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60 篇有关 学术机制 的页面,用时 0.202秒.

第1页  共3页

DeepSeek会梦见《管锥编》吗?

   ...世界,你在哪里》将这种创作悖论推向极致:当艾琳在邮件里大段论述资本主义危机时,我们看见的不是思想与叙事的有机融合,而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理论橱窗秀,如同奢侈品店橱窗里永远触碰不到实物的展示品。”那些被学术机制批量制造的缝合型评论写作者,恐怕真有了下岗的危机。然而,当我让AI模仿钱锺书写作时,它就暴露了自己拙劣的一面,它只能堆砌大词、佯装聪明,既缺乏狷介、幽默的个性,也没有真正基于生命体验、基于极为精深的文...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1/c404063-404229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8时55分4秒 文学翻译: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当今文学翻译界,如果仅靠翻译稿酬收入是难以生存的。如何“复活”大批专业翻译家,使其稿酬能够维持家庭必要开支,使其能够心无旁骛地产出大量优秀译著,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文学翻译的另一个困境是学术机制因素。不知从何时起,外国文学研究机构和诸多大学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文学翻译不能算作学术成果。事实上,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学术修养和研究能力,是绝对译不出优秀译著来的。同理,倘若不经过大量文学翻译...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1/c431803-3257082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1日10时54分4秒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当今文学翻译界,如果仅靠翻译稿酬收入是难以生存的。如何“复活”大批专业翻译家,使其稿酬能够维持家庭必要开支,使其能够心无旁骛地产出大量优秀译著,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文学翻译的另一个困境是学术机制因素。不知从何时起,外国文学研究机构和诸多大学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文学翻译不能算作学术成果。事实上,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学术修养和研究能力,是绝对译不出优秀译著来的。同理,倘若不经过大量文学翻译...

专题#专题#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述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0/c448025-3257023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0日10时7分6秒 李丹:大声说出被围困的话语——我的批评观

   ...对殖民和霸权的价值立场,但“其价值立场方面的原因恰恰与其美国汉学的先导者们全然不同”③。在对孟悦的这篇学术述评中,李丹也坚定明确地表达了他所秉持的现代性价值观和对个人主体性的信念,对海外汉学语境、背后学术机制的分析以及某些观念对中国现实的契合度的反思颇中肯綮。同时,就其自身的学理表达而言,这篇文章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李丹作为学者其思想和言语的风格:思辨缜密、理性清明。 同为学术述评与辩难,具有相似的气质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14/c404030-3252613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5日9时36分54秒 今日批评家 | 张晓琴:时间与地理的隐秘

   ...,批评的真实性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文学批评要有真实性,即是说,它要有面对作品的真实态度,要有真切的文学感悟,要有真实的知识含量和智慧含量。70代批评家大都经历了被学术规范格式化的过程,规训之后又囿于学术机制之中,往往容易被一种学院式的论文所束缚。70代批评家面临的最大困境,也是这个时代的批评面临的困境。70代批评家已经在困境中努力突围并发出自己的声音,我想,真正用心从事批评的70代学人,都在用心寻找自己...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6/c404030-3248575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26日9时7分39秒 批评缺的不是知识,而是思想诚意

   ...去,反而愈加剧烈。 有这样一批学者和批评家,他们是各类课题项目主持人或申请者,他们共享着同一个学术评价机制,是同一台学术机器上的螺丝钉。职业晋升之故、世俗利害权衡之故,他们只能投身并热爱如此运行的学术机制,挤进去就是成功,否则,迟早被甩出去。我不能在真空中胡乱指责匍匐在如此独木桥上的同行大军,但我也不能毫无底线地隐瞒我的态度。面对每年几百项立项课题和各大报刊发表的无以计数的论文,我只想说,在规定范围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06/c404030-3207107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7日10时35分38秒 值得警惕的学术机制碎片化

   ...不见尾,却大步也不迈出学院高墙、一头栽进学科教科书陷阱的碎片化学术评价机制。我向不以最坏的心思揣度担纲民族学术大任的学者的狭隘心胸,但事实一再证明,至少部分担纲大任的学者以自家一亩三分地为尺度所构成的学术机制,其实正是人文学术研究日趋碎片化的真正推手。他们总自信地认为学术就是“学”和“术”,无关价值判断,也无关意义建构。如果真是那样,进任何一座图书馆随便翻翻即可,既温习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还要现在的学术...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30/c404033-3188087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30日8时55分9秒 邓小南、包弼德、薛凤、魏希德、陈熙远:数字人文与历史研究

   ...”的期待。世界文明的发展,对于文明的研究,其实都是跨时代、跨地域、跨学科的。今天的数字人文领域,也正是这样一种跨越和互通的典范。数字人文出现以后,历史学者开始有了新的工作方式、面对新的议题,也开始进行学术机制的重组和重构,有了大跨度的文理交叉实践过程。对未来的新期待,一方面包括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对话,另一方面也包括数字人文和传统考证方式的融通。人文学科有一些特有的属性,这些属性对于数字人文的功能实际上提...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13/c403994-3174561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3日10时51分52秒 诗歌批评和诗歌创作应互相砥砺,推动精品力作诞生

   ...,承担面向社会大众普及诗学常识、提升社会诗歌素养的责任,是批评家应当具备的伦理操守与价值追求。这意味着新诗批评要在走向大众读者的过程中警惕自媒体时代批量生产带来的肤浅、单一、粗鄙倾向,也要提防来自学院学术机制中的固化呆板与生搬硬套,达成有关诗歌创作、评价标准、诗歌史生成与诗学理论探讨作为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共识,唯其如此,新诗批评才能在介入新时代诗歌的实践过程中获得预期的效果。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717/c404034-31238912.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7月17日8时33分15秒 诗歌批评和诗歌创作应互相砥砺,推动精品力作诞生

   ...,承担面向社会大众普及诗学常识、提升社会诗歌素养的责任,是批评家应当具备的伦理操守与价值追求。这意味着新诗批评要在走向大众读者的过程中警惕自媒体时代批量生产带来的肤浅、单一、粗鄙倾向,也要提防来自学院学术机制中的固化呆板与生搬硬套,达成有关诗歌创作、评价标准、诗歌史生成与诗学理论探讨作为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共识,唯其如此,新诗批评才能在介入新时代诗歌的实践过程中获得预期的效果。 本栏目由文艺报社、诗刊社、...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717/c404033-31238349.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7月17日6时37分40秒 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美术理论、陶瓷、工艺美术艺委会在京换届

   ...服务和创作工作;四是尊重艺术规律、构建行业标准,推动美术各专业领域健康繁荣发展。” 范迪安认为艺委会的换届是一个新起点、新征程。范迪安说,艺委会作为学术领头人要有清晰的学术定力,不断推进学术规范、学术机制、学术标准的建立。在工作上注重学术、鼓励创新,举办具有鲜明学术主题的专业展览,开展形式多样的作品研讨和积极的美术评论,提高创作的文化共识和学术含量,体现艺委会自身的学术价值,扩大业内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

艺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628/c404002-3120290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6月28日21时35分57秒 驻校作家,干的是啥?

   ...想邀请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这是继米沃什之后最优秀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诗人,却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不但需要机制、资金的到位,也要时间上以及精力的大量支出。目前中国的“驻校诗人”还处在“游离”状态,一个是学术机制,二是对诗歌的重视程度不够,总之,需要和文学教育结合起来,重要的是把驻校诗人制度坚持下去,并把它有机地纳入到国内的文学教育机制之中。 张清华:关键是学校要有完备的机制和配套的条件,为驻校作家提供好...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14/c405057-3005742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17日16时1分27秒 驻校作家,干的是啥?

   ...想邀请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这是继米沃什之后最优秀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诗人,却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不但需要机制、资金的到位,也要时间上以及精力的大量支出。目前中国的“驻校诗人”还处在“游离”状态,一个是学术机制,二是对诗歌的重视程度不够,总之,需要和文学教育结合起来,重要的是把驻校诗人制度坚持下去,并把它有机地纳入到国内的文学教育机制之中。 张清华:关键是学校要有完备的机制和配套的条件,为驻校作家提供好...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12/c404033-3005336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12日16时54分50秒 艺术长河汇流共聚中的壮阔波澜

   ...。“学院与沙龙”展用103件学院派艺术珍品,向观众展示了18、19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学院派和新古典主义艺术兴起的背景与发展历程。参展作品中有大量名家名作,而且包含精巧的构思:从宏观角度清晰还原社会背景、学术机制以及大师成就三方面作用下,艺术流派是怎样被塑造的。 天时,就是学院派和新古典主义兴起的大气候,包括时代背景、文化底蕴以及新的文艺思潮等,是艺术风格成形时所处的大环境。19世纪的法国,在启蒙运动指引...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211/c404003-29818216.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7日22时38分38秒 刘卓:非虚构写作与社会结构变迁

   ...落差或许可以从它的情感化表达(主观)与注重田野调查(客观)这两种形式的并置来进行观察。“非虚构”的写实效果是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获得的。在讨论“田野调查”的写法之前,需要引述上文提到的田野调查与现有学术机制之间的对峙。对于“梁庄”的作者来说,以田野调查为基点重构知识系统,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因为“学术及学术式思辨在我们这个时代,早已被置换为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妥协的存在”19。田野调查中的“田野”所被赋...

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23/c404033-2994320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23日9时12分26秒 “非虚构”写作的特征及局限

   ...落差或许可以从它的情感化表达(主观)与注重田野调查(客观)这两种形式的并置来进行观察。“非虚构”的写实效果是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获得的。在讨论“田野调查”的写法之前,需要引述上文提到的田野调查与现有学术机制之间的对峙。对于“梁庄”的作者来说,以田野调查为基点重构知识系统,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因为“学术及学术式思辨在我们这个时代,早已被置换为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妥协的存在”19。田野调查中的“田野”所被赋...

理论#文学理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227/c404039-29837708.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2月27日15时44分55秒 陈晓明:今天的阳光充足,胜过一切——张晓琴的文学批评

   ...,批评的真实性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文学批评要有真实性,即是说,它要有面对作品的真实态度,要有真切的文学感悟,要有真实的知识含量和智慧含量。70代批评家大都经历了被学术规范格式化的过程,规训之后又囿于学术机制之中,往往容易被一种学院式的论文所束缚。70代批评家面临的最大困境,也是这个时代的批评面临的困境。70代批评家已经在困境中努力突围并发出自己的声音,我想,真正用心从事批评的70代学人,都在用心寻找自己...

评论#作家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009/c404031-29576431.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0月9日13时29分38秒 李敬泽:会议室与荒野与豹——张晓琴印象

   ... 我的意思是,像晓琴和她的夫君徐兆寿那样的人——对不起,谈晓琴似乎很难不谈到兆寿。——他们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当然身处全球化的学术生产和交换体系之中,他们是、而且只能是全国一体的庞大学术机制的成员,属于一个学术共同体。在这个体系中,地理位置从来都是重要的,你是身在哈佛或是身在北京上海,那不仅关乎你在一整套权力关系中的身份和资源,它同时也决定着话语策略——我常常惊叹而心疼地发现,越是边地知...

评论#作家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009/c404031-29576428.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0月9日13时28分37秒 《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触摸时代的艺术脉搏

   ...一点。“当代艺术不管是中国的还是所谓西方的,首先已经很难再找到一个恒定的规则或者是标准去评判。转换到中国的文化场域,这个情况会更不乐观,我真心觉得中国当代艺术有非常多很棒的东西。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整个学术机制,缺少艺术写作这样一个板块,而失去了真正言说、真正发声的一个好机会。” 这一点得到了刘韡的认同,中国当代艺术无法出声,没法谈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因为现在一切都变化了,面对的观众变了,面对观众的方式...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904/c403992-29514116.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9月4日15时11分9秒 张晓琴:我们的困境,我们的声音

   ...要直面时代。因为批评是关注世界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由此观照历史人生,担当文化责任。我们这代人往往是从大学到硕士到博士,经过了一个被学术规范格式化的过程,难以逃脱学院派批评的影子。在被规训之后,又囿于学术机制之中,往往容易被一种学院式的论文所束缚。翻开当下的一些学术期刊,我们不难看到批评家在阐释某一部作品时对西方文论、人类学、心理学、哲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理论的大段引用,这种方式在某些批评家那里几乎有种炫学的...

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608/c404033-29326095.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6月8日8时59分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