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88 篇有关 士大夫精神 的页面,用时 0.112秒.

第1页  共5页

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

   ...来的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名家最大不同之处。 以陶渊明的创作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典型田园诗,其内容虽以田园风景、农民及农村生活为主,但其书写者都是士大夫,属于古代士大夫的一种文学审美结果。中国古代田园诗是与士大夫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是古代士大夫对中国古老田园文化与文学传统的新创造。 钱志熙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等。著有《...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3/c404064-4029181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3日10时29分37秒 林彬:大江深处月明时

   ...,脑子里跳出来的是一个诗句“大江深处月明时”,我想就说说我和葛兆光先生、南帆先生以及《八闽文库》的故事吧。 1987年,我突然对禅宗感兴趣,是因为读了葛兆光先生的《禅宗与中国文化》。我对其中禅宗对中国士大夫精神塑造的影响,对“清净本心才是永恒的真正的”,对“清泉环阶,白云满石”适意自然的生活状态,对“满船空载月明归”的清远意境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给当时还在扬州师范学院的葛先生写了信,谈了感想,并表...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9/c404032-402809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9日8时45分52秒 《人民文学》2024年第7期|姜明:八千年的凝视

   ...城逃窜,作为防务重臣的王懿荣不甘为俘虏,跳井殉国。还来不及破译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信息,他手中的龙骨就虚化为了所谓的文人风骨。当然这也可能是龙骨的价值之一,没有文字的流传和提炼,人等同于蒙昧的野兽,所谓的士大夫精神,所谓的文人风骨,肯定是难存的。 一定看到了王国维。王懿荣身后,刘鹗站了出来,罗振玉站了出来,王国维站了出来,郭沫若站了出来,一代代甲骨文大师接续钻研,就是为了破译龟甲上的文字到底是什么,有什么背景、...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8/c418925-402805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9日8时12分1秒 《苏东坡时代》海南首发式暨研讨会纪要

   ...中国古典文化和古代士大夫精神的黄金时代,用文学笔法写出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孔见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历史、文化现象,他的创作是合乎逻辑的,从浅到深、由点到面,从文化空间向心灵空间拓展,对以苏轼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精神又一次重新审视。他通过对海南岛的研究、苏东坡时代的研究,研究中华民族生成的精神力量,下一部大作一定会有更深厚的哲学意蕴。 彭明哲(海南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长): 《苏东坡时代》从中国文明造极的本身大格局里...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5/c404034-402718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5日12时37分19秒 从苏东坡看儒家王朝的士大夫文化

   ...写苏东坡,把苏东坡放入历史和时代的河流,去描述苏东坡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苏东坡不是偶然出现的,他是从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是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 谈及中国的士大夫精神,孔见表示,真正典型、完整的士大夫精神就在宋朝,“如果能把宋朝文脉与当下社会连接起来,我们或许会有更多的收获”。宋朝可以叙说的事物很多,但最值得称道的恐怕还是苏东坡所在的士大夫阶层,“他们身上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让小人无地自容”。 活动现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1/c403994-402399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1日8时5分26秒 韩敬群:一个30年不愿“走捷径”的总编辑

   ...成长积极鼓与呼,真正将培养年轻作者和年轻编辑视为己任,时时将中国原创文学事业的未来牵挂在心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韩敬群在北大习得的行事准则。正是这一点坚持,让他在这个趋名逐利的时代以近乎“士大夫精神”的风骨和气节,成为行业中的一盏明灯,启迪、指引、照亮后来的人。 以“学者”为引 见到韩敬群的时候,他正独坐在一间小会议室里第三次审读张楚的新作《云落》。“我的办公室稿件堆积杂乱,所以我喜欢在这个会议...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0/c403994-402132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0日16时53分44秒 陈曾寿日记“褶皱”里的桐城派

   ...学的余绪,以姚鼐、曾国藩为榜样,以学术来转移世运,最终完成时代风会的转变。 如上论述所透露的政治消息,对桐城派现代命运有相当影响。桐城派人物的政治热情在清朝尚未覆灭之前,是王朝内部有志之士的道德自励与士大夫精神之呈现,是封建社会士人内部精神之一流。正如1933年年间,陈曾寿称赏陈祖壬为周学渊所作《息庵记》,特录于日记。陈祖壬此文从马其昶最为擅长的《易经》之学出发,对“乾之象”、“随之象”加以发挥,高度称扬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2/c404063-401812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2日8时45分23秒 在江南锻造中国现代艺术的革新

   ...志是唐代王维的《山水诀》,开篇第一句即概括之后漫长千年中国文化水墨绘画的精髓:“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 可见,中国绘画是文学性的,是诗意的,也是文人士大夫精神的托物言志之载体。这必然是和西方重视视觉写实和感官刺激的表达不同,不仅仅只是媒介不同,更是两种艺术表达之诉求。因此,色彩感是较难把握的,尤其是作为一种抽象意味的色彩,那必然是和主体审美能动性以及独立思...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1/c404004-4015038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日8时36分15秒 作为“一代人”和成为“一个人”

   ...比如,讨论五四一代的“孤独”“隔膜”关联于现代个人的主体与自主;关注知识者“走向人民”的过程与心态,标举知识分子的“平民化”,针对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命题的局限与绝对;瞩目知识者自讼、自省的传统连带于士大夫精神传统在现代的转化;对不同形态“新人”的刻画则试图撑开、丰富“新人”的面貌、想象。此外它还刻画了知识者在一系列矛盾状态间的挣扎:诸如理想与行动,“现在主义”与虚无主义,热情、真实与市侩、颓废等。 随着精...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5/c404063-4014008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5日20时18分22秒 在城与人之间

   ...识人与平民身上的创造精神。他从同古堂后人那里嗅到琉璃厂的气味,在梅葆玖的风采里感受到梨园要义,而启功身上的“雅的律尺”是“精中之精”,为世间最难得。读人多了,他便感到,晚清后文化人身上弥足珍贵的是传统士大夫精神与西洋绅士精神的结合。梅兰芳如此,张伯驹如此,老舍大抵也如此。迷于古,易限于酸腐;过于西化,则与民气远甚。最好的境界,是梅兰芳提倡的“移步不换形”。 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日报》有一个“流杯亭”...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3/c404018-4011656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3日8时40分55秒 《天涯》2023年第5期|汗漫:向上复向前

   ...地山四十多年短暂人生中的诸多片段:与妻子周俟松之间的深情;呼吁民众在国难当头时应匹夫有责和抢救居延汉简时的家国情;与张爱玲、老舍、冰心等人的交情……在“有情者”许地山身上,有“空山灵雨”的一面,也有“士大夫精神”的另一面。 向上复向前 汗漫 一 一九四一年八月四日,香港,罗便臣道,许地山寓所。 下午两点,周俟松把庭院门前的奥斯汀牌轿车擦干净,发动。丈夫许地山没从二楼书房下来,她看看手表,抬头喊:“地山——时...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07/c418992-4007269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8日6时50分7秒 《长城》2023年第4期|王力平:漫话“雅”与“俗”

   ...的博弈,基础和前提是士人“入仕”,博弈的焦点在于,究竟是“势”对“道”的服膺,还是“道”对“势”的臣服。士人的价值选择是“从道不从君”,并由此构建起修、齐、治、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士大夫精神人格。 陶渊明“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正是这种精神人格的体现。当代知识分子理论不乏关于知识分子与权力、与资本关系的剖析和论述,读《陶潜传》,让人深感“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新作品#报刊在线#《长城》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1/c418987-4006091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4日8时42分29秒 《天涯》2023年第3期|储劲松:归袖翩然——杨万里最后十九年

编者说 回看中国古代诗歌史,王勃、杨万里在各自的时代中没有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但他们的艺术气质和独立人格,恰如其分地与传统士大夫精神融合,并在诗文中完成了各自的“诗人之光”的色散实验。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杨万里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野菊》),这其中蕴含的不断扩散的精神光谱,也被李劼和储劲松挖掘、点亮。 今天推送储劲松《归袖翩然——杨万里最后十九年》,以飨读者。 ...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31/c418992-4000339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5日9时7分7秒 陈思和:三十年前的读书札记

   ...统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原先那种四方蛮夷、中州独尊的‘天下’观念的破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中国不过是世界许多国家中的一个,而且和欧美、日本相比,中国还是一个弱国。这种基本的世界图景的改变,在强烈震撼士大夫精神习惯的同时,又将一个更大的问题推到他们面前:如何理解这些域外强国与中国的关系?从魏源开始,一直到王韬,许多人都采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关系的模式来理解西方强国与中国的关系,断言这基本上是一种互相...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28/c404063-3267578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28日9时47分26秒 生命本体论的价值归属——当代诗学本体论问题之二

   ...人悲悯的理由,也可以成为“生命本体论诗学”的生动例证。 所以,王国维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3是非常有道理的。显然,他赋予了李煜以一种“文化身份”,即具有“士大夫精神”的写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呢,自然是因为其悲剧生命人格的投射。从他的作品中,王国维看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7/c419351-3265193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7日9时19分31秒 城门开

   ...是因为今天我们还没有讲好南宋的故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深入思考总结提炼了“宋韵”的八句话,“我们要讲述的宋代故事,都在这八句话里头。”这八句话是——浩然正气的爱国主义,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经世致用的“浙学”思想,放眼天下的海外贸易,典雅敦厚的士大夫生活美学,丰富多元的市民生活,奠定后世审美范式的文化艺术,以三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 宋代的士大夫精神,代表了那个时代最高尚的政治理...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5/c404018-3259322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7日8时53分35秒 北京有棵黑槐树

   ...坠落的花米,雨点一般顽皮地落在头顶和衣襟上。 “槐街绿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庭前槐树绿阴阴,静听玄蝉尽日吟”。在中国几千年的悠久文化中,不但能时时看到吟咏国槐的诗文,还形成了包含中国文脉中士大夫精神的“槐文化”。 偌大的北京城,不是没有别的树,别的品种的树也不是不会开花,相反,很多绿化树的花,都比黑槐树的要鲜艳夺目、更加艳丽绚烂,但我独爱黑槐树的气节和风骨。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06/c404018-3246779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8日7时57分54秒 中国诗歌的精神

   ...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可谓一份坚守心中之道的宣言书,一篇大隐于市的心灵告白。陶渊明平淡冲和的后面,是其“守道”的风骨气象,因此历来被推举为士大夫精神的榜样。陈子昂则在逶迤颓靡风气盛行之时,意识到他心中看重的精神价值必须通过诗歌发声,因此提出确立诗歌正道,发出震古烁今的呐喊:“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呼唤恢复强调精神性追求的诗歌主...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1/c404030-3245220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1日14时17分40秒 《天涯》2022年第3期|王樽:秉烛夜游

   ...下的“秉烛夜游”,并非实指,而是某种坚守与倡导。或者说,它是一种理念,一种叮咛,一种警示。这不是环境所迫,不是诅咒黑暗,而是即使黑暗也不会被其吞噬,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语)的士大夫精神,与其一脉相承的,还有“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苏轼语)。是对“此心安处”的追寻,是以手中的烛,照亮心中的路。正如《马太福音》中耶稣告诫弟子的话——人点灯,不...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5/c418992-3243009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30日8时24分38秒 《天地放翁——陆游传》:独立天地 情怀高古

   ...及还原历史现场的表现力,叙写了一个有着深挚家国情怀,有传奇经历、可爱性格、众多爱好与成就的陆游。这个“超人”形象,在斑驳温情的文字中,既是生动的“这一个”,又是“熟悉的陌生人”——一个由江南文化之邦、士大夫精神孕育的陆游,一个家国情怀、心心念念的陆游,一个风雨人生、坚韧前行的陆游,一个情怀高古、诗酒人生的陆游, 不同于其他历史名人,陆游史料多,名头也显,为其作传有着不小挑战。首先。作者下苦硬功夫。从浩繁...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11/c404030-3232874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11日9时32分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