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93 篇有关 天净沙 的页面,用时 0.126秒.

第1页  共10页

吟咏春天的歌曲 汇成历史与现实的交响

   ... 《诗经》中的“春日情结”为后世诗词中的“春景书写”奠定了坚实基础,无论是乐府的“离愁春歌”(如《子夜四时歌》里的“春鸟意多哀”)、唐诗的“清新春色”,还是宋词的“婉约春意”、元曲的“和煦春风”(如《天净沙·春》里的“春山暖日和风”),抑或是昆曲的“缠绵春梦”(如《牡丹亭》“游园惊梦”一折)、京剧的“梨花春雨”(如《梨花颂》里的“梨花开春带雨”)等,据此都有迹可循。这些与“吟唱”有直接关联的诗词曲,常以...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19389-4046618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43分26秒 书香不止纸墨间 今天我们如何阅读?

   ...。有时我教孩子一首古诗词,她背了上句不记得下句,就去问AI,每次都能立刻得到正确答案。我还尝试过让AI“给5岁孩子设计一个每天20分钟的阅读方案”,AI列出详细的阅读计划及相关资料。我让AI给孩子读《天净沙·秋思》和《咏柳》,这对AI来说很容易办到,但孩子听到一半可能突然聊起了别的话题,一打岔,AI也跟着“跑题”,阅读计划就泡汤了。 关于全民阅读,在家庭这个小单位里,AI可以做的有很多。比如,当我们制定...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3994-404661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43分19秒 孙甘露谈他的文字生涯

   ...情节。从文学谱系看,它某种意义上是在《波动》《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延长线上。它杂糅了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同时又是一个历史寓言。 您当时有计划用一组词牌为题写一个系列,为什么只写了《忆秦娥》和《天净沙》? 孙甘露:原先是有这样的计划,但是后来我注意到其他作家也在写,以我的性格便立即放弃了。 您曾经问过查建英一个问题,为什么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创作的形式冲动减弱了。作为那个时代中人,您自己是怎么看的? ...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0/c405057-404425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8时14分0秒 为形容词申辩

   ...ve)”。 名词和形容词平等的简单叠加,抽象和具体平等的简单叠加会营造出怎样复杂的“心灵景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诗人马致远脍炙人口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被同时代评家誉为“秋思之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云:“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显而易见,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个名词构成景语;枯、老、昏...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04090-4041345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9时9分11秒 京水散记

   ...南部流出,从当今的门头沟三家店出峡谷,再流入石景山,就与古蓟城联系在一起了。 元代戏剧家马致远为大都人氏,他在五十岁左右时归隐林泉,据传说他的归隐地就在当今北京市门头沟区九龙山下永定河畔的韭园。他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至今仍为人称道。 燕蓟的水 《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战国时期,燕襄公将燕国都城迁到蓟城。...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5/c404018-403615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5日8时41分11秒 天凉了,诗正暖

   ...色地传递出一缕缕跨越时空的古老叹息。元代白朴也有一首散曲《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同样是描写秋日黄昏的景象,但这篇作品影响力远不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白朴的《天净沙·秋》把萧瑟与明丽的色调混合在一起,青绿红白黄俱备,但并列的名词之间缺少一条线将其有机串联,各色交杂、淡而无序,未能抒发出个性化的细腻体察。用白朴来反观马致远,更能感受到马致远...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9/c419926-403490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9日8时44分21秒 “伟大的诗”远去了吗?——兼论新世纪诗歌的跨媒介特质

   ...是动态,都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静态摹写指的是诗人采取横向移植的方式,将他媒介所提供的素材化合为物象或意象。安琪的诗歌《电影中的蒙太奇》,将电影中常用的蒙太奇技法直接移用到诗歌写作中,竟然形成了与《天净沙·秋思》异曲同工的画面效果:白桦林、黄叶、白椅子、黄昏、孩子的目光、磨损的窗沿等物象的组合,充满韵律感和诗味。电影中的蒙太奇画面形成的碎片感,与诗歌的非线性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动态摹写则是诗人在利用他...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8/c404033-4032220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9日10时51分3秒 《绿洲》2024年第2期|周卫民:周卫民的诗

   ...问我是否愿意重来一次 假使命运的气垫船,已伤痕累累 夜行金叵罗 天冷,乡村夜晚空无一人 我们走在硬化过的柏油路上,突然关心起 角落里被逼上绝路的植物 它们既是爬山虎也是紫藤 既是舞春风的桃李,也是天净沙的秋思 我们走过一个墙角,又转向一片荷塘 晾晒的谷物和房屋翻盖的建筑材料 在超出灯火以外的地方 伸出淡淡阴影 我们走过一棵笔直的树 望见一地谦卑的枝蔓 我们指着九月十五的月亮 看一看彼此,年长一岁的轮...

新作品#报刊在线#《绿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3/c450424-402219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7日8时46分17秒 为守望者暖茶,为夜行人燃灯

   ...天,很多读者特意前来。得知书店可能有转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出笑容,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2016年,大隐书局在武康大楼开出首家实体门店,营造一隅“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的中式文化空间。青玉案、天净沙、苍梧谣、满庭芳……一个个温润美好的语汇,装点着一个个空间,让初生的这个书店品牌显现出独特的格调。七年来,20万册图书在这里栖身,200多位文化名人造访,800多场活动在这里举行,300多万读者在这里...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9/c403994-4015504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9日7时59分51秒 张新祥:回城

   ...还是没有问。因为岩明已经鼾声如雷。 第二天清晨,我乘坐农用车回勐傣城。上车时,田艳悄悄躲在街边旮旯里看我。我装作不知道。 回家了,两个月后的一个傍晚,我挎着一个牛仔包,拖着疲倦的身躯。活像马致远笔下《天净沙.秋思》里的游子蓦然回乡。幽灵一般站在久别的家门口,迟迟不敢走进去。看着熟悉的家,看着父母的背影,我确信世界上最温馨的地方就是家!刚走神,母亲便站在我眼前,与我四目相视。母亲泪流满面,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新作品#小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6/c404017-4002946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7日8时31分57秒 老藤:传统底色

   ...和笔名吗?你觉得名字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什么? 老藤:你好,很高兴能和你们聊聊文学的话题,《生活周刊》很有影响力,访谈的问题也十分接地气,我看过你们做的一些访谈,大都是一口气读完的。我的笔名与马致远这首《天净沙》关系不大。我这个人老相,老相在东北话里有少年老成的意思。我上中学时同学就叫我“老滕”,到了大学时无论同学还是老师都叫我“老滕”,后来发表作品时,觉得“滕贞甫”这个本名有些生僻,很多人容易读错,就在滕...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3/c405057-4002657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4日7时23分44秒 文学的魅力,也许就在那踉踉跄跄的迟疑中

   ...”而显得苍白无力。 因为文学的魅力恰恰在于对“绝对正确”的消解。它拒绝循规蹈矩,而青睐旁逸斜出,它既有情理之中,也有出其不意,它掷地有声的坚定让人心潮澎湃,而它踉踉跄跄的迟疑更让人感慨惆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古代悲秋之上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看似只是意象的堆积和名词的罗列,但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收笔使天地顿生苍茫凄凉之感,此时回味那近乎赤裸的白描,正是“无声胜有声”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31/c404030-4000306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31日9时35分31秒 文学的魅力,也许就在那踉踉跄跄的迟疑中

   ...”而显得苍白无力。 因为文学的魅力恰恰在于对“绝对正确”的消解。它拒绝循规蹈矩,而青睐旁逸斜出,它既有情理之中,也有出其不意,它掷地有声的坚定让人心潮澎湃,而它踉踉跄跄的迟疑更让人感慨惆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古代悲秋之上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看似只是意象的堆积和名词的罗列,但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收笔使天地顿生苍茫凄凉之感,此时回味那近乎赤裸的白描,正是“无声胜有声”的...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31/c407521-4000296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31日9时2分44秒 《解放军文艺》2023年第4期|郭富文:雷海兵哥

   ...闻系,曾任南海舰队政治部创作室主任,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女子陆战队》、长篇纪实文学《血火海洋》、长篇报告文学《奔腾的蓝马群》《谁主沉浮》《海战先锋》《雷霆劲旅》等。长篇小说《天净沙》获第五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二等奖,《战争目光》荣获第十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二等奖,海军金锚文艺创作特别奖。 补给船一靠岸,韩德森就赶着一头大肥猪上岛了,一见面就...

新作品#报刊在线#《解放军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26/c418981-3267404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27日8时47分37秒 形象思维与文章之美

   ...作者都惊讶手中的笔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形象思维是画家手里的一个调色盘,可以随意蘸取颜色,明暗冷暖,掌控画面的情绪。比如笔者的《万里长城一红柳》写长城上一群环保志愿者的愉快生活,其中的一段也是借鉴《天净沙》,但置换了形象模块,就拼出另一种情绪:“长城古寺戍楼,蓝天绿野羊牛,栽树种瓜种豆。红柳树下,有缘人来聚首。” 又如《风沙行》,主要写风沙的肆虐和沙漠生活的艰苦,但这类文字多显沉重,有压抑感。这时...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20/c419351-3261055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20日8时36分17秒 别样的散文,不一样的“文化中国”

   ...之间的“互通”与“互鉴”作为叙述的思路,仔细地叙述了《红楼梦》与《浮士德》之间的“互鉴”之处。同时,它也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柳永的《雨霖铃·秋别》、温庭筠的《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之间找到“互通性”。 给传统审美意识注入当下性 描写山水田园是中国散文固有之重要领域,也为后世留下了大量令人称道的优秀篇章。此类散文借景抒情,以景、物甚至山...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04/c404034-3259938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4日8时19分23秒 段爱松:斑斓捕梦人——我与外国文学之缘

   ...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时又会想到温庭筠的《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还会想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甚至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它们之间,虽然隔着不同的时代和国度...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8/c404090-3254732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8日14时31分57秒 垄间击缶者

前人谈到京西,感兴趣的多是旧时的遗迹。当年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名气很大,所写的“古道西风”处,现在还有人常去寻觅。言及京西历史脉络,可以上溯到很远的年代,像北京猿人遗址即是。这个地方有些神奇,掩藏着不少旧岁遗产,熟悉现代文化史的人还记得民国读书人到妙峰山采风的旧事,京西的神秘性,在云雾般的文字里飘来飘去。但这里人的日常生活如何,城里人未必熟悉。前些年作家凸凹先生的系列小说写到房山的山山水水,才让...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9/c404018-3253653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9日8时57分58秒 王崇明:日记中的诗话

   ...没有张惠言所谓的托喻。施先生也“不信飞卿词有此比兴”,可谓为前代多数学人共识。 诗词中注重比兴,也需用意象,但同时诗词中传达出的张力主要是用赋的方法,所谓“赋”者,就是铺陈。如传为元大都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之间的矛盾意象,加上“夕阳西下”的场景,才能出现“断肠人在天涯”的情感极致。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与“小桥”“流水”“人家”这九种意象的组合就是施先生所...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14/c442005-3250220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18日9时41分22秒 刘火:南北文学差异及南方写作的弱势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萧萧落叶”“百岁如流”(司空图语,《诗品集解》)的壮阔;而在南方,李杭育的葛川江、李宽定的黔北山岩、周克芹的川中丘陵、孔捷生的南方之岸,似乎就是一种“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语,《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虽说这是不同的美学范畴,本没有高下贵贱之分,但由此足见文学南北的差异,无论题材还是美学意蕴。连最能触及时弊、惊世骇俗、讴歌新人和报告时代风云的报告文学,以及撰写报告文学的大家也几乎为...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30/c404033-3246144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30日23时38分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