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界限”。当然,这种试验性的创作对于读者的阅读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此,苏尔坎普出版社在出版诗集时,还同时附上了由作者亲自朗诵的音频CD,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够听到作者用声音进行的阐释和演绎。 奥地利文学批评家保罗·杨德尔(Paul Jandl)认为,埃格的诗歌更像是“浪漫派与具象诗”的混合体,他在颁奖仪式上为获奖者所做的致敬词非常精准地总结出了埃格文学创作的独特之处:“读他的书,你会感觉面前出现了一...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90-4044348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22分40秒 二月世界文学动态...感促使卡夫卡在作品中常用讽刺的手法,描绘人类徒劳地逃离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书中提到,奥地利地处西欧与东欧的交界处,对于边境主题的浓厚兴趣将二十世纪的奥地利作家们联系在了一起。塞巴尔德认为,这些关注边境的奥地利文学就和他自己的文学一样,最终“超越了传统的边界”。 《卫报》|简·奥斯汀小说的新版封面 2月,企鹅兰登书屋旗下的青少年出版社Puffin宣布将推出一系列新版本简·奥斯汀小说,旨在面向年轻的言情小说读者。...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7/c404090-404331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7日9时13分38秒 泽巴尔德奥地利文学评论集出版已故旅英德国批评家和小说家温·格·泽巴尔德(WG Sebald,1944-2001)有关奥地利文学的评论日前结集出版。 《无声的灾难:奥地利文学论集》(Silent Catastrophes:Essays in Austrian Literature)厚544页,今年1月23日在英国付梓,美国版定于3月25日上市。 出版此书的哈米什汉密尔顿社介绍说,通过对伯恩哈德、施蒂夫特、卡夫卡、汉德克、罗特等作家的作品...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90-404220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8时20分57秒 时隔八十年,《维吉尔之死》迎来首个简体中文译本...个简体中文译本。这一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梁锡江与青年译者钟皓楠共同翻译的版本,填补了外国文学翻译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出版意义。 名列中欧文学四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非典型作家 赫尔曼·布洛赫是奥地利文学的代表人物,与卡夫卡、穆齐尔、贡布罗维奇并肩,被称为中欧文学四杰。米兰·昆德拉认为,布洛赫在文学上有自己独特而重要的贡献,甚至可以说,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和探索,“为小说的形式开辟了一条新路”。 布洛赫的...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8/c404090-403488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8日16时7分23秒 “炸裂”的文本,反思自身与世界的尺度相比于“德语文学”,“奥地利文学”这一指称在人们听来必先思索一阵才能约摸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轮廓出来,但对外国文学稍有了解的读者绝不会对卡夫卡、茨威格的名字感到陌生。新世纪以降,奥地利文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作品也备受赞誉。值得一提的是,近20年来,先后有两位奥地利作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与彼得·汉德克。相比于这些早已声名赫赫的前辈们,刚刚挥别的2023年或许是奥地利文坛年轻一代的丰收年。...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4/c404092-402423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4日7时38分21秒 菲利普·韦斯×王宏图:人类世写作与文学“乌托邦”...。我小时候也是一个天主教的信徒,也需要到教堂去做礼拜,我也有天主教影响之下的宇宙观。第二个根源来源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官方语言,这是具有官僚色彩的语言。第三个根源来源于纳粹的宣传语言,从霍夫曼斯塔尔开始,奥地利文学会对这样一种充满暴力和谎言的语言进行反思。 霍夫曼斯塔尔他就说,抽象的语言存在的哲理就像发霉的蘑菇一样。有一位法国作家也有这样的观点,就是说语言是能够让我们不用去直面这个世界的。比如说当读到“树”这个...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05/c405057-4008943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9日8时1分44秒 彼得·汉德克对保罗·塞尚绘画理念的诗学借鉴...启示录》(Die Lehre der Sainte-Victoire,1980),《童年故事》(Kindergeschichte,1981)和《关于乡村》(Über die Dörfer,1981)。奥地利文学评论家哈夫纳认为“归乡四部曲”展现了汉德克寻找自己新定位的过程,前两部作品着眼于空间,后两部作品着眼于时间,标志着汉德克从富有批判精神的语言游戏者转向具象世界的观察者。《圣山启示录》是“归乡四部曲”的...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20/c404092-4008127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20日7时57分17秒 德语文学也好看!歌德时代的德国思想界文艺界群星 德语文学泛指用德语写成的文学,包括德国文学、奥地利文学以及瑞士德语文学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以外的布拉格德语文学数量虽少,成就、影响却不容低估。它们由语言、文化、历史传统和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又各具特色,个性鲜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笔者潜心研究、译介德语文学,也涉猎比较文学,自然会以比较文学学者的眼光,来观察、探究德语文学的...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07/c404090-3185163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7日8时25分5秒 中奥作家维也纳对话:探讨“本土写作与世界想象”...体命运的探悟。在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民族在世界的角角落落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是她写作的源泉,她希望把它们展现给世界。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参赞陈平致辞 陈平在致辞中表示,自己同奥地利文学的渊源,也是从茨威格开始的。他在家乡徐州读中学时,听到了茨威格短篇小说《看不见的珍藏》的广播剧,令他印象深刻。他觉得,文学翻译于一国民众对另一个国家的了解、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很多中国现代文学作...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12/c403993-31352302.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12日19时30分22秒 谁是“没有个性的人”?...在这一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此时德语文坛上群星闪耀:卡夫卡、里尔克、托马斯·曼……他们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名垂青史的文学巨著,而且也以其深邃的思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其中,罗伯特·穆齐尔堪称奥地利文学人物中的佼佼者。 穆齐尔与弗兰兹·卡夫卡、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并列为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派作家。他的未竟之作《没有个性的人》也与马赛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403/c404091-31011398.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4月3日9时22分39秒 对过去岁月的缅怀...价。为了重寻罗特,漓江出版社出版了罗特小说六本,其中就有罗特的代表作《拉德茨基进行曲》及其姊妹篇《先王冢》,分别发表于1932年和1938年。在德语文学史上,这两部作品是哈布斯堡王朝神话的代表作,也是奥地利文学现象的杰出作品,是德语文学的必读书目。罗特曾经说过:我现在不是在创作,我现在只是记录这个时代。这句话,恰恰可以看作是罗特风格的真实写照,在这部《拉德茨基进行曲》和《先王冢》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罗特...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202/c404030-30436618.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2日9时6分0秒 “他是弥足珍贵的时代灵魂,无与伦比的维也纳心声”...期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代表作,又顾及作者整个创作中在主题、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变化,力图提供一个概括性的全貌。出版这套文集的初衷,就是让我国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位维也纳现代派文学的开路人,追寻二十世纪奥地利文学辉煌之源。 韩瑞祥 2013年1月28日 本文韩瑞祥先生为《施尼茨勒作品集》一书所写的序言。因原文篇幅较长,这里为摘选。 阿图尔·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119/c404091-29655178.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1月19日19时31分17秒 读伊尔泽·艾辛格尔:“向生而死” 犹在镜中...那样,毕生对“镜”表现出那么精微的敏感和那么激越的诗学痛感:1952年,艾辛格尔在“四七社”秋季文学聚会上凭借一篇以镜反射为叙事框架和意义基石的《镜中故事》震撼了包括伯尔和策兰在内的众多听众,从此成为奥地利文学超新星;2005年,年过八旬的艾辛格尔已是一位名载史册的文学大师,在独具一格的“电影自传”《电影与厄运》中,她再次借助“银幕”这一影像之镜传达了自己对倒映、越界、缺席、消失与重生的一系列思考。 伊...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605/c404091-29317887.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6月5日9时11分13秒 奥地利作家伊尔莎·艾兴格去世 生前被誉为“女卡夫卡”...欧共体欧洲最佳文学作品奖(1987)、魏尔海姆文学奖(1988)、巴伐利亚艺术学院文学奖(1991)、傅立特诗歌奖(1997)、还有最重要的奥地利国家文学奖(1995)。伊尔莎•艾兴格赢得了几乎所有的奥地利文学大奖,还有数不胜数的德国文学奖,2004年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113/c403994-28856847.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1月13日22时10分21秒 彼得·汉德克:经验的反刍或考古...离去如此,因为窒息的婚姻关系而主动失去妻子的痛苦也仍然如此。正因为这种泛化的、弥散的描述方法,让他的小说带有现代生活中的哲学意味,给人一种静谧的安慰或者重新唤起那种痛苦以及恐惧。 几乎在同一时期的奥地利文学谱系中,能够找到和他相似的作家,如伯恩哈德(1931-1989)。他们都经历过二战带来的伤痕,都是在母亲的单亲庇护下长大,后来也都有了继父。伯恩哈德的生父因为酗酒自杀,他辗转在母亲和乡下外公家之间直到...
报刊#文艺报#第四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104/c405172-28833866.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1月4日7时26分15秒 《人民文学》杂志社举办中奥文学交流报告会 庆祝两国建交45周年... 与会嘉宾 何建明讲话 欧诺德讲话 英格尔讲话 施战军讲话 在中国与奥地利建交45周年之际,5月27日,《人民文学》杂志社和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共同举办中国-奥地利文学交流报告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欧诺德、《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校长英格尔等出席交流报告会。何建明和欧诺德都向《人民文学》德文版《路灯》在德语国家和...
活动#交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708/c403986-28537437.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7月8日22时8分22秒 《人民文学》举办中奥文学交流报告会在中国与奥地利建交45周年之际,5月27日,人民文学杂志社和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共同在京举办中国-奥地利文学交流报告会。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欧诺德、《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校长英格尔等与会。何建明和欧诺德向《人民文学》德文版《路灯》在德语国家和地区引起关注表示祝贺,希望该杂志成为中奥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 施战军介绍说,《人民文学》德文版是面向整个德语区域...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6-06-06/88048.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6月6日6时58分11秒 《人民文学》杂志社举办中奥文学交流报告会 庆祝两国建交45周年会场 与会嘉宾 何建明讲话 欧诺德讲话 英格尔讲话 施战军讲话 在中国与奥地利建交45周年之际,5月27日,《人民文学》杂志社和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共同举办中国-奥地利文学交流报告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欧诺德、《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校长英格尔等出席交流报告会。何建明和欧诺德都向《人民文学》德文版《路灯》在德语国家和地区引起关注表示祝贺...
新闻#作协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6/2016-05-29/273307.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29日20时43分36秒 对德国文学的“全细真”研究(桂乾元)...的第一、二、三代主要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和联邦德国的小说、戏剧和诗歌创作等情况。 新版文学史还以附录的形式增补了二战后奥地利和瑞士的德语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的介绍和评析。作者意在强调德国文学与奥地利文学及瑞士德语文学之间的历史联系和相互影响,并帮助读者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掌握和研究德国文学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 介绍、评析代表性作家作品很细 该书介绍德国文学各个发展阶段和时期的代表性作家...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11-08/180623.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11月8日9时55分57秒 报告文学作家黎笙:读好书 “犹如灵魂附体”...面行走”;而茨威格是大写意,是在“空中飞翔” 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让茨威格荣登世界文学大师殿堂。其实茨威格写得最好的不是小说,而是人物传记。 将这位奥地利文学大师与美国现代著名传记作家斯通比较一下,不难看出,斯通画的是工笔画,一丝不苟;而茨威格是大写意,是泼墨。如果说斯通是在“地面行走”,那么茨威格却在“空中飞翔”。 比如斯通的名传《梵高传》,在准确...
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01-14/152014.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1月14日14时18分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