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儒学研究院最终成为彻头彻尾的权力与资本活动场所。以“应物兄”为中生代,小说写了三代知识分子的际遇与情感,用小说人物芸娘的话来说是意欲为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做注脚。这三代知识人有学界权威如程济世、乔木、姚鼐、何为、双林,也有真正的有识之士、高贵的思想者如文德能、芸娘、张子房、小颜,更有大量投身权力于与资本活动的知识人如季宗慈、董松龄、吴镇、易艺艺等,应物兄这一代“八十年代之子”既耳濡目染高贵者的言语行迹...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30-404649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23时55分48秒 这个班的古代文学作业居然全用AI“做”...后期换上去的,这样的作业方式完全是一次神奇的体验,古与今的碰撞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让我们的学科焕发新的活力。”郭媛媛说。 清代作家戴上了眼镜? AI绘图并不“乱来” 郭媛媛的同学练熠瑄选择的是清代作家姚鼐。她提交的AI画作中,姚鼐穿着古装,还戴着眼镜,正在聚精会神看着书。古人也会戴眼镜?AI还真不是瞎编。早在明代,西洋眼镜就曾传入中国,后来在《红楼梦》第六十九回里,也有贾母戴着眼镜审视尤二姐的场景。由...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03994-404518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8时16分18秒 柳诒徵日记首度公开整理出版,看他“一生书里活”...。 除却家国要闻和往来交游,《日记》亦详载先生的日常研学及家庭亲情。点阅典籍和文献是先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柳永《乐章集》、陈长方《唯室集》、吴文英《梦窗词》、王应麟《玉海》、周密《草窗词》、姚鼐《惜抱轩集》、张惠言《茗柯文》、张裕钊《张濂亭文》,以及《汉书》《五代史》《宋史》等,皆为先生案头常阅之书;在日记中,特别是二、三月份赋闲在镇时,先生还大段摘抄了一些典籍,例如《清皇室四谱》《清会典》...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63-404434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4分9秒 草树:困境与蝶变——陈先发诗歌印象...突破期的先锋实验,中年的自我节制和艺术上的成熟……这是一个诗人磨砺诗艺的过程,是一段精神不断走向独立自足的旅程。 陈先发1967年出生于安徽桐城,“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清乾隆四十二年即1777年,姚鼐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语。该文第一次提出了“桐城派”的说法)。出生地的地理灵性和人文景观,对一个诗人来说,是早期最好的诗歌课本,而桐城当然称得上一个得天独厚的诗歌课堂。“县城东南向约13公里外,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30-404412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9时26分0秒 来从宣城游...的当涂。可以说,李白的一生与宣城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到宣城精神得到了托付,身后事也有了交代。宣城则因李白而大放异彩,历千年而光芒不敛。我和朋友们正是被李白的传奇吸引而来到宣城这座古老而迷人的城市。 清姚鼐有诗云:“宣城古是诗人地”,很多人对此很是不解。宣城地处皖南山区,似乎并不起眼,为何成了诗人爱来之处?其实宣城自东晋以来,地理位置便凸显其重要性。她是长江中游的沿江城市,西去湖湘,东往江浙,水路通畅,...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8/c404018-404284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8时57分44秒 文章学研究与新文科建设...研究,人们大都根据约定俗成的文章体式进行归类,分门而不分科,历代的文集编纂,都采用这种方式。从先秦《尚书》《诗经》到刘勰《文心雕龙》,从萧统《昭明文选》到吕祖谦《皇朝文鉴》,从陈子龙《皇明经世文编》到姚鼐《古文辞类纂》,乃至历代个人文集如唐之李杜韩柳、宋之欧王曾苏,无不如是。由此,“文贵得体”成为中华文化特有的评价标准和古代写作的基本遵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甚至认为“不达文章之体”则“不足凭信”,...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5/c442005-404310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8时21分37秒 诗魂·诗艺·诗体 ——评顾浩八韵体新诗集《中华雅颂》...,创造出那么多富有革命感召力和艺术震撼力的一代新篇来。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就是性格和表现。”3作品的风格美就是作者人格美的艺术表现。中华传统词的风格有“豪放”和“婉约”之分,清代桐城派作家姚鼐将古典美文的风格概括为“阳刚”和“阴柔”两类,“豪放”显“阳刚”之美,“婉约”则显“阴柔”之美。顾浩同志创作八韵体新诗,对诗的风格有着明确的审美追求:“兼爱豪婉,力创雄丽,一派诗风万众前。”(《诗人吟...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5时58分56秒 晚清文学解经学的原理与可能...是以经学自视的。他认为既然无法逾越汉儒,就另辟蹊径,通过辞章学以别开“敷赞圣旨”的新路,其与经学关联甚明。以宋学言,宋学亦不废文辞,作文害道之说只是对古文家溺于文辞的警示。朱熹便是理学家中极重辞章者,姚鼐称程、朱解经有“审求文辞往复之情”的特点(《复蒋松如书》),正是从宋学处为以文通经寻求渊源。朱熹《中庸章句序》云:“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语言文字之间。”日本江户时期文人篠崎弼对此发挥说:“学者诚能考言语...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42005-404129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13时12分20秒 “他是造过很多新房子的人”——贾梦玮印象记...仅仅是房子,他对老房子的热情也并非来自对“老”的膜拜,而是对“房子史”的兴趣,准确地说,“房子与人”——这才是他热衷的写作素材。 《南都》就是贾梦玮当年流连于南京老房子东张西望的收获。张爱玲家的祖宅、姚鼐的钟山书院、鲁迅的江南水师学堂遗址,都留下过贾梦玮的足迹。我至今记得,因为多次考证陈立夫、陈果夫公馆的史料,他后来与陈氏后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陈氏后人每次到南京,必与梦玮一聚。有一次我也有幸忝列其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04030-4040074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9时26分16秒 李洱:文学,是对横穿古今的问题发言...是小说吗? 李洱:你看了小说史就明白,不探索,不成活。一部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探索史。当年胡适写《白话文学史》,告诉他的弟子们要去找那些“不肖子”的文学。他说,当吴汝纶、林纾们在努力学习着如何做方苞、姚鼐的孝子贤孙的时候,李伯元在写《官场现形记》。往上推,当方苞、姚鼐在做韩愈、欧阳修的孝子贤孙的时候,吴敬梓在写《儒林外史》,曹雪芹在写《红楼梦》。再往上推,当归有光试图恢复唐宋的时候,《水浒传》《金瓶梅...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0/c405057-403922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0日10时0分13秒 古典学视域下的桐城派...类纂》之外,兼取“义理、考据、文章”,又从《易》《诗》《书》《论语》中总结出文章有阳刚、阴柔之说。姚鼐的选本策略及两种论点后被曾国藩全面继承发展。“曾国藩善为文而极尊‘桐城’,尝为《圣哲画像赞》,至跻姚鼐与周公、孔子并列。国藩功业既焜耀一世,‘桐城’亦缘以增重。”(《清代学术概论》)曾国藩对桐城派的推动巨大,纂《经史百家杂钞》《古文四象》,有意辅助或更新姚氏选本;曾氏别出心裁制作“圣贤系列”,推尊圣贤...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6/c442005-403830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6日10时1分46秒 贾梦玮散文——历史沉思和人世间凝视...京、金陵),而其内部空间则有栖霞、洋楼、教堂、文德桥、宁海路5号、拉贝故居、无枫堂等。全书凡23篇作品,写了许多读者熟悉或不熟悉的文化地标。在这些历史文化地标中,有的曾经上演过历史的大戏,有的则投照有姚鼐、周氏兄弟、张爱玲、徐悲鸿、赛珍珠等文化名人的旧踪心影。既有波谲云诡,也有月白风清,是一部颇多“南都”历史感和文化气息的有容有蕴之作。《出入栖霞》一篇,“栖霞”在作品中只是一个场景,一种注释,看点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04030-403791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9时53分23秒 《寒夜》与1940年代后期中国的悲悼文学...愁”。 [3]萨缪尔·诺亚·克拉莫尔:《苏美尔神话》,叶舒宪、金立江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第15-16页。 [4]“哀祭类者,《诗》有颂,风有《黄鸟》《二子乘舟》,皆其原矣。”见姚鼐:《古文辞类纂》,中华书局,2022,第23页。 [5]有关古代哀祭文形成演变的源流,参见王人恩:《古代祭文精华·前言》,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第1-30页。 [6]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辞典...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2/c404057-403594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2日10时54分33秒 桐城三祖在京城...年的京城岁月间实现。他最终放下了科举考试的执着,携着京城经验,南归故里,投身教育,担任黟县教谕,先后主讲于安庆敬敷书院、歙县问政书院,为桐城文章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也在他擅长的辞章领域大放异彩。 师者姚鼐的博采众长 乾隆四十二年(1777),回归故里的刘大櫆已经八旬,姚鼐(1731—1815)写了篇文章为他祝寿,说“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桐城文章,从此扬名天下。而姚鼐也主动...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42005-403581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8时20分59秒 袁济喜:从传统诗文评到当代文艺评论...位作家之前列有小引。清代王夫之编纂《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对所选诗歌进行了品评。清人沈德潜编纂的《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不仅有序言,而且对诗歌也时有评断。姚鼐编选的《古文辞类纂》选录古文名篇,依文体划分为13类,并于书首设置序目,概述各类文体之特点、源流、义例。此外,宋代杨亿的《西昆酬唱集》、明代刘成德的《汉魏诗集》、臧懋循的《元曲选》、清代李兆洛的《骈体...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7/c419351-403560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7日9时23分50秒 古典文学的观念还原与史论建构——早期中国文学史写作反思...二人对“文章”认识的分歧,正是其对“文”认识分歧的延续。 这样,“文章”与“文”一样存在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章”可指一切礼乐典籍,狭义的“文章”即刘师培所说的“彣彰”,其义与“辞(词)章”同。如姚鼐《述庵文钞序》中说:“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与义理、考据并列而言“文章”,则“文章”已同于“词章”,后来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圣哲画像记》再重复姚鼐这句话时便将“文章”换成...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7/c404033-403411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7日8时52分35秒 揭秘皇家藏书楼文渊阁...利用官方藏书。在他的推动下,征书很快取得进展,共搜集16.8万余册书籍,为《四库全书》的编纂,奠定了丰富的基础。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经大学士刘统勋荐举,朝廷任命纪昀、陆锡熊为总办,以姚鼐、程晋芳、任大椿、汪如藻、翁方纲为纂修,以余集、邵晋涵、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在分校上行走”。乾隆还任命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以及大学士刘统勋、舒赫德、阿桂、于敏中等为总纂官。 由于...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42005-403349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8时11分50秒 杜甫《佳人》的图像解读及其意义...裙才是“一点红”。由此可见《天寒翠袖图》《竹林仕女图》构思之精妙,无愧“状元”之誉。 从宋代这两幅杜甫《佳人》诗意图始,历代不乏以此为母本的绘画作品,其中还有绘画大家的摹写。元赵孟頫有《天寒翠袖图》,姚鼐有诗《赵承旨天寒翠袖图》,明仇英《修竹仕女图》与《竹林仕女图》画面类似,添婢女在侧,以合“侍婢卖珠还”意。由宋画院状元之作,到元大家赵孟頫,再到明仇英,“天寒翠袖”诗意图备受书画名家青睐。及至清代,乾...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7/c442005-403337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7日9时17分10秒 慷慨十年长剑在,登楼一笑暮山横...随波逐流的内心潜在欲望。 应物兄是小说的主角,小说中的所有人物几乎都与他有关系。 首先是三代知识分子:第一代有研究柏拉图的女博导何为,经济系研究亚当·斯密的张子房,文学院的乔木,闻一多的学生考古学教授姚鼐,还有物理学教授双林;第二代即应物兄这一代,包括与应物兄明争暗斗的费鸣、性取向特殊的郏象愚、研究屈原的伯庸、研究鲁迅的郑树森、“三分之一儒学家”的大学校长葛道宏、文学院长张光斗,教授邬学勤、汪居常、华...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4/c404034-403201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4日8时13分53秒 《安徽文学》2024年第5期|杨献平:华东笔记:从合肥到桐城...的生活,人们应该按照理性原则行事,追求道德和智慧。不仅要有物质上的富裕,还要有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 桐城就要到了的时候,我内心有些激动,激动的原因,源自“桐城派”,戴名世、方苞和刘大櫆等人的发轫,后有姚鼐等人为其赓续。《清史稿》卷二百九《列传》说,“其(方苞)为文,自唐、宋诸大家上通太史公书,务以扶道教、裨风化为任。尤严于义法,为古文正宗,号‘桐城派’”。无论戴名世、方苞、刘大櫆还是其后世扛鼎者姚鼐,...
新作品#报刊在线#《安徽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5/c419006-402929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3日8时41分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