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路径。 代际研究是最真实、最具有“感同身受”、最切近、最具内在性的研究。今天的天气如何,空气指数,社会氛围,时代流行语,以及个体对时代最真切的体验,这些同步性、即时性、当下性的事实、氛围、情绪等建构了“时代温度、湿度、色彩度”,是一个时代的既巨大而又无比细微的“精神呼吸”。这正是同代人的代际研究所能提供的无可替代的“最逼近、最新鲜、最真实、最丰富”的文学史料。 代际研究的优点和长处在于一种整体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3/c404030-4047278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3日8时48分22秒 童话选本编纂与百年中国童话观念的演进文学选本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的产物在近代以来的作用大幅下降,但在反映和建构文学观念方面,仍具有文学史和论文专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百年中国童话观念发展而言,童话选本的编纂深刻参与了童话文体自觉、童话幻想限度以及童话本土资源发掘三方面的观念构建。 童话作为一种儿童文学文体的概念是在清末民初从西方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国人对其的认识起初并不十分清晰,这一点在孙毓修等人编纂的《童话》丛书中可见一斑。丛书名称虽...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72-404688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7分55秒 新业态劳动者的自我书写 ——当代文学与劳动诗学的新向度...事实呈现、学术著作的理论抽象形成互补,同时也对平台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做出了更具力度的批判。 更为重要的是,新业态劳动者通过自我书写,实现了对被算法控制的劳动异化的精神抵抗,并由此完成了对自我生命主体性的建构。外卖员王计兵将“写作当作寻找人间的补丁”,称“把一块块补丁连接起来,连接成一件一件的百衲衣,可以为人间遮风挡雨,可以抚慰内心,可以让人变得沉稳、平和、善于容纳”(《骑手的春天》);快递员胡安焉将“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灰锈色纹章,先锋叙事中的历史褶皱——重读吕新《五里一徘徊》...处,暗藏“锁链漆黑如夜”的悚然。 这种先锋叙事策略,将家族史解构为记忆的碎片,又在灰色滤镜下重组为寓言化的历史图景。恰如吴义勤所言“吕新式语言丛林”,让小说获得了“交响乐般的节奏”,在语言的能指狂欢中建构起多重阐释空间。 重读这个诞生于先锋文学鼎盛时期的文本,恍若目睹一场语言的暴风雪。那些“反覆迂回”于屋檐山墙的足迹,那些“撕扯青藤古葛”的执拗,何尝不是九十年代文学突围的隐喻?当叙事者在“路途迢迢”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历史甬道与藏私美学——“80后”写作与90年代经验的多重缠绕...“漫长的90年代”的论断,同样也是建基于这种90年代起源的知识感觉(9)。 本文关切的问题是,“80后”这一代际群体感知和进入90年代的具体方式。在这个意义上,“80后”一般性的生活感觉可能与经由知识建构而形成的历史认识大相径庭。在张悦然的记忆里,90年代是“迅疾的十年”:“如果说它有什么特别,或许是当时的我曾产生一种错觉:不仅是我或者我的同学,而是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少年时代里”,“它的仓促或许也来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上海的文学潮流,从未停歇 ——评短篇小说集《潮水涌起之前》...世界的张力:糖匪从文明冲突入手,三三则聚焦于个体在现实中的挣扎与孤独。视线转回地面,王占黑《偷桃换李记》用近乎荒诞的笔调,勾画出老年生活的几分无奈与错位。与前两篇作品不同,王占黑着力于微观场景的戏剧化建构。正是在这种看似荒诞的叙事中,潜藏着对个体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 语言的精雕细琢呈现叙事风格的多样与统一。如果说《潮水涌起之前》中的各篇作品主题各异,那么这些作品在语言层面的探索同样精彩。每位作家都在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舞台灯光:戏剧的另一位视觉导演...始火光到气体放电灯,从用盐水缸机械调光到用人工智能语音编程,灯光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影响着戏剧的叙事范式。当下舞台上的灯光已突破辅助性定位,从视觉照明工具提升为具有自主表意能力的叙事主体,是编码文化记忆、建构集体想象的新媒介,与表演、舞美、音乐等要素紧密配合,共同构建了舞台的叙事空间。 作为戏剧艺术的视觉叙事中心,舞台灯光的本质在于构建四维时空连续体中的情感语义场。当下,舞台灯光主要通过三重维度介入戏剧叙...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19389-404714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53分23秒 从乡土记忆到时代回响...响力有所削弱。 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电影没有市场。只有读懂农村,才能深入了解中国国情。这不只是针对成年观众,青少年群体的国情教育,也不能没有农村电影的参与。尤其在视听艺术时代,青少年乡村媒介素养的养成和建构,关乎他们对古老中国、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认知。不仅如此,城市观众观看农村电影,也能在城乡视野转换中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社会。 从传播学视角看,农村电影的边缘化也是媒介生态发生改变的结果。在传统媒体时代,...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19388-404714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51分31秒 易彬谈《幻想底尽头:穆旦传》:首先是“幻想”,然后才是“尽头”...世纪90年代后声誉日隆,甚至被学界推举为“新诗第一人”。 穆旦,摄于1949年去往美国的船上 易彬,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不同面向和维度深耕穆旦研究二十余年,曾出版《穆旦年谱》《穆旦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穆旦诗编年汇校》《穆旦研究资料》等学术成果。 易彬此前的穆旦研究成果 2012年,易彬撰写的《穆旦评传》出版,成为了解穆旦其人其诗的综合性读本。近日,此书更名为《幻想底尽头:穆旦传》由上海文艺出...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5057-404623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0分45秒 由《棋士》透视当下悬疑涉案剧的叙事策略...呈现杂糅的“灰度叙事”与道德困境。从《漫长的季节》中王响的“灰化蜕变”到《棋士》中崔业的“弃子自保”,悬疑剧的突围在于打破“纯黑纯白”的人物塑造。在《白夜追凶》与《棋士》这两部作品中,兄弟关系的戏剧性建构呈现出深刻的人性探讨。关宏峰与关宏宇的身份错位,崔伟与崔业在法与情之间的挣扎,共同展现了人性在极端情境下的复杂面向。这种叙事策略通过细腻的角色塑造,让观众在观剧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实现“角色...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19388-4047130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33分27秒 打破边界的温暖力量...柑来遇见你》还数次提到孔子,这不仅激活了东亚文化圈内的共同精神基因,也彰显创作者的野心与自信——借具象化的时空叙事将东亚智慧升华为人类共通的情感,最终突破时空壁垒,感召全球观众。确实,该剧在时空和人的建构上煞费苦心,实拍历经四季,剧情贯穿七十年。空间跨越海陆空,足迹遍及韩半岛。学英语专业的金明从岛屿走进都市,后来又远赴日本留学……这些看似细碎的时空安排,实则既有鲜明的区域特征,也悄然织入了“走出去”的...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19388-404712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31分38秒 奏出科幻动能与人文沉思的交响...的科幻想象引介到中国期刊中来。以此传播路径为渠道,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让中国科幻想象持续成为国外科幻文学爱好者视野中的关注对象。 总之,科幻文学期刊立足科幻想象,尊重文学经典,让科学普及赋能人文精神建构,实现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结合。纸媒要善用图像与视频等视觉形式,图文并茂,做好从文学向视觉的有效转化。 (作者系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80-404712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9分1秒 《草原》2025年第4期|娜仁高娃:大雾中消失的早晨...·多文体”栏目,充分激发本土青年作家的创作潜能,深入发掘更多文学新锐,继续对本土青年作家的培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草原骑手”作为一个文学群体,将继续集中呈现内蒙古青年作家文学创作的审美趋向和地域特色,建构起独具魅力的文学景观。读者也可以通过他们作品中兼顾的个人经验和时代话语,感受青年一代对人生、价值、世界的构建与思索。 大雾中消失的早晨 / 娜仁高娃 沙尘暴从清明的前一天开始,盖过清明,延续至清明过...
新作品#报刊在线#《草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8989-404632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4分10秒 为未来科幻电影表达打开更广阔空间...中,横亘着多重阻碍,如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木星引力危机等等,使剧情高潮迭起、矛盾激烈。电影对地球表面破败、荒寒的极端化表述,空间站、行星发动机、智能机械的碰撞模拟与肌理刻画,地外空间的宏观场景建构等,均紧扣物质特性、尊重科学原理,细致入微又极具未来感、虚拟性及想象力,在科学的严谨性与幻想的发散性之间实现了平衡。 尤为珍贵的是,《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刻画了鲜活、令人动容的“飞天”人物群像,并显示了...
科幻#科声幻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84-404712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2分30秒 带你走进“大明的世界”...广普及,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明代通过海外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巨大,明王朝对白银的需求间接促成了美洲白银矿产的大开发。白银成为世界性的结算货币,白银贸易连接了亚洲、欧洲、美洲,推动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建构。随着白银在国内广泛流通,明代货币体系逐渐形成了银、钱并行的格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展览中的银锭、银印、银盒、银镯、鎏金银带板等,反映了白银在明代经济社会中的多样化功能。 “西风...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19392-404704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8时10分48秒 如何认领90年代——兼及思考的视角和方法...:Trauma,narrative and History,Baltimore,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 (4)杨庆祥:《九十年代:记忆、建构与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12期。 (5)见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199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6)Maurice Blanchot,The...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4分18秒 大地上不安的魂灵——读胡学文长篇小说《龙凤歌》...出那副业已变形的面目”,从而超越了对于乡土世界表层的再现,也超越了对于乡土社会现实的想象性书写,最终抵达了人心的幽微之地,并以此呈现出“乡村世界的内在现实”[12],同时有助于“中国特色的乡土文学理论建构”[13]。这或许就是《龙凤歌》的意义。 注释 [1] 胡学文:《逐影记》,《逐影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3页。 [2] 胡学文:《跳鲤》,《跳鲤》,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年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2分50秒 陈崇正长篇小说《归潮》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花城出版社、潮州市作家协会协办的长篇小说《归潮》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举行。陈崇正创作的长篇小说《归潮》以侨乡潮州百年变迁为叙事背景,通过三个家族五代人的命运沉浮,建构起一部兼具地域文化厚度与人类精神向度的文学史诗。来自文学界、学术界、出版界及影视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作品的叙事创新、地域特色、国家情怀展开讨论,共同见证新地域文学写作范式的突破性探索。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3994-404702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0时37分23秒 “现实的葛藤”——以 20 世纪 30 年代“莎士比亚化”的译介为中心...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等等。 2 如陈众议的《“莎士比亚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刍议(二)》(《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7年第2期)、何辉斌的《国人对“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误读与建构》(《文化艺术研究》2016年第2期),等等。 3 瞿秋白逝世以后,1936年由鲁迅改名《海上述林》出版。 4 静华(瞿秋白):《马克斯,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现代》第2卷第6期,1933年4...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63-404701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7时41分59秒 风华不减还是美人迟暮?——浅析新世纪“70后”女作家的“中年写作”...离乡村社会,拥有了选择自己人生的可能。鲁敏笔下的乡村生活,不乏闭塞的思想观念,但同样也拥有朴实无华的生命质地,在《思无邪》《逝者的恩泽》等小说中皆有所描绘。此外,还有付秀莹的小说《陌上》《野望》,作家建构出了“芳村”作为小说叙述的背景,书写出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下,城市化是如何影响着乡土社会不同女性个体的命运。 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乡土文学的概念范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进一步拓展,流动于城乡之间的打工群体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27分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