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96 篇有关 学衡 的页面,用时 0.161秒.

第1页  共15页

打开吴宓的“小红箱”

   ...和实践等进行分析和阐释。同时,有关吴宓的学术研讨会也相继召开,这推动了对他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进入新世纪后,学界对吴宓的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化,涉及他的诸多方面,如他与清华大学及清华研究院的关系、创办《学衡》的过程、在西南联大的经历、诗作及诗论、红学观、比较文学成就、外国文学教学、翻译观和翻译成果等,并且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他在文化史、学术史等方面的地位和影响。 作为吴宓的同乡,在不断涌现的吴宓研究成果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4030-404452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9时4分40秒 打开吴宓的“小红箱”

   ...和实践等进行分析和阐释。同时,有关吴宓的学术研讨会也相继召开,这推动了对他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进入新世纪后,学界对吴宓的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化,涉及他的诸多方面,如他与清华大学及清华研究院的关系、创办《学衡》的过程、在西南联大的经历、诗作及诗论、红学观、比较文学成就、外国文学教学、翻译观和翻译成果等,并且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他在文化史、学术史等方面的地位和影响。 作为吴宓的同乡,在不断涌现的吴宓研究成果中,...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4063-4044488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7时27分57秒 老舍译文《但丁》中的“R. W. Church”是谁?

   ...涉老舍但学的源头,毋庸置疑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深究的空间,也为在老舍与但丁的关系研究领域寻求突破提供了新的进路。《齐大月刊》载130余页的《但丁》译文,堪称中国最早、最全面的英国但学研究的启蒙读物(按:《学衡》第41期载吴宓译《但丁神曲通论》系我国国内首篇美国但学研究启蒙读物,共计35页),由此可知探究老舍的但学源头也关涉上世纪中国欧美但学研究的源头和动向,故深入探索老舍与丘奇的渊源关系意义重大。 (本文...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31803-404243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9时7分47秒 一个成熟理想主义者的诞生

   ...虚无。但是,对学问的探寻也不应该滑向学海的深处,从而失去“知识人的担当和与现实对话的勇气”。鲁迅找到的“道”,是一种处于思考与行动之间的辩证之道,也注定是一条孤独和充满荆棘的道路。 具体来说,鲁迅反对学衡派一头扎入故纸堆里、毫无批判精神的国学研究,更不满于自由派文人和京派作家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审美主义倾向和个人趣味。象牙塔里的研究在鲁迅看来过于温吞和学究,无法“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4063-4042157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11时17分25秒 孙郁:鲁迅与孔子最大的相似之处是积极入世的精神

   ...要在读书人的世界里留存更多。他以为这些读书人对于历史与文化的理解,存在很多盲区。古代经典自然有其特有的价值,但如何阐释它们,是要有独特眼光的。比如,许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人,对于国故的认识,并不准确。像学衡派一些人,就把古典文献从时代语境里剥离出来,作纯然的静观,这就不能道出古代文化的隐秘。自然,从古典学的角度看,这样理解旧文化也并非不可。重要的在于,中国旧典籍需要辨析,而其中存在的瑕疵不能不关顾。倘从...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05057-404025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8时17分47秒 从蒙学到经学:论《孔乙己》的识字之喻

   ...讥评林纾《论古文之不宜废》一文中“‘而方、姚卒不之踣’一句,不合文法,可谓‘不通’”[19]。五四以后,鲁迅在与学衡派、甲寅派的论战中延续着这一战法[20]。1922年初,鲁迅抨击学衡派之守旧,直斥《学衡》诸公“于旧学并无门径”“字句未通”[21]之失。1925年8月,章士钊在《甲寅周刊》上感慨文章道衰,识字之学将成绝学:“民国承清,每况愈下,更越十年,将求稍识字者而不可得。”[22]并于句旁加点,以...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04063-403942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1时31分1秒 孙郁《鲁迅与国学》: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此,他留意搜集相关资料,系统梳理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成果便是《鲁迅与国学》一书。该书涉及鲁迅对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批判转化,对戏曲、野史、魏晋文学、古代小说的研究评价,并围绕“国故”与章太炎、“学衡”派的纠葛,展示了鲁迅知识结构中隐蔽的一面。 鲁迅的文笔犀利、思想敏锐,如锋利的匕首闪着耀眼的白光,背面衬托这白光的底色却大半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汲取,远不同于传统士大夫的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3/c404030-403815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10时48分13秒 在文明互鉴中挖掘古典学的现代智慧

   ...文明互鉴的有效途径。以“古希腊悲剧的百年汉译史研究”为例,我们不仅要总结中国的译者百年来的古希腊悲剧汉译成就,还应探讨古希腊文学翻译的社会价值。 第三,应突出中希或中西古典文明的比较研究。五四时期的“学衡派”曾提倡“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他们是有意识地进行中西方古典文明比较研究的先行者。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学术界出现过大量中西方文明的比较研究,但专注于古典学比较研究的学术成果并不多。21世纪以来,随...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6/c419351-403695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6日10时1分30秒 第五届凤凰作者年会颁出“金凤凰”奖章并授牌“名家工作室”

   ...“中国好书”《说戏》作者柯军,《东方娃娃》杂志创始人、心绘本美术馆馆长周翔。 第五届凤凰作者年会为6个“名家工作室”授牌。其中,“孙江工作室”由著名学者孙江教授主持,将继续开发中国首套概念史研究巨制“学衡尔雅文库”丛书,阐释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周翔工作室”将从“中国图画书最美的开端”出发,以文学为帆、艺术为桨,引领原创绘本新航向。 在“金凤凰”奖章颁奖和“名家工作室”授牌仪式之后,年...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7/c403994-403480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5日7时41分1秒 《吴宓文集》首次结集出版 纪念吴宓诞辰130周年

   ...编订、整理完成,是继《吴宓日记》《吴宓诗集》《吴宓诗话》等作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吴宓先生著述的汇编作品,也为吴宓及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文献资料。 该书收录吴宓文章近300篇,主要来自民国时期出版的《学衡》《大公报·文学副刊》《国闻周报》《武汉日报·文学副刊》等报刊,亦有一些从未发表过的手稿、讲义等,内容涉及中国古典文学、西洋文学、中西比较文学、办学办刊思想等。全书分著作编上、著作编下、译作编三卷,近...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2/c403994-403590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2日8时17分40秒 晚交殊密:钱仲联与程千帆的学术友谊

   ...颂万(1865-1932),字子大,一字鹿川,号十发居士,著有《楚望阁诗集》《石巢诗集》等,是程千帆先生的叔祖父。程颂万是近代著名诗人,是“湖湘派”重要成员,钱先生早年即已关注。1926年,钱先生在《学衡》上发表《近代诗评》,历数自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以来的诗坛名宿一百家,各以九字比喻句论述其成就、特色,其中论程颂万“如波斯之贾,莫数奇珍”,意思是说程颂万善用典故、辞藻,就像波斯胡商,珍宝层出不穷,令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6/c404063-403555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6日21时32分39秒 《蚀》与当代青年

   ...似之处。当时参与讨论的年轻人,对潘晓大多持有同感甚至同情,潘晓一度成了那个时候的“潘晓之问”,并叩动了同时代青年人的心门。 《蚀》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不在文本故事,而在于从茅盾笔端汩汩流淌出的激情文字。学衡派代表人物吴宓曾将《子夜》与《蚀》作对比,说《蚀》“有结构零碎之憾”,但“其灵思佳语,诚复动人”。《蚀》抓住了“人”这一要素,用他的“手术刀”剖切人的心灵,故事只是充当背景,背景之下,人性的描写才更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1/c404063-403366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1日8时25分30秒 歌谣研究何以成为“国学”

   ...歌谣》周刊也被并入其中。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将歌谣研究作为“国学”实际上面临着来自传统学术观念的巨大压力。例如,美国学者洪长泰便提到,大多教授学者视《歌谣》周刊为“蓄意破坏正常社会秩序的出版物”,“‘学衡派’是完全站到对立面上的中坚。”(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可见在部分学者看来,歌谣研究不仅很难与“国学”挂钩,甚至是对这一领域的冒犯和玷污。那么,新文化...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9/c404063-4031641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9日18时21分5秒 沈卫威:冬夜识蕻

   ...上一支烟,说了一句:我们见面迟了。 谈话结束,陈丹青进来,我惊呼:你这头型太像梁启超了,梁启超在清华当导师时正是你现在这把年纪,难怪你画清华《国学研究院》,梁启超的头像,就是你这头型。因为我正在校对《学衡派编年文事》,书中涉及吴宓与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陈丹青盯着我,推一下自己的眼镜,说:我是广东人,地道的广东人多是我这个头型。许鞍华看了一眼陈丹青,转身对我说:我要是拍梁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9/c404063-403012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9日8时18分52秒 “梅光迪三书”的故事

提起梅光迪,可能会令人觉得陌生。但如果提起他反对的胡适,大家都耳熟能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赫赫有名的“胡梅之争”,由这个“胡梅之争”又衍变成新青年派与学衡派的对垒,这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梅光迪似乎扮演着“反派”角色。然而,梅光迪真是“反派”吗? 带着这个好奇,我走进了梅光迪的世界。 2009年夏,在梅放先生提供傅宏星发现的梅光迪《文学概论》讲义的条件下,我进入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3/c404063-402977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3日8时41分25秒 纪念 | 乐黛云先生学术年表

   ...家的家风家训》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9 月,《乐黛云讲比较》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2020年 10 月,《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10 月,由乐黛云任主编,胡士颖、潘静如任执行主编的《学衡》(第一辑)出版。 《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应当是什么?——从世界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共同抗疫说起》发表于《文明》2020 年第5 期。 2021年 1 月,《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31/c404064-402891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31日8时15分24秒 “贬鲁”及其遭遇,兼及共和国初期的文史细节

   ...文化运动的“对立面”,作为“新文学”重要的反面对手被定性为具有“封建的和买办的思想”。这种课程的政治文化塑形,本身涉及邵祖平等“学衡派”旧派文人的文化处境及其身份认定。王瑶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对“学衡派”的史述文字如下:“一九二一年一月南京出了一种《学衡》杂志,以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为主,写了很多攻击新文化与文学革命的文章,这些人都是留学生出身,是标准的封建文化与买办文化相结合的代表,很能援引西方典...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9/c404057-402877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9日8时51分49秒 吴学昭:关于《吴宓文集》

   ...无几。今其文集不能收录这些内容,实为憾事。读者朋友如有相关稿件线索,敬祈赐告,以便弥补此阙,使文集日趋完善。 本书所收的文章,主要为吴宓1921年自美留学回国任教后所译所作,散见于民国时期其所主编的《学衡杂志》《大公报·文学副刊》,及《大公报》《国闻周报》《中华新报》《宇宙风》等报刊。 《文集》编辑按常规分为著作及译作两大类。著作类中,又依据作者多年研习及教学的特点,分为偏重国学和偏重西学的上下两编。...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3/c404063-4028351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3日9时29分25秒 探寻五四的一生——纪念彭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时代大潮的冲洗下,逐渐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乘借1980年代出现的“文化热”、1990年代出现的“国学热”向前探索,对五四运动史研究的探究开始出现新的样态,从反传统到中西文化论争,从对梁启超、梁漱溟以及学衡派的重新评价到将五四运动史置于世界视野中去考察,呈现出新的个性化取向。罗志田的《复调的五四:一个自塑旋律的运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24年)、陈平原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0/c404063-4027462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0日7时4分2秒 写作,当深挖一块土地

   ...达似乎一直有所不满,他的趣味是学衡派的。学衡派的文学主张是反对进化论,以为古代的旧文学与旧思想自有存在的理由,不可淹没其价值。这对于新文化人进化的文学观,是一种纠正。现在的学界大抵是认可这一点的。不过学衡派的一些老人,文章大多不行,有学术抱负而无审美才华。钱氏不同,他既不标榜派别,也不喊什么口号,是默默行走在文化的路上、文章也高于学衡派的人。学识有之,文笔亦佳,就显得洋洋乎壮哉。他给我的启示是,不能墨...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4/c404018-402703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4日8时14分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