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5 篇有关 张忠培 的页面,用时 0.098秒.

第1页  共2页

《当代人》2025年第1期|王芳:凤鸟

   ...,但最惦念的莫过于晋国地望。他毕业时,晋国几处遗址已经开始发掘,他卷了铺盖就到了工地,择一业终一生。他记着自己的师爷、考古泰斗苏秉琦的希望,他记着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创始人、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自己的恩师张忠培的嘱托,使命没有完成,他不能倒下,车祸发生,他也被使命牵引,重新一步步学会走路,一字字学会说话,坚守着他的田野考古第一线。晋之南广袤的田野也没有辜负他,陶渊明萌发的田园诗意,在他手里变成考古成果。 他...

新作品#报刊在线#《当代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1/c422517-404063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9时43分44秒 习近平的调研故事

   ...众深入交流,听取意见,了解实情。 不仅同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通过来信、材料、书籍了解情况、推动工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 2016年6月,我国考古文博界老专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和张忠培联合致信习近平总书记,言辞恳切:“我们有把握地认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当之无愧的见证。”他们表示,良渚遗址尽早申遗,可以在国际舞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树立一处标志”。 这封信,很快有了回音。 20...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4/c403991-4002701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4日8时0分36秒 《中国作家》(纪实版)2022年第9期|王芳:晋地深处

   ...精心钻研文献,小心地求证,与曲沃做着精神上的交流,他与晋国的气息融为一体,彼此达到了精神上的沟通。 若人生也有对称,1997年是他的人生轴线。 在那之前,他是15岁考入北大的才子,身受苏秉琦和张忠培两代考古人的器重,意气风发徜徉在故土。他发现了枣园文化,写出山西新石器时代的传奇。他提出了“新田模式”,实现学术上的深耕。站在晋国后期都城新田(即今侯马)的宫城上,他以寂寞之身心仰望苍穹。 在那之...

新作品#报刊在线#《中国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05/c418927-3251964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6日8时43分41秒 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法管理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2016年,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通州有...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21/c403991-3237943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21日8时0分55秒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2007年,格局完整、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2009年至2015年,由11条水坝组成、控制范围100平方千米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显露真容…… 2016年,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2019...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08/c403991-3215174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8日7时51分59秒 三位大学者与湖南私立文艺中学

原标题:张舜徽、张忠培、钟叔河,三位大学者与一所名中学 在去湖南档案馆的路上,怀着雀跃而期待意外之喜的心态——我这样一位初浅的学生,在湖南私立文艺中学的档案里,也可能发现一点什么有趣的东西吧。湖南私立文艺中学,就是教育家曹典球(1877-1960)所办的学校。我对于这所中学,原先并不了解。后来着意研究现代版本目录学家叶启勋,才与这所学校发生缘分。叶启勋是叶德辉的侄子,一生落拓,好在有曹典球护持,而长...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28/c404063-3160929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28日9时38分25秒 良渚的故事(上)

   ...其实早在世界注意到良渚之前,国内学术界对良渚的考古成果和学术意义已经有了广泛认可。中国考古学区系类型学说的奠基人苏秉琦先生,早年在莫角山上就曾说过,这里就是“古杭州”;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已故的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认为良渚是神权和军权并重的国家形态;而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新石器考古专家严文明先生更在2016年良渚文化发现八十周年的纪念会上讲道:“假若良渚是一个国都的话,那些(指福泉山、寺墩等)就是各个州郡所...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707/c419392-31217942.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7月7日7时18分50秒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传承千年文脉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让文物走向普罗大众,也向世界展现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每一处公园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识和历史记忆,引领着人们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 考古先行:明古人之规矩 “良渚考古,就像张忠培先生所说,不要再找墓葬,不要再找宝,要找国家。当前,我们考古的重心就是寻找五千年前消失的人民。”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说,大遗址保护的良渚实践极其重要的一条就是,注重考古研...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210/c419392-3045318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10日8时35分57秒 半坡的高度

   ...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半坡遗址博物馆是遗址类博物馆的领头羊,后来正是在这个样板的启示下,又陆续建成了许多遗址博物馆和一些大遗址公园。还有考古学育人范式的创立。许多著名学者当初都是从半坡走出来的,如俞伟超、张忠培、杨建芳、黄展岳等老一辈学者,先后参与半坡发掘的有200多位专业人员,都接受了半坡的洗礼。 半坡的发掘使学者们有了重新全面细致认识仰韶文化内涵的可能。这是中国新石器考古第一次发现如此丰富的资料,也...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031/c404005-3037245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31日7时44分1秒 守护祖国文物七十载

   ...可以说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他的丰富经验和深刻识见,是我国文物工作的重要财富。这份口述史,不仅是一个人的文物保护史,也是他与郑振铎、王冶秋、任质斌、梁思成、夏鼐、谢稚柳、郑孝燮、宿白、徐苹芳、罗哲文、张忠培等一大批先生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的记录。 2017年3月书稿初步完成后,88岁高龄的金冲及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在郑振铎、王冶秋两位前辈之后,人们称辰生同志为‘祖国文物的守护人’...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17/c419392-3015099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17日7时58分25秒 “良渚”明年申遗 高蒙河谈如何策划良渚博物院改造

   ...格局和功能,基本上都搞清楚了;另一个是发现了大型的水利系统。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重大发现,我们才敢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典型遗址,被誉为“圣地”。这用中国考古学会前理事长张忠培先生的话来说:“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看,如果我们要谈中华五千年文明,只有良渚文化的良渚遗址能拿出来。” 2008年的那次策展,我们还不敢叫良渚文明,那时主要展示的是良渚文化,因为那时候刚发现古...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06/c419392-30130964.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6日9时14分47秒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揭牌成立

   ...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萍,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等相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等100余位嘉宾与会。 会上宣读了吉林大学关于成立考古学院、吉林大学—故宫博物院张忠培考古学研究中心的决定。单霁翔、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被聘任为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孙志新被聘任为客座教授。 ...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22/c419392-3007523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22日8时42分53秒 不喧嚣的大海

   ...雕塑头部。墓中的一个砖砌椅子,他也能画出敦煌莫高窟晚唐壁画中的椅子、《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椅子,甚至与日本同时期的《十六罗汉图》中的椅子进行对比。而那些壁画是大画家叶浅予、董希文摹写的。 去年去世的张忠培先生说宿先生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宿先生说自己就是一个教书匠。作为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主要创办者之一,宿先生96岁的人生有七十载都是在教书育人中度过的,大半的考古界都是他的学生,包括他的学生的学生...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202/c404005-2980143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21日17时13分32秒 良渚古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中国史前独立的考古学文化,还发展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组成部分里的区域型考古学文化。2007年,良渚古城被发现,良渚古城在华夏大地古国林立的状态里,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中国考古协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先生认为,良渚古城是中国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可称为“中华第一城”。 良渚古城是整个良渚文化的核心,它与良渚玉器等一同构成良渚文明的最具代表性的物质遗存。过去一年,良渚古城有两大重要发现:宫殿区莫...

艺术#文物鉴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131/c404008-29798716.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3月7日10时29分56秒 贾湖古笛:聆听来自远古的乐声

   ...有甲骨契刻符号等重要发现。发掘结束后,为了确认贾湖“穿孔骨管”的乐器属性,以及甲骨契刻符号的性质,我们携带贾湖M282:20骨器以及主要契刻符号标本来到北京,先后请教了胡厚宣、张政烺、苏秉琦、俞伟超、张忠培、严文明、李学勤、高明、裘锡圭等先生。同时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萧兴华约好见面。萧先生见到这件骨器大吃一惊,因为它的构造和新疆哈萨克族的吹奏乐器斯布斯额(汉名应为直吹木笛)、新疆塔吉克族的鹰骨笛...

艺术#文物鉴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110/c404008-2975514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月10日7时1分48秒 我的恩师与高参

1978年3月,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届大学生,我进入了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读书。当时的考古专业主任是张忠培先生。记得我们到校报到不久,他就到我们寝室来看我们。给我的印象是,很有精神,亲切、开朗。 我们的第一个专业课就是张忠培先生主讲的新石器时代考古。 老师乡音重 学生“猜谜”忙 当时,没有讲义。每次上课时,就是张忠培先生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认真地做笔记,回去再复习,生怕漏掉一点内容。刚开...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801/c404064-29442007.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8月1日11时51分29秒 刘延东:加强文物保护 弘扬中华文明 不断开创我国文博事业发展新局面

   ...、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北京市副市长陈刚、武警总部副政委姚立功、公安部消防局局长于建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傅熹年,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故宫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忠培,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以及“平安故宫”工程领导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各文物博物馆单位、首都部分高等院校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出席并参观新开放区域及有关展览。

新闻#时事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10-12/255260.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0月12日17时34分36秒 《良渚刻画符号》聚焦中国文字起源

   ...著名的考古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表示,良渚文化刻符目前还是一个谜,难有定论,但是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重大实证,因此,研究刻符,不仅对探源中华文明有作用,而且有助于良渚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张忠培认为:中华文化是多谱系的,存在五大基因文化谱系:西拉木伦河—辽河文化谱系、黄河上中游文化谱系、黄河下游文化谱系、长江中游文化谱系和长江下游文化谱系。所以“不应从甲骨文的角度去解读良渚文化刻画符号,良渚...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06-10/245077.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6月10日8时16分2秒 《良渚文化刻画符号》正式出版发行

   ...于高级阶段。它虽不能说就是中国文字的前身,但具备了文字特有的表意功能,能进一步证实原始文字的存在。   那么良渚文化刻画符号又是否是中国成熟文字甲骨文的源头之一?对此,故宫博物院原院长、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及不少学者认为:“从现在的研究来看,不应从甲骨文的角度去解读良渚文化刻画符号,因为中华文化是多谱系的,良渚文化不隶属于商周文化的谱系。”   656个刻画符号 3000余张精美图 直观展示良渚文...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06-02/244370.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6月2日16时7分15秒 656个良渚刻画符号首"集结" 印证中国古文字起源

   ...期的黄河流域半坡文化,也有刻画符号的出土,但是,像余杭良渚这样系统性收集相关资料,出版《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书籍的,在国内考古界还是第一家,这对研究中国古文字起源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张忠培说。   距今约5300-4300年的良渚文化,因最早于1936年在余杭良渚被发现而得名。它是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以精美的玉器和宏大的古城最为著称,相关的考古成果多次...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06-01/244233.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6月1日16时47分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