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695 篇有关 大众传媒 的页面,用时 0.154秒.

第1页  共85页

风华不减还是美人迟暮?——浅析新世纪“70后”女作家的“中年写作”

   ...续着90年代所构建的世界想象、国家想象、政治和文化想象”[2]。因此,讨论新世纪文学,便不能脱离作为其前史的1990年代文学。 1990年代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日用商品生产日益丰富多样、大众传媒快速更新迭代,中国势不可当地加速进入转型期。这种躁动不安、热血沸腾的社会氛围同样感染着文学领域,引发争鸣的文学现象频出。 譬如林白、陈染等“60后”女作家的“个人化写作”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强烈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27分36秒 网络文学评价标准构建的现实规制与逻辑依凭

   ...的用途》(1957年)、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1958年)、《漫长的革命》(1961年)、汤普逊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年)等,把研究对象从高雅文化或传统文学经典中解放出来,注重通俗文化、大众传媒文化研究,把理论目光聚焦于工人阶级文化、青年文化、女性文化、后殖民文化、日常生活文化,乃至同性恋文化等等。伯明翰学派对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广告、畅销书、儿童漫画、流行歌曲,乃至室内装修、休闲方式等...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27-40469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7时59分12秒 怀旧,或一种“晚期风格”——论当下青年写作的一个症候

   ...创见且基本正确的,解决方案是大致有效的。而笔者想在此补充两点: 其一,青年作家纷纷走向怀旧的原因是异常复杂的,它不仅涉及写作经验与处理经验方式的问题,还涉及全球化、现代化、经济转型、青年社会地位变化、大众传媒勃兴等诸多历史、文化上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作展开,笔者在此欲强调的是,青年写作中的怀旧倾向并非对社会学、心理学层面集体怀旧的简单反映或“平移”,它也关涉文学领域内部的种种因素——将“镜头”拉远...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3-404687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26秒 走向“晚期”:新世纪文学危机中的新变

   ...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增长2480万人;而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0亿人,较2022年增长5200万人[10],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传统文学的冲击在三十余年的研究中已成为陈词滥调。无论是锐气不足暮气有余,抑或是沉稳不足偏激有余,文坛中的“中年”与“青年”与其说是针锋相对的仇雠,不如说二者之间存在更深层的媾和关系,以你之有余...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3-404687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26秒 英美广播现代主义研究的兴起

   ...版成书更糟糕”(qtd. in Bloom 27)。广播既是面向公众的,但同时收听者也可能是孤独的个体或是亲密的友朋。在布鲁姆看来,正是广播的这种新特点,使得叶芝超越了私人阅读和大众收听的对立观念,在大众传媒时代为文学构想出了亲密的听觉受众(28)。叶芝一直对爱尔兰口头文学传统具有浓厚兴趣,早在1901年就曾与音乐家多尔梅奇(Arnold Dolmetsch)和演员法尔(Florence Farr)合作,...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4090-40451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20分55秒 新媒介兴起与大众写作变迁

   ...1.0时代以门户网站和图文作品为主,Web2.0则以影像、视听作品为主导。后来,依托B站、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知乎、豆瓣等社交媒体平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二次元文化、青年亚文化等数字文化生态。相比大众传媒时代如印刷、广播、电视等以专业化生产、单向度传播为主,移动互联网平台鼓励用户生产内容、互动式双向传播。 2010年以来非虚构写作这一纪实文体在中国流行,一方面与《人民文学》杂志开设“非虚构”栏目,陆续...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5/c404033-404395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5日10时22分42秒 当情感遭遇算法:互联网文艺评论的“自发性”难题

   ...种新的结构社会的力量,其作用于社会的方式与以往任何一种‘旧’媒介不同,它下沉为整个社会的‘操作系统’”(4),亦即被确立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在他看来,“数字媒体及其基础设施不再是‘有限的社会领域’(比如大众传媒),而实际上是‘横跨万物的分层’。我们生活在一个‘万物媒介化’(mediation of everything)的时代”(5)。借助这些理论思考反观互联网文艺评论,便会发现我们无法继续使用“媒介+评论...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33-404296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9时55分12秒 云深不知处——李云作品解读

   ...欢电影,但从来只局限于看电影。我知道,要写一部电影,这样的野心,我的才华撑不起。我曾经沉迷于周星驰电影的喜剧伦理,对那种克罗齐所提出的“艺术平民化”的“无厘头”喜剧样式特别钟情。毫无疑问,文化工业利用大众传媒制造身体幻想、提供游戏化的心理经验并克服认同焦虑,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大众充实了文化生活。身为大众的一分子,我很难不承认自己是趋时和媚俗的,对于那种现代经典的狂欢节式的亵神表演,我一度毫无抵抗力。虽然在传...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30-404223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9时31分57秒 “文学生态史”的开端——关于王尧《“新时期文学”口述史》

   ...之分。总之,“新时期”的命名触动了一个社会的感觉结构,自然让我们联想到20世纪初期的维新精神,或20世纪中期大破大立的开新行动。 新时期必须是“文学”的。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探讨。首先,1980年代文学大众传媒形式转变方兴未艾,文学,不论是小说、戏剧,还是诗歌、散文,仍是交流情感、传播讯息的重要平台。用陈思和教授的话说,这是由“共名”到“无名”时代的转折点,种种社团、创作此起彼落,质量俱佳,堪称是“五四”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04030-404207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12分49秒 贺姗姗:在现实描摹与历史对话中寻找“叙事的锚地”

   ...复杂情感,以至于德国著名学者瓦尔特·本雅明将小说家称为“讲故事的人”。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泛滥的发达技术主义时代,“太阳底下再无新鲜事”可言,原本由远方“水手”带来的种种离奇故事,已经被互联网、大众传媒弱化为一则则见怪不怪的新闻事件。“叙事”的式微,已然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韩裔德国学者韩炳哲在《叙事的危机》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当今是一个人人都在谈论叙事的时代。但吊诡的是,叙事话题的泛滥竟暴露了一...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4/c404030-404186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4日9时53分5秒 2024网络文学:类型创新多样 新兴题材频出

   ...于传统女频的故事框架,而是成为深刻反映并敏锐捕捉社会情绪的文本载体,展现社群性的成长体验和价值观念。属于“新世代”女性的新职场、新生活与新型的亲密关系,正逐渐成为女频网络文学重点描绘的对象。科技发展与大众传媒的变革越来越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主播”“博主”等新职业成为女频网文描绘的对象,而“新世代”亲密关系也不断被诠释和塑造。 网络科幻依然发展势头强劲。网络科幻不仅通过对未来科技和社会形态的想象,展现了人...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8/c404027-4040454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8日9时6分23秒 “青春”不只是文学的原始资本

   ...的夸耀表达着不满,又以一种最为真切的叙事方式和修辞手法努力去实现内在情感的抵达。我想要探索的,正是他们面对和想象这个世界的这一不确切的辩证法。[3] 我不否认这些青春写作的真诚,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大众传媒和出版等力量的助推下,以“青春”作为文学原始资本的写作,在世纪之交成为一种文学风潮。这种原始资本可以在出版市场和公共空间变现,也可以投资获益更多[4]。几乎和韩寒同时到场的是比韩寒稍稍年长的“70后”...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6/c404033-404032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9时58分5秒 温情 克制 缓慢

   ...奇,生伟大还是养宝贵的探讨,既长久存在于法与情的矛盾中,也惯常出现在社会新闻或影视作品里,只不过殊途同归的是,法理之外,人仍然要依靠艰难地实现“对自己满意”来完成真正的自我救赎。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是,在大众传媒生产方式和产品形态极速变革,以及由此引发的观众审美已完成数轮更迭的11年后,影片在彼时自我表达和此时观众接受中表现出来的从容与平衡,再一次说明,是枝裕和的选题和创作,其实从未主动摆脱过与生命无休无止的...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19388-404021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5日8时11分10秒 陈平原:读书的“阴晴圆缺”

   ...天太多地在强调知识的广博,很少强调思维的深度”;“将来稀缺的是独立思考、批判精神,不依附于前人、古人,不盲从于社会”;“阅读走入歧路,知识有了,修养没了——读书最关键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自我修养”;“大众传媒时代,阅读的同质化太严重——在今天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要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不受周围环境的诱惑,是很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真正好的状态是不断总结自己的道路,然后自己...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2/c404033-404000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2日9时9分52秒 “新大众文艺”:从命名到命题

   ...构图。这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众文艺不仅包含“人民”的历史地位认识,而且广泛涉及大众传媒与文艺形式。 很大程度上,“新大众文艺”的提出是与“新传媒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文艺家已经察觉,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大众传媒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围绕互联网的虚拟空间,文字与影像符号、图片、声音汇聚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区域,并且催生出众多富有活力的文艺形式。更为重要的是,技术革命带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革命。互联网果断撤除各种多余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04030-4039928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9时39分37秒 网文与出版如何相互成就?这个研讨会在京召开

   ...发展趋向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2月13日,“网络文学与中国出版”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网络文学研究室和《出版人》杂志社联合主办,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网络文学与大众传媒新兴交叉学科支持。 从网络文学与传统出版的融合与探索角度入手,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认为,网络文学不仅是传统文学的数字化,也供了新的叙事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文学对出版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

网络文学#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4023-403854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9时56分41秒 创伤与自愈——评杨怡芬《浪淘沙》

   ...颗地雷,在五年后被引爆了,即将退休的局长被举报,“床照”是举报材料之一,小葵与局长的那段过往也随之浮出海面。这是小说的开始,也是小葵走向女企业家的第一步。 “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这些字眼在近些年的大众传媒中被反复炒作,呈现出狂欢的姿态。在大众的狂欢化叙事中,权力被极大地妖魔化,高高在上地俯瞰藐视甚至是蹂躏大众,大众的反抗则是将权力再度编撰、改写,使其在妖魔化和本质化的道路上一去不返。尤其是“权色交易”...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4030-403851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8时32分50秒 保住诗性与扩大传播,应该如何平衡?

   ...空间中的诗歌传播与接受,逐渐脱离具体的时空框架,变得更加随机和碎片化。一句惊人、抓眼球的句子往往更容易被注意,导致标题党现象延伸至诗歌领域。这种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值得反思。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认为,大众传媒工具为诗歌传播以及大众参与诗歌创作、分享与讨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诗歌传播的准确性,避免曲解戏说低俗化的倾向。 与会者对诗歌传播的具体方式、途径有不同看法,但扩大诗歌传播的心愿是一致...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03994-403840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7日15时50分29秒 《百年孤独》开播|滕威:拉美历史书写话语权属于谁

   ...本身也算半个电影人,他在凭借小说出名之前,也给电影公司写剧本。他把《佩德罗·巴拉莫》的作者胡安·鲁尔福视为文学上的导师,后者也当过电影编剧。 事实上在拉美,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有许多小说家和大众传媒、电影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加西亚·马尔克斯也一度想要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他对于文学影视化一直都有热情,他的儿子回忆说,小时候就常跟着父母看电影,父亲还带着他们去看《巴黎最后的探戈》,很有意思。 加西亚·...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2/c404090-403805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2日9时6分10秒 作为方法的创意写作: 融媒体视域下的当代文学研究转型

   ...认为文学批评无法在文化产品和大众消费之间架起桥梁,指责批评家面对大众阅读的“盲视” 和“无言”(18);薛毅《创作的堕落与批评的缺席》则认为一大批编辑和记者正占据着批评家的位置,知识分子的声音无法进入大众传媒,批评家未能从传媒中寻找到与大众对话的空间(19);杨宏海《霸气的缺席———对当代文学批评的批评》指责批评家自认为是话语特权和批评特权的拥有者,却在都市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拒绝介入当下文学批评实践(20...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5/c404033-403760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5日10时5分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