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图景。 《草木志》描写了在乡村振兴的政治背景下,东北边陲乡村墟里在驻村书记和村主任的带领下,克服诸多阻碍和困难,化解村民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引入外部资金,发展特色经济,走上恢复生态、文旅融合、脱贫奔小康之路的故事。乡村之于中国,不仅是一种延续千年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结构,更在于其中寄寓着深远的政治理想和精神乌托邦。现代文学以来的乡土小说,承担了在“山乡巨变”中解释中国、理解中国的使命,而新时代乡土小说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0/c404030-402130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2时56分35秒 新大众文艺浪潮中的西吉新乡土文学...悲壮到充满乐观主义的表达,其书写的视角、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呈现出极为不同的面貌。 马金莲的《亲爱的人们》,这部长达80余万字的长篇巨著,从20世纪80年代末横跨至当下,以一个西海固农民家庭脱贫奔小康的奋斗历程为主线,生动呈现了西部山乡的巨变。在书中,村里第一次通电时的新奇与兴奋,村民齐心协力修桥修路时的团结与干劲,还有村里年轻人紧跟时代潮流做起直播带货时的活力与朝气,无一不是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30-404413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12时19分55秒 “三三制”创造新时代文学和新大众文艺繁荣发展的西吉经验...、为人民抒怀、为人民抒情,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西吉故事、乡村故事。马金莲的《亲爱的人们》,这部长达80余万字的长篇巨著,从20世纪80年代末横跨至当下,以一个西海固农民家庭脱贫奔小康的奋斗历程为主线,生动呈现了西部山乡的巨变。董顺学的《月亮山下》,这部66万字的长篇小说,将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融入故事之中,反映出时代发展对乡村的深刻影响。单小花、李成山、杨秀琴、王晓云等农民作家的作...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3994-404413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12时19分17秒 冰天跃马行:激活传统文化 讲好丝路故事...不移将飞天舞绝技和敦煌舞派发扬光大,同时克服种种困难在乡村孩子心里种下了飞天舞蹈的种子。凌杰为兑现对史方庸教授转交信函的承诺,返乡投身敦煌担任驻朝阳村书记,引进数智化企业、发展现代化农业,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郑旭远赴敦煌投资开设数字文化企业灵虚互联,历经千难万险打造“数字敦煌”全链条文化产业。小说塑造人物群像,洋溢着理想主义情怀。 追求鲜活网感与现实质感相统一 温德朝: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
网络文学#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4/c404024-404388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4日8时46分15秒 走西吉,看文学“庄稼”茁壮成长...录这次易地搬迁,要记录这群人,要记录这个滚滚向前的时代。” 历时多年,马金莲根据采访所得和亲身感受,完成著作《亲爱的人们》。全书80余万字,从20世纪80年代末写到当下,围绕西海固地区一个农民家庭脱贫奔小康的奋斗故事展开,呈现出一幅西部山乡巨变新图景。 村里第一次通电、村民齐心协力修桥修路、村里年轻人做起了直播带货……“时代底色是充满希望的,我这本书的内在也是明亮的。”马金莲说。 书写山乡巨变,记录乡村...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7/c403994-404036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7日8时20分48秒 《草原》2024年第10期|杨彦魁 李马钦 潘秀峰:战沙——鄂尔多斯市荒漠化治理与开发纪实...草、苦参、麻黄等药材和农牧产品销售有了出路,为开发库布齐沙漠响沙带、七星湖的旅游事业和更广阔的沙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穿沙公路,如同一条黄金通道,绿了沙漠,催生了一条经济带,使沿线数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有了希望。 一条穿沙路,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悉数纳入链条,也将库布齐沙漠的绿化速度推向高峰:如今,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齐沙漠,三分之一都已披上了绿装,年均降雨量由不足70毫米增长到300毫米以上...
新作品#报刊在线#《草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0/c418989-403865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8时55分30秒 杨铁钢:时代表现与乡土再造...形成了《同舟村黄河滩地综合保护与开发规划方案》,其核心是发展冬枣栽培,以此牵动旅游业发展,使村民更快富裕起来,使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起来。 由于赵志强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坚持了“人民立场”——处处为村民治富奔小康着想,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确定工作任务和重点、思路、方案,而不是拍脑门、闭门造车。所以,每干一事都得到村民们的拥护和响应;干一事成一事,积少成多、滚雪球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5/c404030-403894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22时24分22秒 网络文学要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过程中的构思和心得。她通过采风、交流、研究资料等方式确定现实中的描写范本,总结出以人物塑造为核心的创作思路。人的因素,在山乡巨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领头人的成功塑造,带动其他人物的形象塑造,脱贫奔小康的“山乡巨变”也随着立体起来。深挖人物,让人物塑造有记忆点,故事落地就会水到渠成。展望未来,麦苏相信,现实题材创作还有很多的真实故事和人性光辉有待呈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3/c404027-4038148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9时46分29秒 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标...、年产100万吨饲草的“双百万”目标。但是技术上有难题,种草产量提不上去。 瘦瘦高高、戴着眼镜,朴实得如一粒青稞的刘昭明,接到的任务就是攻关高寒草地技术瓶颈,提高人工草地产草量——这是关系广大牧民脱贫奔小康的大事! 4000米以上的海拔,独特的高原气候,让不少从内地引进的草种水土不服,怎么办? 带上铲子、镰刀、尺子、秤、土壤取样器……刘昭明一头扎进了茫茫高原。从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从珠穆朗玛峰脚下到雅鲁...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9/c404019-403781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9日10时4分1秒 以青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数民族青年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和拥抱。 (二)各民族青年作家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背景下,描绘缤纷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宽阔的精神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实现脱贫奔小康的千年夙愿,凝聚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少数民族青年作家从纷繁多彩的地域生活、民俗风情中,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壮丽的历史进程与精神图景。 在本届骏马奖获奖作品中,羌族作家...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6/c403993-403768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6日9时23分20秒 石榴花开⑤ | 高擎“火把”越千年...育中心开幕,坚韧、热情、浪漫的彝族人民为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载歌载舞。 1956年,大凉山实行民主改革,彝族人民一步跨越千年,直接从奴隶社会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阿克鸠射将这句话,写在了《悬崖村》的封面。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悬崖村成为了一个面向世界、拥抱世界的彝族村庄,见证着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历史巨变。 背后故事 梦想的种子 刘涛 “我想当一名科学家...
专题#专题#文学里的村庄-石榴花开#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5/c459586-403473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9日17时0分25秒 人民心声 时代律动 文化传承...场感、画面感和音乐性的文字,生动再现了领袖对人民的关心和人民对领袖的爱戴,写出了十八洞村乡亲们脱贫路上的冲天干劲和劳动热情,也写出了湘西的绮丽风景与淳朴民风,从而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同样聚焦十八洞村脱贫奔小康历程的,还有已逝老作家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作品选择了18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或人物,从小切口入手,讲述他们自强不息,克服困难,奋发创业的故事。其中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舍弃高薪回乡创办养殖场...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报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5/c459541-403468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5日8时33分41秒 新时代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两种范式——以《花灯调》《雪山大地》为典型个案...405057-40116910.html。 33 [法]吕西安·费弗尔:《为历史而战》,高煜译,译林出版社2022年版,第248页。黑体为原文所有。 34 刘庆邦在创作谈中有极为相似的表述:“脱贫攻坚奔小康,让全国各族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具有彻底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性质。人道主义作为文学的宗旨之一,其精神一直被我们的文学创作大力弘扬,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参阅《心甘情愿写巨变——〈花灯调〉创作谈》,《文艺...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7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7时42分28秒 以新气象新作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吉·原野说。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沉睡在贫困中的十八洞村,自此蝶变,张开多彩而勤奋的翅膀,飞翔在脱贫奔小康的春风里。那样耀眼,那样明亮!”这是作家李迪写在《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起始的一段文字。他曾七上丹东、六下无锡、三季走过九省、数月往返永和、访遍十八洞村,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时代、歌颂人民。 为了创作...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新闻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1/c459178-403369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1日9时2分15秒 根本在于“写什么”与“怎么写”...业所采取的一项重要而实在的举措。“攀登计划”旨在鼓励与支持广大作家在创作道路上持续不断地向上再向上,从高原向高峰攀登,总体上较宽泛。与之相比较而言,“山乡计划”的指向则要具体得多,就是聚焦于“脱贫攻坚奔小康”这一特定的国家发展战略。两大计划实施两年多来,成果初显。前文所列举优秀作品中的不少种皆位居“攀登计划”之中。相比之下,在“山乡计划”中,虽也有可圈可点的不错之作,但已完成的作品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19351-403349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0日15时20分5秒 严英秀:向着小康,向着振兴...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5500元,人均收入比2006年刚定居时增长五六倍,彻底告别贫困。由一个杂乱的草原定居点发展成为4A级旅游景区,尕秀村有力地见证了藏区的全面发展,成为甘南农牧民扔掉贫困帽、阔步奔小康的历史性缩影。从游牧生活,到发展旅游业,同样一个“游”字,其中内涵却悄然改变,一种世代相传的民族传统已被与时俱进的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所代替。从过去的人畜混住,到如今院落、厕所、厨房被改造,再到接入现代...
专题#专题#跟着作家看临潭#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0/c459227-403026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3日8时57分42秒 李国平:和甘肃作家走甘南...。 另一个意外,并没有在采访团设计的行程中,是我们在冶力关采访牧家乐主人赵闹金曼前后发生。这个赵闹金曼,漂亮能干,关键不是一个人干,而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她是邻县卓尼人,也曾外出打工。这几年,脱贫攻坚奔小康的乡村热潮给她带来了思路,她在冶力关,开始是借钱、买房,现在政府投入,统一规划,已经开始打造升级了,她的牧家乐带动了周边20多户一起脱贫,一起致富。问及她的过去,她说:“之前是大专,现在远程本科在读”...
专题#专题#跟着作家看临潭#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0/c459227-4030261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1日11时57分43秒 《种城记》:“新山乡巨变”的正大书写...;新城矗立,暖阳高照。村民、市民乐在其中。 作家勇气十足,在一个环境狭小的偏远县域内,展开了壮丽的时代画卷。前面已经反复提及,两大板块都涉及国家叙事,一是城市征拆重建、棚户区改造,二是乡村脱贫攻坚、同奔小康。这样两件亘古未有、足以让世界瞩目的大事,在整个文本中,都如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时所形容的那样:“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各自都得到鲜明的表现而绝不划一。” 作家从寻常生活中,从“众...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8/c404030-403155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9日9时29分2秒 大周是一棵树...遇和空间,男性被严酷的生存压力激发出超常的聪明才智,女性成长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作者用详尽笔墨记述了秋风、秋香两位乡村女性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状态,她们从勤劳质朴、踏实能干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带领两千多人致富奔小康的村干部、带头人,当然,这离不开党的培养、群众的爱戴、家人的支持、个人的努力、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等因素,她们是大周村亮丽的风景。大周村秩序井然,生机勃勃,永远是出走者安清“内心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是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8/c404030-4030090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8日9时3分37秒 信仰的描摹或图腾的镌刻——《赣地风流》印象...滴,正是特定时代下的缩影,它像全息镜头,抓住了时代背景下的景深,从而令这一幅幅改革开放的画面,更加多彩斑斓、质朴可信。 时间推进到十八大以后,中国城市化发展,更是进入了快车道。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全民奔小康,成为国家的大政方针。作为历史见证者的作家,更是亲身加入这一事件中去。因此,她笔下的所有人物,都显得丰腴饱满、有血有肉。这就令《赣地风流》第三部分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而且文本的气势,更加恣肆疏放、洒脱...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0/c404032-402750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1日8时57分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