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10 篇有关 工业建设 的页面,用时 0.198秒.

第1页  共21页

作为民族记忆的现代化叙事——《草原晨曲》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观照

   ...为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于1953年上映。“1959年,在电影界紧张筹备建国十周年‘献礼片’之际,内蒙古话剧团团长珠兰琪琪柯找到了此时正在包头钢铁基地工作的玛拉沁夫,说服他创作一个反映我国社会主义钢铁工业建设的电影剧本,玛拉沁夫无法拒绝,于是由他执笔,与珠兰琪琪柯合作的剧本《钢城曙光》诞生,其后随着电影的拍摄更名为《草原晨曲》。”[5] 剧本的开头,乌兰察布草原的蒙古族青年胡合、加米扬、拉西宁布与汉族青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30-404570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23时36分55秒 “新创作选拔本”丛书与红色经典生产机制的初建

   ...“新创作选拔本”丛书在“出版说明”里,也无不是强调党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坚定信念。《四十年的愿望》“对几个主要人物,如钢轨部党支书赵昆山、老工人梁树云等的描写是比较成功的,对陈主任那种不相信党能领导工业建设、轻视工人阶级的智慧和力量的资产阶级观点和保守思想的批判,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40。《在新事物的面前》也是反映了建国后对群众运动、工业生产等方面出现的“新事物”的理解和支持,坚定工业建设的信心。 四...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30分30秒 《检验工叶英》与南丁的文学道路

   ...性、促进经济民主和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后来“鞍钢宪法”在执行中由于时势等原因过分强调“政治挂帅”,导致了“瞎指挥”、管理混乱等问题,但就其原本要旨而言,不失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工业建设经验。学者崔之元在其《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一文中提出:“‘鞍钢宪法’也经历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过程。先是日本,随后是欧洲和美国,许多工业管理学家认识到,‘鞍钢宪法’的精神实质是‘后福特主义’(po...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10分24秒 从“东北文学”到“新东北文学”

   ...风破浪》等,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重要篇章。但是这些东北工业题材小说的“东北”不再具有鲜明的概念意义。这些作品与其说是东北工业题材小说,毋宁说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题材小说。因为作品要表现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工业建设,作品中的“东北”不再作为概念而是地方名称,与其他工业城市比肩并立。新时期文学中的知青文学有以黑龙江农垦农场为题材的作品,影响广泛,但“东北”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不是作品要表现的内容,更不是透视中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04030-404207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13分34秒 崛起高地

   ...历史深处,但依然有部分企业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在纷飞的战火中,湖南人寻找富民强国的步伐从未停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工业也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获得新生的湖湘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工业建设的大潮中,但工业化的道路并非坦途。由于国际关系的原因,在相当长时间里,中国只能在相对封闭、备战性、指令性的状态下,自力更生推进工业化。最终,那束光芒化作了春风细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打开了向外开放的大...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4/c404019-4040855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8时19分35秒 致敬“每一个心中有梦想的人”——简评“新工业诗歌”

   ...致力于向内心世界掘进,同社会命题、现实题材拉开一定的距离,通过这样的方式“重新作一个诗人”。但相仿相似的生活经历使得不少诗人都陷入了表达雷同的泥沼。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着底层生活、脱贫攻坚以及新时代的工业建设,有不少诗人诗作脱颖而出。就眼下的“新工业诗歌”而言,诗人们普遍平衡了描绘工作岗位上的独特见闻和呈现内心世界中的丰富感受之间的关系。“新工业诗歌”表达的不只是一个声部的无畏、积极和乐观,诗集中不少诗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7/c404030-404039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7日9时31分35秒 工业题材的网络文学表达

   ...主流价值观与大众消费文化的有效融合。以本书为例,作者没有把故事场景局限在施工一线等“专业叙述”上,而是从人物的家庭、爱情、日常切入,利用大量世俗化和人情化的“小”叙事,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工业建设之中,生动展现刘建、吴振涛、林楠等人物在成长道路上的人生抉择、情感遭际和拼搏奋斗,以此呈现老中青三代铁路工作者在时代大潮中的坚守和传承,传递出借由民族工业崛起而实现强国梦想的无限渴望。同时,作品立足现...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6/c404027-404032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9时43分57秒 《鸭绿江》2024年第10期|卜庆祥:铁水奔流 ——1915—1948年间的鞍钢2号高炉

   ...2号高炉炉长。这一年他只有29岁。 他总共在鞍钢工作了9年,从见习技术员、工长、值班长、工务科长到副厂长、厂长,赴莫斯科出席苏联十月革命观礼,当选全总执委会委员,直至担任原冶金部副部长,成为共和国钢铁工业建设的功臣。 多年以后,《鞍山文艺》创刊号发表了鞍钢机总一名工人诗人的《要看英雄高炉来》: 要吃樱桃把树栽, 要看英雄高炉来。 这里英雄遍地有, 英雄模范排成排。 人人高举大红旗, 一心苦干创奇迹。 世界...

新作品#报刊在线#《鸭绿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6/c418999-403770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6日9时53分11秒 宏大时代里的个人传奇:《戴花》的工业劳模再叙事

   ...级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条幅和人事科长骆青涛让人心惊胆战的政治与道德训话。不过,真正进入车间、走近工人,他们却看到并体会了一线工人的个人信仰和职业精神。在宏大革命话语充斥社会各个领域的大时代,这个担负国家工业建设重任的大工厂,既要抓革命,更要促生产,而且促进生产是根本任务。于是,德华电机制造总厂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与阻隔了外面世界的喧嚣之声,为工作与生活在其中的工厂职工提供一定的庇护。为...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24分50秒 从“城乡交叉地带”到“城乡共同体”——中国当代文学的空间转换

   ...和进城究竟哪个属于进步青年的行列而困惑不已。小说写国家分配给“渭原县”的女工名额只有二百八十个,报名的突破三千,仅城关区就一千多,这说明大家都“喜愿参加祖国建设”,连“青年团县委的王亚梅同志”也承认“工业建设需要人,是个事实。青年们积极参加经济建设,也是个事实”。但亚梅同志还是向改霞透露了内情,“党中央和国务院有个教育农村青年不要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事关“社会就业”,“首先要照顾城市居民里头考不上中学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14分7秒 万古长新”的“欧阳山现象”

   ...审美理念和文学书写,曾经的革命战友和伴侣、著名作家草明就在《火车头》《乘风破浪》等长篇工业题材小说中,塑造了具有丰富情感内涵的人物形象,以工笔细描的方式书写了延安时期革命者缠绵浪漫的动人恋情,以及在新工业建设中复杂的情感困境,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十七年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世界。 三、“欧阳山现象”:创作出众多有轰动效应的现象级别作品 “稍为关注欧阳山的人,关注文学评论的人,都不难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4/c404063-403612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4日15时45分55秒 从“城乡交叉地带”到“城乡共同体”

   ...和进城究竟哪个属于进步青年的行列而困惑不已。小说写国家分配给“渭原县”的女工名额只有二百八十个,报名的突破三千,仅城关区就一千多,这说明大家都“喜愿参加祖国建设”,连“青年团县委的王亚梅同志”也承认“工业建设需要人,是个事实。青年们积极参加经济建设,也是个事实”。但亚梅同志还是向改霞透露了内情,“党中央和国务院有个教育农村青年不要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事关“社会就业”,“首先要照顾城市居民里头考不上中学的...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2/c404034-4035905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2日7时56分0秒 深化工业题材创作 打造时代文学新人

   ...历史却是真实的。三部小说故事的主要线索,十分清晰地朝着一个思想方向凝聚,那就是写中国的民营经济,写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新中国以来的中国工业题材,写的都是国有企业,写的都是工人阶级,为的是真实反映新中国的工业建设现实,讴歌社 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在新中国文学创作中,农村题材、军事题材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唯有工业题材相对薄弱,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之后,工业题材创作没有得到相应发展,反而更加萎缩。本来,我们完全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04030-403584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9时13分0秒 束沛德:我的两个引路人

   ...立波、徐迟、李季、秦兆阳、路翎等,聚集在北京东城小羊宜宾胡同一个四合院几间平房里学习讨论。文井同志四处奔波,八方联络,邀请胡乔木、周扬、胡绳、林默涵、吕东、廖鲁言等,为这批作家作有关形势、理论、文艺、工业建设、农村工作等方面的报告,为他们即将深入工矿、农村、部队,熟悉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做思想、理论上的准备。作家在京学习一个月,我按照文井成竹在胸、有条不紊的安排,参与定制学习计划,做会议记录,整学习简报,写...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30/c404063-4035041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30日12时58分35秒 “新地域文学”的逻辑起点、叙事空间和价值功能

   ...描写,东北的冰天雪地与寒冷被刻画得让人触手可及,但如果要选择“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典型背景,则应是工业场景。“东北在工业题材创作上起步较早、成果颇丰。”(23)20世纪50年代,草明、萧军等人便对东北工业建设热火朝天的景象与工人所展现出的劳动热情进行了书写。然而时代潮流变动不居,昔日老工业基地的辉煌逐渐消失。“新东北文学”中的工业景观不再是先进的、秩序井然的、明亮的,取而代之的是锈迹斑斑、灰暗的场景。新一...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5/c419351-403394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5日8时46分18秒 从散步的“资格”谈起 ——当代文学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阶层问题的书写

   ...殊阶层,则是随着1950年代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被严格限制后,才逐渐形成的。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差异,本质上是城乡差异。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自由的,并且大量农民进入城市还在实际上填补了新中国工业建设快速复苏所需的劳动力缺口。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放缓和苏联援助的撤回,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城市开始不堪重负,于是政府接连发出指示,开始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予以限制。 1957年11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1/c404030-403182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1日22时7分18秒 “夏可为事件”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出路”问题

   ...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在北京召开,胡耀邦代表青年团中央作了《中国青年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而斗争的任务》的报告,在报告中,“年轻的一代”被看作是实现五年计划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支“巨大的突击力量”,参加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和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我们广大青年的首要任务”。在随后的5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时期的到来,以及由于城市存在难以安排毕业生就业的难题,“到农村去”成了一个方向性的去处。1955年毛泽东在《一个...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4/c404063-403128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4日11时24分38秒 商务印书馆发布2024年8月十大好书

   ...独特视角解读古埃及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王权政体、风俗习惯等。《为工业中国而斗争:鞍山钢铁公司口述实录(1948—2020)》是“新中国人物群像口述史”的姊妹篇之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建设、现代化转型的过程。《追寻希望》收录了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近五年的学术随笔、评论以及对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总结了作者马盛德探索与实践的经验,展现了中国非遗保护的工作思路及相关思考。《社会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1/c403994-403104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日9时54分2秒 构建“反景观化”的“想象共同体”——关于东北的非虚构写作

   ...的写实和写真。 关于东北的非虚构写作放弃了各种繁复的修辞和写作技法,以通俗质朴的个人化话语建构起特有的东北书写。比如张瑞在《圣地工人村》中的叙事,“我”忽而在场忽而不在场,时间在过去与现在间穿梭,沈阳工业建设与工人村的大历史和“我”的童年经验小历史相融合,毫无章法的技巧,甚至连文本结构都无从谈起,但这种看似杂乱无序的叙事,和穿插在书中的各类老照片等影像资料一道,形成了个体记忆与公共记忆的融汇,勾连整体的线...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7/c404030-402944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8日9时8分6秒 温儒敏:忆老同学吴福辉

   ...真的喜欢文学,不只是由于职业的需要而阅读,这些都是吴福辉日后把文学研究作为志业的良好基础。 吴福辉丰富的生活阅历也投射并促进了他的研究。他是浙江镇海人,自小在上海长大。小学毕业时,父亲被调到东北去支援工业建设,举家迁到鞍山,从此他就长作“关外人”。他讲的是地道圆润的东北话,若遇见上海老乡,立马又是一口纯正的沪语。他所写的各种文字,涉及东北的并不多,倒是有关上海的,源源不绝。可见,幼年的上海生活记忆,已经非...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5/c404063-4029243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5日8时32分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