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202 篇有关 天象 的页面,用时 0.16秒.

第1页  共61页

为未来科幻电影表达打开更广阔空间

   ...文化深厚、绚烂的积淀,为文艺创作者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文本,供其取材、发散创新,对于科幻题材文艺创作而言更是如此。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屈原《天问》、李白《把酒问月》的诗语叩问,敦煌飞天图、各类天象图的描绘,风筝、孔明灯等飞行器物的衍变……不一而足,共同勾勒出中国文化中强烈的太空探索夙愿。虽然《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对于中国传统“飞天”故事的指向并不鲜明,但它的意义在于,为中国文艺创作赋予了强烈的中...

科幻#科声幻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84-404712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2分30秒 百戏未央

   ...诉他们,这是镇馆之宝。此话一出,所有目光聚焦石上,正在交谈的也闭了口,皆安静地等我道来,想要的氛围便达成了。其实在我心里,每一块汉画像石都是镇馆之宝,我也曾把这封号给过周穆王拜见西王母图,给过日月同辉天象图。只不过百戏图,的确称得上是宝贝里的第一名。 工匠将石面打磨得平整光滑,犹如一张要作画的宣纸。弧面浅浮雕的技法,使线条浑圆立体,图案像是从石上自然生长出来,毫无雕凿之气。百戏是汉代乐舞杂技表演的统称...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18-4046868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6日9时49分46秒 宁肯《城与年》:开掘京味文学的新地层

   ...下意识的人格自疗自救。 “黑梦”“秋良”这些大杂院子弟的成长经历中,散落着一连串诸如此类的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上关联、感应或折射着大时代症候的奇特片断。或是几处场景,或是一段遭遇,或是某个日期,或是某种天象,总归都是当时莫名其妙,几十年后重新提起再琢磨还是一头雾水。追忆逝水年华的小说叙述者通常拥有的那种直接出面对故人往事和远去的时代发议论、做评断的权限,在《城与年》这里被大力压缩。取而代之的,是摇摆在当...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3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11时22分44秒 书籍绵延,阅读的精神永在

   ...用。用过的甲骨攒到一定数量后,被集体掩埋。 楔形文字的泥板出现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初期只能记账,至公元前1500年才用来通信,后来希腊人、波斯人的政府公文也用此,直到公元78年,仍用楔形文字泥板记天象。泥板成本低,但易损坏,写不了长文,渐被莎草纸替代。 莎草纸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950年,后被环地中海诸国所用。在毁于公元79年火山喷发的凯撒岳父别墅(靠近庞贝古城)中,发现了600—1000种古书残片...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90-404663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9时10分46秒 《山花》2025年第4期 | 邹谨忆:鼠妇(节选)

   ...鼾声惊扰,翻来覆去间,恨不能徒手将他掰开两半,看看那内里到底有没有心。 风说来就来,呜呜呜,自街头贯向街尾,陈娭毑举起铁钩,勾住拉环,沉肘向下一拽,只听哗啦啦一通震响,卷闸门降下了大半幅,遮没了变换的天象,也拦住了幸灾乐祸的嘴脸。她女儿早先已打开空调,倒不必担心闷气,她丢开铁钩,就势点起日光灯。 这边陈嗲嗲便讷讷无言,摸出硬壳白沙想要再敬,强霸同侄儿一律将脸扭去对牢墙壁,他只得憨笑着,退回先前的旮旯,...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18988-404556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36分20秒 《人民文学》2023年第6期|周于旸:招摇过海

   ...到了第三天,他完全不闹了,又跟外公出海去了。外公问他,想通了?曾传裕说,没想通,这辈子想不通了。曾传裕一头扎进海里,干起活来不要命,养护船只,维修渔具,什么事都做,一天放八次网,觉也不睡,追星逐月,观天象测风雨,台风来了也不跑。曾传裕后来跟我舅妈坦白,他当时不要命,是觉得心上无牵挂。他以为死里逃生的次数多了,总能抓住些什么,摊开手一看,什么也没抓住。 曾传裕结婚那年,我正好出生。他和我舅妈是亲戚介绍认...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18/c418925-400164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16时38分52秒 刘康:时间的阈值

一只鹰在海岛落脚,那它还能不能再次回到港口?我想,摒除岛与岸的距离,天象和鹰的体力也是至关因素。如果把诗人比作鹰,体力则是他想象的阈值。 遗憾的是,作为一只雏鹰,我始终在岛屿的边缘踟蹰徘徊。而飞行,则是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一次又一次练习。到底能否飞出这片海域?我们扪心自问,但时间的支配方式决定了写作是一门奢侈的技艺,为此,我们在阅读中寻求突破,在经验里锤炼技艺,在想象中破碎屏障,但如何支配好写作与时间的关...

专题#专题#《人民文学》“新浪潮”作家观察#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59099-404514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15时30分11秒 仰观于天:艺术作品中的天文与星空

   ...引发了大量关注与讨论。古往今来,人们对天空总抱持着浪漫的想象与寄托,斗转星移,周而复始,春秋代序,生生不息。古人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通过对天象的观测制定历法、设定都城、建构文明。在世界艺术史中,天象是一个重要的母题,艺术作品中的星空不仅是人类探索外部世界的明证,也是观照内在世界的记录。 早期建筑:与天象休戚相关的艺术 建筑是一种注重选址、方位、材质和采光的在地艺术。在中国古代词源学中,“建筑”的...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04-404475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5分42秒 走进良渚

   ...里起步,逐渐向钱塘江口靠近,最终到西湖边扎下了根。 有人甚至更大胆假想:夏朝的先民,就有从良渚迁徙过去的。 ■ 图画与符号 良渚博物院。 一撇,两撇,三撇,一竖,二竖,三竖,交叉,十字,如鸟兽行迹,如天象变化,这些图画与符号,多达600多种。它们将那些陶器、石器、玉器,装点得琳琅满目。参观者生出许多疑问:这是原始文字吗?这是良渚先民用来交流的原始文字吗? 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一定是用来表意的。单义还是...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0/c404018-404427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6日8时45分32秒 《天涯》2025年第2期|庄越之:屈大均的异想世界

   ...确定性,以获得幸福感,但是个体的命运却往往被偶然性轻易决定,命运相比气象而言是更复杂更无序的系统。第二年,“天鸽”这个名字,因台风本体在中国华南严重致灾,被台风委员会从命名表中永久除名。 从台风这样的天象,到地理、草木、鸟兽,再到人事,屈大均的好奇和热情是充沛又动人的,汪洋恣肆、妙趣横生。他试图用产生于战国的五行之说来解释明末清初的世界,如雷州多雷,是因为南方属火,但是地薄藏不住火气,于是爆发而成雷。...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9/c418992-404422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6日8时44分51秒 后发制人的学院派小说——读格非《望春风》

   ...,基本上是一个正面角色。当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小说里的地主、富农大部分都是比较正面的角色,说明当代文学观念的变化。 《望春风》里的阶级敌人除了算命人,还有抽鸦片的赵锡光,他因为1949年春天观天象,把自己的碾坊、油坊、百十亩土地全部卖给别人,成了中农。赵孟舒擅长古琴,其实很像一个文人,还在领导人面前演奏过古琴,但被划成地主。赵锡光的长孙叫同彬,后来和“我”是好朋友,实际上都是财主的后代。 这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04030-404363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9时9分9秒 天下和田

   ...了,“玉石之路”拓展成“丝绸之路”。 此后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和田古老土地上,考古学家的手电筒光束穿透了千年黑暗,照亮了一件沉睡已久的宝物——五星出东方。 自古以来,五星连珠的天象被视为祥瑞。历史的尘埃被一阵偶然的风轻轻拂去,当这璀璨的星象重现东方天际,仿佛千年的预言在这一刻应验。这不是简单的天文现象,而是一个古老文明的精神图腾,在时间长河中熠熠生辉。 那时的中原大地,正经历着...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5/c404018-404253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5日8时52分5秒 元宵时节的清代帝京:从节令文物看四时之景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纪时的时间观,从而以历法、季节为依据,展开各种相对应行事和节日文化。 清朝是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入关前就接触明朝典章制度,入关后对汉族传统时令和节庆,大都遵照办理,也遵行一套依据天象运行、季节变换来决定作息和安排农事的时间观。另一方面,在季节活动和节令文化上,处处可见满、蒙原有风俗习尚,表现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特色。 年岁时序 满清在应对并适应环境和物候变化中,依时序展开既遵照汉俗...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42005-404169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2日8时27分1秒 天宫藻井

   ...至今仅此一例。 神秘的天文图 天文图出现在明代的建筑上,本身就极为罕见。 古人认为,上天的指令可以通过星象传达人间。皇帝自称“天子”,受“天命”统驭天下,拥有与上天互动的专属权利。历朝历代都有专司观测天象的机构,民间百姓不能染指天文。 明太祖朱元璋也不例外。明朝建立后,他把民间擅长天文的学者充实到专司天文历法的机构——钦天监,并要求钦天监内岗位必须世袭,其子孙后代只能学习天文历法,否则送到南海去充军。...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1/c404019-404058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6日8时42分54秒 焐热一门“冷门绝学”需要多久

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古文献学术前沿讲座”迎来最后几次讲座。 从战国竹书《赤鹄之集汤之屋》到中古史志天象纪事,这门课聚焦中国古文献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最新成果,涵盖古籍的收藏与保护、整理与研究、出版与规划等内容。 “古典文献专业一直被视为冷门绝学。”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海峥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早在1958年,北大就已经开始筹备设立这个专业,1959年正式...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3994-403960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12分41秒 《青年作家》2024年第10期|大解:影子在做梦(三题)

   ...王老头请长老吃土豆,没想到吃下土豆后,两人都力气大增,用手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地三尺走了一里多。这件事一直被村里的人们羡慕甚至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王老头今年又来请教长老,问,今年我种什么合适?长老说,看天象,今年的雨水不会太多,要不还种土豆吧,土豆耐旱。王老头说,您看到了什么天象?长老说,我在夜里看见天上有几颗星星有点发红,还一闪一闪的,有可能是星星上火了,火克水,因此今年可能雨水少,偏旱。王老头说,发...

新作品#报刊在线#《青年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18967-403930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9时46分10秒 岳洪彬:读懂“甲骨日记”

   ...容器,将铜水浇注到下方的模范之中。随着商业日益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海贝和玉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度量衡已具雏形,殷墟出土有量器和骨尺,甲骨文中也有“称”“量”二字。 甲骨文中除了关于战争、田猎、祭祀、疾病、天象这些大事,还记录了一些“小事”,比如奴隶逃跑了、“子”上学生病了、王的妻子要生孩子了等,为我们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商王朝。 甲骨文里有古人造字的智慧。甲骨文可以看作汉字的“童年期”。很多人认为甲骨文都是象...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7/c404030-403907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7日9时43分15秒 北京中轴线的全面呈现与深刻诠释

   ...的建筑群与无形的精神完美结合,才构成完整的北京中轴线。《北京中轴线》一书十分重视对北京中轴线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从左右对称的审美文化,五行、五镇、五色的传统文化,阴阳和谐的理气文化以及古代天象文化、吉祥瑞兽文化、数字文化、围合空间文化、九门宫阙文化以及桥梁水系文化等多个方面,深入北京中轴线的精神肌理,深度阐释了北京中轴线的何以如其所是。 全面展示北京中轴线的当代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中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4030-403850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8时21分42秒 历书的“变”与“不变”

   ...24奇妙云朵收集周历》,就是由53张云朵的照片制作而成。一些日历甚至脱离了纸张和书籍的形态,变成了蛋壳、印钞机、帐篷、盲盒、电影放映机等多种文创产品。 由“敬”到“赏”,更契合心灵需求。古代制作历法以天象为基础,古人能准确观测和记录天文现象,却无法解释各类现象背后的原因,因此便对“天”产生了敬畏,希望择“良辰”“吉日”行事,避开凶煞。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此已不太介意。当下的日历,以愉悦心灵为目的者更...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8/c403994-403845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9时36分42秒 “为人性而歌,为人类命运与共而歌”

   ...民族融合的重要性,《家园》塑造了藏族青年的代表琪加达瓦,这一形象是不是集中体现了您对这一命题的思索? 达 真:琪加达瓦的父母分别出生于长江源头和源尾,这让他得以用多元视角来透视血液里的多元融合。偶然的天象令他顿悟:闪电是龙的化身,是投影在大地的长江黄河。由此他想到,青藏高原以水的形式滋养东方的圆融,迥异于西方的文明。这样的人物形象设置,其实有很多的现实元素作为基础。我之前在电视台工作,有一次拍到闪电,...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6/c405057-403768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6日10时6分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