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876 篇有关 复旦大学教授 的页面,用时 0.165秒.

第1页  共44页

在无界阅读中发现“读书这么好”

   ...妙融合,市民游客可沿着诗词脉络,在青砖黛瓦间追寻历史足迹,于潮起潮落中重拾文化乡愁,在诗与景的对话中实现旅游与阅读的深度融合。 “如何跟外星人打招呼”“李白懂外语吗”……九获“银河奖”的科幻作家江波和复旦大学教授邵毅平先后带来的两场趣味讲座,拉开了闵行区图书馆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的序幕。从《科学画报》图说科技主题展到“旧书新知·申城淘书乐”市集寻宝,从线装书制作到春日民俗之旅,贯穿古今、联结虚实的立体阅读矩阵,...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3994-404659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7时22分17秒 首届“新时代文学批评新人培育计划”启动仪式暨“新媒介时代与文艺大众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新乡举行

   ...评中心教授南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苏州大学资深教授王尧,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洪治纲,《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韩春燕,郑州财经学院党委书记、河南师范大学教授马治军等专家学者,首届“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0/c403994-404639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0日14时1分13秒 董丁诚:一本尘封多年的课堂笔记

   ...。他给我们讲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和文化”,又讲了“玄学、佛学与文学的关系”。第二次讲课时坦承“上次准备不够,讲得有点乱,这次准备得好些”,如此名家,虚怀若谷,令人钦佩。 蒋孔阳(1923—1999),复旦大学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曾来我校讲学。他对先秦美学有深入研究,给我们讲了“老子‘大音希声’和庄子‘至乐无乐’的音乐美学思想”。后见他出版了《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一书。 许杰(1901—1993),...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63-404622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12时42分53秒 她们如何讲述?

   ...形成媒介间性框架下的互文系统。这种互文性不仅实现了女性记忆档案从私人书写到公共领域的空间转换,更通过不同媒介的协作,在印刷文化、舞台艺术与数字平台的交叉界面中,建构起具有时空穿透力的集体身份认同范式。复旦大学教授Sandro Jung以19世纪英国地方刊物Ladies Memorandum Book为中心,探讨其作为女性诗歌发表平台如何促成区域性写作共同体的形成。他认为,女性作者通过诗歌创作确立区域与性别双重...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4090-404562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9时23分46秒 严锋谈游戏与艺术——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文化生活

3月29日,花城文学课举办第15讲“游戏与艺术——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文化生活”。复旦大学教授严锋从为什么游戏是艺术,游戏是怎样的艺术,游戏如何借由技术的进步解放我们的创造力等方面,为观众全面介绍了自己多年以来对游戏的观察。科幻作家分形橙子受邀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及对谈嘉宾。 活动现场 严锋以自己与广州的一段奇妙的缘分作为开场。1992年,严锋为了给自己的个人电脑配置一张声卡,专门来到广州法政路65号的一个小...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1/c403994-404507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17时2分7秒 山东大学成立作家书院

   ...讲席教授曹文轩,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孙甘露,吉林大学哲学社科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张福贵,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苏州大学讲席教授王尧,复旦大学教授、MFA创意写作专业学位项目负责人王宏图,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原创文学研究暨出版中心主任何平,北京作协副主席周晓枫,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山东大...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3994-404449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9时34分36秒 AI赋能千行百业,传统文科也不例外

   ...目前已知现存的甲骨片的总数大约是有16万片,这16万片当中有很多都是残片、碎片。那么,如何把这些碎片拼合到原来牛骨和龟甲上?必须借助于AI。 清华大学的李霜洁研发了人工智能文物拼缀系统“知微缀”,其与复旦大学教授蒋玉斌、博士生杨熠等人合作,以AI引导人类直觉的交互方式,带动研究者高效发现甲骨新缀,目前已发现超过50组甲骨新缀成果。蒋玉斌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机协同的甲骨分类缀合研究”,目前甲骨缀合成果...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2/c407521-404443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2日9时36分8秒 “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所”的往事

   ...系飞跃的十年》,《复旦》1959年10月9日,第3版)杨宽先生也参与编纂《中国通史》,负责“原始、奴隶社会部分”,共十五万字。(贾鹏涛撰:《杨宽编年事辑》,第211页;《关于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杨宽拟兼任复旦大学教授的通知》,B34-2-206-3)这两部通史连同《日本通史》《中国农民战争简史》《清代地理教学挂图》共有370万字。(《政治挂帅干劲足,众人拾柴火焰高:中文系历史系群众性科学研究开花结果》,《复旦》1...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04063-404401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7日8时39分41秒 魔都“野猫”的百年“叫魂” ——从李金发到陈建华

   ...,陈究竟是以何标准说“读不懂”?若曰陈1966年已在其“瘦驴人”烙上李的印记(时19岁),却谦辞尚未读懂李诗,此尚可解;然陈2004年获哈佛文学博士已两年(时57岁,后历任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对李诗仍说“读不懂”,这就不是“谦辞”二字便能解释了。判断陈对李诗“懂或不懂”,视角有二:“心理相通”与“学理打通”。陈19岁时若对李诗无甚“心理相通”,也就不会在“瘦驴人”留下李的烙印;但“心理...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2/c404057-404370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2日8时37分18秒 95年前,鲁迅在环龙里演讲

   ...,分别由王学文和冯雪峰担任负责人,教员包括了“左联”“社联”的知名学者和进步作家,李一氓(社会科学家)、阳翰笙(作家)、柯柏年(社会科学家)等都曾担任教员,还有戴望舒(诗人)、胡也频(作家)、汪馥泉(复旦大学教授)等人也曾来授课。曾在补习班学习的冯毅之(后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追忆:“到暑期补习班来上课的都是左联和社联的名人。我当时是个青年学生,能够见到这么多的大作家和学术界的权威,并亲身听他们...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4063-404350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7时23分37秒 章培恒先生的内曜与心声

   ...文中写道: 蒋先生字秉南,江苏徐州人,生于1903年,逝世于1988年。1927年至1929年间在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求学,师事梁启超、陈寅恪诸先生。毕业后曾在河南大学、东北大学等校任教,1943年担任复旦大学教授,直至去世。蒋先生始终坚持陈寅恪先生的传统,忠于学术,对曲学阿世的行为深恶痛绝,自50年代以来,他没有写过一篇趋时的学术文章,也没有参与过任何一次学术批判;在我的印象中,他甚至没有在系里、校内的学术批...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20分2秒 书店与校园社区共生相融

   ...派文化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 建筑二楼的李新炎图书馆与书店无缝衔接,不少学生在此阅读、自习。朵云书院·复旦管院店开业的第一场活动——“云上书榜”与“管图未读好书榜”2024年度年榜发布在二楼活动区举办,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马凌、窦一凡为青年学生推荐年榜好书,畅谈阅读感悟和发生在朵云书院的故事。由世纪朵云策划评选的云上书榜从书店角度为读者推荐好书,此次榜单由50位云上书榜的评审投票评选而出。复旦管理学院图书馆的未...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03994-404240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7时3分54秒 “素人写作”升温,热的是人间烟火

   ...经历以及父母故事等。他笑言,如今送外卖更接近于“调节生活的一种状态”,甚至是“锻炼身体的方式”。 “第一次看王计兵的诗就特别感动,诗句表达出基层劳动者的艰辛与真切,这是其他未曾体验过的人很难写出的。”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表示,文学需要一种新的进化,“历史深处的这部分人真正体会了时代的重量,质朴的同时又具有跋涉的生存体验。” “劳者歌其事”,首先是“劳者”,“劳”不光是艰辛,也是自己生命的投入,真正把劳动融入创作...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03994-404239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6时59分48秒 一个人的文学史——读陈引驰《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

复旦大学教授陈引驰提到朱东润先生的意见特别有意思:“有的地方如果讲不通,可能就是无法讲通的,上千年前传下来的东西,倘若句句都讲得通,肯定就是不对的。”这意味着常识往往就是真理,陈引驰重视常识,其新著《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突破教科书式的模子,书中有讨论,有推断,有质疑,有互参,有搁置不论,不局限于各种具体的文学史知识,而是重在梳理文脉演进的关节转捩处。 何谓文学史、何谓文学、何谓中国文学,这是讲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4030-404199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9时9分25秒 打开了解海派文化的新窗口

   ...间却深藏掌故八卦。” 1942年陈蝶衣在《万象》杂志上发起通俗文学运动,就通俗文学的定义、内容、形式、功能与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由此产生了文学理论上的新变,即消遣娱乐成为文学的本质和功能之一。”复旦大学教授栾梅健指出,相关理论揭示了海派文化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陈蝶衣对现代文学史尤为突出的贡献之一。 流行乐坛“词三千”传唱不息 一口气为1945年电影《凤凰于飞》创作八首插曲,是陈蝶衣作词生涯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3994-404195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6时43分30秒 新春里读的第一本书

   ...族和中国历史。 谭先生的文章深入浅出,准确生动,明白如话,没有专业基础的读者也能读懂。希望在新的一年,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跨越历史俯瞰壮阔山河,领略、感悟、回味其中氤氲着的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 (作者为复旦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 科幻与乡愁的深邃交响 刘慈欣 科幻文学作为舶来品,在我国扎根成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同中国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这片土地上特有的中国科幻。科幻小说集《故山松月...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31/c403994-404111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1日7时57分31秒 人文视阈下,语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学诗歌拓展教材、高考模拟题、大学诗歌奖投稿作品的展示,指出当下诗歌教育创造性的种种问题。 第二场圆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何浩主持,圆桌围绕上一场主题发言提出的教学试验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复旦大学教授金理回应了上午场以来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从家长的角度指出“读法”问题无论在中学语文教育还是大学文学教育中都是关键要素。进而指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需要引导学生重新回到历史语境,设计出有效的问题并且保持对...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03994-404051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0日8时34分38秒 焐热一门“冷门绝学”需要多久

   ...典文献专业。在4年的本科生涯中,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考订这些训练,给葛兆光打下了“很好的学术基础”。 “这是站桩训练出来的内功,就不像花拳绣腿那样经不起检验。”葛兆光如今是复旦大学教授,也是古委会的副主任。 据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光辉介绍,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是响应国家“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高端人才培养需求而成立的,就是要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3994-403960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12分41秒 李洱:文学,是对横穿古今的问题发言

   ...多儒学研究机构的人,有的人问我要书,我当然也乐意赠书。他们看过之后,表情神秘。曾经有一个人走过来,指着我说,你呀,可真有你的!其实,小说写的从来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我们的经验,是记忆的生长。 周末周刊:复旦大学教授王宏图曾这样评论,《应物兄》这样一种知识、思想高度密集的知性写作无疑会让不少读者遭遇难以逾越的阅读障碍,他们原本的期待无一得以兑现。这已不单是一个阅读接受的问题,还涉及更为深层的问题:小说能不能这样写...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0/c405057-403922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0日10时0分13秒 “多元互鉴与文学谱系:中外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

   ...根溯源,回忆杂志酝酿与初创时代,对杂志与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陈建华强调,《中国比较文学》的诞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及前辈学人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回溯自己与《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的学术渊源,作诗寄望比较文学学者在跨、通、融层面取得更大成就。专家学者立足当下,聚焦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国角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傅修延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反思人与物关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3/c403994-403743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日10时55分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