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7 篇有关 德语哲学 的页面,用时 0.164秒.

第1页  共1页

《王锦第文录》:重新认识一个学者

   ...村,现在住址:北京石板房二十二;现住所:青岛市太平路二号,月俸三百六十元。这可能是王锦第留在这个世界上最翔实的个人记录了。 第一次知道王锦第与中德学会的关系,同样源于王蒙的《半生多事》,“父亲连夜翻译德语哲学著作,在《中德学志》上发表他的疙里疙瘩的译文,挣一点稿酬养家糊口。”而真正改变我对王锦第印象的,则是几年前读到叶隽先生的长文《作为德系知识推手的王锦第及其在〈中德学志〉的著译》。在去世近40年后,王锦...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3/c404030-402419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3日9时24分27秒 王璞:从歌德遗产到“时代精神”

   ...morphosenlehre”理论中得到理解。Metamorphosenlehre即歌德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提出的“变形学说”,而这里冯至把它译为“蜕变论”。值得联想的是,当年郭沫若曾提出用“蜕变”来对译德语哲学概念Aufheben(扬弃)[40]。冯至所依据的,则是《浮士德》第二部第二幕中泰勒斯对人造人所唱出的诗句: 经过一千的再有一千的形成,到了成人你还有时间。[41] 冯至说这便是“歌德的卓见”...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3/c442005-3245424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3日9时6分44秒 如果上海开口说话——《繁花》与现代性经验的叙事增补

   ...代文学里的存在感增强了。简单说,这是听到“文学终于说上海话了”以后的兴奋感。但我认为这是对《繁花》的一种比较个人化、表面化的阅读感受。这背后的逻辑我觉得还是黑格尔式的,是一种“让哲学说德语”的志向。但德语哲学说的还是世界历史、自我意识的辩证法、“绝对”等等“普遍的东西”;隐含在这里的对文学的观念仍旧是集体性的、事关国家民族及其精神实质的。这种“理性的感性显现”式的文学观同《繁花》的风格样式、文学感觉和背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23/c404030-3213827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23日9时17分37秒 艾伦伯格谈德语哲学的黄金时代

   ...影响。法国存在主义的开始就是萨特谈论海德格尔,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也深受海德格尔影响,本雅明的文化批评在法国非常流行,法语和德语哲学彼此深深吸引。坦率地说,今天看来,法国哲学可能在全球的影响范围更大更深,德语哲学界还没有全面深入地研究法语哲学对今天的我们的意义。搞文化批评、文化研究的不少法国哲学家在美国都很有名,但很多不在学院内,所以学院里还是分析哲学一家独大。当下的哲学研究基本上被英语刊物和美国学院垄断了,...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29/c404092-31379886.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29日13时38分2秒 1.昨天并不遥远

   ...他不适合当校长,也不适合当组长或者科长,不适合当家长,他又是一个最爱孩子的父亲,对这后一点,母亲也并不否认。   立竿见影,校长不当,大翔凤的房子退掉了,从此房子搬一次差一次直到贫民窟。父亲连夜翻译德语哲学著作,在《中德学志》上发表他的疙里疙瘩的译文,挣一点稿酬养家糊口。他的德语基本上是自学的。英德日俄语,他都能对付一气,但都不精。   父亲热心于做一些大事,发表治国救民的高论,研究学问,引进和享受西...

推荐榜#相关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1/2011-08-29/101878.html 发布日期: 2011年8月29日14时48分42秒 在场主义:三苏祠旁的散文火焰

   ...  在场的含义        在场,不仅仅是进行时的意思,是理所应当的进行,是有明确意识的进行,更是去蔽,敞亮,本真的进行。   周闻道为首的散文写作团队表述得具体,也学术化:      “在场性”是德语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已逐渐为整个西方当代哲学所接受。在康德那里,“在场性”被理解为“物自体”;在黑格尔那里,指“绝对理念”;在尼采思想中,指“强力意志”;在海德格尔哲学中,指“在”、“存在”。到...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8-06-03/32219.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6月3日14时21分57秒 散文:在场主义宣言

   ...基本义风马牛不相及,就是与“在场”的引申义及转义也毫不沾边。鉴于此,在场主义的“去蔽”也包括“在场”这个概念。  要理解“在场”,首先必须先了解“在场性”。  “在场性”(Anwesenheit) 是德语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已逐渐为整个西方当代哲学所接受。在康德那里,“在场性”被理解为“物自体”;在黑格尔那里,指“绝对理念”;在尼采思想中,指“强力意志”;在海德格尔哲学中,指“在”、“存在”。到...

原创#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08/2008-03-09/14454.s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3月9日9时49分23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