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联合生成的新媒介文艺生产主体问题,从“读写”到“用户生产”的新媒介文艺再生产问题,从虚拟现实到“元宇宙”的新媒介文艺世界问题,算法主导下的新媒介文艺风格问题,以智能科学化为走向的新媒介文艺批评问题,媒介论文艺观问题,媒介存在论的文艺哲学问题,等等。上述这些问题域和各知识模块在数字化宏观语境中按独立多元、互不控制、自由组合关系形成数字话语星丛。它们既非中国新媒介文论话语范式内容之全部,亦非凝固不变,在其...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19351-404363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2日9时26分1秒 邵栋——我们现在怎样做读者...为许多游戏的素材,如《三国志》系列或者《幻想水浒传》等等。可以说游戏体验的丰富性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延伸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游戏对于一些文学作品的受众来说,就是为文学体验增加了互动性的维度。关萍萍《互动媒介论:电子游戏多重互动与叙事模式》一文中探讨了电子游戏不同于以往的传播模式、电子游戏三种互动共存的受众互动模式和电子游戏基于游戏选择的叙事模式,认为电子游戏全新的传播模式是基于其互动性和叙事性之上的。玩家...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4/c404033-4015270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4日11时41分53秒 跨越鸿沟:网络时代文学经典化的挑战与机遇...是,“平台红利”带来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关注,没有使某些网络作家反思创作瓶颈,反而滋生出志得意满之态。他们不再抱有朴素创作心态,更没有对文字的敬畏尊重,而是有了“网络文学高人一等”的媒介优越感。这种“高等媒介论”也就成了自身“优越感”的证明。这种心态与十年前网络文学未被主流接纳时简直有天壤之别。甚至有网络作家抛出“网文不需要伯乐”“网文没有怀才不遇”等论调。网络文学真不需要“伯乐”吗?在他们看来,传统文学的...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1/c404027-3253104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7日9时13分2秒 文学新生代:是写作者也是网络原住民...达,谈论一种新生和创造的可能。Z世代、M世代成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身份标识,除了超越代际的时代经验,确认他们身份标识的是奇幻、科幻和二次元等共同记忆。在他们成长的时代,虚拟时空和平行宇宙已然参与其中。以媒介论之,新生代的文学表达事实上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甚至不只是媒介,而是世界观。穿越、重生的设定,御宅族、网络社交的生活方式侵入到文娱和审美领域,后人类、科幻或奇幻的想象偏好……新人类新青年可能重新定义文学吗...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11/c404027-3247277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2日9时7分28秒 网络科幻小说的“后人类”叙事与美学追求...理学和存在论的分析》,《哲学动态》 2018 年第4期。 王峰:《人工智能形象与成为“我们”的他者》,《上海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单小曦:《超人类文化视野中的智媒生产——人工智能文艺的媒介论阐释》,《学术月刊》2020年第8期。 鹿咏:《人工智能与当代艺术生产的“后人类”构想——兼及对“数字人文”的审美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刘汉波:《当代美国华裔科幻小说中...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20/c404027-3240374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21日9时7分7秒 拥抱变化——从“后文学”到“新人文”的实践途径...的作者论、作品论和文艺社会学一度是当代文学批评的主导性模式,19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对接受维度的关注,诸如读者反应、接受美学、阐释学等的译介和应用,二十世纪末伴随市场经济的兴起,聚焦流通-传播-消费的媒介论、文化研究之类方法与理论打破了作者、读者与文本的核心,而衍生出“语境-文本”的总体观照。尤其是新世纪之后科技话语的兴起,显出一种改写文学史的可能——不仅是当下的科幻、科普和科技理念的创作拓展了题材与文...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22/c419351-3235712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23日9时3分25秒 拥抱变化...的作者论、作品论和文艺社会学一度是当代文学批评的主导性模式,19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对接受维度的关注,诸如读者反应、接受美学、阐释学等的译介和应用,二十世纪末伴随市场经济的兴起,聚焦流通-传播-消费的媒介论、文化研究之类方法与理论打破了作者、读者与文本的核心,而衍生出“语境-文本”的总体观照。尤其是新世纪之后科技话语的兴起,显出一种改写文学史的可能——不仅是当下的科幻、科普和科技理念的创作拓展了题材与文...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20/c404033-3235561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20日9时19分8秒 中国网络文学“先锋性”问题新论...《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以媒介变革为契机的“爱欲生产力”的解放——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动因的再认识》等研究著述,(9)始终将“新媒介性”作为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基本判断。“新媒介论”对凸显从传统文学到网络文学的“工具性”变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也对中国网络文学最早全面触及现实的“整体性、结构性”变化这一更本质的先锋属性造成了遮蔽。(10)显然,“新现实性”指认问题(11)的提出,...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05/c404027-3234565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5日9时16分28秒 《2020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发布...人类状况成为本年度文艺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刘方喜认为,当下需要超越观念论旧范式,扬弃生产工具与主体对立的二元论,构建AI时代的文化哲学新范式。单小曦提出必须从再现论、文本论、接受论向超人类文化视野下的媒介论转型。王晓华认为,后人类美学是一种涵括了人类、机器、自然存在的交互美学。郑永晓重申创建“数字文献学”、张三夕呼吁古籍研究应建立“数据思维”等。以上都反映了学界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努力更新思维方式所进行的...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19/c404034-3200407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19日10时0分10秒 人工智能文艺的媒介论阐释...媒介时代,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文艺生产活动中,这些层面及其和语言符号的整体互动关系对于意义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再现、表现、接受、本文程序论都只关注到了文艺活动的某一要素和个别环节,必然是片面的。媒介论尽管也是从一个要素出发的,但由于媒介是文艺活动的联结、聚集、接合性要素,是其他要素互动交流、开启存在意义的场域,它就有可能超越其他范式只着眼于文艺活动局部的片面性,而是关联到所有文艺要素和整体文艺活动...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011/c404033-3188725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11日8时8分57秒 建设全球智能话语体系——以“文化性”与“技术性”为进路...边缘,无视其文化生产性,智能人机交际系统与传统人类交际系统则无甚差别,人机互动产生的新型文化复杂性问题便无从谈起,全球智能人机话语体系的文化多元性、文化安全问题更得不到观照。 在媒介技术哲学的“泛媒介论”视角下,能促进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交流”(数据传输)的智能技术可被视作新兴媒介。智能媒介作为新传播主体,可在时间、空间和信息维度上延伸人的传播力。因此亦可说,伴随着智能技术崛起的是一个“万物皆媒...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09/c419351-3174019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9日9时1分23秒 建构中国非虚构诗学的当代形态...人学观念、媒介观念等方面的契合点,夯实其当代转型的基础。在具体层面,则需紧扣信息时代的新契机,激活中国传统非虚构诗学的活力,促进中国非虚构诗学当代发展。此外,还可从文学本体论、价值论、主体论、创作论、媒介论等多个层面着手,积极推动中国非虚构诗学当代形态的系统性建构,使其不仅能够包含丰富多样的文学现象,也具有针对文学现象的理论概括力和阐释力。在当今时代,对精神文化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其自身,还应综合考察它与...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14/c419351-3139932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14日23时0分28秒 新媒介文艺批评及“媒介说”文艺观的出场...艺批评提供学理依据。数字文艺学是笔者倡导的媒介文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数字新媒介建构文艺现象及其问题的理论研究。其中,如下五个基础理论命题对新媒介文艺批评建设具有学理指导意义。 第一,数字文艺媒介论。在数字新媒介文艺活动中,数字媒介的文艺存在性地位不断凸显。我们可以认为,没有数字媒介就不存在数字新文艺,或者说,正是数字媒介与人的互动才造就出了数字新文艺。与此同时,也正是这样的互动实践形成了印刷文...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015/c404033-3034168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15日10时56分50秒 在反思与调整中重建当代中国文论...列维纳斯“为他者的伦理学”和“异域之思”的美学思想为例,深入发掘了其关于“形象”、“语言”以及“他者隐秘”的思考,并对当代媒介文化及其犬儒姿态予以了反思、审视和批判。(34)尤西林则从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论出发对技术与艺术这一对立统一关系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艺术的社会职能便是要平衡热媒介的认知陈述,警戒其传播方式对受众个性创造性的压抑进而保持回溯信息创造源头的主体地位,而以艺术为自觉尺度的冷媒介最深刻的...
理论#文学理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220/c404039-29093846.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2月20日13时28分11秒 符号媒介论...斯克那里是区分出层级的,后一类媒介都是“可以复制上一类媒介并独立于传播者”的。费斯克认 为,“从本质上说,媒介是将讯息转化成可以通过渠道传递的信号的技术或物理手段”(2008,p.15)。 费斯克的媒介论,是把“媒介”、“讯息”、“渠道”、“信号”、“技术或物理手段”等几个概念相互区别,分而论之的。他所持的是媒介“技术或物理手段” 论。而其他的各个概念,都有认为是媒介的。“百度百科”的“媒介”词条颇具...
理论#文学理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theory/2016/2016-03-16/267725.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3月16日11时33分10秒 孙鹏程:警惕视觉中心主义倾向...了进去,比如说目前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电子媒介更具包容性,这些电子媒介都使多感官参与成为可能。如果说波兹曼在对电视的批判上,驳倒了麦克卢汉的话,那么,电子计算机及更新的设备的出现,恰恰证明了麦克卢汉的媒介论是准确的。新的技术证明了,电子媒介设备,恰恰是需要多感官参与,最新流行的各种新潮设备及新媒体艺术,可以作为这个论证的例证。 应该说,电子媒介时代,不等于图像时代,不等于视觉中心的时代。电子媒介时...
新闻#作家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03-16/236736.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3月16日9时22分32秒 警惕视觉中心主义倾向...了进去,比如说目前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电子媒介更具包容性,这些电子媒介都使多感官参与成为可能。如果说波兹曼在对电视的批判上,驳倒了麦克卢汉的话,那么,电子计算机及更新的设备的出现,恰恰证明了麦克卢汉的媒介论是准确的。新的技术证明了,电子媒介设备,恰恰是需要多感官参与,最新流行的各种新潮设备及新媒体艺术,可以作为这个论证的例证。 应该说,电子媒介时代,不等于图像时代,不等于视觉中心的时代。电子媒介时...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5-03-16/80470.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3月16日7时41分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