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1 篇有关 广东本土文学 的页面,用时 0.131秒.

第1页  共1页

生命与学术共同丰盈——江冰的文化研究与学术世界

   ...以及文化力量(爱或价值观)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江冰关于广东文化的文字中,可以读到丰富体验和独特研究。在他看来,广东文化的地域性,需要一种具有内在精神的文学“描绘”,需要“本土言说”[12]。他多年关注广东本土文学创作,从都市文学到女性文学,从老一代作家到年轻一代,同时也敏感于创作者们来源复杂的地域特征。由于一直保持着对地域文化的敏感与关注以及长期不辍的散文创作,江冰对于本土文化的文学创作有自己的体验。从理论上...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4030-404601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9时15分54秒 2023年莲池文学周开幕式在河北保定举行

   ...住进城市里,原来所说的南北差异就变得不容易看见了,这对作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魏微表示自己的写作“不南不北”,她同时具有在北京、南京、广州等地生活的经历,因此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地域风格。她还提到了广东本土文学创作中的焦虑,如怎么用北方的白话文来表达好粤语和岭南文化的经验,这是广东文学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梁豪从当代城市的建筑风格趋同切入,认为北方和南方的文化传统乃至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是非常宝贵的,这是精神文化...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5/c403994-4002843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5日12时0分3秒 鉴古知今,展现气韵生动的广东文学风貌

   ...。所以,广东文化从受容、包容到兼容,这在古代卷体现得非常明显。 到了明末清初,广东文化完完全全是以本土的作家为主了,外来的作家不再占有主角的位置。广东本土的文学跟外地文学的交流一直在继续,但这个时候的广东本土文学呈现出比较大的优势。到了近代,这种优势对于广东之外的江南、中原甚至北方一带,就产生了一种反向的作用。 所以广东文学的发展过程,如果用一个文学性的语言来概括,就叫“苦尽甘来”。尤其到了近代,广东文学是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12/c403994-4001108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2日7时52分24秒 广东长篇小说的发展背景与艺术提升空间

   ...与变化,若作家的想象力和创作才情不能进一步得到激发和释放,是很难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的。 第二,进一步凸显地域文化个性,是广东文学“走出去”的有效路径。网络作家阿菩的新作《十三行·崛起》,我将其视作广东本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突破。这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与广州晚清历史文化相关的重要事件、本土人物,适当运用粤语方言,增强了本土文化气息。小说的谋篇、布局、造势,各色人物的粉墨登场,作品中对商道的阐释和对商战细节的经营,...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115/c404034-31457188.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15日12时42分32秒 广东青年作家将科技元素融入新作

   ...义,改变了过去广州本土文学的面貌。他们可能没有直接描述广州这个城市,也不再写什么西关小姐、东山少爷。但他们的声音就是从广州、广东发出的,他们的作品正是科技化时代、城市化发展的一个表现。”唐诗人相信发挥广东本土文学的特点与优势,并不拘泥于发挥一时一地某个具体文化元素的特点和优势。“这样的水土养育着这批创作者,地方文化的特点和优势所在最终会反应到他们的作品中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14/c403994-3022851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14日16时22分5秒 “五金”工程助力广东再攀文学“高峰”

   ...的《三家巷》《一代风流》《香飘四季》《艺海拾贝》《红色娘子军》《山乡风云录》等,新时期陈国凯、吕雷、刘斯奋、张欣、郭小东等主导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心态史写作”“都市文学”“知青文学”等。 广东本土文学创作题材是一座“富矿”,包括重大革命、历史名人、华侨、民系文化、文化遗产、近现代先行者、近现代工商业、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张知干特别强调“要踏准时代的鼓点进行艺术探索”,并提出将“改革先锋题材”“改革开...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13/c405057-28774895.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13日8时50分39秒 本土文学复兴之作

   ...浅且回避地表象着当下广东的历史延伸。   只有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与价值评估上,去看待吴国霖的文学创作,才能看出他的创作对广东文坛的意义。   吴国霖的长篇姐妹篇《丝都寻梦》和《丝绸大亨》,应被看作是广东本土文学在式微与衰颓之中的崛起。对之重视、张扬并在更大范围内使之成为广东文学特别是本土长篇小说的大势,这是广东百年文学史的一种急迫而切实的期待,也是广东建构文化大省的题中之义。文化的核心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0-02-21/41971.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2月22日0时7分0秒 小隐于市 大隐于心

  或许是受古老厚重甚至有些神秘的潮汕文化的诱惑,在广东本土文学中,我特别看重潮汕一带的作家作品。在我看来,韩愈曾经谪居于此,其文风和个性品质给予历代潮汕文人的影响,早已沉淀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若干年前,潮汕作家林渊液的第一本散文集《有缘来看山》出版,清新淡雅的风格,才气逼人的叙事语言,让许多人对林渊液旺盛的创作才情充满了期待。然而她却沉潜近十年,执著地架构和修饰她的这一份“美丽”,十分虔诚地在自己的一亩...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8-08-19/33065.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8月19日8时38分57秒 80年代追忆

   ...化主体性,也即对批评内部的文化构成,取其师法源流的内容和形式。谢望新是较早也较敏锐地把广东的当代文学批评,置于广东文化地理和历史传统之中,进行审视进行建设的先行者之一。 这些文学口号的提出,都是植根于广东本土文学,在外砾冲击下不得不思索的话题。谢望新是80年代广东批评家中,少数把文学批评目光射向全国,和中国新时期文学走向保持着同步距离的人。80年代初期,他与李钟声就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当时比较活跃的广东本土作家...

作家库#相关文章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8/2008-03-10/43370.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3月10日14时37分24秒 谢望新的80年代

   ...的超越,这就是新移民状态下,南方文化的重度改良。我称其为文学的新南方主义的文化现象。21世纪广东对于建成文化大省的努力与期许,也暗合他当初对于广派文学批评的建设性刍议。 这些文学口号的提出,都是植根于广东本土文学,在外砾冲击下不得不思索的话题。谢望新是80年代广东批评家中,少数把文学批评目光射向全国,和中国新时期文学走向保持着同步距离的人。80年代初期,他与李钟声就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当时比较活跃的广东本土作家...

作家库#相关文章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8/2008-03-04/43369.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3月4日10时6分35秒 一个评论家的80年代

   ...广派文学批评”的口号,并以其自身的文学实践,证明了广派文学批评的建构实力和实现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向内看”的口号。旨在构筑广东文学批评独特的形态、品格、风貌与个性。   这些文学口号的提出,都是植根于广东本土文学,在外力冲击下不得不思索的话题。谢望新是八十年代广东批评家中,少数把文学批评目光射向全国,和中国新时期文学走向保持着同步距离的人。八十年代初期,他与李钟声就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当时比较活跃的广东本土作家...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8/2008-01-02/65101.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1月2日11时27分48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