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言的愤恨之情,表现为被猛烈割断的童年的残迹;随之它们又表现为整个思想史之流的漂浮物——这整个思想的历史可鄙地、赤裸裸地呈现于万目睽睽之下。”[17] 与其不同,艾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大体上没有越出心理写实主义的框架,但他对男女两性间虐恋关系的探究(最鲜明地体现在《爱人同志》《爱人有罪》中,《南方》里也有呈现)使他逼近、触及了人们心灵深处幽秘的潜意识王国,在这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任何外在的伪饰都被无情地颠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8/c404030-4000950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8日22时39分44秒 从斯氏体系看戏剧表演心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现代“心理写实主义”的大家,他经过数十年如一日所钻研出来的“体系”,可以有效地让演员从日常生活中的意识状态跃入非日常生活的“出神状态”(creative state),在舞台上活出角色的生命、彰显出艺术的真实,从而让观众共情,活出当代人共享的“真理、意义和真实”。 斯氏体系中的生理心理学要素是斯氏体系表演艺术的核心和难点,斯氏体系的功劳是力求表演的“真实”感人,强调演员表演的活生生的真实...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2/c404004-3268450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2日8时23分19秒 评孙卫卫:心理写实主义的有益探索...儿童文学新作奖等。多年前,我曾写过关于他的评论,称他“是一位恬淡、纯情、自然、真诚、现实、幽默的儿童文学作家。”10多年过去了,近期读了他后来创作的作品,我觉得他的创作个性越来越明显,自觉地把笔触探入心理写实主义层面。他匍匐于现实生活的大地,用心灵感应鸟语花香,用深情书写田野乡村,用童心回忆陈年旧事,在童趣中叙说蒙昧初开的生命呼吸,在天真中陶醉童心与自然的地久天长。他的作品散发着强烈的望乡之情,充盈着时代之风...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12/c404072-3174446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2日8时52分39秒 张鲜明《寐语》:原创·奇幻·本土化...不会过多地以一种可以辨识的形态进入张鲜明的作品之中——他作品有着自己的独立追求、艺术品味和十分容易分辨的自己的标记。这正是他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地方。我们说他具有极大的原创能力,正是基于这一点。 2.心理写实主义 《寐语》的内容,当然是来自梦境的,是梦话。这好像是子虚乌有的、虚构的东西,但稍加品味就会看出,这部作品其实是一部心理纪实性作品。诚如作者在他的“略等于纪实——《寐语》创造谈”中所言:“我的《寐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10/c404030-30137335.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10日9时2分32秒 张丽华:“原来死住在生的隔壁”...笨……却”的转折手法,一方面,仿佛是对中国传统小说表达人物内心活动的方式进行致意(它可视为对传统小说中“某某说”“某某道”一类提示语的翻译与变体),同时,也以略带戏谑的方式,深刻地暴露了现代西方小说“心理写实主义”的虚构特性。这其实是鲁迅小说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特质。在鲁迅小说中,很难见到西方18世纪以来的小说中将人物的内心独白与叙事交织在一起的“自由间接引语”(style indirect libre)模式 ...
评论#作品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905/c404030-28693094.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9月5日22时35分40秒 新版《推销员之死》首演 年轻演员感动老前辈...销员之死》讲述的是个绝望的故事。年逾花甲的推销员威利·洛曼面临着被公司开除的危险,两个儿子也让他看不到一点儿希望,他只能选择靠自杀骗保来改变生活。这部被誉为“20世纪话剧里程碑”的作品,充斥着意识流和心理写实主义的色彩,主人公的精神空间不停地在现实和回忆中跳转,忽而振奋,忽而沮丧,这对演员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当年,由英若诚塑造的威利·洛曼,便堪称人艺舞台上的一个经典角色。 新版《推销员之死》建组时,李...
舞台#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4-01/123393.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4月1日11时23分32秒 试论冰心小说的叙事模式...情绪流变,使小说结构心理化,以人物心理而不是以故事情节为结构中心。“就小说的特征来说,内心描写本来是其他艺术部门所做不到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假使小说失去了内心描写,便不成为健全的作品。”凌鹤:《关于新心理写实主义小说》,载《质文》第4号,1935年12月15日。凭借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会和仔细观察,冰心常常能够准确把握住人物的心理特征并加以真切细腻的刻画,把人物心理描写得细微、曲折、微妙,有些作品甚至自始至终都...
新作连载#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0/2010-01-26/81844.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1月26日13时47分55秒 试验与探索:管窥2008年俄语布克奖评选...经由叙事者讲述出来,也不经由主人公的现实命运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不同人物的心理或意识流自然折射出来。由此,“现实”普遍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对“现实”的个性化感受与自我式体悟。这正是当代俄罗斯文学延续心理写实主义传统的一种潮流。不仅如此,俄语布克奖还使幻想性文学、想像式小说得以顺利登堂入室,融入到俄罗斯异彩纷呈的文学长廊中。由此,当下俄罗斯文学的叙事策略和文学史的建构,通过俄语布克奖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构与改写。...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8/2008-12-16/29516.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12月16日10时3分51秒 试验与探索:管窥2008年俄语布克奖评选...经由叙事者讲述出来,也不经由主人公的现实命运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不同人物的心理或意识流自然折射出来。由此,“现实”普遍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对“现实”的个性化感受与自我式体悟。这正是当代俄罗斯文学延续心理写实主义传统的一种潮流。不仅如此,俄语布克奖还使幻想性文学、想像式小说得以顺利登堂入室,融入到俄罗斯异彩纷呈的文学长廊中。由此,当下俄罗斯文学的叙事策略和文学史的建构,通过俄语布克奖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构与改写。...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8-12-13/34215.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12月13日9时57分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