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的劳动生产和个体生命的烙印,语言简洁有力,充满想象力,可谓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乐府”。我与诗集中的大部分作者熟悉,想结合具体作品谈一下对新工人诗歌的理解。 “机械的隐形人” 新工人指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走进城市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劳动者,他们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主力军,也是城市建设、城市服务的劳动力,还包括近年来出现的外卖、出租等平台经济的新就业群体。生产能否成为文艺表现的对象不是自然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1/c404030-404722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1日11时21分20秒 【温故】四月,书、人、识...沈卫威在《档案里的周作人与汪精卫》文中对周作人关于附逆的文学谎言进行揭露,以切实史料将“落水”后的周作人的实际收入和行为大白天下,是可信可靠的史识文章。齐晓红《“现实的葛藤”——以 20 世纪 30 年代“莎士比亚化”的译介为中心》重申“莎士比亚化”和“现实主义”在中国革命与现代性道路上的文学意涵,并分析其政治、哲学与实践性,富有启发。作者指出,现实主义的关键是要参与现实、再造现实,要将作品中描写的生...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57-404720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1日0时37分29秒 【独家】人物 | 张楚:刀锋温柔...离开人世,事发突然张楚备受打击,之后几年只字未动,在家庭陪伴尤其年幼儿子的抚慰下才渐渐疗愈,其间写下《刹那记》《地下室》《大象》三部中篇,对家庭悲喜剧、人间情义进行了梳理,这个过程他平静且满足。 70年代生人,张楚感觉心理状态依旧年轻,只是膝盖颈椎胃病切实提醒他生命在衰老。如果以前写作是情感的宣泄,现在对他更多是一种自律,“快感减少了,绵长的愉悦感和焦虑感没变”。张楚始终小心翼翼保护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29168-404719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6时18分8秒 优选中短篇 | 2025年4月...教授让学生破解“金盘录音”的研究项目形成对位,以木匠的执着、艺术家的抗议与外星文明的旁观并置成跨时空的对话,来叩问人类文明进程中传统与革新、德行与欲望的永恒命题。小说以“不能漏”的祖训为密码,揭开70年代“鼻腚诗社”的青春往事。钱师傅带领徒弟恪守木匠行规,将马桶制作视为关乎尊严的工艺,却在改革浪潮中溃败。四十年后,艺术系学生用塑料垃圾堆砌海滩装置,控诉工业文明对自然的侵蚀;柯大格目睹中国“出租男友”现...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48974-404717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3时20分43秒 鼻腚诗社...地球的孩子们问候您。)”,这个象征人类爱情的声音,被永远地带进了星际宇宙。 科学家们把这个“金盘录音”叫作“时间胶囊”,他们把人类当时的故事封进“胶囊”,像化石一样,让旅行者号飞船带着这些20世纪70年代(后文中的70年代均为20世纪70年代)的真实记录飞进了太空。 科学家们希望在浩瀚的宇宙中, 某一天,会有外星人最终收到了人类发出的这些信息。考虑到外星人不懂地球人的语言,在“金盘录音”的唱片封面上,...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48974-404717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3时14分24秒 北欧玫瑰...有些怀疑地递过相机:“好,谢了。” 这一头快门才按两下,那头却听“吱呀”一声,门再次打开,这回走进来的是个年轻男子。他给人初时最朦胧的印象,只是身形出众,有着南方人不多见的挺拔与匀称。在这个营养旺盛的年代,个头早已不成为奢侈品,中学校园里总有一拨男孩率先拔个儿,可他依旧是夺目的那个。众人皆或明或暗地打量,他似乎习以为常了,面上是理所应当地平淡。 男人向四周望了一圈,在沙发的边沿坐了下来。有女服务生上前...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48974-404700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3时11分52秒 “必须待到我忘了努力,才又感到淡淡的哀愁”...时代承担与坚守。正是这两种交绕的力量构成了鲁迅文学的全部。 第一章中,鲁迅的翻译工作实际上映照着《故事新编》大体上在语言气质上的三个不同类型,它们看似处于同一体例,但又有着细微的差异。笼统地说,20 年代的三篇作品(《不周山》《奔月》《铸剑》)为第一个序列,它们共同呈现作者态度的“主体介入”,虽有油滑,但仍保留着前面两部小说集中的某些严肃性和紧张性。第二个序列的《非攻》《理水》,带有早期尼采式“精神贵...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64-404710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1时49分34秒 茅盾为钱玉如取笔名遥远的爱 西湖,你可记得我? 郁茹作品选 郁茹(1921—2025)原名钱玉如,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诸暨三江藻村。上世纪四十年代,因中篇小说《遥远的爱》,她得到了茅盾的帮助,茅盾不仅为她作序,还给她取了“郁茹”这个笔名,很快,她就在文学界崭露头角。 1921年10月15日,郁茹出生在杭州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父亲是知识分子,母亲是家庭妇女。至于钱家,则是有文化底蕴、社会地位的大家族,郁茹父亲的兄弟姐...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3-404716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6分47秒 “实过其名”的顾随先生...中行表示“但由分量重、反响多这方面说,列第一位的是顾先生这一篇”。虽然顾随的文章获得极大的好评,但依然有很多的抱怨——就是“难懂”。顾随在当时也和张中行提出让张写一些关于“禅”的好懂的文章。上世纪九十年代曾阅读过张中行《禅外说禅》的读者应该恍然大悟,张中行这本书的缘起就是顾随的《揣籥录》,两本书比较来读,或许还能在张中行的文笔中看见顾随的影子。 随后,张中行还谈到了顾随文稿的字迹:“稿用红格纸,毛笔写...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4-404716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2分37秒 个人微观史叙事的渺小与广大...开始运用个人微观史叙事来探讨历史、社会和人性。例如,池莉的《烦恼人生》,以“零度情感”书写普通人的琐碎生活,呼应了社会对日常真实的渴求。这种转向与利奥塔对“大叙事”权威性的反思相互呼应。 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进行了形式实验(如余华的碎片化叙事、格非的迷宫结构),这些实验虽然颠覆了传统现实主义,然而,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的推进与读者审美需求的变化,这种单纯借鉴西方技巧的写作方式逐渐暴露出局限性。作家们逐...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3-404715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4分1秒 童话选本编纂与百年中国童话观念的演进...色刻画上也遵循“物性”和“人性”的统一,直到1980年代以郑渊洁为代表“热闹派”童话作家打破了时空、物性的现实逻辑,释放了幻想力。这一流派在1980年代中期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1986年,汤锐在《八十年代童话选》的序言《童话世界的观念更新》中将“童话逻辑观念的淡化及幻想时空关系的重新组合”视为新的童话观之一。 作为舶来品的“童话”概念以及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童话的观念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另一...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72-404688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7分55秒 深耕四十载,创新启未来...少儿科普科幻文学等领域,在中国儿童文学出版史上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篇章。 新时代少儿主题出版的拓展与创新研讨会暨《慈江雨》新书分享会现场 “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出版研讨会现场 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6年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成立前,是希望出版社发展的初期。这20年间,出版社厚积薄发,开启崭新篇章,致力于精品原创,出版了一系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及儿童文学理论著作。尤其是《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国...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71-404715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46秒 上楼何如下楼难——读崔君《上重楼》...回土里,或主动吃“我”剩下的斋饭以免浪费粮食。“她长得像我一个亲戚,已故多年,一生过得很辛苦”,这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引发了“我”对许仕农的好奇:为什么许仕农总是侧身而眠?为什么一个山东农妇会在1990年代京郊的宝宫塔里捡到秘宝?又为何许仕农明明并非孤家寡人,却在长年寓居古寺? 循此,崔君将“上重楼”的动作幻化成解谜的姿势。凭借图书情报学出身的专业技能,“我”一边以知识考古的方式拼贴出宝宫塔几经劫毁,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灰锈色纹章,先锋叙事中的历史褶皱——重读吕新《五里一徘徊》...了“交响乐般的节奏”,在语言的能指狂欢中建构起多重阐释空间。 重读这个诞生于先锋文学鼎盛时期的文本,恍若目睹一场语言的暴风雪。那些“反覆迂回”于屋檐山墙的足迹,那些“撕扯青藤古葛”的执拗,何尝不是九十年代文学突围的隐喻?当叙事者在“路途迢迢”的困顿中触摸时光的纹理,吕新正以诗人的锐利笔锋,在现实主义的画布上凿出超验的裂隙。 三十年后再看这场文学实验,那些氤氲的灰色雾气非但未曾消散,反而在记忆的显影液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东君:中国小说的味与道...例,夏先生一概没提。我们知道,文言文历来都是一批知识精英玩的一种很高雅的文字游戏。但小说如果以文言写俗人俗事,就容易变成一种单一化的文人雅士的叙述视角与口气。古人已经习惯于用文言写小说,极难改变。那个年代的读者经过这方面的阅读训练,也渐渐习惯了。没毛病。但我们很快就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用文言写短篇小说也许不难,若是拿来写长篇小说就非常困难。我们所看到的明清以来的长篇小说几乎都是用白话写成的。由此可见,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历史甬道与藏私美学——“80后”写作与90年代经验的多重缠绕...的第一束星光中恬然入睡,怀揣着真实的跨越世纪的喜悦。 这个孩子就是10岁的我。作为年纪最小的“80后”,我的90年代(2)就是在“世纪的诞生”的欢庆氛围中结束的。对于其时的我,没有其他理解的路径。90年代可以是“长”的,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持续到2001年、2008年,抑或其他节点,都是多年以后才能获得的“新知”。关于这种认知的多重性,葛兆光曾在讨论“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时,做过一个“未来考古...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致此时此刻:关于《空山横》与演讲缔造的可能世界...的嵌花器物的碎片,楼上有间藏书室,伯林“孤独而早熟”童年的一部分,就在这里长成。“他发誓自己在十岁那年就已读过《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他喜欢前一部,对后者则全然不知所云。”[1] 1970年代中期,石家庄一座大院内,母亲与友人闲聊的许多时候,一个少年,会静静潜入她们谈天的隔壁。那是河北人民出版社的一间资料室,于少年,此处堪称辽阔。一天,他读到了《战争与和平》并获得一帧可以夹进人生记忆的画面...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从乡土记忆到时代回响...》《红高粱》《老井》等在国际知名电影节上斩获大奖,《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甜蜜的事业》等也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这些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在一代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烙印。 然而,进入90年代中后期,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结构和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电影产业化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院线成为发行放映的主要渠道,这深刻改变了电影市场格局。商业院线在选择放映片目时更倾向...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19388-404714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51分31秒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在“怪诞”中抵近真相...峰的起伏。求学时期的迪伦马特成绩勉强及格,想入画家行业没有成功,上大学读了文学和哲学,但始终没有完成以克尔凯郭尔为题的博士论文,未曾真正毕业。他当过报刊编辑,认准了要在文学领域开疆拓土,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发表了《法官与刽子手》和《嫌疑》这两部犯罪及侦探题材的报刊连载小说后,才使得一家人生活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他当作家的信心才坚定下来。 迪伦马特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自幼耳濡目染,他将大洪水或巴比伦塔等...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90-404713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1分45秒 易彬谈《幻想底尽头:穆旦传》:首先是“幻想”,然后才是“尽头”穆旦(1918-1977),中国现代卓越的诗人、翻译家,上世纪90年代后声誉日隆,甚至被学界推举为“新诗第一人”。 穆旦,摄于1949年去往美国的船上 易彬,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不同面向和维度深耕穆旦研究二十余年,曾出版《穆旦年谱》《穆旦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穆旦诗编年汇校》《穆旦研究资料》等学术成果。 易彬此前的穆旦研究成果 2012年,易彬撰写的《穆旦评传》出版,成为了解穆旦其人其诗的综合...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5057-404623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0分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