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言志”与“载道”,在他们那里文体边界是模糊的,也没有那么多流派的禁锢。因此,古代很多小说像散文,很多散文像小说。 《山海经》采用的是散文笔法,却可以当小说来读。要归类的话,可归入志怪一类。古代志怪小说,往往是人兽不分,人长成熊样,人解马语,猩猩能言,一切虚妄,皆同实相。自干宝以来,胡说八道的人就多了起来。书写的自由带来想象力的释放,反之亦然。从《搜神记》到《聊斋志异》,无论志怪小说的套路如何变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再造“传统”:新笔记小说的乡土叙事革新——以莫言《一斗阁笔记》为中心...觉,凝聚出一片亦真亦幻却又生机勃勃的乡土。 二、奇伟瑰怪的乡土:“志怪”“志人”传统的再生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的“志怪”与“志人”两大传统源远流长。《笔记小说史》指出:“笔记小说从题材、内容上可划分为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两大门类。”[5]鲁迅认为,由于“巫风”“神仙之说”“小乘佛教”等宗教玄风的流行,“张皇鬼神,称道灵异”的“鬼神志怪之书”自晋时起风行[6],干宝的《搜神记》等“志怪”笔记小说的流行逐渐演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6分57秒 “奇正相生”——论《去老万玉家》的史传精神与尚奇趣味...家》都有荒诞神秘现象,“在理解生命方面,我们也许要给自己留出更大的余数。有些经历,有些现象,也许不能完全用‘封建迷信’来打发”(10)。张炜反复强调小说不妨实录现代读者不甚理解的神异现象,这延续了六朝志怪小说以降史传传统对小说的全面渗透。 张炜小说的叙事建构始终保持与中国史传传统与叙事伦理的互动,这种互文性在文本中呈现出独特的道德张力场域。作家通过对史官文化“彰善瘅恶”书写原则的创造性转化,将中国传统纪传...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1分28秒 影视剧“穿越式”叙事要“爽”而有度...间观、历史观、人的主体性等严肃主题,使其更好地承载和传播主流价值观。 要打破围绕爽感和幻想建构的创作成规 需要明确的是,“穿越”既非中国文艺创作独有的现象,也并非数字媒体时代的特殊产物。无论是中国古典志怪小说《酉阳杂俎》《幽明录》《聊斋志异》,还是西方通俗小说《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时间机器》,都包含大量“穿越”情节。在世界电影舞台上,“穿越”题材更是单成一列,涌现出《源代码》《前目的地》《蝴蝶效应》《...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19388-404661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38分3秒 戏曲、小说传统与讲故事的方法...厂长头戴的那顶红色安全帽出现,主人公仍然龟缩在水塔边,龟缩在黄草丛里,半步也不敢动弹:是的,我其实是在对动作的想象中逐渐靠近了这部小说的主题。 实际上,类似的“路都走不动了”之境地,也频繁地出现在许多志怪小说和蒲松龄的作品之中,《汾上续谈》里记述过这样一个虎化作人的故事——一只老虎,被人诱骗,丢了自己的虎皮,只好变成人,再变成诱骗者的妻子,几年之后,当它重新找到自己的虎皮,再现虎身,并且要重回山林之际,它...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4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9分30秒 存在的奇谈及虚无的异闻...保持着人性的平和,甚至是贴合了生活的基本逻辑,但阅读的过程却被混沌、浓烈、多面及妖娆所包裹,比起主流文学审美那些锐利地直面现实的写法,路魆的文本其实更传统,它看起来仿佛是现代小说的面目,接续的却是中国志怪小说的文脉,路魆构建了存在的奇谈及虚无的异闻,探讨的正是对人类内在精神生活的理解,这就是《角色X》的精义所在。 一对来到森林里开鸦肉店的夫妻(《鸦肉店》),一匹从美丽遥远的海外被带回来的马(《窗外的黑色马...
专题#专题#《人民文学》“新浪潮”作家观察#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59101-404572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16时59分31秒 在传奇与现实之间——《猛虎下山》的双重寓言性...就会开花。最先开的,是梅花;梅花开完了,杏花接着开;杏花还没开完,野山桃花又开了;再往下,海棠花和野樱花,杜鹃花和山茶花,全都会接着开。 03 中岛敦的《山月记》取材自唐传奇《人虎传》,唐传奇上承六朝志怪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李修文自陈在创作《猛虎下山》的过程中重读了《水浒传》《聊斋志异》、唐传奇等经典。多来年,《聊斋志异》一直是他的手边书,他称“这是我心目中杰出的短篇小说写作指南”。《聊斋志异》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30-404547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9时11分47秒 蒲松龄为何爱写狐...成于蒲松龄在毕家当家庭教师期间,整整30年,独卧空斋、郁闷无聊,“不得已而设想于杳冥荒怪之域,以为异类有情,或者尚堪晤对”,靠想象美丽、善良、真诚的狐仙,以讽浊世。 当时能看懂蒲松龄的人并不多。 写出志怪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的纪晓岚便没看懂,他说:“夫著书者必取熔经义,而后宗旨正;必参酌史裁而后条理明;必博涉诸子百家而后变化尽……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剧场关目,随意装点。”意思是蒲松龄的狐精故事好...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42005-404476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39分58秒 蛇妖故事与《白蛇传》...表现了彩棚戏台演出《白蛇传》的场景。棚台两侧有彩门,以六瓣栀子花连弧图案为窗棂;棚台前左右立栏杆,栏杆扶手饰仰莲图案;棚台内分别演出《白蛇传》中断桥、借伞、还伞、水漫金山四出经典剧目。 魏晋时期,随着志怪小说的流行,民间演绎出了大量蛇妖幻化成人形,作妖害人的故事。最初,蛇往往通过障眼法来迷惑人,如伪装成高门大户的富贵之家来诱骗女孩子。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晋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年使...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42005-4043605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7时2分39秒 亚热带的西绪福斯——读森目小说...低低回荡着缠绵悠长、眷恋不去的旧日欢愉声。”(《鹰婆》)类似这等骇丽、野性的陌生化书写,大抵也只有他才能产出。 历数现代文学的书写史,在中国岭南和东南亚地区,作家们其实早已融合了方言、巫蛊、民间传说和志怪小说,创造出风格强烈的文学作品。同时这里还继承了现代性的文学精神,港台作家们更是孕育出了各式各样的现代主义文学实验。时至今日,“新南方写作”更多地朝向一种流动、混生、不断自我拓殖与增量的文学理想,森目的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04030-4042077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12分49秒 徐福伟:2024年中短篇小说创作关键词...捕仙之家,王族的《阳光中的狼》中赴死的公狼和母狼,李修文的《夜雨寄北》中名叫小丹东的通灵猴子,苏苔的《吞舟》中被人类滥杀的巨鲸,无疑都是以动物来褒贬人性的典型作品。《两心图》尤为精彩,承继中国传统志人志怪小说的风格特色,在捕仙之家与黄大仙的斗智斗勇中呈示了善恶有报的醒世名言以及人性私欲无限膨胀后不能限制的恶果。张鲁镭的《老人与狗》和南翔的《书吧里的长耳鸮》《麻醉师臂上的金雕》皆是以动物形象“观照人生”的佳...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5/c404034-404090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9时37分21秒 孙郁:鲁迅与孔子最大的相似之处是积极入世的精神...生兴趣。而这些远离说教的文字,会有一种想象力的培育。其实,无论是审美的培养还是认知观念的培养,都不能离开想象的因素。鲁迅并不排斥对于古书思想内容的接受,主要是在批判性思维里建立了一种新式思想。比如他在志怪小说里,就发现了唯道德主义的可笑,在神话里就感受到儒家的僵硬教条的迂腐。经学之外的文化原野,可吸收的东西很多,有的与人的初始的生命觉得十分接近,可以唤起人们对于存在的深切体认。尼采曾经说“大问题都在街巷里...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05057-404025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8时17分47秒 终结的故事如何延续?——莫言《生死疲劳》中讲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方法...看待世界的局部视角,轮回中的西门闹也需要直面他者的目光。 在《生死疲劳》的世界里,轮回只是故事的命题之一,因果循环之外,小说还有其他情节逻辑。拥有强大记忆力的西门闹无疑具有传统说书人的全知视角,在传统志怪小说中,轮回中人往往不自知,知情者是那个口若悬河的说书人。通人性的西门牛眼观月夜、星空、繁花,俨然将自己视为一个拥有未来无限可能的时代新人。“新世界”和“明天”是线性时间叙事模式常用的经典语法,特定时代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04030-403992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9时44分9秒 杨献平:传统与新变:生命痕迹与时代表达 ——《胶东文学》2024 年栏目述评...甚至越来越抽象化,那么,反其道而行之未尝不是另一种“蹊径”。他的《飘浮而来》(2024年第1期)《浴火重生的身影》(2024年第1期),是具有想象力的小说,这两部小说都有老庄思想的影子,甚至关联了中国志怪小说的某些显著因素,木匠担心自己会变成木头,船工却无法到达对岸,用影子找寻影子,或者说追溯、探讨影子的来处,这些“回到自身”的疑惑、诘问、找寻和无解,其实也映射了万物自身某些不可逾越的障碍。 相裕亭《摸海...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030-403962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11时34分17秒 心猿意马——评朱琺《安南想象》...作注,“缀集异闻,会粹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之志”,使人们“博物不惑,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朱琺一直喜欢那些复杂的文人,比如干宝既写平实的国史《晋纪》,也写奇崛的志怪《搜神记》;陶渊明既写诗歌,也写了志怪小说《续搜神记》。 朱琺身在传统之中,又在传统之外,他一方面承认:“秉承从书到书的逻辑,处理妖怪学题材,又钩沉南北文化交流史,模拟东西方书籍传统中包括双行夹注和索引引得的体例,利用大量的生僻字与域外方块字...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030-403961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36分49秒 网络文艺走在主流化的大道上...精神力量,展现乡村振兴的蓬勃景象。《特级英雄黄继光》着力刻画英雄成长心路,倾情塑造崇高形象。《浴血无名·奔袭》壮阔书写保家卫国、争取和平的正义之战,展现小人物的勇气和伟大。《中国奇谭》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志怪小说,以中华美学讲述中国故事,让人再次领略中华文化的不竭生机。《声生不息·宝岛季》以声通心,以乐共情,引导两岸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不忘根脉、寻找共鸣,开辟了凝聚和抒发家国情怀的新方式。 应该说,这七部网络艺术...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027-4039608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21分54秒 不疯魔,不成佛——论《猛虎下山》的志怪叙事与癫狂美学...本和传奇,正是引导他从青春文学走向山河大地的基本动力。尤其是今人拟古,普遍倾向于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故而《猛虎下山》虽有底本可循,但入乎其内的同时也能出乎其外。所谓入乎其内,是指这部作品既赓续了传统志怪小说聚焦奇闻异事的写法,也保留了一种价值中立的写作立场。尽管中国文学向来重视“文以载道”,但志怪小说在未经宋明理学规训之前,道德主义的色彩并不浓厚。比起故事本身的荒诞不经,作者对人物的道德评判,显然不像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04030-403948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11时32分38秒 李晓燕:论莫言小说的神话特征...那么强大,但毕竟已超越了凡夫俗子。 3.文人神话的影响 莫言喜欢阅读,童年时他把村里及附近村里所有能借到的书都借遍了,读遍了。这些书唤起莫言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后来,他涉猎了更多文人神话,包括六朝的志怪小说、蒲松龄笔下的神话故事以及现当代作家笔下的神话故事等。 蒲松龄的老家淄川距离高密仅 二百公里 左右,《聊斋》故事在高密民间也广为流传。莫言自幼听《聊斋》,读《聊斋》,醉心于《聊斋》中花妖狐魅的故事。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30-4039312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11时44分40秒 遇见新力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青年写作者何为...个体意识的觉醒。在后传统社会中,面对传统的缺失和社会新变,他们重新提出了关于自我存在的古老问题,并通过作品中的奇人异事表达了对个体存在方式的思考。穆萨的作品如《蛇》等,通过冷静克制的叙事创造了一种“新志怪小说”,展现了后传统社会中个体坦然行走在世界里的态度。其次,青年作家在作品中探索了自我之狱与历史误会的主题。他们通过个人记忆的重新梳理,传递真实的人生体验,并试图在碎片化中重建人生意义。班宇的小说如《飞鸟...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34-403931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11时22分29秒 比较视域下的“虚实”范畴及其多向呈现...是中国古典叙事文学的精义奥妙。即便是神魔小说,也被要求“实而不虚”,譬如《评演济公传序》指出:“粤自黄州说鬼,终丽于虚;干宝《搜神》,尤嫌其幻。……所谓实而不虚,真而不幻者,其惟此《济公传》一书乎?”志怪小说的情节、内容离不开“虚”“幻”,然而《济公传》的“实而不虚,真而不幻”却受到肯定。《闲情偶寄》可谓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戏曲论著,其中“结构篇”专门提出“审虚实”:“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随人拈...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6/c419351-4039029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7日9时43分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