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67 篇有关 天台上的父亲 的页面,用时 0.125秒.

第1页  共4页

邵丽:因为热爱,所以书写

   ...但在其后的写作中,我有了更多的反思:难道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反动吗?城市是毁了农村还是拯救了它?有了这些反思之后,我更多地把城乡关系看成是一种相辅相成或者是一种自然的延续关系,比如我写的父母系列,如《天台上的父亲》《黄河故事》,还有《金枝》,都反映了这种关系。之所以能引起反响,是因为我戳中了人类的痛点,引发共情。 基于城乡对比和理性的思考,最终我认为城市带给乡村或者说现代文明给乡村带来更多的不是负面影响,而是...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3/c404032-403382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3日21时12分6秒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学里——近期长篇小说创作中的“现实题材”

   ...由己。这就是李凤群小说的文学性。因此,李凤群已经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这样的作家在当下中国并不多见。 四、历史还活在现实中 一个时期以来,邵丽的创作有意回到了家族的历史。她创作了这方面系列的小说,比如《天台上的父亲》《黄河故事》《风中的母亲》《金枝》⑧以及其他文体形式的作品。这种持续的写作显然有一吐为快的内心要求,或者说有自我窥秘也有自我解脱的内心驱动。这些作品中,每篇都不同,内容和结构各有侧重。但是最丰富、最...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4-3261517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6时55分13秒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学里——近期长篇小说创作中的“现实题材”

   ...由己。这就是李凤群小说的文学性。因此,李凤群已经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这样的作家在当下中国并不多见。 四、历史还活在现实中 一个时期以来,邵丽的创作有意回到了家族的历史。她创作了这方面系列的小说,比如《天台上的父亲》《黄河故事》《风中的母亲》《金枝》8以及其他文体形式的作品。这种持续的写作显然有一吐为快的内心要求,或者说有自我窥秘也有自我解脱的内心驱动。这些作品中,每篇都不同,内容和结构各有侧重。但是最丰富、最...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0/c404030-4003978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0日9时17分13秒 徐则臣谈《金枝》:一部“还乡之作”

我刚开始看这本小说的时候就想到了《黄河故事》《天台上的父亲》等好几个关于父亲、母亲的中篇和短篇小说,它们的确写得非常饱满,非常的自足,但是看完了说实话我还是有些不满足,觉得肯定还可以更深刻、更广阔地掘进,果然就看到这本《金枝》。在小说的一页非常明白地写到“金枝玉叶”四个字,我才判定这的确是写给女性的一首颂歌。我们谈论这部小说的时间节点是马上要过春节,这是一部“还乡之作”,中国人就是这样,往前推三辈,全是村里的...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金枝》#说吧小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6/c457609-4000753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6日14时45分7秒 邵丽:任何一种经历都不会被浪费

   ...中得到缓解和释放了吗? 邵丽:的确如此,我的写作过程既是思考的过程,也是反思的过程。在打量别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打量自己。如果你与自己和解了,就与所有人都和解了。 舒晋瑜:林鸽的老公会算命,《天台上的父亲》中“我”遗传了母亲的“迷信”,您的小说中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您觉得呢? 邵丽: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为什么那么多伟大的科学家最后都皈依宗教,这个问题需要深思。比如我...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09/c405057-3237078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日20时53分45秒 邵丽《金枝》:我的父亲母亲

   ...现在东方,在西方也是如此。在希腊神话中,即使是神也不能免俗,父子关系一直是个死结。弑父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也是人类的悲剧根源之一。 如果说我过去的作品比较侧重于从父亲的角度看问题的话——比如说《天台上的父亲》——那么这篇《金枝》,更多地是从家庭伦理方面,或者说是从家族历史方面讨论他。他从青年时期开始,自婚姻到事业都发生了“革命”,这样的人生在他那一代人中极具代表性。如果从乡村的、功利主义的角度看,像他那...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17/c404032-3210517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6日15时12分37秒 广为人知的神秘——《金枝》与邵丽

   ... 诚如批评家程德培在关于《金枝》的重磅评论中所做的梳理与总结,近二十年的邵丽作品中,亲情血缘始终是她创作依凭的重要生命经验。早年的《水星与凰》,后来的《河边的钟子》《城外的小秋》《糖果》,近两年的《天台上的父亲》《风中的母亲》《黄河故事》等,以及虚构叙事之外直陈心事的散文、诗歌,“所有这些文字无不穿越被遗忘所淹没的真情与假象、怨恨与挚爱,作者用严厉的眼光俯向记忆的万花筒,看到那斑斓的色彩无一不是稍纵即逝,那...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06/c404030-3261847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5日16时59分32秒 《九重葛》:走过生命的万水千山

   ...然不同的生活。他们每个人,在世界上相互温暖,却也在生命之旅中独自“朝圣”。邵丽以温情的笔调给予了万水和张佑安一个美好的结局,这是作者在疫情中写作(小说结尾的日期落款为证)留下的一抹亮色。邵丽近年写的《天台上的父亲》《黄河故事》《风中的母亲》等作品,都不是独立探讨人物命运的具体处境,而是将他们纳入历史的洪流中去安放、理解他们的存在。这种面向大时代的现实书写,不仅是主人公在两性关系、社会关系、时空关系中的辗转游移...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3/c404030-3269237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3日8时24分0秒 邵丽:人间温度

   ...果让你挑选一部作品,留给一百年后的读者,你会挑选哪一部?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才是经典,你觉得成为经典最重要的元素,或者说永远不会消失的价值是什么? 邵丽:我最喜欢的自己的作品是《北去的河》和《天台上的父亲》,如果只能挑一个,我选前者。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元素在于它的文学性,经典也概莫能外。它的人物、语言、结构和情节,缺一不可。 青年报:每一部作品,对于作家而言,都是一次分娩。回过头来看,从创作到上市,...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5/c405057-3268657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6日7时50分20秒 关于邵丽的《九重葛》:绽出的那一个

   ...点,她着手梳理家族历史,创作出《糖果》《金枝》等作品。依照这一分期,中篇小说《九重葛》位于邵丽写作的第三阶段,服膺在更深的层面上“接近和反思历史与现实”、“接受生活的最终安排”的题旨。然而,与同时期《天台上的父亲》《风中的母亲》《黄河故事》《金枝》等作品相比,《九重葛》表现出强烈的异质性,在某种程度上,它是邵丽小说序列中绽出的那一个。 一段亟待展开的亲密关系,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女性角色,构成了小说《九重葛...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2/c404030-3266225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2日8时41分59秒 首届“朱自清文学奖”组委会办公室公告

   ...《幼兽集》,作者:马笑泉 作品:《永隔一江水》,作者:邓安庆 作品:《朱三小姐的一生》,作者:任晓雯 作品:《多米诺男孩》,作者:张楚 作品:《飞鸟和池鱼》,作者:张惠雯 作品:《天台上的父亲》,作者:邵丽 作品:《佛跳墙》,作者:林筱聆 作品:《请喝一碗哈图布其的酒》,作者:海勒根那 作品:《离岸流》,作者:凌岚 朱自清散文奖 (按照作者姓氏笔画排序) 作品...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6/c403994-3258841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1日8时56分9秒 邵丽:潜入生活的河底

   ...淹没你。 即便众声喧哗,邵丽和她的文字都有独特的印迹。 不久前,邵丽的短篇《风中的母亲》获得了完全由读者投票评出的《当代》文学拉力赛年度中短篇小说总冠军。长篇小说《金枝》《黄河故事》和小说集《天台上的父亲》陆续推出,显示出她在漫长的文学马拉松中作为“爆发型”选手的优势。 “我生命的长度就是我写作的长度。”她的自信来自哪里? “我觉得我有话要说,有很多话要说。我没有写作的功利,只有‘说’的需求。...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1/c403994-3245156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1日7时50分44秒 邵丽:捕捉——情绪与世道

   ...实也未必就是真相。即使借助宗教视角看问题,我们离真相尚远,甚至可以说,永远都到达不了真相。但这依然阻止不了我们对感情刨根问底般的拷问。也许这就是我写作的目的之所在吧! 这种对感情的追问,我觉得在《天台上的父亲》这部作品里达到了极致。我试图通过一个极端事件——一个患了重度抑郁症的父亲想自杀,一家人便以爱的名义开始监督他——来剖析父子父女、当然还包括夫妻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可能认为,监督父亲的行为具有极大的...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14/c404032-3239891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14日9时20分51秒 第七届郁达夫小说奖评选启动

   ...名单 中篇小说奖 迟子建《候鸟的勇敢》 中篇小说提名奖 孙频《鲛在水中央》 马小淘《骨肉》 须一瓜《甜蜜点》 短篇小说奖 斯继东《禁指》 短篇小说提名奖 邵丽《天台上的父亲》 雷默《大樟树下烹鲤鱼》 徐则臣《青城》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01/c403994-3238996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11日5时57分42秒 邵丽的人与文

   ...得到广泛的关注,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短篇、中篇还是长篇,均是如此。”多年后来看,依然准确。 近些年,邵丽的创作又变了,开始聚焦于父母题材,从《黄河故事》《风中的母亲》《金枝》再到最近出版的小说集《天台上的父亲》等等无不如此,想她这样用大篇幅长时间不断书写“父母”的作家也是少见。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作家的责任,她一方面在重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亲亲之道,并非只构成尊卑有序的社会关系,毕竟“这种关系,只是一种服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02/c404030-3239076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2日9时50分55秒 【专题】“十号会议室”往期回顾

“十号会议室”往期专题回顾(点击进入) 第一期:罗伟章《谁在敲门》 第二期:东西《回响》 第三期:李宏伟《引路人》 第四期:邵丽《天台上的父亲》 第五期:徐则臣《青城》《如果大雪封门》《跑步穿过中关村》 第六期:南翔《伯爵猫》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01/c403994-3239031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1日18时35分47秒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父亲”“母亲”

   ...了叙述者想要为父亲正名的意图:“他再也不是我们家的耻辱,我要完成的正是我父亲未竟的梦想。” 尽管小说始终围绕父亲展开,但母亲绝非可有可无的角色。至少,父亲之死的背后都与母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天台上的父亲》中,父亲跳楼其实早已在母亲的预料之中,母亲只不过成全了想要寻死的父亲。她在最后一刻时的放手,更多的是出于妻子对丈夫的爱,还是和孩子们一样无法忍耐父亲而获得了解脱?同样,《黄河故事》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12/c404030-3232950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12日8时52分43秒 邵丽《金枝》:父之名——前世今生辨金枝

   ...意义的时间。 ——罗兰·巴特 福楼拜“感到现实主义是一种宗教苦修,他鞭打自己的皮肤,以便钻进别人的皮囊”。 ——詹姆斯·伍德 一 两年时间,邵丽的小说都涉及父母亲的故事。从《天台上的父亲》、《黄河故事》、《风中的母亲》一直到眼下的《金枝》,长中短篇皆有。轮番轰炸,从不同角度演绎讲述同类的母题,这绝非偶尔为之所能解释。如同那篇创作谈《说不尽的父亲》中所言:“一个时期以来我热衷于写父亲,...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08/c404030-3199360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8日14时37分17秒 邵丽《黄河故事》:小人物的家国情怀

   ...为主,着重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以生活化的语言为读者所称道。从写官场到“挂职系列”的所见所闻,再到近年来的小说创作,是一种由浅到深、由外到内,从客观讲述他人的故事到打开自我和对历史深层次挖掘的心灵表达,《天台上的父亲》《节日》《糖果儿》《大河》等一系列近年来的中短篇小说,无不展示出作家关注小人物,从小“我”到大“我”,最后上升到写出他们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的深层内涵。 中篇小说《黄河故事》是一篇用5万多字集中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04/c404030-3198790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8日14时36分14秒 邵丽:今天比以往更需要现实主义

   ...但在其后的写作中,我有了更多的反思:难道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反动吗?城市是毁了农村还是拯救了它?有了这些反思之后,我更多地把城乡关系看成是一种相辅相成或者是一种自然的延续关系,比如我写的父母系列,如《天台上的父亲》《黄河故事》,还有即将出版的《金枝》,就反映了这种关系。 基于城乡对比和理性的思考,最终我认为城市带给乡村或者说现代文明给乡村带来更多的不是负面影响,而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城市淹没或者代替农村...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25/c405057-3229167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8日12时18分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