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898 篇有关 多元性 的页面,用时 0.18秒.

第1页  共95页

李浩:小说技艺的“匠法”与“心术”

   ...说“匠法”研究,更着意呈现作品中的文学“心术”,照亮了传统文学理论批评和小说技法研究中被遮蔽的角落。当然,过于强调技艺层面,难免忽略作家个体性的艺术感觉,以及作品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文化意义。但文学作品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正是在理性与感性、技法和灵感、侧身之外与身处现场的动态平衡中求索与完成。 特别可贵的是,李浩在“固执己见”的同时也期待交锋,《匠人坊》系列兼具“片面的深刻”与“对话的姿态”,不仅是与十篇小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好的“少儿读物”不等于“儿童文学”

   ...为了固化这些特性,而恰恰是为了提醒人们,尤其是成人要关注这些特性的建构与形成,进而关注它们的革新与演进。 当然,面对当代儿童文学艺术与批评的双重演进,传统的儿童文学认知边界需要打开,儿童文学的开放性、多元性应该得到更充分的认识和实践。 我们不妨从语言、题材、伦理三个典型方面,来谈一谈当代儿童文学的特殊性。 首先是语言。我国台湾的儿童文学作家林良的“浅语的艺术”,常被引用作为儿童文学语言艺术的精练概括。今...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72-404696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40分23秒 从历史走向时代前沿的海派小说——围绕《千里江山图》的漫说

   ...什么都行。多元性就是不同价值观的合理存在具有最大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包容性也许主要是由社会形成的客观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不一定是必然的、自觉的选择,但是,多元性一定就是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态度取向所决定的。多元性较之包容性有着更大的平等和民主的权利倾向,因此多元性也是对等级观念的更大摧毁。异端的合法权利首先因包容性而得以存在,更因多元性而获得主流价值观的肯定。包容性形成的是上海社会和文化生态的结构机制,多元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30-404658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0时15分23秒 泛娱乐时代的“青年写作”

   ...作用和影响? 马原:你也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现在又在做文学批评。对于青年作家来说,在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时,应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明确自己的创作理念和目标。新的主义必然有积极作用,如打破传统的束缚,带来多元性。相反,它也会带来诸多问题,如碎片化和意义模糊等。 实际上,你刚才说到的解构,我当年的写作对我的前辈们的写作也是一种解构。因为他们那时更多地想的是文艺为政治服务,而我们这一代人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不...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5057-404656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13分13秒 在故宫邂逅古希腊珍品

   ...制成,形似橄榄叶,边缘饰有精细的浮雕点状纹,展现出工匠的娴熟技艺。 展览结尾特设“海月同辉”篇章,展出故宫博物院藏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13件重要文物,与古希腊文物相互映照,体现人类早期文明的多元性与共通性。 作为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的重要展览之一,此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27日。展览期间将举办系列学术讲座与教育活动,推动中希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19392-404652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8时39分5秒 “知识人形象”与知识分子写作的流变——以《你在高原》《应物兄》《北流》的知识分子写作为例

   ...重塑了知识分子写作的文化秩序和版图,成为一部地方性文化的百科全书。而从小说诗学角度来看,《北流》的地方性百科全书写作突出了人的生命与植物、语言之间的转喻式关联,这种诗性关联有着斯皮瓦克所说“星球性”的多元性、差异性、具体性特点,它致力于通过他异性的地方性话语建构、重构现有的文化秩序。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诸如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批评等后现代主义批评话语,结合了形式主义批评对空间叙事的关注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30-404649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23时55分48秒 “史论型”与“星座图”——另两种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及思考

   ...提高学术水平、开拓学术视野、吸取学术新见、了解学术前沿、强化理论思维、开展学术对话”,这就要求它“不仅在文学史意识、理论框架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而且对文学理论形态既要加大比重,突显其系统性、翔实性、多元性和丰富性,更要对不同形态的文学理论体系、主张和观点做出新的阐释,从中发现原创性文学思想并以新颖话语进行表述;同时从多层面开掘与论析文学理论形态同文学运动形态和创作形态之间充满张力的关系,发现前人未发现...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3-404625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19分26秒 探寻古希腊文明之源

   ...,制作工艺在今人看来仍叹为观止。 从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深藏于这些中国和希腊文物中的密码既非文化传播的实证,亦非技术同源的注脚,而是人类文明在相似认知阶段产生的精神共鸣。这种对照同台展示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多元性与共通性。 黄河长江孕育的农耕文明与爱琴海滋养的海洋文明恰似音乐厅里的二重奏,虽然遵循着不同的文明路径,却在敬畏自然、探索技艺、建构秩序的征程中,共同谱写出人类早期文明的壮丽篇章。或许这才是故宫博物院...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90-404609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51分33秒 将类型嬗变嵌入社会肌理

   ...类型为单元,横向解构各类型电影的艺术特征与社会功能。通过“断代史+类型史”的双重视角,为中国电影史书写开辟了新的阐释空间。这种“纵横交错”的架构既保留了历史书写的时序性,又通过类型切片凸显了艺术发展的多元性,为中国电影史研究提供了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关怀的新路径。 作者将21世纪前二十年划分为“前十年”与“后十年”,并赋予其不同的历史定位:前十年是诗意浪漫与娱乐元素并重的探索期,“大片潮”推动了中国电影的...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88-404609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47分2秒 机器人究竟梦见了什么?

   ...性的模式生成,与其算法的转换同步。在“正常”的社交模式中,Alter看似无意义的肢体动作和声音通常会被认定为交流中的噪音或是故障,但石黑和池上的实验却恰恰利用了无法被解读的声音和肢体语言,并凸显声线的多元性——动物和机器的混合——使机器人展现出一种跨越物种的多重主体性。 其次,Alter机器人的算法不同于传统人机交互对机器人回应性的要求,转而探索社交机器人如何以“回避性”的反应绕过语言为中心的互动,由此...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4080-404601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9时25分19秒 对话文学名家梁鸿鹰 ,AI时代我们如何学习写作

   ...丽君主持。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三位嘉宾围绕“无穷的彼处”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文学创作的无限性和可能性,分享了各自在文学创作中的心得与体会。 梁鸿鹰结合自身创作经历,从自身文学创作初心出发,对文学创作的多元性、创新性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发表了独到见解。他认为创作是抵达一个令你神往也令别人神往的境界,我们深处一个需要用自己的经历书写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时代,创作不仅是个人的精神探索,更应与社会、时代紧密相连。他...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3994-404599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8时26分57秒 杜威与五四运动的历史相遇

   ...明相遇之时敏锐而深刻地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杜威认为:“现在文化的新问题不是往前走去环绕地球的问题,而是东西文化怎样互相接近怎样互相影响的问题。”杜威认为,中国就是东西文化的交点。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一直多元性与普遍性共存,对于异质性因素采取包容态度,兼收并蓄、合而统之。就此,他提出了文明汇通的希冀与期待。 其一,立足现实,走中国本位的发展道路。20世纪初,杜威即主张中国现代化不可复制西方或日本,而应立足自...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63-404589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17分16秒 2025年3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的性别叙事 诗人自选 陈先发→弃巢(外十首) 朱 朱→别的维纳斯(外二首) 黄 鹏→世道苍茫,何人不是自弹自唱(九首) 庄 凌→心上的窗户(组诗) 罗璐瑶→潮水涌至(十首) 批评立场 李 壮→多元性、地方感与语言融合:关于《欧阳黔森诗选》 视觉人文 张佐香→宋朝的瘦风 王燕 丁心源→龟兹壁画摹写者的多维身份认同——以胡明哲为例 《山西文学》2025年第3期 步履 延宕,或到俄罗斯去 ...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36741-404274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15时31分51秒 洪子诚:承继与告别的难题——谈1990年代初王安忆的两个中篇

   ...,“在社会体制中甚至超出50年代的地位和声誉”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他们不愿正视得到的“恩典”,“既是赐予或馈赠,又是威胁”这一事实(特雷西《诠释学、宗教、希望——多元性与含混性》,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也没有能正视他们的写作不断重复渲染曾经的受害者身份,不厌其烦地采用自传性(或类乎自传性)的材料来维护受害者的“地位”,是为了长期保持利益索取的权利。这正如一位学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30-404578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10时11分20秒 卓牧闲《滨江警事》:警徽照耀下的人间烟火

   ...的细节描写,以及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的勾勒,如同在一幅市井长卷中截取了独特的切片,时代氛围浓烈而真切。 在人物塑造上,作品兼容了传统文学讲究“细节”和网络文学突出“人设”的做法,我们可以从真实性、多元性和成长性三个维度来分析《滨江警事》人物塑造的特色。 其一,真实性:烟火气与使命感的交织。主角韩渝从清晨起床后简单的洗漱,到在单位食堂与同事们一起排队打饭,这些琐碎的生活场景在作者的笔下跃然纸上。工作之...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27-404570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9时16分16秒 美,不被定义

   ...,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做出的选择都会是截然相反的。事实上,整形涉及的不只是医学问题,还有大量心理学范畴的问题。如果说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的话,那就是在不伤害自己、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我们强调美的标准的多元性、强调尊重个体的多元选择”。 来自生命体验的双女主叙事 近年来,双女主叙事成为影视创作竞相选择的热点。《想飞的女孩》《七月与安生》《流金岁月》《乔妍的心事》《了不起的女孩》等都选择以双女主叙事的方法结...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19388-404559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8时28分31秒 跨文化阐释的范式突破与学科构建

   ...下的中西文化深度对话则催生了研究范式突破——从单一文明内部的审美传统考察转向跨文化视阈下的艺术美学交互研究。这一转向既植根于阐释学(Hermeneutics)对理解前结构的解构性反思与后现代主义对文化多元性的理论确证,亦源于跨文化艺术创作实践对系统性理论框架的迫切需求,由此促成跨文化艺术美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应运而生。 就近现代中国学术谱系而言,跨文化美学探索可溯源至晚清民初的学术转型期。王国维在《红楼...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4030-404557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16时47分26秒 《山花》2025年第3期 | 王单单: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千种园林植物,其中的花卉,绝大部分都产自云南。西欧有句谚语,“没有云南的花,不成其为花园。” 植物猎人们将云南的花卉带到世界各地,也是“有一种叫做云南的生活”提前一百多年,在世界各地的试点;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接受云南的参与,也是云南文化检验自身兼容并包的一次契机。云南是世界各地众多花卉的故乡,世界通过这些花卉,找到了藏在喜马拉雅山脉之后的这个私密花园。“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追本溯源,就是遵从道法自然。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18988-404481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2分2秒 王蒙:中华文化、中华文学的传统,是虎虎有生气的活的传统

   ...认为,中华文化是古老的文化,是覆盖面巨大的文化,是独树一帜并拥有巨大影响与声誉的东方文化。中华文明是目前世界上保留下来的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是目前世界主流文化最重要的参照系之一,是使人类文化保持多元性与丰富性,从而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元素。 我们在不同的场合,都会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中华文化。那么,中华文化究竟“博大精深”于何处?王蒙曾经逐字加以解读。 他认为,“博”意即渊博、丰富、多样、富饶;“大...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05057-404524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16时5分27秒 AI时代的文科危机与应对

   ...这是因为,人际交往能力将成为机器无法取代的最重要人类技能之一。而且,意义的获取,离不开交往。避免人的异化和退化,离不开交往。从本质上说,人的机器化是人的原子化、齐一化、单调化,是对人的社会性、丰富性和多元性的压抑。相比于理工科教育,文科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习惯方面有先天优势,必须自觉地加强这方面优势的发掘和利用。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1/c419351-404503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8时51分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