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93 篇有关 奥尔巴赫 的页面,用时 0.213秒.

第1页  共5页

何言宏:华语文学的南方变构

   ...界文学设想更多是对“民族文学”的超克。世界范围内现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意义上的国别和语言,尚未构成其超克的重点。这样的焦虑与超克,更多地体现在后来的世界文学倡导者如勃兰兑斯、泰戈尔和奥尔巴赫等人那里。特别是在法国学者卡萨诺瓦这里,对于民族国家和民族语言的双重超克,已经成了其所构建的“文学世界共和国”的核心问题。但是她的“文学世界共和国”,也是“一个有中心的世界,它将会构建它的首都、外省、...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5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16分22秒 《本雅明书信集》:本雅明的晚年朋友圈

   ...itt)的一封短信,为保全他的名节也就不予收入。《本雅明书信全集》(Gesammelte Briefe)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内容作了补充。但即便如此,我怀疑还会有其他信件被发现,比如已经有人研究本雅明和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的信件残片。本雅明和布洛赫(Ernst Bloch)关系也密切,但两人通信不知为何没出现太多。布洛赫活到战后,应该保留一些信件。因此也许以后还会有更大的“书信全集”……...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4092-4043538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8时55分46秒 著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詹明信去世,享年90岁

   ...的健康状况下降得如此之快,但好在我们能够把他带回家,让他在最后的几天里感到舒适。他平静地走了,身边环绕着他的家人,他的书和他的音乐。” 詹明信生于1934年4月14日,师从语言学家和比较文学家埃里希·奥尔巴赫,毕业于耶鲁大学,在1961年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萨特:一种风格的起源》。 在1960年代,受到萨特的影响以及欧美新左派、反战运动和古巴革命等事件的激励,詹明信开始相信“马克思主义通过集体运动的方式,...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04090-403260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3日9时27分16秒 陈雪虎:新时期文论话语分析之“透视主义”

   ...从现在中解放出来,历史研究应当摒弃当代自以为是的强行判决,真正把所有想象力都用于恢复过去或使它重现,以使过去如其所是地展示出来。《批评的诸种概念》直接展示了韦勒克自己跟“那已故的同人和朋友”“埃里希·奥尔巴赫这样博学且谙于世事的历史主义信条的支持者”的尖锐争议。在奥尔巴赫看来,要相信历史学家不会失去判断力,“他懂得判断究竟意味着什么”,历史学家“会停止使用抽象的、非历史的范畴去进行判断”,对于“那种存在于...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30/c419351-403094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30日8时59分38秒 吴晓东:小说的复杂是与世界的复杂相一致的

   ...报:您有枕边书吗?如果有,是什么? 吴晓东:每个阶段的枕边书都有所不同。高中的时候是《红楼梦》,本科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集,研究生阶段是加缪的散文,比如《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任教之后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奥尔巴赫的《摹仿论》。如今可能没有枕边书的概念了,有的是“床上书”。我的电脑桌旁边是一张床,床上始终都会堆满写文章要用的书。 中华读书报:如果有机会见到一位作家,在世的或已故的,想见到谁? 吴晓东:我可能想见...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5/c405057-4027814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9日8时5分57秒 臧棣:诗,必须是向所有生存境遇开放的一种语言实践

   ...书,是被我完完全全作为“批评著作”来阅读的。诗学论著或文学理论,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军事地理手册,或钱德勒的探案作品。新世纪之后,保尔·德·曼的《阅读的寓言》令我印象深刻,我反复读过多遍。还有埃里希·奥尔巴赫的《摹仿论》。 4 中华读书报:您关注网络上的诗歌吗? 臧棣:我对诗歌的生态环境一向都很关注。这可能也是职业习惯。从事诗歌研究,难免会对诗歌的传布和流通方式感兴趣。诗的意义和诗的传布方式有很密切的关系...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1/c405057-402681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日8时16分52秒 梁展 X 刘莉:文明形态与世界文学话语变革

   ...(Gerog Brandes)、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高尔基(Maxim Gorky)和郑振铎等人都先后提出了各自的世界文学理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至柏林墙倒塌这段时期,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柯尔提斯(Ernst Robert Curtius)、杰姆逊(Fredric Jameson)都重提了世界文学的概念;“9·11”事件之后,卡萨诺瓦(Pascale ...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9/c405057-402599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0日8时5分10秒 解构与重构——评刘亮程长篇小说《本巴》

   ...60、52页。 16 33 39 45 [荷]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的游戏要素研究》,傅存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9、129、12、11—12页。 34 38 [德]埃里希·奥尔巴赫:《摹仿论》,吴麟绶、周新建、高艳婷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14、15页。 36 [法]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18—119页。 37 [英]卡莱尔...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58526-402584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8时25分25秒 宋明炜:作为一份作业,它有了在中文里的新生命

   ...二十多种语言,博学而优雅,他对文学性的重视,远过于流行的理论。有两年时间我就按照他开列的书单,遍读西方文学,然后去他办公室逐本书去讨论。他让我读的理论和批评不都是正当红的,反而对我影响至为根本,如精读奥尔巴赫、巴赫金(丹老师自己的老师把巴赫金介绍到美国学术界),以及一些底蕴深广的英美文论家,如Edmund Wilson(威尔逊),Lionel Trilling(特里林),Tony Tanner,Peter...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5/c404032-4021622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5日9时2分43秒 古尔纳与格非对谈:真诚地去谈论痛苦

   ...和船队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在一些故事里,中国人没有随舰队离开,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在古尔纳的文字里,世界地图上有着丰富和迷人的往来足迹。 格非将古尔纳的作品与荷马史诗《奥德赛》联系起来。“德国学者奥尔巴赫的《模仿论》里有个很重要的观点,他说荷马不屑于去安排什么悬念,通过戏剧性的冲突吸引大家,然后故意留下一些紧张和暧昧的地方,让大家去猜谜。在荷马的笔下,没有任何事情是昏暗的,一定是清晰的,”格非评论道,...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7/c404090-401905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7日8时12分15秒 新时期文论话语分析之“透视主义”

   ...所有想象力都用于恢复过去或使它重现,以使过去如其所是地展示出来。《批评的诸种概念》直接展示了韦勒克自己跟“那已故的同人和朋友”“埃里希·奥尔巴赫这样博学且谙于世事的历史主义信条的支持者”的尖锐争议。在奥尔巴赫看来,要相信历史学家不会失去判断力,“他懂得判断究竟意味着什么”,历史学家“会停止使用抽象的、非历史的范畴去进行判断”,对于“那种存在于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最完美的艺术品中的普遍人性”,“只能在其特定的...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4/c419351-401731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4日23时18分49秒 陈早:我译的不是里尔克,而是我所理解的里尔克

   ...翻译好的作品往往能给自己带来许多启发,包括语感和思维方式,这也是存在于作者和译者之间的一个双向流动的现象。今后有什么新的翻译计划?你曾经说对自己的设想是平均每年译十万字左右。 陈早:去年刚译完的是一本奥尔巴赫的文集。未来可能会偏向于医学哲学和医学伦理方面的研究,我想翻译一些启蒙时期的医学著作,那是古代向现代过渡的关键时期,现代科学的很多思维方式和范式或许可以从当时的著作中找到一些源头性的东西,我希望能了解...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0/c405057-4013566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1日7时51分35秒 “批评”视域中的《洼地上的“战役”》

   ...所认定的基本德性。文学书写无法回避这些,更要勤加学习并加以呈现。真理-政教—美学机制当然要求以“概念”来教育,但要赋予概念以肉身,“典型”就是“肉身化”了的概念。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文艺所依循的不是奥尔巴赫所谓的“现代现实主义”,而更符合其所谓“喻象现实主义”(figural realism),但丁是此种“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一个人物形象虽然以真实原型为基础,也在一个符合“现实逻辑”(“生活真实”)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4/c448916-4013154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4日15时54分44秒 萨义德逝世二十年|音乐与文学的对位法

   ...兰·巴特(Roland Barthes)、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等如冰山般显见的法国理论家,《开端》的思想渊源,可追溯至埃里希·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 、保罗·瓦雷里(Paul Valéry)和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它们仿若暗礁般共同构成了萨义德思想的海域:他使用这些理论的...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6/c404091-4011956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6日9时26分38秒 文本阐释的难度与新时代现实主义理论的建构路径

   ...上是因为小说的“记录”感很强,或者说小说“摹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现场感让人印象深刻。如果我们的讨论仅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对作品的深度解读将会受阻。现在,或许我们需要做的是对“摹仿”一词的重新思考。奥尔巴赫在《摹仿论》中对文学的现实观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特别对早期的真实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奥尔巴赫引入了“预象”(figural)一词,阐释了“摹仿”在现实主义创作中的特殊而深刻的意义,指出“摹仿”的事件...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5-3261521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7时48分12秒 屠格涅夫逝世140周年|俄国文艺走向欧洲第一人

   ...——构成了19世纪小说艺术革命的基础。翻译书籍的国际流通为这种思想共识提供了基础,因为每个人都在阅读其他人。于是,一批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在19世纪50年代的欧洲大陆得以涌现,包括俄国的屠格涅夫,德国的奥尔巴赫和冯塔纳,法国的福楼拜,英国的艾略特和盖斯凯尔。1854年,艾略特在德国长期停留期间读了歌德、巴尔扎克、狄更斯、乔治·桑等人的作品。她写道:“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的东西,放大和扩张了我们与超出个人命运范围...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06/c404091-4007169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6日9时8分48秒 “弗兰肯斯坦的怪物”:韩国制造与古装丧尸

   ...文化殖民,这个判断大概率也是正确的。但这种正确既傲慢又无趣,在面对21世纪初的韩流时,这样的批评就已屡见不鲜,如果今天还以这样的方式延续话题,不过是用一个新的现象来验证一个陈旧的理论预设。诚如埃里希·奥尔巴赫所言,这是“通过介绍一系列具体化、有秩序的抽象概念而掌握大量材料的愿望;这导致研究对象的磨灭、虚幻问题的讨论,最终变成了赤裸裸的术语游戏。”[1]事实上,“后殖民”仍然隐含着二元对立关系,它的逻辑无法...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03/c419388-4004983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3日14时38分50秒 “确定性早已被历史洪流卷走”: 詹姆斯·伍德之论W.G.塞巴尔德

   ...国犹太画家弗兰克·奥尔巴赫(Frank Auerbach)为虚构原型的画家马克思·菲尔博(他在青年时被安全转移至英格兰,父母惨死于集中营),塞巴尔德并没有插入任何一幅画家作品,而是用基辛根犹太人墓园(奥尔巴赫父母的安息之地)的诸多照片取而代之。《土星之环》中当“我”揣测医学研究者托马斯·布朗爵士,是否在阿姆斯特丹出席了尼古拉斯·杜普医生的解剖学课时,塞巴尔德插入了这堂课在艺术史上的重要成果——伦勃朗163...

专题#专题#文学新苏军·批评有力量——江苏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专栏#叶子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0/c457816-4003212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4日17时43分33秒 现实主义如何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落地生根”

   ...的深度审察和对人性的多向度追问。因而,这些作品并没有带我们从生活表层的叙事走向纵深的童年生命的“真实”,这种囿于现实层面,缺乏抽身出来进行审视和批判的视角,在当今的儿童文学创作中也普遍存在。 艾瑞克·奥尔巴赫在《模仿:西方文学中的现实表现》中广泛分析了文学中的“现实”后指出现实主义绝不是对现实的同质表达方式。完全的生活真实,那是机械的镜子说、模仿说。尼古拉耶娃就强调:“即使是一个仿真的虚构世界,仍然是一种...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0/c404072-4003177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0日9时10分58秒 一种南方诗学风格的演变——艾伟小说新论

   ...走,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魔幻神奇乃至荒诞不经的场景贯穿全书,马尔克斯以这种方式完成了对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透视与展现,揭示出个人、家庭、社会等孤独的缘由[8]。而在德国学者埃里希·奥尔巴赫看来,近代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在于“严肃地处理日常现实,一方面使广大的社会底层民众上升为表现生存问题的对象,另一方面将任意的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置于时代历史进程这一运动着的历史背景之中”[9]。但马尔克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8/c404030-4000950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8日22时39分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