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小说绝迹,传奇小说复归原始笔记。长篇小说另开暴露社会黑暗一途,利用市民心理,揭露私人恩怨阴私黑幕。又有描写妓院及淫乱的《海上花列传》《九尾龟》《肉蒲团》等。传统中国小说走到绝境。 晚清,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以图重振小说地位。疾呼小说“如空气,如菽麦,欲避不得,欲屏不得,而日日相与呼吸之餐嚼之矣”(《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把小说的重要性夸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主张把小说从“华士坊贾”的手中拿过来,创作...
新作品#报刊在线#《上海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8962-404633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19分39秒 “新时代文学”:民族复兴时代的中国文学...民族的奋斗足迹,这是新时代文学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作协党组最近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近代以后,中国文学与民族、时代、人民的关系更加密切,从梁启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到鲁迅先生‘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从热忱鼓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红色经典’到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新时期文学,一代代作家始终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为中华民族的前...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19351-404562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11时17分36秒 破立之间:清末民初旗人作家蔡友梅的“迷信”书写...之:“欲引人心之倾向,启教育之萌芽,破迷信之根株,跻进化之方域,莫小说若!莫小说若!”[⑦]从蔡友梅、杨曼青等人的对谈,可见清末诸种思潮在北京地方知识分子之间的传播和反应。“莫小说若”,来自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⑧]“跻进化之方域”,自然是受严复译《天演论》的影响。“破迷信之根株”这一观念亦非杨曼青、蔡友梅独创,是当时白话报“开民智”的重要内容。早期的《杭州白话报》...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7/c442005-4043324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7日10时3分14秒 章培恒先生的内曜与心声...实主义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关于中国文学史的宏观与微观研究》中称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一部在中国文学史的宏观研究方面可以给予我们极其重要的启示的杰构”;与梁启超提出的仍具“载道”倾向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不同,因为吸收西方美学的成果与中国文学思想中非主流派的概念,以文学本身的特征作为考察元杂剧的依据,所以能获致重大成果。又说:“他对元杂剧进行宏观研究所得出的警辟的结论。就其今天还对我们深具启发意义这...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20分2秒 中国小说史研究的“本土化”...本标准。 一般认为,现代“小说”观念是从日本逆输而来的,“小说”一词的现代变迁是将之与“novel”对译的产物;其中最为本质的是小说观念,以梁启超和鲁迅对后来小说之研究影响最大。一方面,经过梁启超等“小说界革命”的努力,小说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观念在20世纪初被不断强化。而鲁迅等的小说史研究更是以新的文学史观念和小说观念为理论指导,其中最主要的即小说乃“虚构之叙事散文”这一特性的确立...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04057-404243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9时36分44秒 “中国的病证”与“我活在人间”——鲁迅1925年的“发热”与文学...。 鲁迅是谁,怎么写,对这种人与文的终极问题,鲁迅曾经热衷于思想和文学的方案,即所谓精神界之战士:“如果说早期提倡科学,还带有洋务派的烙印,参加革命活动是受了革命派影响,思考‘国民性’是受到了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冲击,那么,当他将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不和众嚣,独具我见’的精神界之战士身上时,他终于找到了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与当时流行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分道扬镳了。”但是随着对“中国的病证”认识的深入,尤其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6/c404063-404029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8时17分50秒 跨界与融合——刘醒龙《听漏》的叙事探索...说寻求跨界融合的艺术探索取得了不俗成绩,这正体现出中国当代小说向古典文学传统的回归,亦是中国当代小说文体革新之症候。 关键词:《听漏》 刘醒龙 叙事形式 文体 通俗 融合 通俗小说 一 1980年代的小说界革命,肇始于王蒙、茹志娟等掀起的书写内心世界的潮流。的确,转向书写内心世界的小说革命打破了“十七年”小说仅重视反映外在客观世界的桎梏,使小说进一步拓展了表现对象。随着书写对象的变化,小说在表现技术上的革命...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38分59秒 作为当代文学的网络类型小说...发展、壮大的根本。 一、网络小说类型的当代性 在文学领域,通常把1949年之后的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意味着前沿,意味着正在发生的鲜活的当下,意味着与过往时代的不同与变化。在20世纪初,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当时兴起的各种类型新小...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9/c404027-403715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8时20分46秒 从新史料看徐志摩与蔡锷...改造“非佳人即才子,非狐则妖,非鬼即神,或离奇怪诞,或淫亵鄙俚”的旧小说,从而改造国民精神。同年11月,梁启超在《新小说》创刊号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全面阐述小说在社会教育方面的作用,明确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以上文章观点一致,存在接续递进关系,《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为集大成者。《清议报》、《清议报》丛刊和《新民丛报》,虽然遭到清政府查禁,但是仍在内地大量流传。徐志摩阅读梁启超的文章,很可能一并阅...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5/c404063-403547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5日23时4分44秒 从以夷为师到融合创生...凝聚在一起开辟出来的。 如果将近现代联结一起,那么近代文学用梁启超的话来说是一个“过渡时代”的文学,本土既有的美学观念、格调趣味与文学形式,同外来形形色色的文学颉颃辩论,无论是时务派还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倡导与践行者,无论从技法到观念,都处于交织、杂乱、浑沌的状态。从早期“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向“泰西”的转换,意味着传统文学理念在那一个时期的节节败退,西方现代文学观念逐渐取代本土的观念,进而成为一种...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7/c404034-403480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8日8时44分12秒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到汉赋、唐诗、宋词,从元曲到明清小说,一条波澜壮阔的文学长河,延续着中华文明的血脉,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特质。近代以后,中国文学与民族、时代、人民的关系更加密切,从梁启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到鲁迅先生“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从热忱鼓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红色经典”到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新时期文学,一代代作家始终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为中华民族的前...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6/c403993-4034034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6日9时33分23秒 古今交错的恢弘气象——论徐则臣长篇小说《北上》的叙事结构...变迁。“从文学的叙事结构来看,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中国古典叙事作品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按照圆形结构展开叙事”20,其中的主人公往往在经历了种种故事之后又回到原点,或者是更高层次的“原点”。1990年代初中国的小说界革命展开之后,新文学的线性叙事结构逐渐取代圆形叙事结构。主人公经历了现实的斗争后达到了新的人生高度,他们往往会受到启蒙,争取中间人物的支持,打败敌人,最终取得成功,也有可能遭到失败。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的特...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6时31分54秒 郝建国 刘江滨:批评的姿态...,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枚的“性灵说”,翁方纲的“肌理说”,王国维的“境界说”等等。文学理论从来不是空中阁楼,是建立在具体的文学批评之上,是对文学现象、创作规律、作品特点的总结和发现。近代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提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这个说法影响很大,在中国古代,小说被称作稗官野史,街谈巷议,道听途说,没有地位,梁启超把小说抬到了至高的位置。 另外,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张...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0/c405057-4032440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0日11时13分49秒 中西小说叙述者意图伦理之比较...明清章回小说数量巨大又传播广泛的事实来看,结构的模式化其实并未给其编撰和流播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转化成了某种小说‘生产’的特殊优势。”就第三点看,综合李小龙、刘骏勃等人的研究,晚清“小说界革命”之前,章回小说的回目经历了直白叙事目和逞才目两个阶段。直白叙事目“对人物和事件只作最基本的概括,几乎不出现含有感情色彩的字词”,如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一第一则则目“祭天地桃园结义”,虽然回目中...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3/c419351-402981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4日9时13分1秒 周志雄:作为当代文学的网络类型小说...发展、壮大的根本。 一、网络小说类型的当代性 在文学领域,通常把1949年之后的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意味着前沿,意味着正在发生的鲜活的当下,意味着与过往时代的不同与变化。在20世纪初,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 [1]当时兴起的各种...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2/c404027-402688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日9时11分35秒 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学术史意义...治文化思潮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向前追溯,晚清以来就有一批开明的文人学者以文学革新推动思想启蒙。例如,梁启超为达到改良群治的目的,将小说的地位从“小道”提升至“文学之最上乘”,号召“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引领时代风潮的知识分子大力倡导以歌谣搜集整理为标志的民间文学调查和研究,试图从中发现一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民间,以从民间汲取灵感和力量的新文化来取代腐朽...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0/c404063-402602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0日6时34分6秒 长篇小说《沐月记》耽味...治小说序》,此文对传统小说持否定态度。1902年11月14日他在《新小说》第一期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此文打破轻视和歧视小说的传说观念,把小说推崇为文学之“最上乘”,高张“小说革命”的旗帜,成为小说界革命的纲领性文献。 从这个原点看,小说《沐月记》突出“钩沉历史、观照现实、蹀躞千里、史诗品格”,作者倾力强化小说文本自身的现定感、时代感与历史感,正凸显了小说创作自觉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致力于中华文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4/c404030-4013911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4日16时47分47秒 张燕玲:讲真话,更要讲道理今天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创新,我理解这是一种以内化外的现代性,既是中国自生的内源,也是外来的支流,无论20世纪初期梁启超倡导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还是左联、延安文艺、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首度尝试将西洋音乐与中国古典民间传说结合,成为内源与外流交汇的典范,而到了改革开放至今,现代性成为现代内源面向外流的开放期,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实践便是这个开放期的...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25/c404033-4010282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5日8时32分56秒 作为知识的小说与作为小说的知识...文化知识,以分层的版式刊行。其中所收的小说作品是通俗类书的重要内容,有文言传奇也有话本小说,编者及书坊主显然是将小说作为民众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中后期,特别是维新变法之后,梁启超等人提倡小说界革命,指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5],将小说作为救国新民的利器和知识传播的载体,强调其实用功能。这一看法被很多小说家和评论家所接受,比如吴趼人就提出小说不仅“助记忆力之能力”,而且“易输...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1/c442005-4009302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1日10时34分50秒 “趣”:跨越古典与现代...所未有的复杂经验和感觉方式。这一切将或迟或早投射于文学,引起文学观念的革命。在这个意义上,叙事文类的兴盛是中国现代文学崛起的一个重大事件。从梁启超尊“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呼吁“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61],到“五四”新文学中的现代小说蔚为大观,叙事文类不仅迅速成为文学的主角,而且持续增添新的品种,例如电影或电视连续剧。“象”“意”“味”“韵”“境”等之所以陆续退场,这...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21/c442005-4008239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21日9时37分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