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96 篇有关 弗罗斯特 的页面,用时 0.124秒.

第1页  共25页

张定浩:消失的诗人

   ...十年代过去三十年之后,诗歌和诗人依旧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中,从未中断过,只不过是以一种更为平静和多元的方式。不再只有一种诗歌和一种诗人,早年兰波的迷狂和布罗茨基面对审判官时的自信,被奥登、弗罗斯特和史蒂文斯融入日常生活的冷静谦卑所中和,惠特曼和聂鲁达的主观热情中掺杂进了艾略特和菲利普·拉金的客观疏离,波德莱尔式的游手好闲者可以与玛丽·奥利弗这样的诗歌教师和平共处……我们依旧可以在各种读书会上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5分14秒 王家新:我从策兰自己的语言中来翻译策兰

   ...理上和道德上都有着巨大的辐射——飞机机翼和雪的烟雾,洛杉矶大火的烟雾,佛教的烟雾,世界末日的火和冰。(罗伯特·弗罗斯特:有人说世界终结于火,有人说会终结于冰……)。谢谢你寄来这首诗。” 罗珊娜联想到的弗罗斯特的这句诗我以前读过,但写这首诗时我倒是没有想到。这也许是因为在中国,在所谓“古老的东方”都有类似的说法,在佛教思想、在川端康成的《雪国》中都包含了这样的启示。也许更重要的,是冰雪与火,一直是我诗中的两...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5057-404603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11分31秒 《花灯调》:用心用情书写现实生活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认为:“人的个性的一半是地域性。”作家刘庆邦的目光从未远离熟悉的生活,故乡和矿场成为他写作的标志。他主张写小说既要认识自己,也得重视时代因素,能让读者阅读时达到“走神”状态。在这般苛刻的艺术追求下,其近作《花灯调》(入选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建立起什么样的审美选择?拥有什么样的叙事语调?又与以往同类作品有何不同? 自20世纪70年代末登上文坛,刘庆邦的创作成果丰硕,一系列乡土题材长...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2/c404030-403325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2时52分56秒 让故乡照亮叙事的通途

   ...述的主题在小说文本中呈现,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却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发生变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审视个体与时代、想象与现实等话题视角、深邃程度的变化。 地域性似乎可以成为源头般的活水和力量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说:“人的个性的一半是地域性。”地域性对于作家写作个性和作品风格形成至关重要。对于作家而言,地域性似乎可以成为源头般的活水和力量。任何人从他出生开始直到晚年,无不带有其出生地、成长地的“胎记”。作家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9/c404030-404421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9时27分40秒 希望你知道她,一位玫瑰花般的女诗人

   ...陌生的名字,现在有幸见证她的玫瑰和稠李重新生长,确实感到欣喜。 “但经由翻译活动的‘摧毁’、难度的稀释,带有鲜明个性和民族文化特征的诗歌语言、音韵系统及诗歌结构,恐怕根本无法再现,遑论诗性的还原。按照弗罗斯特那个经典的断语,‘诗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在译语的废墟上,还能剩下多少吉光片羽?时过境迁,即使这部诗选有机会将诗人的风貌略为展现,又怎能跟‘娘子谷’当初刻印在中国未来诗人心中的印象联系起来?想到这...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4091-404353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8时49分49秒 赓复与重构:文化哲学视阈下美学乡村的三重逻辑

   ...Robert Frost)的田园诗歌更多的是对生存的深层反思。他回归乡村的生活方式并非为了娱情解忧,而是出于对自然、劳动本性的客观态度。在其笔下,乡村不止于浪漫化的想象,更是一种生命美学图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乡村诗歌呈现了人面对生存的态度:生活总有烦恼,但人终要复归生活的本原,因为“大地恰是爱之乡”。因此,诗人对乡土的赞美不只是某种审美经验或跳出生活之外的歌颂,也可以是基于生命悲剧及自身经历的对世界的理...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19351-404207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13分7秒 汪涌豪:文学阅读与批评,或从这里开始

   ...歌史是一部压抑与反压抑、焦虑与反焦虑的历史。至此,他则进一步指出,它还是一部“诗人中的强者为了廓清自己的想象空间而相互‘误读’对方的诗的历史”。直到31年后,他编选大型诗歌选本《最佳英语诗歌:从乔叟到弗罗斯特》,仍坚持认为诗的历史形成于后辈诗人对先驱的误读与曲解。在为此撰写的导读《读诗的艺术》中,他称诗的本质是一种“隐喻性的语言”,而伟大的诗尤其能让人察觉到一种“殊异”,从而助人成为“我们自己的自由艺术家...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1/c404033-404163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1日8时37分53秒 黄灿然×赵俊:看山又不是山, 看水又不是水

   ...第一手资料。这本书后来翻译成了汉语,但他们就是简单地把那些诗歌还原成汉语里原来的样子,而不是转译,这就没多大意思了。 赵 俊:是啊,庞德翻译的那些汉语古典诗,再转译成汉语,我读起来觉得非常有意思,弗罗斯特说“翻译是诗歌丢失的部分”,我当然认同,但除此之外,翻译也能让诗歌获得新的内容,使它拥有新的生命。 黄灿然:洪业那个版本当然不是纯粹的诗的版本,更多的是生平之类的学术问题。关于杜甫诗歌的翻译,我当然会...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05057-404129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7时57分50秒 作为镜子的巴斯特克

   ...几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让这本《与四季和解》成为了当代诗歌翻译中的典范之作。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很激动,通读之后,立刻断言,这本译著应该得大奖。原因也很直接。我们都知道,诗歌翻译其实非常难。按美国大诗人弗罗斯特的观点,诗歌是不可译的。所以,多数情形下,面对翻译诗歌,会有一种诡异的不信任感若隐若现。 比如,你喜欢里尔克;一个德国同行来问你,你是用什么语言读的。如果你回答说是汉语读的,这位德国同行很可能会犀利地...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04092-404128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9时20分58秒 在词语的丛林里

马占祥,1974年生于宁夏同心,回族。出版诗集《陌上歌》《西北辞》《云尽处》等6部。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弗罗斯特说,一首诗应始于愉悦终于智慧。对于我能拿出来的诗歌文本,值得信任的又有多少? 我对自己写的东西保持深深警惕。 我想,抄写些东西或许会有改变。先前用漫长的时间抄了《庄子》,现在应该抄点短的了,抄完《新乐府序》,接着抄《与元九书》。 在抄完第五次《与元九书》后,我觉得白居易有段话说...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101-403962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11时46分4秒 2024年11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西云老师 /小昌 时光速写 /钟二毛 中篇小说 母亲的爱情 /张庆国 散文随笔 两重虚 /格致 唐山之“唐”之“南”与之“团” /王国平 爽借清风明借月 /郭保林 碾麦场的少年 /杜光辉 万松浦通讯 弗罗斯特亲自收割 /路也 加里·斯奈德的荒野交谈 /路也 贝壳谈话录 世界儿童文学背景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方卫平 曹文轩 马爱农 汪海岚 张明舟 谈凤霞 赵霞 诗 歌 晓渡专栏 主持人语:诗学的“灰色地带”,...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5/c436741-403544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11时24分17秒 第七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年会举行

   ...恩、试炼与考验、罪恶与惩罚。中国海洋大学 李萌羽教授认为海洋诗歌是西方文学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海洋诗歌是西方海洋诗歌的重要流脉。从古英语诗歌《航海者》《漂泊者》到二十世纪的梅斯菲尔德《海之恋》、弗罗斯特《望不远,也看不深》,英美海洋诗歌书写构成了一个绵延不断且生机勃勃的海洋诗歌传统。海南师范大学张杰副教授提出,在西方学界借助移动性理论与批评密切关注火车、汽车、飞机、步行等移动方式或手段的研究中,彼得...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03994-403838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7日10时38分5秒 王威廉:将众声喧哗变成人类存在的声音

   ...以清晰看到,他的汉译本还有翻译家的润色。他的语言在简洁中抵达了某种复杂的隽永,跨越了语言的藩篱。我时常设想一种在全球化时代“抗翻译”写作,就是写作的思想、风格与内涵不因为翻译成他国语言而丢失。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说,诗就是翻译中丢失的东西。这种说法不免偏激,不可否认,由于文化传统各异,各国古典文学在翻译层面上不能达到充分的传输,但对当代文学来说,这个障碍基本上不复存在,因为人类不再完全隔绝,是在共享同一种大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6/c404030-403769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6日11时9分2秒 李郁葱:经验和想象之诗

   ...是紧紧追逐着。 这追逐着的狗,是个人之诗的印记,它的声音有时候是警告,有时候是讨好,有时候让我们自己都想捂住耳朵,锁住那种回响的聒噪,让它安静些,但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它是从自己的影子中所传来的回声:弗罗斯特说“诗始于愉悦,终于智慧”,如果改写为“诗始于经验,终于智慧”,它是老生常谈,同样又可以历久弥新。 在我写得多一点的时候,当我开始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阴影之时,我会回头去凝视这追逐之犬,如果它吓唬我,我为...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1/c404032-403728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日22时45分28秒 “新浪潮”访谈丨叶燕兰:写诗是倍速时代的“减速键”

   ...着什么?它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叶燕兰:啊,忘了在哪说过这话了,估计和我容易过多在诗中“自我暴露”有关系吧。一直希望自己能在“真实呈现”和“自我暴露”间取得更好的平衡。“歧路”,我想到了弗罗斯特的“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即使不写诗,生活中也总会出现“未选择的路”,叫人满心期待,或充满遗憾。就算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途中,拐角处向左走向右走遇见的人事与发生的交集也会大不相同。诗歌很好,但不写诗不...

专题#专题#《人民文学》“新浪潮”作家观察#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59100-403703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11时3分18秒 他化身巡夜人,向夜空敞开内心

   ...回到的意象,组成了作者的第一个梦,也是最后一个梦。“诡谲而弥散的星云/正在缓缓汇聚,一个故事以外的人类/正手持画笔,试图在一张单薄的纸上画下/道德、宽恕,以及它们的禁制(《人马座往事》)”。荷尔德林、弗罗斯特、希尼都给过他超验的启示;他以虚构现实来摆脱象征主义的玄奥。作者不怕在梦中迷路,因为他有司南。他的“肋骨”,父亲头上的“角”,是读者反复回到的物象,是读者与作者共享的精神路标。作者隐去了直接的创伤而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9/c404030-403647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9时15分49秒 《万松浦》2024年第6期目录

   ...西云老师 /小昌 时光速写 /钟二毛 中篇小说 母亲的爱情 /张庆国 散文随笔 两重虚 /格致 唐山之“唐”之“南”与之“团” /王国平 爽借清风明借月 /郭保林 碾麦场的少年 /杜光辉 万松浦通讯 弗罗斯特亲自收割 /路也 加里·斯奈德的荒野交谈 /路也 贝壳谈话录 世界儿童文学背景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方卫平 曹文轩 马爱农 汪海岚 张明舟 谈凤霞 赵霞 诗 歌 晓渡专栏 主持人语:诗学的“灰色地带”,...

新作品#报刊在线#《万松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7/c452628-403630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7日9时37分39秒 圆桌:新时代文学六人谈

   ...现出更为多元的文学特质。 一、“到世界去”:社会历史场域中的跨域写作 百年移民路,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选择移民,路的起点都是彷徨和未知,而这条道路的终点在哪里?在这条道路上会经历什么?就像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这首诗所言:“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这条路的代价是什么?其实一切都是未知。海外华文作家们写出了这条路上的探险、惊喜、追寻与落寞。在这条道路上,行走是永远的主题...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理论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8/c459179-403483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8日8时45分11秒 阅读是一种“访问”遥远国家的方式

   ...也许我会与戈特弗里德·凯勒一起散步,听他讲那些古怪的故事。我很想认识格奥尔格·毕希纳,我曾好几次去过他苏黎世的墓地。托马斯·曼可能会让我有点紧张,但与他在一起一定会很有趣。 陈 巍 黄婷婷:莎士比亚、弗罗斯特、海明威等欧美作家经常出现在您作品中,他们的创作风格和类型各异,是否对您的写作产生过影响? 彼得·施塔姆:海明威对我影响很大,我偶尔会引用阿尔贝·加缪,也许还有安东·契诃夫和乔治·佩雷克。我读过莎士比...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2/c404091-403377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2日9时11分10秒 弗罗斯特和新英格兰

   ...或慢跑。我知道垂钓者正在享受一天结束后的安宁,甚至能听见遛狗人在林中沙土路上的脚步声。但周围朝向高速路的车流,却又提示着下班晚高峰的紧迫。我调转车头,继续赶路,而这“暂驻”的片刻,竟让我想起了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间暂驻》诗句—— 可爱的林子里既深且暗, 但我还有约定必须履行, 睡前还有漫长的路要赶, 睡前还有漫长的路要赶。 (杨铁军译本,以下不再注明) 《林间空地》修订版,[美]弗罗斯特著,杨铁军译,...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8/c404091-403340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8日8时16分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