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3 篇有关 《佛印禅师》 的页面,用时 0.182秒.

第1页  共2页

《天涯》2024年第1期|孔见:卷起了千堆雪

   ...明的水里,插上一二根水草便可以观赏。对着这些温润的石子,他饶有兴趣地格起物来,还有了一番感悟:世间万物都有美丑,其实是互相比较分别的结果,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但这可就苦了天下的石头。恰巧庐山归宗寺佛印禅师的使者来访,他便把这些石子当作供品献上。自己不是个糊涂人,明白在禅师的法眼里,“世间混轮空洞,了无一物”,夜光宝玉与瓦砾又有什么差别?何况是这种小小的石头。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希望禅师能够接受这份供...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6/c418992-4016013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2日9时40分51秒 酸与甜

   ...酸,梅酸我也喜欢。近来望梅止渴,望金农画在宣纸上的梅子止精神之渴。金农的梅子、吴昌硕的枇杷、齐白石的白菜、张大千的樱桃,是我眼里的水墨四绝。 见过一件《三老尝醋》宋代瓷塑:一口大醋缸,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禅师立于一旁,一僧二儒,袒胸露乳,各以手指尝醋,同样的酸,不一样的表情。 一味有百态,有人酸得皱眉,有人酸得眯眼,有人酸得咧嘴,有人酸得龇牙,有人酸得面无人色,有人酸得一脸动荡,有人酸得倒吸凉气,有人酸得...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5/c404018-4014617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7日9时0分50秒 2022年湖北文学理论评论综述:融合与深入

   ...意的笔触写出了传统文人的襟怀,都接通中国“诗意”传统。叶李的《故事“新编”与文化“探真”——论吴仕民长篇小说〈佛印禅师〉的写作策略与文化意识》也偏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掘。叶李认为,吴仕民的长篇小说《佛印禅师》以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为书写的出发点,重铸中国思想文化的理想文化人格。江清和的《为一群行走乡野的民间文化人树碑立传》发现了李专散文对于咸宁的文化和文化生态的发掘的重要意义。杨彬的《回望故土用笔留下被...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1/c404034-4012305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1日22时6分0秒 2022年湖北文学理论评论综述:融合与深入

   ...意的笔触写出了传统文人的襟怀,都接通中国“诗意”传统。叶李的《故事“新编”与文化“探真”——论吴仕民长篇小说〈佛印禅师〉的写作策略与文化意识》也偏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掘。叶李认为,吴仕民的长篇小说《佛印禅师》以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为书写的出发点,重铸中国思想文化的理想文化人格。江清和的《为一群行走乡野的民间文化人树碑立传》发现了李专散文对于咸宁的文化和文化生态的发掘的重要意义。杨彬的《回望故土用笔留下被...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6/c404034-4011997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6日20时41分16秒 书写展现“史传雄心”,吴仕民文学作品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长期从事民族工作,曾任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是知名的民族学家,著有多部学术专著。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吴仕民始终坚持读书和写作,已出版《铁网铜钩》《旧林故渊》《佛印禅师》《御窑重器》《剽牛立碑》等5部长篇小说,深受读者喜爱,引起学界的关注。 图为研讨会现场。主办方提供 彰显了作者对现实的关切和地域文化的寻根 研讨会由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大学文...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8/c403994-3265287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8日14时14分57秒 大雪:藏养守静,烹雪煮茶

   ...他跨越时空的知音。苏轼在“雪堂”写下:“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之后,友人过黄州便会来访,“雪堂”成为苏轼著述交友的场所,三月米芾来访两人交流书画,五月作《怪石供》赠于佛印禅师,十月作《后赤壁赋》,次年三月僧友参寥千里迢迢从杭州来访,寄居“雪堂”,此外道师崔成老、黄州府官员徐君猷、杨君采等都常作客雪堂。《雪堂记》中写苏轼在屋内挂满了雪景画,是为了求静。苏轼流放期间面对现实生...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07/c419926-3258201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8日9时30分28秒 瓷之道 非常道

   ...之功,便蜕变成永不变形、永不改色、永不腐损的存在,然后或成为寻常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或用作帝王将相珍爱的把玩之物,或变成藏家、商贾追逐的对象。 当我在文学之苑盘桓一阵之后,特别是写完长篇小说《佛印禅师》,对禅师论及的制瓷与修禅猛然间像开悟了一般,便萌动念头,要以瓷器为题材写一部小说,《御窑重器》便由此而来。 我的老家离景德镇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一次又一次走进景德镇,在面貌依稀可辨的明代兴建的...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29/c404101-3238700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29日14时48分18秒 中国故事里的“器”与“道”

   ...响力。因之,《御窑重器》这部以制瓷工的瓷艺传奇为素材的小说,天然便具有了“中国气派”和“中国格调”,是典型而独特的“中国故事”。 在《御窑重器》之前,吴仕民已接连完成了《铁网铜钩》《旧林故渊》和《佛印禅师》的写作,尽管这些长篇小说的题材和内容各不相同,但贯穿其间的则是对中华文化的追溯与探寻,并将深情的笔触探入到丰厚的地域文化之中,力图在对传统的回溯中发掘可资转化的精神资源,进而在消费主义时代彰显信仰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18/c404030-3237772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18日0时55分35秒 中华民族精神造就的中华瑰宝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吴仕民的新作《御窑重器》,是一部以文学视角真切地再现瓷都景德镇百年风云和社会风情的长篇小说,是作者继《铁网铜钩》《旧林故渊》《佛印禅师》之后的又一力作。 明代至民国时期,景德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瓷业中心。独特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使瓷都成了光彩照人、琳琅满目的艺术殿堂。《御窑重器》一书通过国运与瓷运的层层连接,揭示了官窑御瓷的重重奥秘,展示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制...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08/c404101-3234796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8日16时30分50秒 生命的关切

   ...切。苏东坡到了海南后没有抱怨,没有表现出一种激愤弃绝,或者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对待生命,而是进退自如。这种进退自如其实就是传统文化里面讲的平等观,达到了一种“八风吹不动”的境界。许多文章里面都写过苏东坡跟佛印禅师的故事:当年苏东坡在一次打坐的时候感觉状态很好,就写了一首诗送给佛印,让他看看自己的境界怎么样。佛印在这封信上写了两个字,让人送给苏东坡,苏东坡看后大怒,赶过江去跟佛印理论。没想到佛印的书童已经等着他...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21/c419926-3197279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1日6时48分1秒 《山花》2020年第9期|胡竹峰:击缶歌

   ...祖宗动怒将自己变为羊。离家逃得三日闲,归来后,柳氏怕陈季常再变为羊,只得同意纳妾,秀英回到陈家。几天后,柳氏妒火中烧,大闹一场,家中鸡犬不宁。阎王因柳氏罪孽太重,差牛头马面摄去柳氏生魂,严刑拷打,幸有佛印禅师把她度回阳间。自后柳氏尽改性情,一家和睦。 台上男女粉墨登场,说一段,唱一段,引得村民无不眉飞色舞。 戏毕,一垂髫童子托出一只盘子。有人从荷包里拿出两枚三枚嘉庆通宝放入木盘,顷刻间得了六七十文...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15/c418988-3186267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16日7时29分29秒 长篇小说《佛印禅师》:佛禅与人性的文学观照

   ...以德感化他,以理教导他,“开诚心,布大度”,使他惭悔之意油然而生,并决定痛改前非。作者通过佛印与了空关系的演绎和解读,验证了“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这个道理。 爱,重在纯真与感恩 《佛印禅师》这部作品的情感线分为三个向度,一是佛印与苏轼的友谊,二是佛印与贫家女寒芸的恩情,三是佛印与同学松风的发小情。这三条线回环往复将人性中的情感美和伦理道德揭示得入木三分,足见作者对人世间情感交往方式、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01/c404030-3176615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1日8时37分53秒 佛与禅的文学解读

现实生活中的佛与禅若近若远,读过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佛印禅师》后,则会使人走近而望远。 《佛印禅师》叙述了北宋一代高僧佛印禅师求证觉悟、求生净土的人生行迹。作品生动呈现了佛印禅师大觉大悟的佛教智慧、持戒苦修的佛陀精神、普度众生的佛子情怀、广博渊深的佛学知识,以及兼融儒、道、佛的气度和机警诙谐的佛门趣闻。 作品通过描绘北宋王朝从红尘到庙宇、从江湖到庙堂的广阔生活图景,展示了神秘玄宁的佛...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05/c404101-3173671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5日9时43分21秒 长篇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大宋风骚》(第十三集.中)

   ...愕:“大师是……?”   rn   佛印:“阿弥陀佛!灵隐一和尚,众生一使者!”   rn   说过,紧敲木鱼,转身而去。   rn   木鱼声急促得扣人心弦……   rn   苏轼追了上去:“佛印!佛印禅师!”   rn   佛印猛然站住,回头,目光如炬、满含深情地盯住苏轼,不言不语,敲木鱼的手突然慢了下来。   rn   木鱼声“笃——!笃——!笃——!笃——!……”慢得一样令人心紧。   rn   ...

原创#其它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6/2016-03-18/160967.s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3月18日17时13分46秒 长篇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大宋风骚》(第六集.下)

   ...,掺水沏茶,然后退出。   rn   陈述古记着刚才苏轼与和尚一番扑朔迷离的对话,问:“你二位刚才打的是啥哑谜?可否告知,免得让我和伯坚云里雾里啊!”   rn   苏伯坚:“是呀,子瞻兄好似早就认识佛印禅师?”   rn   佛印:“老太守与伯坚别急。先用茶!”   rn   陈述古揭开茶盖:“哟,好清香!”   rn   佛印:“刚采下的西湖龙井。请!”   rn   喝了几口,佛印站起,说:“各位慢...

原创#其它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6/2016-03-10/160166.s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3月10日15时15分46秒 苏东坡巧赋回文诗

   ...词的创作,也锤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精彩珍品,今天读来也大快耳目。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闲散多于公干,结交了江南淮扬许多文人雅士。他数次经游镇江,与金山寺大和尚佛印禅师多有往来,尝住寺与其谈诗论画。苏东坡《题金山寺回文体》,便是写景状物的回文代表。“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06-12/245331.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6月12日8时23分43秒 淡迫名利得安眠

  大文豪苏东坡在瓜州任职的时候,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交往笃深,他们常在一起谈禅论道。有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遣书僮送过江去,请佛印禅师评点。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思是说: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诱惑了,好比佛陀端坐莲花座上一 样。诗中的“八风”是指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况。   佛印看了诗后,笑而不语,信...

原创#杂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5/2015-04-16/133327.s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4月16日16时59分24秒 老贵,真幸福

   ...人能够懂得。   警方周刊刊登的老贵的稿子,这些事例,当时并不知道,也没收进去,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了解一个人太难了,了解他的内心,他的境界,尤其困难。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东坡到金山寺与佛印禅师一起坐禅。坐了一个时辰,东坡觉得身心通畅,内外舒泰,便忍不住问禅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看了一下东坡,点头赞道:“嗯!不错,像一尊佛。”东坡非常高兴。佛印随口也问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

原创#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4/2014-08-04/114675.s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8月4日10时24分8秒 别有洞天

   ...出了不少的传世名僧,有口皆碑,名满天下,誉载青史。如南朝时期为梁武帝讲经连续讲了七昼夜的僧达大师;不辞辛苦赴天竺国取经、佛法造诣颇深的玄奘法师;还有唐玄宗年间的草圣怀素和尚,以及北宋神宗年间的神童僧人佛印禅师者流即是。然而,因命运时势所迫,不得已而寄身庙堂庵舍者,亦大有其人在。象三和庙的光头小僧人和落红庵的龚红尼姑即是。形象地说:眼前的三和庙,空寂寂庙堂是油锅,森严严戒律是锅油;炉锅一架,油火一发;既煎熬...

原创#微型小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3/2013-04-10/79864.s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4月10日10时25分28秒 妥 协

   ...夹马肚子,一路直奔金山寺而去。到了金山寺的大门前,他慌三忙四地下了马,毛手毛脚地将马栓在一棵老槐树的树身上,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进佛印禅师的书房,气喘吁吁地把那首小诗毕恭毕敬地交给了精通诗歌的佛印禅师。 佛印禅师站在屋当中默默地看了看苏东坡的这首诗,沉思了一会儿,便走到书案前,提起笔来就在苏东坡那张写着小诗的宣纸上批了两个大黑字——放屁。诡秘地笑了笑,就一本正经地递给了苏东坡的勤务兵,吩咐他赶快拿回去交给苏大...

原创#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3/2013-02-10/77290.s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2月10日10时38分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