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50 篇有关 张均 的页面,用时 0.244秒.

第1页  共8页

“史论型”与“星座图”——另两种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及思考

   ...察》,《当代文坛》2022年第1期。 (2)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第51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洪子诚:《自序》,《材料与注释》,第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张均:《当代文学应暂缓写史》,《当代文坛》2019年第1期。 (4)郎松:《文学史与社会学》(1904),〔美〕昂利·拜尔编:《方法、批评与文学史》,第58页,徐继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3-404625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19分26秒 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揭牌仪式暨系列学术研讨会举行

   ...辑张亚丽,山东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申维龙,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向阳,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黄发有,以及王彬彬、贾梦玮、陈汉萍、王双龙、陈文东、李建军、韩春燕、刘艳、王春林、张桃洲、张均、李遇春、何平、兴安、刘大先、丛新强、杨庆祥、丛治辰、杨辉、桫椤、周新民、陈培浩、史建国、李静、程旸等专家学者出席活动。揭牌仪式上,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向伟宣读中国作家协会关于成立中国作...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3993-4044495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17时0分31秒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度优秀论文揭晓

   ...,从历史到当下,层层嵌套,层层递进,实现了对文本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观照,对完善丁玲研究与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2024年度优秀论文奖。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向阳为张均颁奖 张均《“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纠葛——本事重构视野下的〈三里湾〉》 授奖词:文章细致入微地考察了《三里湾》的文本内外,将思考的重心置于赵树理创作机制及其背后的历史褶皱深处,触及“大历史”与“小历...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本刊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48327-404450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8时32分5秒 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第八期)

   ...。入选评论家结合当下文学创作实践,聚焦当代经典作品,既从人民性、时代性和传统性思考和总结“新时代文学”发展,又从主题、意识、经验等方面阐释中国文学在新时代的巨大变化。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张均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年9月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源于中山大学教授张均的课堂讲稿,评价了包括反映论模式、“重写文学史”思潮、“再解读”、文学制度研究、社会史视野、史料派、本事批评等在内的十...

中国作家网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03928-404056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8时29分17秒 打造经典的方式:伤痕文学与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

   ...为“乔厂长”身上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参见崔道怡:《春花秋月系相思——短篇小说评奖琐忆》。 [52] 巴金:《在一九七九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发奖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文学》1980年第4期。 [53] 张均:《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页。 [54] 斯炎伟:《“有意味的形式”——“十七年”文艺报刊中的“读者来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9/c404063-403983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9日9时7分2秒 2024年12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 | 孔会侠 数字化时代的驯化隐喻——评李知展中篇小说《驯虎记》 | 张艳庭 《延河》2024年12月上半月刊 新大众文艺论坛 与AI时代一起翱翔/王进智 新媒介与新大众文艺的多维发展/李思明 张 均 让微短剧更好发挥新大众文艺生力军作用/ 阚 平 文艺大众化与“新大众文艺”/阮 洁 新大众文艺 片 长/王满院 急性子(外三篇) /李全文 五爷/侯玉强 四月的河流/温新阶 中篇小说榜...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36741-403734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11时18分1秒 《延河》2024年12月上半月刊目录

新大众文艺论坛 与AI时代一起翱翔/王进智 新媒介与新大众文艺的多维发展/李思明 张 均 让微短剧更好发挥新大众文艺生力军作用/ 阚 平 文艺大众化与“新大众文艺”/阮 洁 新大众文艺 片 长/王满院 急性子(外三篇) /李全文 五爷/侯玉强 四月的河流/温新阶 中篇小说榜 豹/徐贤林 短篇小说榜 旋转/ 王 瑛 猎食记/张玉博 山 路/赵灵芝 精神地图 风过白城/王世华...

新作品#报刊在线#《延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6/c418983-403831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6日11时41分33秒 弘扬柳青精神,推动新大众文艺的创作、研究

   ...亦有着别样的文学韵味。《文艺报》副总编辑、评论家刘頲认为,文艺的大众化不等于通俗化,“文艺大众化它是一种生产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大众化,其中也包含着经典化的内容,通过大众化的手段进行传播。” 中山大学教授张均深感当下文学样态与主流阅读喜好已发生巨大变化,担心传统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存在巨大差距,“我们在大学教书,经常怀疑我们一直讲沈从文、陈忠实这样讲下去,会不会有一天会失业,因为学生喜欢看的和我们讲的存...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5/c403994-403823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5日9时32分6秒 文学研究要坚持“史识”与“文心”

   ...诞生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其间研究方法历经诸多演变。对于有志于当代文学研究的青年学子而言,怎样有效汲取前人研究成果、与当下中国、当下中国文学及其研究进行对话,无疑深具挑战性。《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张均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一书的出版,可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学术地图”。本书系张均教授在中山大学所承担的本硕贯通课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的讲稿,共10讲,凡33万字。全书主要梳理改革开放...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1/c404030-4037987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1日9时21分42秒 把细小的水滴汇聚成一条河流

   ...冲突,生动呈现历史运动中的矛盾冲突。从《在旷野里》《创业史》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柳青是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去观察现实生活的发展轨迹、洞察社会变化的方向。 柳青作品中的很多人物是有原型的。中山大学教授张均说,《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是基于王家斌的故事进行的再塑造。柳青在写这个人物时,既尽量尊重农民的经历和想法,又充分考虑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总体构想,在尊重生活的基础上超越生活,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创作辩证法。 柳...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9/c403994-403783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9日10时43分16秒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弘扬柳青创作精神、促进新时代新大众文艺创作研讨会”在陕西举行

   ...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王欢,陕西师大文学院院长苏仲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宣传院长汪文斌,《诗刊》主编李少君,陕西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安广文、阎安等出席开幕式。白烨、刘颋、陆先高、陈歆耕、任芙康、张均、李桂玲、吴予敏、肖云儒、王军、邢小利等专家学者,弋舟、阚平、李青、林典铇、张海溢、陈锵、马慧聪等作家、文艺工作者参加活动。开幕式由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主持。 李敬泽在讲话中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7/c403994-403775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7日21时9分11秒 首届“成仿吾文学批评论坛”聚焦“地方性写作与历史重释”

   ...品的价值判断、研究方法及标准思考,艺术作品跨媒介改编的可能性,基层文学研究与文学发展变迁等方面展开思考与交流。 论坛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均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做主题发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颜梅做论坛总结与致谢。 成仿吾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社会科学家,创造社的创始人之一,1978年-1983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8/c403994-403641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8日20时34分38秒 文学批评的历史化与当代性

   ...。作家生平、写作缘起和历史背景的考索,历史资料的选择、判断需要和人物形象的鉴赏、语言叙述的分析有效结合,“文学周边”与“文学本身”有效结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重点还是文学批评的审美感知和价值判断。如张均提倡在进行文学批评的时候需要“在人物原型、事件原型与情境原型及其改写过程的史料考订上做足功夫”,同时更需要对“故事策略、叙述机制等内在逻辑进行深入分析”。他在本事考释《三里湾》的人物、事件原型时,最终...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5/c419351-403618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5日9时15分48秒 多向掘进与“新质”的提升——2023年湖北文学理论、评论综述

   ...滚打——郜元宝教授访谈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章,体现了《新文学评论》在栏目设置上的观念。 《芳草》的“新世纪文学批评家档案”在提炼文学批评问题上,有不可或缺的价值。该栏目中何平、张丽军、李勇、杨庆祥、张均、周明全等学者的批评视域、理论研究方法和学术精神为新世纪的文学批评带来启发和参考。於可训在“何平专辑”里提出“让文学批评回归本体,与读者、作者、作品同在共生”,以解决文学批评的“缺席”问题。“李勇专辑...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8/c404034-403569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8日10时10分2秒 言立而文明

   ...出‘人民文艺’与‘人的文学’在更高层次上的辩证统一,‘五四文学’与‘延安文艺’在历史叙述上的前后贯通,共和国文学‘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在转折意义上的重新统合”。正是这种统合的“未竟”及其“难度”,张均以为未有切实的观念推进前,“当代文学应暂缓写史”,但仍以其对“重新打开50-70年代中国文艺”路径和方法的探讨,回应上述议题。超克“清流/自由主义视角对此种文艺所从属的‘政治’的他者化理解”,进而“着...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报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1/c459541-403516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日8时17分11秒 第十七次丁玲学术研讨会聚焦“人民文学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建构”

   ...大学教授罗岗通过分析晚年丁玲对“伤痕文学”的态度以及丁玲自身的“伤痕”,指出丁玲在1980年代这一转型时代以自己典范性的书写证明了“伤痕文学”不止于展露“伤痕”,也可以直面历史、超越自我。中山大学教授张均认为,丁玲期望的“新人”状态是历史与个人辩证互动的一种主体形式,《杜晚香》提供的正是这种主体状态,今天需要重新召唤和激活《杜晚香》所携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 海南大学教授刘复生在“女性社会主义革命”...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6/c403994-403404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6日11时42分53秒 寻找文学变革中的确定性和可能性

   ...绿皮火车、ChatGPT 与文学批评》提醒批评者警惕与克服自我身上的“信息茧房”,从生活的积累和洞察中延伸自我的经验与感知,深度链接自我与世界,这是锻造批评个性、确保批评的血肉感与烟火气的需要。薛蒙、张均的《阿城的“江湖记”——小说〈棋王〉的原型问题及其他》是“本事批评”的范例,文章通过分析小说对故事原型的改写,阐述作者“心中的江湖”、个人心理及江湖悟道的叙述机制,对《棋王》作出独到的理解。 三是探索...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6/c404034-403283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6日8时24分13秒 学院体制与数字时代知识转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再定位(2014—2024)

   ...胜枚举,学术会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出版资助、学术期刊组稿、数据库建设等均不同程度向史料研究倾斜。同时,一批不断推动历史化的学者队伍俨然形成,程光炜、吴秀明[27]、吴俊、黄发有、斯炎伟、张均、易彬、袁洪权、王秀涛等学者便是突出代表。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史读书会所倡导的“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也产生广泛影响,其“社会史”视野虽然不同于历史化路径,但同样可以视作对文学批评...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1/c404034-403251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1日19时34分35秒 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诗学机制——以《青春之歌》为中心的考察

   ...2老鬼:《我的母亲杨沫》,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7 36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中的自我与社会》,夏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8、71页。 10 张均:《转换与运用:本事批评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 14杨沫、徐然:《青蓝园》,学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5—328页。 15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58527-403002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6时56分27秒 “通心”:社会主义文学的开会书写

   ...页。 [75]李公朴:《华北敌后——晋察冀》,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96页。 [76]周立波:《铁水奔流》,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220页。 [77]同注[3],第95页。 [78]张均:《重估社会主义文学“遗产”》,载《文学评论》2016年第5期。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9/c404057-402813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3日9时22分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