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文,止戈为武”,武从词源上表达了某种伦理道德意味,武德也随武术的发展而具有了越来越深厚的德性文化内涵。但众多武术题材作品沉浸在理想的江湖世界中逐渐走向虚幻,对武德文化的实际内涵则缺少关注。著名作家何顿酝酿20余年创作的武术题材长篇小说《国术》,聚焦习武者身上的武德文化,以湖南武术名家刘杞荣为原型,以其青年、中年、老年不同时期的成长变化为线索,在20世纪20-80年代长达70年的历史时空中,展现了一代武...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8/c419351-4004565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8日9时29分45秒 《大湖消息》与物性书写...。聆听了自己的心声,就是一种“返乡”。 三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物我合一”的思维,使得传统中国文化在“人”的生命与“物”的生存的理解上往往纠缠在一起。这种混沌未开式的处理办法,最终是指向德性文化的建构和诗性精神的人生体验之中。显然,它与现代文化的轨辙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我们以及其他一切生物都是各自基因所创造的机器,它们创造了我们,创造了我们的肉体和心灵,而保存它们正是我们存在的终极理由”...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30/c448912-3265449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1日15时17分44秒 黄河文化的形象演绎与精神生态的道德救赎...本土作家的形象标识;其长篇新作《河洛图》,更是呈现出了这一标识的成熟型和稳定态。纵观李佩甫的创作历程,《河洛图》也因其精神指向的明晰和精神叩问的努力而显示出文学的时代担当。 一 黄河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道德评判是黄河文化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所依据的主要手段,仁德、道义、礼俗、智慧、诚信等等则是其秉承的主要标准。自1978年在《河南文艺》发表小说习作《青年建设者》以来...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4/c433335-3179705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4日15时2分47秒 2019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述要...人世间》,《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第4期推出的“梁晓声专辑”给予了重点关注:李师东的《〈人世间〉:现实主义的新高度》,王春林的《〈人世间〉:民间伦理立场与史诗性书写》,以及刘起林的《〈人世间〉:重构德性文化的温暖与崇高》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这部“生活积累与艺术造诣的集大成之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进行了解读。其他四部获奖作品也引起了评论家的高度关注。刘琼在《战地浪漫曲〈牵风记〉》一文中高度肯定了《牵风记...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24/c404034-3168652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24日8时57分35秒 梁晓声《人世间》:重构德性文化的温暖与崇高...尚批判理性、智性文化的时代语境中,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社会历史认知和人性境界探索并具,将人在现实中“是怎样的”和“应该怎样”融为一体,从意义格局建构、人物形象塑造到历史哲学意识提炼,多方面重构了德性文化的温暖与崇高,既具备“史外之史”的认知价值,又拥有“人之为人”的思想探讨,极具时代针对性地彰显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性、方向感兼具的雄健气魄和雅正品格。 关键词:《人世间》 德性文化 时代针对性 现实...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129/c404030-3148187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29日16时24分41秒 理解梁晓声的三个关键词...醒,这种“好人文化”在当前盛行批判意识的时代具有很鲜明的针对性,“好人文化”和“德性文化”的重要性更应凸显出来。 北京师范大学车凤研究员的“在生活泥泞中开出的莲花”这一比喻,凸显了“好人文化”和“德性文化”在坎坷人世间所构建出的温暖维度。周姓人家在艰难困苦中的守望和互相支撑,极端历史环境下不被泯灭的善良,人性中的风骨和正义,对弱者发自内心的同情,自我牺牲和敢于承担的勇气等,既体现了人世的悲欢和苦难,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714/c404030-3123293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7月15日7时38分13秒 中华传统文化是家风建设的“根”和“魂”...从这些共性价值观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其深藏于内的传统美德的魅力。 传统美德之所以是家风建设的“根” 和“魂”,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道德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与西方“智性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儒家的“德治”思想深入人心,它对社会上层建筑的影响举足轻重。中国古代哲学以研究人生哲学为主要使命,人们对道德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几乎异曲同工。中国古代的法律完全是道德化的法律,道德被赋...
专题#专题#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612/c412798-29333717.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6月15日23时39分31秒 领航新长征路的中国精神...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稳定器,是中华民族凝神聚魂的价值纽带,是中国社会魂有定所、行有依归的德性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德性力量,也是一种德性文化,更是一种德性精神。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现实呼唤,是响亮号召,是工作方向。 ——完善市民公...
专题#专题#2017年两会#两会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302/c411198-29118715.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2日10时8分12秒 周大新的“体贴”叙事(王鸿生)周大新是极为体贴之人,“体贴”也是周大新式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其要旨在于缩短、弥合甚至消除距离。 千年中国的德性文化、情性文化是周大新体贴叙事的起源与落点。菩萨心、烟火气、小人物是周大新作品里随手可触的意象,他的目光习惯于朝下,心气却始终是向上的。他的目光习惯于朝下,心气却始终是向上的。在打动今日读者的同时,周大新也向历史和传统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在漫长的阅读史中,我们总是会错过一些...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5/2015-04-10/239106.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4月10日9时35分10秒 王鸿生:周大新的“体贴”叙事周大新是极为体贴之人,“体贴”也是周大新式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其要旨在于缩短、弥合甚至消除距离。 千年中国的德性文化、情性文化是周大新体贴叙事的起源与落点。菩萨心、烟火气、小人物是周大新作品里随手可触的意象,他的目光习惯于朝下,心气却始终是向上的。他的目光习惯于朝下,心气却始终是向上的。在打动今日读者的同时,周大新也向历史和传统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在漫长的阅读史中,我们总是会错过一些...
新闻#作家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04-10/239074.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4月10日9时14分15秒 周大新的“体贴”叙事...一场严峻较量之所以被写得如此回环、往复、迟疑,时而果决,时而延宕,应不单单是为了发出一声“危险就在身边”的预警,也许,对世态、人性之畸变给予具体探究并作出精准把握才是这部作品的重心。 千年中国的德性文化、情性文化是周大新体贴叙事的起源与落点。他的语言贴心、接地气,不造作、不透支、不把玩,行云流水,随物赋形,水一般清雅,又土一般朴厚,读起来充满质感,隽永而绵实。方言、土地、先人,劳作、手艺、勤俭、敬畏...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5-04-10/80803.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4月10日7时29分29秒 禅道山水审美的空灵独异特征...的国度。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描述形象的功能,鲁迅说中国文字具有意美、象美和音美,其实不仅是文字,中国原生态的语言也是如此的。 中国文化中的原创部分和主流部分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具有浓烈伦理意识的德性文化,特别注重对人包括最作为人的最高统治者的行为的德性约束。深刻的忧患意识浸润着儒家的山水旅游审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显明地表现了儒家山水旅游审美中所蕴含的忧患特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4/2014-08-22/215427.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8月22日8时36分26秒 禅道山水审美的空灵独异特征...的国度。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描述形象的功能,鲁迅说中国文字具有意美、象美和音美,其实不仅是文字,中国原生态的语言也是如此的。 中国文化中的原创部分和主流部分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具有浓烈伦理意识的德性文化,特别注重对人包括最作为人的最高统治者的行为的德性约束。深刻的忧患意识浸润着儒家的山水旅游审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显明地表现了儒家山水旅游审美中所蕴含的忧患特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4-08-22/77535.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8月22日7时28分15秒 千古第一村...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傩舞、乡射遗乐等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坑建村之时,正值赣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流坑人在赣文化的滋润下,形成、养育、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流坑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宗法文化、德性文化是流坑文化的主体,发达的书院文化、鼎盛的科举文化是流坑文化的主要内容,流坑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仅创造了诗书、绘画、雕刻、建筑等许多极为精美的主流文化,而且创造了傩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及寺庙灯会、...
原创#其它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4/2014-04-02/106089.s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4月2日16时15分22秒 纪录片《风范》登陆央视本报北京1月26日电(记者徐馨)“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镜头中已是鲐背之年的诗人贺敬之念起这首《回延安》;书法家欧阳中石谈书道,更谈德性文化;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忆起《焦裕禄》,落点则在“责任”二字……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出品的纪录片《风范》,在50分钟里,为大家呈现出才旦卓玛、朱琳、吴良镛、沈鹏、周小燕、尚长荣等19位第二届中华艺文奖获得者的个人风采与真知灼见,从中可窥新中...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4/2014-01-27/190173.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1月27日10时12分47秒 纪录片《风范》登陆央视本报北京1月26日电(记者徐馨)“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镜头中已是鲐背之年的诗人贺敬之念起这首《回延安》;书法家欧阳中石谈书道,更谈德性文化;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忆起《焦裕禄》,落点则在“责任”二字……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出品的纪录片《风范》,在50分钟里,为大家呈现出才旦卓玛、朱琳、吴良镛、沈鹏、周小燕、尚长荣等19位第二届中华艺文奖获得者的个人风采与真知灼见,从中可窥新中...
电视#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01-27/190121.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1月27日9时43分11秒 仁爱是跨向文明的精神桥梁(牟钟鉴)...新培植起来,使之本固枝壮、叶茂华繁,同时大力吸收西学智性之长,以仁爱为体,以智能为用,建设现代文明强国,进而参与建设和谐世界。在西方,有识之士在认真反省经济危机、强权危机背后的智性文化的弱点,调动自身德性文化元素,以为有所不足,又能虚心面向东方和中国,向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学习,增强善美品德,多一些仁爱天下、慈悲生命的情怀,多一点中和理性和协调智慧,消解利己主义和贵斗哲学的心态,则其文化必将焕发新的生命,...
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12-17/185415.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17日10时0分38秒 北京奥运会的精神诉求...的提升 现代奥运的创始人顾拜旦期望以体育竞技的开展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奥林匹克宪章》强调“尊重基本的公德原则”,促进并鼓励弘扬体育运动的道德。 从伦理精神的意义上讲,北京奥运会首先是对中国德性文化的弘扬。中国文化是以明礼求善为旨趣的伦理型文化,伦理道德在中国社会环境中受到格外关注,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道德修养被视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如政治上讲的“为政以...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8/2008-07-08/66755.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7月8日9时35分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