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在创作过程中曾认真听取两人的意见。小说中的“雪铁龙”意象即来自瞿秋白的建议。 茅盾和许广平在鲁迅先生墓前 鲁迅亦对《子夜》颇为关注。1933年2月初,茅盾从开明书店拿到样书后,就在2月4日和夫人孔德沚带上儿子,拜访鲁迅。鲁迅还郑重提出请茅盾签名留念。茅盾说:“这一本是给您随便翻翻的,请提意见。”鲁迅说:“不,这一本我是要保存起来的,不看的。我要看,另外再去买一本。” 1933年2月,鲁迅在日记中...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19382-404266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10时24分49秒 古耜:茅盾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可惜是烂木板,有些地方连行款都模糊成一片黑影,但也拣可看的看下去。不久,父亲也知道我在偷看“闲书”了,他说:“看看闲书,也可以把‘文理看通’。”就叫母亲把一部石印的《后西游记》给我看去。 茅盾夫人孔德沚的弟媳金韵琴,也留有茅盾酷爱中国古典小说的印象:上小学时,茅盾最盼望暑假到来,因为可以随母亲到表舅家去看他心爱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闲书”。大人害怕孩子们光看“闲书”荒废了学业,便把这类书藏...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6/c404064-4028578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6日7时36分1秒 2024年6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 《红楼梦》中的导演课 徐皓峰 / 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 第二十三回 ● 结网纪事 陈 村 / 撞上“九一一” ● 此地空余时间 殳 俏 / 时间属于了不起的女孩 ● 心香之瓣 孔明珠 / 我的姑妈孔德沚 ● 人间走笔 陈蔚文 / 一次别离 汤朔梅 / 老农的蒲鞋 ● 新诗界 李 云 / 时空之海 沙冒智化 / 呼啸的鹰 庄 凌 / 消失的童话 陆 雁 / 春日重生 应满云 / 古道的风 ● 文学访谈...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31/c436741-402477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8日8时23分33秒 《上海文学》2024年第6期目录... ● 《红楼梦》中的导演课 徐皓峰 / 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 第二十三回 ● 结网纪事 陈 村 / 撞上“九一一” ● 此地空余时间 殳 俏 / 时间属于了不起的女孩 ● 心香之瓣 孔明珠 / 我的姑妈孔德沚 ● 人间走笔 陈蔚文 / 一次别离 汤朔梅 / 老农的蒲鞋 ● 新诗界 李 云 / 时空之海 沙冒智化 / 呼啸的鹰 庄 凌 / 消失的童话 陆 雁 / 春日重生 应满云 / 古道的风 ● 文学访谈...
新作品#报刊在线#《上海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6/c418962-4025171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1日12时2分8秒 以“祝寿”之名——新时期前夕现代老作家的私人聚会...阅览。观翻译小说约百种,观我国历代笔记数十种,又尝温习英语,阅读并抄写英译之毛主席著作,他则看报数种,日以为常。以此之故,闲居殊不感寂寞。偶尔出访少数老友,或观市场公园”。1970年1月29日茅盾夫人孔德沚病逝于北京医院,除亲属外,茅盾仅告知老友叶圣陶一人。据茅盾1月30日日记:“叶圣陶来谈一小时许,此因吴阿姨知其住处,直接送信去,他随即来也。中午仍未能小睡,下午得小曼(儿媳陈小曼——引者注)电,谓请假...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7/c404057-402306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8日9时9分33秒 孔明珠:姑妈孔德沚三件遗墨...逸、沈霞、沈霜的信。 今年3月27日是一代文学巨匠茅盾先生逝世43周年纪念日。北京后圆恩寺胡同13号“茅盾故居”和乌镇观前街“茅盾纪念馆”经过一段时间展馆布置与内容调整,同一天重新与观众见面。我的姑妈孔德沚是茅盾先生的妻子,她一生跟随茅盾,不懈努力,在新文化运动感召下,从目不识丁到革命者,成为时代新女性。 我父亲方面姐弟三人,叔叔一生未婚无子女,姑妈孔德沚一儿一女,沈霞(小名亚男)是我唯一的表姐。 沈霞...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6/c404063-402295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6日10时3分6秒 茅盾《子夜》版本漫谈...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日伪的关东出版社在出版时进行了怎样的删减、修改乃至篡改,值得进一步探讨。 未见的《子夜》1933年1月精装本 2007年第1期的《新文学史料》刊载了孔德沚之弟孔另境的女儿、时任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孔海珠的《〈子夜〉版本谈》,在文中她提到:“自己手上的初版本是精装的,那是一本有绿色羊皮纸纹的外衣,大32开本,报纸本,封面上无字,书脊上有正楷印刷体烫金‘子夜...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2/c419387-4014461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2日9时2分59秒 茅盾藏书研究:形成轨迹、痕迹留存、概念界定...战乱其实体没有保存,而且因为回忆录中没有过多涉及而淹没在了历史之中。 1.2 藏书的形成:私藏时期 1.2.1 东四头条时期(1949~1974年) 1949年,茅盾成为文化部部长,和夫人孔德沚进入北京市东四头条五号第一号小楼文化部宿舍居住。宿舍楼面积不大,“即低仄而窗子又小”[5],到了1950年代末,小楼里的住户大部分都搬走了。1964年,茅盾成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依然住在这里,保持...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11/c419387-3247143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1日8时29分30秒 墨影留香:观茅盾手迹展...盾目前留存的手稿书写具有一以贯之的严谨根柢并且幼工深厚。其实我以前并不太喜欢茅盾的字,觉得太过纤细,缺乏力道。及至看了茅盾与友人的合影照片才恍然大悟,茅盾的字与其瘦削文弱的身形几乎别无二致。甚至同妻子孔德沚相比,茅盾的身形也显得清癯纤削。乌镇的钟灵温润孕育出茅盾这样才情斐然的艺术家,也更加生动地诠释出文如其人这一譬喻的真谛。 近代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许多都遭逢幼年丧父的命运,茅盾不幸也是其中一员。在十岁...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28/c419382-3236077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28日7时50分55秒 是沈霜 更是韦韬——茅盾和他的儿子...业余还撰文抨击旧文化势力。而从192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后,茅盾一直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他说自己一开始是“白天搞文学,晚上搞政治”,到后来变成“晚上搞政治,连白天也搞政治”。此时,茅盾的夫人孔德沚也被茅盾等人的革命热情感染,积极投身革命,一边补习文化知识,一边在上海从事地下女工工作,所以尚年幼的女儿和儿子,全都交给茅盾的母亲陈爱珠来照料。 在儿子沈霜幼时的记忆里,与父亲最亲近的时光,是大革...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16/c404063-3228316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6日8时10分38秒 茅盾:我和鲁迅的接触...此时在家乡(乌镇),痔疮发作,接到上海电报要我回上海,但我不能行动。从我故乡到上海要乘小火轮到嘉兴,转乘火车,在痔疮出血,不能坐立的情况下,我当时不能赴上海。等到出血略止,我到上海时,丧事已完毕。我妻孔德沚,当时在治丧委员会工作,派她专陪孙夫人。鲁迅的西式棺材是孙夫人带了孔德沚从好多家外国百货公司中挑选的。 编印《鲁迅全集》的纪念委员会是一九三八年在上海成立的。当时我在香港,曾为出版全集事,与商务印...
专题#专题#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各界纪念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10/c440985-3222389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12日10时18分32秒 鲁迅救人...到学校,但邮件屡被没收。 1932年初夏,孔另境遭人诬告是共产党人,被天津警备司令部逮捕。当时,与他同事近3年的李霁野到处奔走请托。孔另境见一时出狱无望且案情不断升级,就写信告诉了远在上海的姐姐,孔德沚(茅盾的夫人)就向鲁迅求助。鲁迅了解情况后,写信给在南京就职的许寿裳,请他找汤尔和设法营救(鲁迅、许寿裳、汤尔和曾同期留学日本,回国后又同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共事。汤尔和与张学良关系非常密切);并请...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30/c404064-3132666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9日14时11分37秒 陈漱渝:茅盾,鲁迅的战友...都前来奔丧,而作为“战友”的茅盾竟未露面。其实是茅盾在外地接到鲁迅去世的唁电时,因为痔疮发作,不能动弹,仍勉力撰写了一篇题为《写在悲痛中》的短文,刊登于同年11月出版的《文学》杂志7卷5号。而茅盾夫人孔德沚则受茅盾委托,成为了鲁迅治丧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可见这些传言只可能伤害当事人的情感,并没有任何研究价值。鲁迅临终前已公开声明:“例如我跟茅盾、郭沫若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18/c404063-3213350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18日7时9分43秒 沈雁冰为黄埔军校武昌分校招生始末...也是沈雁冰当年录取这个小老乡时没有想到的。 沈雁冰当年为黄埔军校武昌分校招生的往事,已经过去九十多年,但是当年的广告记载了在1926年的尾巴上,沈雁冰终于完成了党组织交给自己的招生任务。然后和夫人孔德沚一起秘密奔赴武昌,走进大起大落、风云变幻的1927年!所以,为黄埔军校武昌分校在上海招生的一事,是文学巨匠沈雁冰值得叙说的革命往事。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26/c404064-3211343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26日8时20分30秒 “孤岛文学”命名由来...间不无惋惜和悲愤。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随着局势越来越危急,茅盾于10月5日携子女先从上海西站搭乘火车驶离,辗转前往长沙安排子女就读学校事宜。之后茅盾只身于11月12日返回上海,除夕又与夫人孔德沚一起登船前往香港,离开了工作生活长达21年之久的第二故乡,直到抗战胜利后才于1946年5月26日重新回到阔别八年半的上海。对于此次离沪茅盾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又出于对上海书局出版界的日益凋零以及跳舞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27/c404063-3194689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27日8时47分50秒 茅盾夫人孔德沚:永远的“革命伴侣”茅盾和孔德沚摄于上世纪四十年代 孔德沚(1897-1970)和茅盾(沈雁冰)都是浙江桐乡人,从小由长辈做主定下了娃娃亲。1918年春他们在老家乌镇结婚时,茅盾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文艺青年了,而孔德沚一个大字不识,不知道上海离乌镇远还是北京离乌镇远。那时茅盾一心关注自己的事业,觉得妻子识不识字无所谓,但孔德沚十分在意,嫁到沈家后,她从零开始,努力读书认字。 1921年,孔德沚到上海和茅盾团聚,一边读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014/c404063-3189105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14日8时21分29秒 茅盾致《文汇报》的一封佚信...利后的第一个“七·七”》《〈滩〉——战时民族工业受难的纪录》《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等一系列文章。可以说,《文汇报》是当时茅盾发表作品的一块重要园地。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茅盾与夫人孔德沚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去苏联参观考察。旅苏期间,茅盾仍继续为《文汇报》供稿,《苏联游记》《红军博物馆》等文便揭载于此。 茅盾结束苏联之行后,于1947年4月25日抵达上海。翌日,《文汇报》不仅刊...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712/c404063-2940025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1日15时19分53秒 茅盾《杂谈苏联》的初刊处1946年12月初至次年4月初,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之邀,茅盾、孔德沚夫妇在苏联考察游历,从而对该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有了切实的认识。 归国后,茅盾自觉充当了“文艺界的苏联问题专家”,应上海各学校机构与文化团体的约请,发表一系列关于苏联的公开演讲。1948年4月,茅盾在开明书店出版散文集《苏联见闻录》,作为中苏文协文艺丛书之一。该书所收文章是茅盾赴苏后一路所作,写完后陆续寄国内《时代日报》发表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212/c404064-2982095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5日11时51分31秒 茅盾赴疆张仲实是否同机抵兰?...物,务求真实。言语对答,或偶添藻饰,但切不因华失真。凡有书刊可查核者,必求得而心安。”看来,茅盾自己一家从昆明到兰州,在时间上有书可求,有文可证,而说张仲实在成都上他们的飞机以及兰州下飞机时和茅盾夫人孔德沚的对话,恐怕则是“偶添藻饰”了。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28/c404064-2995668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2日11时22分36秒 有一个故事,叫乌镇...没坐热就被抓走,后来含冤病逝。但愿故乡乌镇的最后一瞥,能给他一丝慰藉。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仅故乡保护不了自己的游子,连亲人也保护不了他。孔另境的胞姐孔德沚正是茅盾的夫人,但此时的茅盾也身处逆境,孔德沚因急恼交加而一病不起。一声长长的叹息,湮没进湍湍流淌的车溪水。1979年,孔另境平反昭雪,他的《现代作家书简》《中国小说史料》《我的记忆》相继出版。乌镇为这位现当代著名的革命者、文学和出版工作者设馆以...
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27/c404018-28811099.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27日6时51分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