入国家文学的范畴。华人人口的逐年下降和母语教育的种种问题,多少牵制着马华文学未来的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1分28秒 齐建水长篇小说《粮安天下》作品研讨会举办

   ...事做主线,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来展现揭示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经历的深刻变迁和发展进步,来揭示国家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的重大意义,从而唤起人们对粮食问题的重视和节约粮食的意识,作品充满了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曾先后入选山东省作家协会2016年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中国作协2021年度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济南市2024年海右文学精品工程。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3994-404694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18时36分53秒 读书二言

   ...,说的又岂止是读书,人生的许多方面,都不妨笨拙一些、扎实一些,可能会走得慢,但长期坚持,一定会有意外收获。 还有一句是章太炎的话。《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10年”有一条说:“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一个人的学问,固然有得之于师长和书本的,但在章太炎看来,这些都远不及他从社会经历和人生忧患中得到的多。社会和人生是一本大书,从阅历中、实践中得来的真知,与纸上得来的感悟终归不同。书本能教我,生...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18-404659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20分23秒 忧患与悲情:一百年中国人的心灵史

   ...是原来的。 作为一个老师,我出题目,自己也做,我必须做出个样子来。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我必须自己做,让学生们看到我,学我的样子,起码学我认真做学问的样子,从一手材料阅读入手,认认真真写作。 高:“百年忧患”是您给20世纪中国文学定的基调,“1898 年是伟大的年代,中国由大希望的天空跌进了大苦难的深渊……北洋舰队的沉没、百日维新失败……这些,本身都是事件,都不是文学。然而1898 年的泪和血,都成了哺...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5057-404674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8时3分33秒 以“文学事件”为方法:观照新世纪文学发展的一种角度

   ...居室”的转移,戏剧观众锐减,再加上市场经济时代,戏剧商品属性不强,经济价值不高,当代戏剧面临着“戏剧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处境”,那就是“台上振兴、台下冷清”。今天回望,这场讨论虽众声喧哗,但整体上义愤和忧患的情绪多,对戏剧本体理论思考以及建设意见少,也未提供对新世纪戏剧走向的清晰展望。不过还是有一些声音值得分析,比如,传统戏曲在新世纪戏剧中如何传承与转化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戏剧危机很大原因是“悠久浓...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3-404625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20分41秒 情节是小说的基本面以及死亡与爱情的悲剧美

   ...要揭示的道理:爱是付出,不是伤害;爱可以追求,但不能成为戏弄的资本。作家通过洗练的语言、扁平与圆形人物的融合塑造、事件的扩展、封闭环境的特写,构筑了一个丰富的文本图式。通过图式,作者深刻表现了对死亡的忧患,对爱情的颂赞。 小说《双琴》主要讲述青桐剧院黄梅戏导演兼编剧“鲁可凡”创作了一部名为《双琴》的戏曲,以及因戏曲而交织的二十年前后的人物关系冲突和情感间的纠葛。戏曲内容为:一对双胞胎姐妹同时爱上了进京...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4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9分30秒 夷犹者的捣乱与辨难——李洱小说论兼及一种创作诗学的探索

   ...一个靠旁征博引带上历史沧桑感的诱人建筑,其裹挟着一种侧身于学院内外上下流动性的旁观者的立场”[44],但李洱其实从来不是旁观者,“小说总体表达的是李洱苦心经营的一部未名的忧伤之书,一部不着痕迹的充满了忧患意识的小说”[45]。李洱不仅不是旁观者,甚至不允许他的读者做旁观者,因为讽刺者、被讽刺者、嘲笑讽刺者、嘲笑被讽刺者,谁又不是其中的一员呢?更重要的问题是,儒学研究院到底该不该建?世界知名的学者到底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45分31秒 生态书写与民族历史书写的文学互动

   ...着在这部作品中历史书写与生态书写也存在着良性互动: 写作逻辑“文学化” “感时而发”这一中国文学的强势基因被内蒙古作家继承,他们笔下的生态书写实际上“出于作家们对于国家民族生存所面临的‘另一种危机’的忧患情怀。”[8]在这股深邃问题意识的驱动下,作家们矢志不渝地追求事件与素材的真实性再现。他们摒弃了小说独特的虚构与幻想色彩,转而追求一种直击灵魂的现实之真,让读者在文字间体验到生态困境的切肤之痛,进而达...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2/c404101-404375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8分18秒 纪红建:行走与思辨让文学更加丰盈

   ...认识与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或者叫思辨。作家必须全身心地走进人民之中,必须始终在场,除了脚步和眼睛在场,还应该情感与思想在场,才能成为一名优秀而忠实的行走者、记录者、思考者和报告者。思辨除了思考,还应该有忧患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作家的价值,更是作品的灵魂。唯有思辨,文学方能更加丰盈而深邃。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4032-404554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9时0分37秒 红楼清明

   ...心只是多情,而并非滥情。所谓多情者,是对于天下所有美好的人与物自然兴起的一种珍惜赏爱之情,而绝非肉体的自私的情欲。而迅翁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点出宝玉对园中众女儿实是“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又于繁华丰厚中,屡与无常觌面,更以其犀利目光看到了宝玉多情背后领会世事翻覆的悲凉心境。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42005-404528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5分12秒 红楼清明

   ...心只是多情,而并非滥情。所谓多情者,是对于天下所有美好的人与物自然兴起的一种珍惜赏爱之情,而绝非肉体的自私的情欲。而迅翁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点出宝玉对园中众女儿实是“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又于繁华丰厚中,屡与无常觌面,更以其犀利目光看到了宝玉多情背后领会世事翻覆的悲凉心境。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9/c419926-404494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59分26秒 101岁贺敬之百折再看高潮来

   ...属于宽律罢了。” 贺老曾为我写过一个书法条幅:“百折再看高潮来。”这句诗就出自他的“新古体诗”《富春江散歌》:“壮哉此行偕入海,钱江怒涛抒我怀。一滴敢报江海信,百折再看高潮来。”他笔下的“百折”体现了忧患,但他充满信心的是“再看高潮来”。诗人借钱江怒涛抒发自己的襟怀和忧思,同时更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和思辨。 诗人中青年时期主要从事新诗创作,其新诗大都洋溢着激情,充满明亮色调,而他的新古体诗大部分写于...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4019-404454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9时9分29秒 AI时代的文学批评:写不是问题,要思考如何成为理想的读者

   ...害,这是很糟糕的地方。” 王侃也提到AI写作对于伦理秩序的冲击。“庄子在2000多年前就担忧这件事,在井里装了一个轱辘,这是最早的机器,他说人使用机器就有了‘机心’,然后我们的道德就开始有‘污点’,他忧患几千年后的世界由于‘机心’的不断发展,伦理会彻底崩坏。” “技术一定是带来进步的,但技术带来的伦理难题没有被更多人意识到,包括DeepSeek带来的伦理难题是什么还没有被充分讨论过。在这个问题上真正忧...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6/c403994-404470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6日9时9分47秒 叶嘉莹咏荷

   ...感受到几丝少女情怀——她盼望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那一刻。 四十年后,经历无尽坎坷的叶老师回归祖国,把全部精力放在弘扬中国古典诗词的教育事业上。她写了《木兰花慢·咏荷》(1983),上阕说自己几经忧患,辗转飘零,最后得以回归祖国,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花前思乳字,更谁与、话平生。怅卅载天涯,梦中常忆,青盖亭亭。飘零自怀羁恨,总芳根、不向异乡生。却喜归来重见,嫣然旧识娉婷。”一见荷花,她就会联想到自己...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42005-404448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6日8时49分34秒 人工智能时代,推进语文教育正当时

   ...手。 在探讨教学改革的路径之前,厘清大学语文的价值问题更显紧要。总体而言,通过讲授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学语文能让青年学子“兴发感动”于熔铸其间、绵延不绝的思想方式和审美形态,继而赓续传统伦理、道德主义、忧患意识、家国情怀等各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具体而言,其一是借“言”入“世”。当代大学生首先要从学习母语入手观察、理解和融入社会。语言是人类的栖居之所,什么样的语言系统就会制造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当网络用语替...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3/c407521-404447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9时5分21秒 “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

   ...各级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勇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 大逻辑,是要追溯到抓作风建设的根和本。 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怀忧患,“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很牢固,但如果作风问题解决不好,也有可能出现‘霸王别姬’这样的时刻。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人心向背事关重大,失去了民心,党就有危险。” 有两个苹果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辽沈战役期间...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3991-404448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6时47分8秒 恍惚之思,其中有道——读陈先发近作札记

   ...像他的《黑池坝笔记》所触及的诗学议题,它们都从当代客观知识领域和思考体制逃逸出去,站在了“不依靠任何事物而成的恍惚”一边,站在无法归类的生命感知一边,正因如此,陈先发近期的诗歌更显其内涵的“忧愁壁立,忧患绵长”(《云泥九章》)。他在《止息》一诗中写道,病后的灼热双眼“看见这一湖霜冻的芦苇:/一种更艰难的/单纯……/忍受,或貌似忍受。疾病给我们超验的生活”。盲者、跛者、病者,以及死者,似乎是被废弃的生活...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0/c404030-404428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42分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