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607 篇有关 外文所 的页面,用时 0.13秒.

第1页  共31页

我们的第一本书

   ...我,一个小小出版社的小小编辑,逐一敲响了数十位著名专家、学者的家门。 我在北京大学上过学,门道还算熟,于是比较顺利地请到了《中国文学》分册主编袁行霈和《法律》分册主编沈宗灵。漓江出版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合作最多,时任所长叶水夫自然就成了《外国文学》分册的主编。中国出版协会秘书长叶至善向来就很关心青少年普及读物的出版,爽快地把《文学知识与写作》分册主编应承下来。每个分册都要组织撰稿人队伍,《人民文学》...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18-4046592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7时31分6秒 为中国读者打开波兰文学之窗

2019年11月9日,年届84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林洪亮出现在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颁奖典礼上。 “在有生之年,我想把莱蒙特的四卷本长篇小说《农民》翻译成中文,让中国读者在这位波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字里行间感受这部波兰民族史话的精彩之处。”今年年初,林洪亮开始了这项80余万字大部头的翻译工作。每天伏案两三个小时,逐行字斟句酌,目前译出近30万字。“虽然现在有《农民》的中文版本,但那些都是从英文版...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31803-404607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23分4秒 罗念生先生与我的一段书信缘

   ...作为天性,而是把节奏感作为天性。 也可能是后人添上的,但须加以考证。我有病,时光可能不多了。因此就写到这里为止。 致敬礼 罗念生 九月十八日 来信交北京东城干面胡同东罗圈11号或北京建内五号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请替我打听安徽大学1929—1933年间的学生运动和当时外文系主任朱湘的活动和表现。这位诗人于1933年冬自杀而死,年仅三七岁。 又及 我收信后非常高兴。首先,对一名本科生来说,能得到大学者的亲笔回...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82-404607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22分34秒 2024我的文学生活(二)

   ...活文学现场,共同参与着文学生活、文学生态的塑造。希望回顾过后,我们都能找到更为清晰的坐标,一起朝前走。 ——编者 在开阔文学视野的意义上,写与译殊途同归 树才 作者系诗人、翻译家,现任职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2024年,也许是我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工作最忙碌的一年”,因为正好碰上“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先生告诉我,今年中法之间共举办了400多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也就是说,平均每天不止...

专题#专题#2024年度文学概观#本网年度集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0/c459954-404159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0日16时19分49秒 回顾“文艺时刻”,李洱、乔叶等共话2024年关键词

   ...的人际关系和道德伦理。2024年,张楚印象最深刻的文艺作品,分别是李修文的《猛虎下山》、韩松落的《晚春情话》、常芳的《河图》和电视剧《唐朝诡事录》,这些作品都呈现出对历史和时间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副研究员戴潍娜认为,她的2024年关键词是“救助”。做文学或者做研究是她的业余生活,主业时间在做流浪动物救助。这同样可以回应AI的话题,人类现在对待流浪动物的态度,或许就是未来AI对待人类的态度。人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3994-404068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8时56分59秒 “围炉·腊八夜话”2024文艺盘点活动成功举办

   ...的人际关系和道德伦理。2024年,张楚印象最深刻的文艺作品,分别是李修文的《猛虎下山》、韩松落的《晚春情话》、常芳的《河图》和电视剧《唐朝诡事录》,这些作品都呈现出对历史和时间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副研究员戴潍娜认为,她的2024年关键词是“救助”。做文学或者做研究是她的业余生活,主业时间在做流浪动物救助。这同样可以回应AI的话题,人类现在对待流浪动物的态度,或许就是未来AI对待人类的态度。人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03994-404008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11时30分31秒 季羡林先生的“君子之风”

   ...作的编辑来说,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经验,激动之余不免有一丝紧张。季先生笑容和蔼地望着我,眼神中含着鼓励。我把丛书的内容及作者阵容向季先生作了扼要的介绍,最后很恳切地提出了想请他当顾问的请求。对于社科院外文所这些专家的情况,季先生自然是很了解的,有的是他曾经教过的学生,有的则是他相当熟悉的朋友。季先生一边听我的叙述,一边轻轻点着头,但他一开始并没有对当不当顾问之事进行表态,他需要时间思考。 其间,我们主要...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3/c404063-403878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4日18时5分9秒 陈纳:忆杨周翰先生

   ...哈佛的一年访学结束,暂住在波士顿郊区的梅尔罗斯(Melrose)小镇。九月间的一天,申慧辉来电话,说杨周翰先生来哈佛了,让我过去小聚。申慧辉是我的学长,文革后北大英语专业的第一届研究生,毕业后在社科院外文所工作,正在哈佛访学(也是哈佛燕京的项目)。中国传统认为,“他乡遇故知”是三生有幸的事,能够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见到自己的导师,当然十分高兴。申慧辉住在E街(Everett Street),与哈佛法学院...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0/c404063-403864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0日11时38分11秒 张子清、傅小平:我翻译的原则是决不望文生义

   ...为内刊翻译和写文章。文革时期,我是逍遥派,没有卷入当时的政治。文革刚结束,外国文学研究所就恢复了工作。现在成了国内介绍外国文学主要杂志之一的《当代外国文学》就是在八十年代初创立的,我当时被分配当编辑。外文所规模不小,一共40人。当时设立了英美文学研究室、苏联文学研究室、法国文学研究室、德国文学研究室和日本文学研究室。在这样学术气氛浓的大集体里,我得到了熏陶和锻炼。 从1980年开始起,我参加了陈嘉先生与...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05057-403838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11时3分16秒 非洲非虚构文学:一种自我求索和发声方

   ...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探索自我、寻求表达和发声的过程,不断发展和多样化的非虚构文学,不仅为非洲人民提供了一个表达、反思和变革的有力工具,也使得非洲文学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学》编辑)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9/c404090-403158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9日8时46分29秒 浙江文学馆实施“诗教计划”,开启文学通识教育新范式

   ...断阅读、积极尝试,并希望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爱上文学,在创作的过程中收获对人生的感悟。在互动环节,在场嘉宾和诗人们还纷纷给小学生们签名留念。 “诗教计划”书新卷,诗意绽放绘华章 观摩结束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钱塘诗教”总顾问树才在浙江文学馆一楼多功能厅主持召开了“我见:关于当代诗教”座谈会。 邱华栋在座谈会上表示,中国的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在各个朝代有不同表现,延绵继承、发扬至今。在新时代背景下,...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7/c403994-4030720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7日14时48分35秒 重读聂鲁达再一次从20世纪汲取生命与爱的力量

主题:大地上的灯——聂鲁达诞辰120周年 暨“聂鲁达诗文集”新书首发式 主办:译林出版社 时间:7月12日 地点:智利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编辑 汪天艾 嘉宾: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赵振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戴锦华 今年是智利诗人聂鲁达诞辰120周年。这位从遥远的智利走来的诗人,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他曾在上世纪20年代抵达上海,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两度到访中国,与萧三、丁玲、艾青等当代...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04090-403000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9时16分3秒 泰戈尔与犹太世界的交汇

   ...起的那个非常特殊的时刻,那时刻沉默,然非常凄美:“我确信,他(泰戈尔)的感受不亚于我,在国家历史上固有的所有危险中,仍然存在着不可侵犯的事实,那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7/c404063-402940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8日8时12分12秒 诗是一项无条件的言语劳作

   ...的表现力。 作者简介 树才,原名陈树才。诗人、翻译家,文学博士。1965年生于浙江奉化。198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90-1994年在中国驻塞内加尔使馆任外交官。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著有《单独者》《树才诗选》《节奏练习》《灵魂的两面》《心动》等诗集;译著有《勒韦尔迪诗选》《夏尔诗选》《法国九人诗选》《杜弗的动与静》《小王子》《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等。2006获“徐志摩诗歌奖”...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6/c405057-402935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7日7时43分56秒 契诃夫戏剧里的“黑暗森林法则”

   ...自我牺牲的劳动,索尼娅毕竟在“黑暗森林”上方看到那“洒满了钻石的天堂”,这为光明的期待提供了诗化的担保和信念。而契诃夫也终于找到了除自杀和结婚外真正“开辟了新纪元”的戏剧结尾方式。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

世界文坛#影像艺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1/c404093-4027549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1日8时18分3秒 我与高莽先生的缘分

   ...97年,俄罗斯总统访华时为他颁发俄罗斯政府奖章,也是在这一年,俄罗斯作协吸收他为名誉会员。2011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我初识高莽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印象中是通过中国社科院外文所郑恩波老师的介绍。出现在我眼前的高莽,身材高大,戴一副眼镜,说话有喉音,声音浑厚而温和。他外表最具标志性的特征,是一头蓬乱的头发,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他的头发永远梳不整齐,或者干脆不梳理,顺其自然,就...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8/c404018-402729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8日8时44分26秒 “引进来”“走出去”亮点纷呈

   ...示的就是这样一本本可待成追‘译’的作品。”在本届图博会中国作家馆举办的《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阶段成果发布会上,文库编委、《世界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叶丽贤说。据介绍,该文库是作家出版社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联合打造的大型世界文学经典翻译出版项目,计划用10年—15年的时间,重新翻译、编辑、出版一批世界文学经典。2019年9月立项以来,项目已分两批陆续出版《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梭罗文存》《爱伦·坡经典小说...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7/c403994-402652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7日7时48分1秒 卞之琳家书二十二封(下)

   ...四好连队运动。 海门乡下情况怎样?今秋是否又获丰收?你母亲身体怎样?你们一家人怎样? 祖恩在上海的通讯址,我忘记了,来信时请附带告诉我一声。 祝好。 之琳 九月十一日 通讯处:河南息县东岳公社学部干校外文所 简释:张曼仪《卞之琳生平著译年表》1970年所述,“7月随外国文学所全体同事到息县东岳干校”(张曼仪:《卞之琳著译研究》第217页),与此信所说“我已在七月十三日到了这里河南(东南部离安徽不远)息县...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5/c404063-402634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5日8时9分1秒 经典,作为文明互鉴的心弦

   ...化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进而为我们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他山之石’。” 《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项目自2019年9月立项以来,组成了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外文所所长陈众议,曾担任《世界文学》和《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杂志主编的高兴、苏玲,以及青年学者叶丽贤、戴潍娜为核心的编委会,同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团队齐心协力,以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多次进行书目研讨、译者遴选、质量...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1/c403994-402615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1日15时7分16秒 文学家的衣着

   ...行服饰。在冯思纯的记忆里,父亲废名“一年四季都是布衣布鞋,一套咔叽布的中山装一穿就是十几年”。在学生杨武能眼里,第一次见到老师冯至也是身着中山装,“那一年十月里的一个早晨,在当时破旧狭窄的社科院内通往外文所楼左侧的大路上,我站在一群等待研究生复试的考生中,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冯先生。他拄着手杖,头戴旧呢干部帽,身着旧呢中山装,面带微笑,迈着沉稳的步子向我们走来,自然随和地和一些原本认识他的考生交谈”。...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0/c404063-402329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0日8时48分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