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20 年代的三篇作品(《不周山》《奔月》《铸剑》)为第一个序列,它们共同呈现作者态度的“主体介入”,虽有油滑,但仍保留着前面两部小说集中的某些严肃性和紧张性。第二个序列的《非攻》《理水》,带有早期尼采式“精神贵族”的“曲高和寡”般的难于被理解又难于启蒙的特性,多少仍然展现了某种与“下里巴人”相对应的“阳春白雪”的士子形象,但很显然,这里鲁迅将“主体”逐渐弱化了,甚而带有某种自我消解的意味;到了《理...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64-404710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1时49分34秒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在“怪诞”中抵近真相...教精神尺度并没有完全笼罩迪伦马特的作品,迪伦马特没将自己禁锢在家庭的基因里。他的文学作品让人们青睐的理由更多是作者遵循其内心的独立意志、独立判断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他的思想意识并不受宗教观念左右。如同尼采也出生于牧师家庭,但对基督教的批判却是他哲学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迪伦马特的写作姿态也呈现出明晰的宗教距离感。 别具一格的现代性荒诞 1950年首演的《密西西比先生的婚姻》里,迪伦马特编排了一个“满...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90-404713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1分45秒 《火花》2025年第4期|李下:乌有之地...不前,留给我的选择不多。我二十九岁,正在考虑离开北京,没人给我建议。 她也不行,因为她的线条早已超出划定的纸面。她前两个月回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某种中外大学交流制度),之后会再赴德国。德国,是歌德、尼采、托马斯·曼的德国,是用德语写作的卡夫卡、瓦尔泽的德国,一个文学之国。而对正在那里做研究并争取定居权的她男友来说,却是物理粒子和未来生活的国度。答辩之后,她会重返那个国度,依从物理法则,而非文学情感生...
新作品#报刊在线#《火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59617-404684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31分53秒 我的藏书和用书...思想家以及艺术家,其较好的自我逃入了作品中,当他看到他的肉体和精神渐渐被时间磨损毁坏时,会感到一种近乎恶意的快乐,犹如躲在一个角落里看一个贼撬他的钱柜,而他知道这钱柜是空的,所有的财宝都已安全转移。”尼采这段话说的是人的生死与艺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一个人正确的终极思考,常常会改变他的眼界、胸襟、气度和格局。 在大宇宙中,每个人都是极为渺小的。在无尽的时间长河里,个体生命是极为短暂的。所以我们才格外珍...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18-404680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5分44秒 《伐木》:伯恩哈德的文人共和国...乔伊斯的术语来讲是代表某个时刻的顿悟(epiphany),不过是悲观主义思想的一种暂时性的休克。 伯恩哈德是一个把文人气质、文人群体写深写透的作家。他是小市民出身,其精神则根植于德语文化传统,叔本华、尼采的传统,德奥音乐文化的传统。他对小市民习气的批判,他的愤世嫉俗和自我孤立,代表着这个传统的遗存,是回光返照式的一种激活。小说家当中只有他是这么做的;可以说,他是一个写小说的叔本华或维特根斯坦。 《伐木...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92-404642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8分44秒 《芙蓉》2025年第1期|张学东:白夜降临或叶莲的梦...身处这样特殊的异域时光中,人多少会有点儿兴奋,况且,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美丽迷人的俄罗斯姑娘。 接下来,我们俩的话题几乎都围绕着白夜。叶莲问我信不信上帝,我一本正经地说,上帝不是已经死了吗?她听出来我拿尼采的老话来搪塞她,便轻轻挑了挑眉毛道,我们俄罗斯有东正教,人们普遍信仰上帝。在基督教里,白夜通常指的是复活节前的夜晚,就是耶稣复活的那个晚上,也许耶稣受难的过程太感天动地了,所以从此就有了白夜,上帝特意...
新作品#报刊在线#《芙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18986-404623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9时21分27秒 夷犹者的捣乱与辨难——李洱小说论兼及一种创作诗学的探索...边在朗诵马拉美的诗歌,一代人迎面跑来后远去,死亡如阳光般倾泻,遥遥可期。李洱由此开始了三十年的创作生涯,开始了与时代和人群漫长的交互与告别,这名副其实的“午后的诗学”是马拉美意义上的“牧神的午后”,是尼采意义上的“偶像的黄昏”,更是李洱意义上的“导师死了”,是一个时代进入另一个时代的隐痛,李洱主动选择去感知这疼痛,感知失望也感知无法放弃,感知堕落也感知匍匐前行,是抽象、具体;是梦幻、焦灼;是束缚、自由...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45分31秒 论王方晨乡土小说的现代性反思与先锋品格的生成...腿”36。这来自水底的诱惑,其实就是死亡的诱惑。死亡在小说中并不是冰冷的,而具有一种圣洁、美好的喻意。这种心理可以联系到弗洛伊德的死本能,但与巴塔耶的神圣欲望有更多相似之处。 法国思想家乔治·巴塔耶在尼采和黑格尔的影响下,对欲望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他认为,人的欲望是多维的,不仅有生存和占有的欲望,而且有死亡、耗尽等欲望。他将人的欲望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动物性的欲望;第二层是人性的欲望,是对动物性欲望的拒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30-404581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20时41分7秒 南帆:当代中国小说的文体演变...冈底斯的诱惑》。无中心的拼贴与后现代的理论形成某种呼应。后现代理论觉得,世界已经丧失中心而成为一个平面。这个摊开的平面不再是金字塔结构,而是随意的,无机的。关于后现代主义,存在各种深入的哲学论述,譬如尼采所说的上帝已死,譬如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衰败,总之,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堪以担任世上万事围绕的轴心。这种观念可能与绘画的立方主义有联系,还可能与小说的拼贴式结构有联系。当然,小说的拼贴式结构与后现代观念...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19351-404555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9时0分46秒 真相之外,虚实之间——洪放小说《九命》读札...作家,他们用文学阐释哲学,用哲学界定文学,如萨特的《墙》《苍蝇》,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在现代主义文学背景中,很多作家都想成为一个哲学家,从文学史来看,这种可能性和可行性不仅限于萨特和加缪,还有尼采、普鲁斯特等。洪放的现代主义小说实验是在西方现代哲学背景下进行的,很明显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最大。《冬至》里老人临死前要沿淮河一路看一辈子造的49座庙,庙都没了,但他要看,一路默念庙的名字。存在是虚无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30-404547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9时11分47秒 严复、鲁迅与《天演论》...在具体问题上更明显。严复谈“自强保种”,关注的是民族存亡;鲁迅1919年11月1日发表于《新青年》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直指家庭伦理的扭曲。严复怀有中国在“适者生存”的世界当中的深刻焦虑,鲁迅借用尼采概念,忧虑中国人成为“末人”,寄希望于通过文化批判唤醒个体精神。 百年后再看这场思想碰撞,就像看今天中医与西医的争论,二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也都不是“一门灵”。严复的方子没能阻止清朝灭亡,鲁迅的手术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63-404545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44分4秒 严锋谈游戏与艺术——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文化生活...空之旅”的感觉,因为游戏与广州这座处于开放前沿的城市结缘,正印证了他一直以来的观点:游戏能给人艺术的体验,游戏就是艺术。 “艺术是什么”,从古至今有大量学者就这个话题提出看法,严锋梳理了柏拉图、康德、尼采、托尔斯泰、罗兰·巴特、布迪厄等人的思想,认为这些关于艺术概念的论述,都能在游戏中找到对应。 在严锋看来,游戏毫无疑问就是艺术,更重要的问题是,游戏是什么样的艺术。与传统的文学、戏剧、影视相比,游戏是...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1/c403994-404507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17时2分7秒 新人类...这代人已经没什么希望了——是讲“深渊大酒店”,还是讲“颓废欣快症”的时候?我忘了——反正我说像我这样的人,终其一生,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在“深渊大酒店”订到一个长期有效的房间,住到阿多诺那种人的隔壁,跟尼采那种人一起发疯发傻。没错,甜蜜的折磨,绝望的奢华,我说。我说我只会在深渊边缘凝视深渊,在临湖的窗口观看湖面。我只会在健康的时候思考病痛,在青年的时候思考老年。因为很简单,坠入深渊的人无需凝视深渊。因为...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48974-404492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16时48分13秒 虫隐喻视角下鲁迅的退化进化观...的角度来看,人身体的进化是普遍性的,但从文明的角度看,人的精神的进化是难以同步的,甚至,精神上先进化的人,在身体和精神上会受到退化或原地踏步的人的损耗。在这一层面上,汪卫东认为鲁迅的人性进化论更接近于尼采进化论思想。查拉图斯特拉确实如是说:“肉体是一个大的理性,是具有一个意义的多元,一个战争和一个和平,一群家畜和一个牧人。”鲁迅修改了从上一辈人继承来的那个共识,严复和梁启超们大多只强调从前者必然抵达后...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4063-404489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11时38分20秒 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慷慨——龚学明诗歌创作综评...诗歌情有独钟,数十年笔耕不辍。从创作诗歌到编辑诗歌,再到主编大报的诗歌栏目,他始终如一地致力于诗歌事业。 诗歌的本质是自恋,是人的倒影,是人类伟大的证据,是保存体验的方式,也是安慰人生的一种谎言。正如尼采所言:“艺术家的存在是通过最透明的生命形式”。作为历史学者,龚学明深知荣枯兴亡,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审视时间,对世事有着深刻的理解。拥有历史学背景的他,能够洞察事物的发展,即兴创作时便能迸发出独特的光彩,...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30-4044400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16时2分31秒 出版社文创:让经典浸润于日常...,通过情感共鸣从而让年轻人心甘情愿为这些好看又好玩的潮品买单。 除了精美潮酷的外观设计,出版社文创还把厚重的经典作品轻量化、年轻化,把深刻的思想理论符号化、视觉化,拉近了经典与当代青年的距离。例如印有尼采名言“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不是一个目的”的杜邦袋,这类文创产品承载着经典书籍的精神内核,以轻松又实用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解了理论的距离感,吸引人们关注经典本身。而苏东坡系列文...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0/c407521-404428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9时34分7秒 爱与友谊的哲学沉思...有源自经验的讨论,都是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展开的。在《什么是法国理论?》一文中,汪民安介绍道,法国理论起始于对萨特主体理论的批判。其中,一条脉络源于索绪尔语言学所引发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另一条脉络则源自尼采、海德格尔的德国哲学,这条脉络影响力更为深远,且更为复杂、隐匿。在后一条脉络中,法国思想家们对主体和理性展开批判,并延续了尼采对生命的思考,为意志和欲望进行辩护。德勒兹从正面激活了权力意志;福柯从反面...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04030-404403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7日9时12分18秒 譬喻照亮思想...八世纪启蒙时期的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信奉的是自然神论的上帝观,他反对当时将上帝人格化的观点:“说上帝是公正的或道德的,就像说他是蓝的或方的一样。”这是讽刺,当然也是譬喻。十九世纪下半叶,基督教信仰崩塌,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他笔下的那个大白天提灯到集市上寻找上帝的疯子,便成了现代人失去精神依托后凄惶无助的象征。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04018-4043795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4日8时40分22秒 鲁迅的北京:故乡?他乡?...的温软的感情;朔方的雪扑面而来,这里的文字忽然就变得有力量了,好像自己情不自禁地要投入其中,鲁迅自己的精神也在为旋转而且升腾着,这就是鲁迅所向往的那种意志性,这种精神性的东西,就跟他的日本时期所接受的尼采的思想一样。此时此刻,这种力量来自他所感知到的北方、北京,鲁迅对朔方的雪的感受也就是对北京的雪的感受,他对北京有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北京美学就是一种有力量的审美。 1946年,《生活》杂志摄影师德米...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04063-404379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8时33分52秒 沈从文:乡土文学在法语世界的文化之旅...在专著《京派与海派: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学里的传统与现代》中探讨了京派作家沈从文与西方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杜碧姬将沈从文的《媚金·豹子·与那羊》比作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认为作者以带有后弗洛伊德甚至尼采的基调,描绘了一个道德自由且充满活力的新民族。她还认为《水云》体现了一位孤独的作家在漫长的诗意冥想中寻求庇护的方式,沈从文既有和杜拉斯相似的写作方式,又以普鲁斯特式的口吻追寻逝去的时间。 多元途径拓宽...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31803-404379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8时25分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