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既适合传达美,又擅长演情,“这部戏中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师生情、家国情,用这样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来讲述现代的故事,也是希望能在青年中有更广泛的传播”。 除昆曲名家外,有“中国京剧第一科班”之称的富连成社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金森、孙萍也走进青年书店,分享京剧演员与台湾青年交流的故事,并向书店捐赠《富连成画传》及青年论坛论文集。 传统文化进书店,红色文化也在书店中释放能量。不久前,由中国青年报社、...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31/c403994-403508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31日8时2分53秒 如何欣赏京剧艺术博大之美梅兰芳演出的京剧《洛神》 泰戈尔赠给梅兰芳的纨扇 今年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30周年,程砚秋诞辰120周年,同时也是“京剧第一科班”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纷至沓来,再次点燃了人们对京剧的热情,掀起了一波新的“京剧热”。如今,京剧在坚守传统精髓的同时,不断创新,展现出勃勃生机。面对这样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怎样才能更好地去欣赏呢? 蕴含乐舞的神采,渗透诗词的风骨,彰显书画的意境 ...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19389-4033491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8时11分25秒 叶少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在不久前举行的“《百年巨匠》京剧篇名家名段演唱会”上,叶少兰的表演再次震撼全场,观众的掌声、喝彩声经久不息。 叶少兰出身梨园世家,他的曾祖父叶中定为四喜班台柱,是当年红极一时的京剧花脸。祖父叶春善是富连成社社长,富连成培养学生近700人,其中不乏梅兰芳、马连良等大家。父亲叶盛兰是京剧史上第一位以小生挑班的艺术家、京剧叶派小生艺术的创始人、国家京剧院艺术风格的奠基者之一。叶氏一门原籍安徽太湖,从叶中定、叶...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7/c404005-401677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7日9时29分58秒 富连成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贡献...叶龙章坚守“个人不为发家致富,只为替祖师爷传道”的精神,勇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固本正源地传承下去,将我们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悌廉”的精神弘扬下去。 富连成社精神的核心,在于富连成社历任社长及教师团队对于“替祖师爷传道”的极高忠诚度和责任感,不仅传承舞台上的唱念做打等诸般“技”与“艺”,更包括对其中蕴含的价值体系和美学精神的高度崇敬与坚守。只有树立对传统文...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8/c419389-3253546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8日7时24分34秒 前门大街上的京剧旋律与戏曲文化...演出场所,孔尚任的《桃花扇》与洪昇的《长生殿》先后在此演出。康熙二十八年(1689)《长生殿》在演出时正值太后忌日,洪升由此被革去国学生籍,众多的士大夫与太学生也受到株连。 从清末到民国,广和楼是富连成社的主要演出场所。其科班弟子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叶盛兰、袁世海等人均是从这里登台而成长为著名的京剧演员。1942年富连成转入华乐戏院,以焦菊隐为校长的中华戏曲学校便与广和楼签订长期演出合同,培养出李...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03/c419389-3229842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3日8时35分40秒 叶少兰、张火丁版《白蛇传》的文化范式...,那是对年轻人的悉心帮衬和文化传递的郑重托付;想起了叶少兰在中国戏校毕业之后,又拜俞振飞先生为师学习昆曲的自我修炼和全面熔铸;自然也想到了叶家从曾祖父叶中定成为四喜班净角台柱开始,祖父叶春善创办著名的富连成社并终身任社长,父亲叶盛兰拜程继先为师,成就其叶派艺术的辉煌家谱;同时也回想到1984年的上海滩劳动剧场,叶少兰的《吕布戏貂蝉》《周仁献嫂》和《罗成叫关》等三出大戏鱼贯上演时,观众们在大雪天裹着棉被,夤...
艺术#艺苑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10/c404006-2876563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1日10时57分35秒 11出不同流派老戏将重登舞台...等技巧。 “李盛斌先生表演精湛,戏路又宽,他擅长靠把武生,并精于短打,其武丑戏别开生面,猴戏更独具特色,与李少春、李万春同以猴戏分台献艺,被人誉为‘北京三李’。后又与高盛麟、杨盛春齐名,被观众称为富连成社‘盛’字科中的‘武生三杰’。”王玉珍说他的代表作《花蝴蝶》有很多技巧,如采花一场,下桥和“360旋子”下桥等。“李盛斌是福建省京剧院的创始人之一,这次由福建省京剧院重排这出戏。” 让王玉珍感动的是...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219/c404003-2895973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9日17时59分56秒 勇于创新争第一...立与发展树立了至高至美、至今仍难超越的赫赫丰碑,也对京剧各行当、各流派的发展与创新,有着很好的启示与激励。 以武丑挑梁开宗立派 叶盛章先生1912年生,1966年卒,祖籍安徽太湖,生于北京,系富连成社创始人叶春善第三子。叶盛章幼年先至朱幼芬的福清社科班学艺,初工文净,后改丑行。未几,福清社解散,转至富连成小四科。入科后开始学武生,因身材较小,扮相不宜而改学丑行,从萧长华、郭春山学了《打杠子》 《一...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214/c404004-2894949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6日10时38分14秒 《富连成京剧脸谱集》首发1月16日,由北京燕山出版社推出的《富连成京剧脸谱集》在京举行新书发布会。该书由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杨玉栋手绘,京剧研究专家刘曾复生前勘校,再现了中国京剧第一科班“富连成社”100幅净角的脸谱样式,为富连成社京剧脸谱收集研究提供了一份翔实资料。 富连成社创办于1904年,在京剧教育史上曾造就了大量优秀人才。《富连成京剧脸谱集》收录的脸谱样式最早由富连成社净角学员徐盛达绘制,并发表在民国时期的报纸《群强报》...
报刊#文艺报#第三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125/c405171-29047404.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月25日7时43分28秒 袁世海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00周年座谈会4月1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出席。 袁世海(1916-2002)原名袁瑞麟,幼年起痴迷京剧,11岁进富连成社科班。学艺期间,他以顽强毅力战胜自身条件的不足,刻苦学艺,成为科班学员的佼佼者,未出科便显露峥嵘,为日后的艺术辉煌打下坚实基础。袁世海成名后又拜前辈艺术大家郝寿臣为师深造。 他结合自身条件,在与...
舞台#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utai/2016/2016-04-02/269086.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4月2日22时11分10秒 戏曲教育:激活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访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方接触到并且懂得欣赏你的艺术,才能喜爱你的文化,才能真正主动地学习你的语言。 冯巍:除了京剧普及教育,您还一直在坚持“富连成”京剧科班的有关研究。2014年,是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20周年,也是富连成社成立110周年。您主编出版的《富连成画传》 ,对富社的历史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总结。您在这方面还想做些什么?富社的历史经验对于您在高校从事戏曲教育工作有什么启发? 孙萍:我们已经搭建起“富连成研究系...
舞台#舞台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utai/2016/2016-01-11/262863.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月11日9时50分17秒 戏曲教育:激活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访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方接触到并且懂得欣赏你的艺术,才能喜爱你的文化,才能真正主动地学习你的语言。 冯巍:除了京剧普及教育,您还一直在坚持“富连成”京剧科班的有关研究。2014年,是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20周年,也是富连成社成立110周年。您主编出版的《富连成画传》 ,对富社的历史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总结。您在这方面还想做些什么?富社的历史经验对于您在高校从事戏曲教育工作有什么启发? 孙萍:我们已经搭建起“富连成研究系...
访谈#艺术家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talk/2016/2016-01-11/262862.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月11日9时49分47秒 纪录片《富连成》杀青同名电视剧项目启动...著名的人才培养机构,上世纪30年代被誉为“第一科班”。它成立于1904年,其存续时间横跨清末、民国两段历史时期,共培养了近800名优秀京剧人才,梅兰芳、周信芳等京剧大师童年时也曾在此“搭班学艺”。一所富连成社,“半部京剧史”,饱含了京剧人筚路蓝缕、艺学传承的沧桑历程,历史和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该纪录片共10集,已完成后期制作,预计将于年内播出。 与此同时,同名电视剧项目也正式启动。电视剧《富连成》的故...
电视#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dianshi/2015/2015-11-25/258892.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1月25日9时28分33秒 纪录片《富连成》杀青同名电视剧项目启动由中央新影集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拍摄制作的历史纪录片《富连成》于近日杀青。 富连成社是京剧史上最为著名的人才培养机构,上世纪30年代被誉为“第一科班”。它成立于1904年,其存续时间横跨清末、民国两段历史时期,共培养了近800名优秀京剧人才,梅兰芳、周信芳等京剧大师童年时也曾在此“搭班学艺”。一所富连成社,“半部京剧史”,饱含了京剧人筚路蓝缕、艺学传承的沧桑历程,历史和文化内涵极...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11-25/258859.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1月25日7时51分53秒 纪录片《富连成》杀青同名电视剧项目启动由中央新影集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拍摄制作的历史纪录片《富连成》于近日杀青。 富连成社是京剧史上最为著名的人才培养机构,上世纪30年代被誉为“第一科班”。它成立于1904年,其存续时间横跨清末、民国两段历史时期,共培养了近800名优秀京剧人才,梅兰芳、周信芳等京剧大师童年时也曾在此“搭班学艺”。一所富连成社,“半部京剧史”,饱含了京剧人筚路蓝缕、艺学传承的沧桑历程,历史和文化内涵极...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5-11-25/83948.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1月25日7时6分47秒 京剧纪录片《富连成》预计年内播出由中央新影集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拍摄制作的京剧历史纪录片《富连成》近日杀青,与此同时,电视剧《富连成》也宣告正式启动。 成立于1904年的富连成社是京剧史上最为著名的人才培养机构。上世纪30年代就被誉为“第一科班”,有京剧界的“黄埔军校”之誉。其存续时间横跨清末、民国两个历史时期,长达44年,共培养了近800名优秀京剧人才。 纪录片《富连成》历经近20年的策划、采访和资料收...
舞台#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utai/2015/2015-11-23/258692.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1月23日9时4分21秒 京剧艺术:多民族艺术家共同铸就的辉煌...同铸就的辉煌 事实上,京剧艺术本身,就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艺术,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互相磨合、互相借鉴、互相融汇而成的。 2014年12月27日,我参加了纪念京剧史上“第一科班”——富连成社创办110周年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获赠一部厚重的大书,这就是由外研社新近出版的《富连成画传》。这部书作为富连成社的信史,系统、完整地记述了这所京剧史上最著名科班的创办发展过程,内容丰富翔实,展卷而观...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02-12/234082.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2月12日16时36分53秒 《富连成画传》:坚守不是保守富连成社一九○四年成立于北京 资料图片 《富连成画传》这本厚重的大书,在历经十余年的资料搜集、遴选、整理、编辑之后,终于在京剧科班富连成社创办 110周年之际得以出版,可喜可贺。作为京剧史上最著名的科班富连成社的史料汇编,这本书汇集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既有宏观意义上的富连成完整存 续历程、教学理念、规章制度,又有微观的师生小传,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翔实可靠,的确可以视作富连成社的一部信...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02-03/233102.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2月3日9时21分24秒 流落60年 “三春”归来了...些离散的家庭圆了一个梦。这个梦里面有过太多的苦难和辛酸,而今天它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这绝不仅仅是二春、三春这一个家庭、一对姐妹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是一个时代的沧桑巨变,而且也是两岸一家亲的真实写照。富连成社的渊源使得两岸的骨肉重新聚首,阖家团圆,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文化传承和血脉亲情的力量。
舞台#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5/2015-01-15/230993.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月15日9时23分36秒 “国戏”纪念“富连成社”创办110周年...时期戏曲教育的历史担当,是一脉相承的。 “国戏”95岁高龄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在教和演的过程中,要注重体现人物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观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说,“富连成社”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各个行当都应培养好的人才,四梁八柱都应有适龄人才支撑舞台,应抓紧抢救那些濒临失传的戏,特别是“三小戏”,要做好传承工作。 在主题发言阶段,钮骠、贯涌、叶蓬、萧润德分别作...
舞台#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12-30/229452.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12月30日9时45分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