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3 篇有关 张西平 的页面,用时 0.092秒.

第1页  共3页

“目录学先驱”袁同礼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在国图举行

   ...,以及继承发扬先生之事业与精神的决心和信心。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所)长陈超,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徐婉玲,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教授张西平共同就新一代图书馆人继承发扬袁同礼先生精神、如何做好文化文物保护、新时代中国图书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形势下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发展前景以及文博机构如何挖掘历史经验指导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6/c403994-404470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6日9时3分36秒 珍贵的记忆 动人的交响

   ...实践。 提起中国与欧洲的关系,不少中国人首先会想起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欧洲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晚清的衰败与贫弱是我们的历史记忆,但这并不是中欧之间历史的全部。”该片历史顾问、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指出,这部影片让中国人重新回到16—18世纪中国与欧洲文明平等交流的时代,“走出晚清的悲情,抖落掉百年来仰望西方的学徒心态,正是当下中国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他表示,在这部影片中,在宏大的世界历史中...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2/c419388-4027642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2日8时40分0秒 《论语》的欧美早期传播史

   ...扩散到北美洲。法国汉学家梅谦立等指出,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传教士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结束在中国的传教回国后,于1590年完成的西班牙语“四书”手稿,实为儒家经典西传的第一个译本。张西平也认为,罗明坚是儒家经典西传的真正开创者。 1601年另外两位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的利玛窦(Matteo Ricci)和西班牙的庞迪我(Diego de Pantoja),身着儒服来到北京,受到明朝...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3/c442005-402221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3日16时5分41秒 多国学者共话汉学发展

   ...与中国学研究大会在青岛举办,300余位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出席。 与会学者就汉学研究的现状、问题、趋势以及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演讲。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从多个方面探析了汉学(中国学)学科基础与理论建构。他表示,中国文化处在一个重建和再构的重要历史时期,汉学(中国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使命,需要形成全新的中国学术视野和格局,助力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2/c403994-4010823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日7时50分26秒 中国书香何以香飘世界?

   ...异平衡,最终香飘世界? 8月22日,中国故事英语传播三部曲”——《中学西渐》《他山之石》和《归异平衡》在上海书展一同亮相。赵彦春、肖维青、张曼、耿强、李志强、钱屏匀和李志良等学者出席发布会。黄友义、张西平、许钧、查明建、赵稀方、刘洪涛、谭惠娟、黄忠廉、季进、周领顺、李正栓、姜智芹、尚必武、周敏、韩子满、屈文生、胡安江、刘全国、陶友兰、李伟荣、朱一凡、覃江华、祝平、常海潮和丁林棚等学者以不同形式参加活动...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3/c403994-4006244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3日15时38分2秒 2022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

   ...念史问题,均视野开阔,论述透辟。王宁认为,在国际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应当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文学版图上的西方中心主义格局。蒋承勇提出,跨文化、跨学科研究是拓展与深化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的两个重要维度。张西平对作为一种文明观的文明互鉴的讨论、刘耘华对19世纪德国的中国形象的研究、朱振武对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关系的分析、高旭东对文学伦理学中国资源的挖掘、纪建勋的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季进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

专题#专题#2022年度文学概观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6/c457538-3269498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6日7时51分17秒 怀念罗马尼亚汉学家杨玲教授

   ...塔鲁》(2007)综合运用新的史料,尤其是参考了中国学界的一些材料,以新视角对这位历史上第一次到达中国的罗马尼亚人进行了考证和述评,使罗学术界对米氏的原有研究出现了明显的推进。她还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主持的中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撰写了《孔子进入罗马尼亚文三百年考述》的长篇综述,厘清了孔子及儒家学说在罗马尼亚的翻译、出版和研究的历史...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3/c431803-3264965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4日7时22分17秒 2022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

   ...念史问题,均视野开阔,论述透辟。王宁认为,在国际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应当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文学版图上的西方中心主义格局。蒋承勇提出,跨文化、跨学科研究是拓展与深化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的两个重要维度。张西平对作为一种文明观的文明互鉴的讨论、刘耘华对19世纪德国的中国形象的研究、朱振武对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关系的分析、高旭东对文学伦理学中国资源的挖掘、纪建勋的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季进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0/c403994-3260310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0日8时4分56秒 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本土优秀译者的培养是关键

   ...体系的构建。 中国外文局译审、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认为,中国文学外译任重道远,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学需要关注读者视角,当务之急是培养中外译者,强化中外合作,扩大译者圈。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提出,讲好中国故事,最根本的是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学、学术著作翻译成外国语言。从历史上来看,无论是中国古代典籍还是当代文学作品,西方汉学家群体一直是翻译的主力军,这是由翻译的基本规律和语言之间转换...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01/c431803-3257847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日8时44分48秒 中国文学如何扩大国际“朋友圈”?学者沪上围谈中外文明互鉴

   ...和翻译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国外文局译审、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认为,中国文学外译任重道远,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学需要关注读者视角,当务之急是培养中外译者,强化中外合作,扩大译者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提出,从历史上来看,无论是中国古代典籍还是当代文学作品,西方汉学家群体一直是翻译的主力军,这是由翻译的基本规律和语言之间转换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要促进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最好采取中外合作的翻译模式...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30/c403994-3257739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30日8时22分14秒 《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新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省一流学科(A)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杭州师范大学弘一法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等主办。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曾繁仁、北京语言大学《汉学研究》主编阎纯德、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中国社科院大学校长张政文、北京电影学院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以及姚文放、彭修银、王德胜、施旭、方铭、姚小鸥、张辉、宋炳辉、张冰、尹昌龙、夏波、苏宏斌、曾艳兵、郭英剑、刘圣...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7/c403994-3257530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7日18时57分3秒 中欧文化交流的一次积极探索

   ...同”与文化多样性、中欧两大文明交流历史研究、欧洲汉学史研究、当代欧洲汉学研究发展与对策、中国典籍翻译与汉学研究五个主题。 论坛伊始,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张西平,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郭丽娜,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法国汉学家梅谦立(Thierry Meynard),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韩国汉学家全洪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德国汉学家谢林德(Dennis Sc...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4/c404090-3254505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4日8时21分19秒 凝聚汉学力量 增进文明互鉴

   ...中国学者展开充分交流互动提供了契机。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明交融史、文化交流史,也是一部人心从相遇到连通的历史。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教授张西平提出,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统一性是汉学的出发点,只有真正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脉络,才能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北京语言大学汉学研究所所长黄卓越认为,在差异性中重新寻找人性深处的共同点,是在文明渐趋分化的时...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2/c403994-3248272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22日8时20分36秒 线上读书会|《沙丘》何以为科幻文学神作?

   ...6日(周二)14:30-16:00 地点:腾讯会议(ID:670895298) 主讲人: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张西平教授长期以现代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汉学史和中国基督教史为主要研究领域,目前正在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早期汉学研究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本次光启讲堂,我们邀请张西平教授给我们主讲白晋研究。...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22/c403994-3226152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2日15时43分45秒 鲁迅作品在缅甸的传播及其影响

   ...有话剧《哥当》、小说《鄂巴》、诗集《背叛民族的敌人》等。 ②万雪梅:《试论汉学翻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③敏杜温:《敏杜温的中国缘》,外文出版社,2017。 ④张西平:《编后记:汉学家研究是汉学研究的根本和重点》,《国际汉学》2018年第3期。 ⑤⑥Maung Htin:World Short Story Collection,Pub-lished By Ya...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23/c404063-3213832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9日21时11分20秒 ​李伟荣:域外《论语》传(节选)

   ...与进入”?又如何“迂回”?如何“进入”呢? 注释: [1]【法】梅谦立:《〈孔夫子〉:最初西文翻译的儒家经典》,《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34页。 [2]转引自张西平:《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16—18世纪中学西传的轨迹与影响》,第121-122页。 [3]韩振华:《“他乡有夫子”——西方〈孟子〉研究述略》,《文史知识》,2014年第8期,第31页。 [...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11/c419387-3174323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1日9时51分0秒 “汉学研究大系”首批新书问世

   ...晓平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吴志良主席(澳门基金会)、熊文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严绍璗教授(北京大学)、阎国栋教授(南开大学)、郁白先生(法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美国汉学家)、乐黛云教授(北京大学)、张西平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等著名专家作为编委会顾问。 “汉学研究大系”拟收录“列国汉学史丛书”“中国文化经典与名人传播研究丛书”“汉学家研究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丛书” “汉学名著译丛书”“西学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21/c403994-3141171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21日11时31分48秒 “汉学研究大系”专家学术咨询会在京召开

   ...第一个汉学史书系列,其出版将有利于直接推动我国的汉学研究以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汉学研究大系”由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担任顾问,乐黛云、张西平、崔希亮、何培忠、李明滨、孟白、钱林森、宋绍香、王晓平、吴志良、熊文华、严绍璗、阎国栋、郁白、宇文所安等16位学者为顾问。“汉学研究大系”下设 “列国汉学史丛书”、“中国文化经典与名人传播研究丛书”、...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116/c404090-3040360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16日7时16分34秒 张西平:问学于中西之间

   ...在北京意大利使馆如期举行。《丛刊》第一辑已于2014年问世,第二辑也将在近期出版。《丛刊》自问世以来广受好评,这批珍贵文献的回归,是继敦煌文献、西夏文献回归后,中国学术发展史上又一件大事。课题组负责人张西平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域外汉籍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天南地北,碧海银波,往返于五洲之内,问学于中西之间。这部《丛刊》凝结着他的心血与汗水。 漂洋过海文献回归 梵蒂冈图书馆以其丰富珍藏闻名于世,尤为难...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13/c403994-3005438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13日8时38分1秒 “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推介会举办

   ...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的重镇之一,截至1922年,入藏汉语书籍多达1300余部(件)。由于远在海外,这些珍贵文献长期以来难以为中国学者利用。200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教授与北京外国语大学“长青学者”任大援教授提出整理出版此批文献的构想,得到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梵蒂冈图书馆、大象出版社等多方面的支持。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12/c403992-2992054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12日8时19分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