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 文化创造核心在人。要把育人才、建队伍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统筹各类人才培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健全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文艺和学术评价体系,完善符合文化领域特点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营造识才、重才、爱才的良好政策环境。 2025年3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云南考察。这是19日下午...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3991-404604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15时41分53秒 “学中之人”与“人大于学”——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的必要、难度与可能...也都应当进入学人研究的视野。特别是对于现代文学学人而言,现代文学学科本就强调实践,是一种介入时代的行动。这一学科的不少学人都具有实践者与行动者的品格,而这也是学科特征的重要保证。这对于如今越来越单一的学术评价体系不啻为一种提醒,对于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固化的学术观念更是必要的校正。 “人大于学”,更加重要的永远是“人”,是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在不同层次的岗位上工作的“人”。对于“何为学人研究”与“学人研究何为...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4/c404057-404390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4日9时55分45秒 专访代表委员:激发文化活力 焕发新时代精神...队伍建设、民间文学学科设置、基层写作者创作处境、文学期刊生存与发展等多个领域。2022~2023年翻译界泰斗相继离世引发的翻译人才青黄不接的危机,促使他深入调研翻译队伍现状,提出将高校学者翻译成果纳入学术评价体系、提高翻译稿酬标准等务实建议。此外,他还将目光聚焦到民间文学领域,了解到由于受制于学科设置,民间文学这一学科遭遇发展瓶颈,于是他提交了关于将民间文学纳入二级学科的提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这一目标已...
专题#专题#聚焦2025全国两会#两会声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60133-404364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9时50分48秒 面向DeepSeek的“人文学”之问...验和感受作者当时的场景和心情。人的文学,一定是可以讲出创作背后的故事的,因为人有亲历性的现场感,而AI创作,只是对已有文学的重新组合。 四 DeepSeek: 一、影响文论创新的核心症结 1.学术评价体系的异化 量化考核的暴政:以C刊论文、项目经费、获奖等级为核心的考核体系,迫使学者陷入“学术流水线”生产模式。例如,某高校要求文科教师年均发表2篇核心期刊论文,直接导致研究者追逐热点而放弃深耕冷门领...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19351-404201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8时30分26秒 为“重写文学史”提供历史的支撑——陈子善教授访谈录...方面的指标,容易本末倒置。 我不赞成对学术刊物分级过细。可以搞C刊,但在C刊内部再分三六九等,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发表在所谓“权威C刊”上的文章就是最好的吗?我虽然自己也编过刊物,但不认为刊物就应当掌握学术评价的权力。刊物应当是服务学术发展的,和作者应当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而不是相反。现在许多高校中文系办自己的学术刊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很赞成。 李:在担任主编之外,您还从2003年开始独立招收现当代...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30/c405057-404109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0日9时49分28秒 朱航满:节俗里的乡愁 ——关于《新年风俗志》...区;而到了1967年再次修订出版,就又增补了北京、黑龙江、内蒙古等8省区市14个地区的相关内容,所录的新年风俗合计464种。娄子匡的这种增订,并非简单地汇集资料,爱堡哈特在序言中就对他的工作有过很高的学术评价:“固然,在过去已经有过民俗的资料的汇集,但那些资料中大部分只是从文献上收集来的,与实际的田间工作‘Feldarbeit’毫无关联。这真是我的可敬的远方同志娄子匡先生之一件很大的成就:他破天荒地在最广...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30/c442005-404109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0日8时50分0秒 赵冬梅:背起从经典到未来的文化行囊...来看,首先,学者们长期在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已经习惯了用专业的学术语言和思维方式进行交流和写作。要让他们突然转换思维,用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次,出版行业和学术评价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过去,学者的写作很大程度上只注重满足学术规范和评审要求,而忽视了其传播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往往只有极少数的同行会关注这些作品。 现在虽然科普类写作被纳入了项目申报的范畴,但如果评审...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5/c405057-404089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5日8时40分12秒 编辑手札 | 《星星》: 你从远方来...失去一大批诗歌受众群体。因为一提到理论,很多诗歌读者会觉得过于“高蹈”,甚至曾有基层诗人向我提出:“那些理论读多了会把人绕晕,妨碍诗歌创作。” 这种对理论的天然排斥,是很多诗歌创作者的现状。而由于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标准,我们作为旬刊又很难进入其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势必也会影响理论稿件的质量。 在走“专”还是走“广”的路线上,我们最终决定选择后者。我们意识到身肩中国当代诗歌更广泛传播的使命,因此,我们对于刊物...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04030-404010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14时38分54秒 江苏省文学批评座谈会上,毕飞宇提出了什么“批评”...的专业主义倾向”削弱了文学批评的介入功能,离文学背后的社会空间越来越远,成为圈子内部学术人的一种专业事务。 文学批评为什么更多青睐名家、导致批评的“效益”收窄?这背后其实是“唯论文、唯职称、唯发表”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制约,毕竟写名家的文章更容易发表。 “所有批评家都希望通过各种会议认识名家和期刊编辑,每次开会,他们身边围着的人是最多的,说明大家都在追求发表的机会。”省作协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王尧说。扬州大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3/c403994-4038770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3日9时33分56秒 “追求有利于学术”,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30周年...会群体的结构功能和机制变化,通过大量的实证、定量的方法来加以研究。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其实特别需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但近些年来,人文科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呈现出越来越弱化的态势。” “首先,现在我们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期刊评价体系并不有利于人文研究的发展。例如期刊评价中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的评价被广泛采用,这就比较适用于社会科学成果的展现,一份经济学刊物的影响因子可能是一份历史学刊...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3/c403994-403742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日9时44分51秒 回乡:叶嘉莹的世纪求索...“有时候,我们说某某学者怎么说,某某某又怎么说,她就说这是一个‘东说西说’,只是人家的观点,东抄西抄来的,没有你自己的看法,无关你自己的生命体验。她看不上这种东西,如果发现了,是不放过的。” 在今天的学术评价体系下,发论文是年轻学者们要紧的现实考量,但叶嘉莹从不催学生们发论文,也不帮学生们发论文。 “很多人以为我们作为叶先生学生,可以挂她的名,很容易地发论文或者搞项目,其实根本没这回事。你要真是叶先生的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5/c404063-403688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5日10时45分22秒 文艺评论如何向“新”而行...位或机构没有把文艺评论成果纳入职称评定评价体系。胡薇说,这影响了高校教师参与文艺评论工作的积极性,从长远看,不利于文艺评论事业的发展。 从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的角度看,有必要将文艺评论纳入高校一些学科的学术评价体系。 “今年,中国评协启动‘会校合作计划’,与高校共同推动文艺评论学科建设、学术评价体系建设和评论人才培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介绍,今年4月以来,中国评协已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3/c404004-403600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3日8时51分59秒 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问题...文学研究的历史化趋向愈益明显,文学批评也从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经验,比如以文献定文本、重视副文本功能、本事批评等实证性研究,皆可将散漫无边的文学批评纳入限制阐释的轨道,继而实现有效的批评。最后是学术规范和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同样会推动文学批评向文学研究的靠拢。一个突出的例证是,在由学术期刊所主导的学术规范要求下,批评文章必须有摘要、关键词和足够丰富的注释,话语方式也追求严谨节制和理性客观。暂且不论这样的批评文...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19351-4035851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2日8时49分10秒 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问题...文学研究的历史化趋向愈益明显,文学批评也从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经验,比如以文献定文本、重视副文本功能、本事批评等实证性研究,皆可将散漫无边的文学批评纳入限制阐释的轨道,继而实现有效的批评。最后是学术规范和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同样会推动文学批评向文学研究的靠拢。一个突出的例证是,在由学术期刊所主导的学术规范要求下,批评文章必须有摘要、关键词和足够丰富的注释,话语方式也追求严谨节制和理性客观。暂且不论这样的批评文...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0/c419351-403578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0日8时45分41秒 学院体制与数字时代知识转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再定位(2014—2024)...见,在目前的文学教育与学术生产中,文学史研究与文学批评已经分化为两个不同的群体,形成“学问家”与“批评家”的两种路数,文学批评也有专门的政策、机构、课程、奖项等作为支撑。另外,虽然“批评”工作往往处于学术评价鄙视链的最底端,但也毋庸讳言,“学问家”未必能胜任批评工作,许多学者并不具备批评家所需的作品阅读量、敏感度、审美判断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加之批评文章的发表渠道与需求量较大,“生产端”的供给十分旺盛,这倒...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1/c404034-403251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1日19时34分35秒 解志熙:语重心长的叮嘱——黄修己先生的治史经验之启示...,学界大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书,到新时期只有任先生自己手头还保留着一本,可谓海内孤本。黄先生闻讯,致函求助于刘增杰先生,得到复印件,才见此书真容,乃据此写进《中国新文学编纂史》第一版的第四章,给予恰当的学术评价。这只是黄先生辗转搜求文献的一个例子,他在这方面不惜耗费心力,几乎穷尽了各种新文学史著,实在令人敬佩。此书第一版也包含了黄先生对70年新文学史编纂史经验教训的反思,这反映在该书第三编《七十年的沉思》中...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3/c404063-4030443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3日7时5分59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心、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使创作出的文艺作品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收获人民群众的口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满足于论文发表的数量,不能满足于小圈子内的孤芳自赏,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的价值导向,多出经得起人民检验的研究成果,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努力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文化建设要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专题#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5/c459239-4029277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5日14时17分2秒 康凌:胡适的演讲课...常管理的层面,这些活动一般被放在英文系进行。但在占据着英文系的主流位置的、以鉴赏与研究经典文本为业的文学教授们看来,演说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实在算不上什么严肃的学术事业。因此,不论在日常的课程设置还是在学术评价与晋升体系里,后者始终只能作为 “二等公民 ”,处于边缘的地位。 除此以外,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演说教育中位于核心位置的,依旧是所谓 “雄辩术”的传统。在这一传统中,演说更多地被视为一种高雅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0/c404064-402602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日15时37分50秒 短长书 | 《观相山》:确立尊严 分享艰难...题,并没有得到体现,而由影响因子、转载数据、入选情况等组合而成的考评“紧箍咒”,也似乎未对《半岛社科论坛》造成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邵瑾对于《半岛社科论坛》呈现出的问题的思考,集中于刊物本身,并未涉及学术评价体系对于期刊的束缚和考量,以及维持刊物运转的外在因素,而这也限制了在办刊压力和难度层面的进一步讨论。 一个颇值得深思的细节是,院长对于邵瑾做好的论坛方案不发一言,却对着会议所用布袋“沉思起来”,建议将...
专题#专题#短长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4/c458638-402631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11时17分40秒 代际视野中的“新东北作家群”与“新南方写作”...、历史化的征途。“80后”的文学研究者们正是在这一学术背景中,跟随他们的导师走向了历史化的研究道路,而与文学批评的现场相去甚远,遑论去关注那些被当时的学术体制深深鄙夷的“80后”作家。最后,学科体制和学术评价标准的变化,使得“80后”文学研究者甫一进入学术研究的场域,就迅速被学科体制所驯化。青年学者们要想获得学位、教职,乃至职位晋升,就必须在核心、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写文章就必须学术化、历史化、理论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3/c404030-402558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4日9时38分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