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办学宗旨,在学科建设、党建思政、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绩。李云飞指出,暨南大学作为侨校,肩负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的责任;多年来,文学院十分注重与国际汉学界交流对话,重视在文明对话、文明交流、文明互鉴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性、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希望本次会议通过研讨优秀的汉学研究著作,深化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推动暨南大学哲学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扩...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0/c403994-403655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8时58分31秒 一个高尚而纯粹的学人——喜读《张少康文集》...之丰硕,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类型上,允推少康先生为第一人。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十卷本《张少康文集》,就是最好的证明。 记得在1990年,我第一次见到韩国的车柱环教授(他以《钟嵘诗品校证》一书享誉国际汉学界),他曾对我感叹说:“古代文论是一门‘高次元’的学问。”我很认同这一看法。在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教育史上,文学批评史研究的起步晚于文学史,也难于文学史。较早起步的是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作为后起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4/c404030-403204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4日9时8分54秒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1993年,老诗人郑敏在《文学评论》发表《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引起诗歌界强烈反应,可谓新诗“大诗人焦虑”的一次集中爆发。她在文中提出质问:“中国新诗创作已将近一个世纪。最近国际汉学界在公众媒体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几千年诗史的汉语文学在今天没有出现得到国际文学界公认的大作品、大诗人?”郑敏认为,原因在于新文化运动的语言变革所导致的古今断裂,这就从源头上质疑了新诗文体的“合法...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8/c404033-402112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8日7时47分38秒 “帝都情结”与“市井风情”的契合...评价:“有宋一代,武功不竞,而学术特昌。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绍述创造,靡所不备。”陈寅恪、柳诒徴此说早已得到学术界认同,不赘。正因宋代文化如此辉煌,宋史及宋代文化研究不仅一直是学术界关注重点,也是国际汉学界关注重点之一。其中对宋代文化特色的研究尤为突出,并常在与唐代文化特色比较中予以呈现,其最有代表性的概述为“唐风宋韵”(亦有“汉风宋韵”——汉宋比较之表述,但不多见)。 在“唐风宋韵”这一概念中,如果说...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4/c442005-401954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4日8时31分12秒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和黄冈两地召开。本届大会由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黄冈师范学院协办,主会场定设在武汉大学。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发起的中国宋代文学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国际汉学界高级别的学术研讨会,在海内外学界享有盛誉。 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宋代文学不仅继承、发展了唐代及以前的文学传统,而且创造了许多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无论在正统...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4/c403994-4006266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4日8时14分28秒 保加利亚视野里的《红楼梦》和中国文化...实的汉语功底和对中国文化的精深研究,以非同一般的勤奋和执著,已经和即将完成翻译的中国古典作品达十余部之多,硕果累累,令人钦佩。其中,2019年出齐的共四卷本2400多页的保加利亚文《红楼梦》,更是引发国际汉学界的广泛关注。您为什么选择翻译《红楼梦》?这部文学经典对您来说最具吸引力的是什么? 韩 裴:我最早接触曹雪芹这部令人着迷的小说是在高中时代:年度书评杂志《图书世界》(Book World)中的一篇文...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13/c404092-3242075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13日8时18分33秒 欧阳江河 何平:个人与文学史的延长线...这种裹胁、这种虚垂为伍,不必像做学问一样处处落实。诗意就是诸多能量的纠缠,是言与难言的大困惑,是思。 说到底《悬棺》动用的语言,作为一种语言方式,包含了对中文用法的某种扩展。这样的中文出来以后,在国际汉学界引起某些人的特别关注。1980年代中期,《悬棺》第一章经老诗人牛汉力荐,发表在丁玲主编的《中国》上,很快被著名的英国汉学家、奥克兰大学汉学系主任闵福德教授译成英文。闵福德是牛津大学资深教授霍克思的女婿...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3/c405057-3215626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4日8时41分58秒 辽宁省图书馆举办中俄文学比较讲座...邀辽宁省作家、翻译家高海涛将中俄文学进行比较讲解,使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中俄文学。据了解,这是省图书馆举办的系列文化讲座之一。 讲座主要论述了我国文化经典及文学名著在俄国的译介情况、俄罗斯汉学研究在国际汉学界的地位、俄罗斯作家作品在中国近现代的译介与传播等。讲座首先追溯了中俄文学交流的历史,介绍了普希金、叶赛宁、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俄罗斯作家的文学创作成就,分析鉴赏了《安娜·卡列尼娜》《樱桃园》《三姊妹》以...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4/c403994-3215724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4日8时38分40秒 我的写作是有抱负的,它体现为一种阔视和深虑...语气、构词法、虚词使用等诸多方面,与北方语言大异其趣。这些语言元素的差异,被提取出来植入《悬棺》,句式奇诡突兀,用词咬文嚼字,种种杂糅语式,包含了对古汉语和现代中文的混用,以及词语张力的狂野扩展,这在国际汉学界引起了特别的关注。 80年代还有像《玻璃工厂》《手枪》这样的诗,表层是在处理词和物的关系,但是实际上我都是从中文语言自身固有的规则、汉语固有的独特文明归属和可能性生发出来的。词物两者是一个相向而行...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23/c405057-3208560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23日8时30分30秒 钟海波:现代文学接受中的误读现象探析...人物之典型性与个性皆极轩豁,而环境配置亦殊入妙……笔势具如火如荼之美,酣恣喷薄,不可控搏。而其细微处复能宛委多姿,殊为难能可贵。”[2] 1950至1960年代,《子夜》被视为无产阶级文学的重要范本。国际汉学界也给予《子夜》高度评价。捷克汉学家普实克认为:茅盾的创作把中国文学在20世纪的发展中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子夜》是那个时期创作的高峰。[3]俄罗斯语文学博士索罗金盛赞《子夜》在社会生活描写和人物塑造方...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18/c404063-3186649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18日8时55分44秒 早慧的风景...开始相信”。此文被选进中学的《语文》课本。在学期间,她曾拿着自己的诗请教北大毕业的学兄海子,得到的评价是一句堪称伯乐式的鼓励,“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田晓菲没能坚持写诗同样出色,现在已是国际汉学界著名学者,哈佛大学东亚系的终身教授,相信倘若海子在世,也会为之惊奇和赞叹。 早慧固然难得,日后是否有大的作为,却要看个人的造化。200多年前,英国有个叫汤玛斯.查特顿的神童,是一位乡村教师的遗...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1/c419926-3179083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1日7时26分7秒 《道德经》的世界性...《道德经》凡五千余言,引导人们突破眼前狭小空间的限制,把思维拓展到广袤的宇宙,启示人们自由地去探索未知世界。近世以来,西方各国争相从中国道家典籍中寻找民族持续发展的智慧动力,译介和研究老子思想已经成为国际汉学界的一种风尚,学术界甚至把《道德经》翻译和研究成果的多寡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汉学研究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准之一。《道德经》是被译介得最多的中国典籍,据统计,已经被译为73种语言文字,凡数千种,其在英语世界的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18/c404030-3167865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18日8时49分48秒 老舍与康拉德...西,也重建了很多我们的论述。像过去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小说很差,只有诗的成就高;但今天单单《红楼梦》,就被公认为一部相当杰出的作品,不管从艺术的手法、文化的深度、对人性的认识……像这样的一些判断已经慢慢被国际汉学界接受了。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解构了很多以西方为中心的优势的文化论。 后来我们才用这种方式解构了尤其是以东方主义为中心的这种西方优势的文化论。他们的东方主义表现在,看到中国女性时想起来的一定是苏丝黄...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13/c404091-3150400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13日8时4分12秒 当代文学的当代性与经典化...的看法。对夏志清的接受不止是抬高了张爱玲、沈从文和钱锺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也引发了对现代文学史上主流作家的重新评价。这个现象呈现出的问题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的过程,已经不是中国文学自己的事情,国际汉学界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介入,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和格局,它使“经典化”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一方面,它使现代中国文学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注意,他们的评价带来了国际背景并提供了另一种参照;一方面,...
专题#专题#《长篇小说选刊》新中国·新经典大讨论#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104/c429811-3143714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5日9时7分16秒 2018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广而大之。但自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欧洲汉学研究路数日渐式微,社会科学化的美国中国学逐渐成为国际汉学研究的引领者,饶宗颐、谢和耐已成为博大精深的欧陆汉学的最后余晖。他们的离去,不仅是国际汉学界的重大损失,更意味着一度辉煌的欧陆汉学传统已渐行渐远。 6.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世界哲学研究或将进入“无问西东”的新境界 西方哲学可谓世界哲学舞台上的领舞者。17世纪,出于寻求精...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504/c403994-31062668.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5月4日9时34分52秒 孟繁华:长篇小说的辉煌时代已成为历史...悦然、陈安娜等著名汉学家。因此,当莫言获奖时,极度兴奋的不仅是中国文学界,同时还有这个国际团队的所有成员。莫言获奖不仅极大提升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也让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中国文学得到了国际汉学界极大的重视。 三、长篇小说数量庞大,但引起批评界和读者注意的好的小说很少 中华读书报:对《小说现场》这本新著,您认为其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孟繁华:在这样一个时代,一本书能有多大意义呢?起码...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216/c405057-30719183.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2月16日9时44分31秒 博物、博物学与中国古代绘画...而来的博物学文化问题。 在学术研究的观念上,荷兰汉学家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与美国汉学家薛爱华 (Edward Hetzel Schafer)对作者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国际汉学界,这两位汉学家分别代表了两种博物学研究的方法论,然而,作者并不是不做任何过滤而直接把这两种方法论拿来生硬地使用,而是在不同程度上分别借鉴了两位汉学家的研究方法论,并给予了选择性与汇通性的整合。这就是我...
艺术#书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13/c419391-30145164.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13日8时34分34秒 网络文学20年:进入“品质为王”新时代...开始有意地向商业化、资本化推进,成为新的富有可能性的国际文化贸易增长点。国际国内资本将在网文知识产权(IP)的意义上合作开发,有可能向下游产业链纵深推进,形成文化产业国际化的又一重要途径。 此外,国际汉学界研究也开始出现研究中国网络文学的迹象。除了像早期有所建树的贺麦晓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都有不少大学、研究机构和学者进入此领域。 主持人:当今网络文学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25/c405057-29948113.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25日7时31分34秒 《中华辞赋》 | 廖奔、刘征、饶宗颐的文与赋...敦煌学、古文字、上古史、近东古史、中外交通史、词学、诗学、《文选》学、赋学、音乐、方志、书画等均有论著,共六十余种,文五百余篇。工于诗词、骈散文创作,擅书法、绘画及演奏古琴。“业精六学,才备九能”,为国际汉学界公认之大师。
作品#期刊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112/c416204-29762224.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16日16时52分51秒 岂有文章惊海内...说,本书是必不可少的。” 书目是通向学术研究的起点,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中国研究来说,则更显得重要。因为中国历史长,文献多,目录学自刘向、刘歆父子以来早已成为专门的学问。因此该书出版后立刻得到了国际汉学界的广泛欢迎,1950年和1971年又出过两个修订版(均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一直被作为中国研究的最佳入门书之一。 三 除了用英文出版著作,留学生们还尝试用中文发表论文。在这方面成绩最突出的是...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115/c404063-29648470.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1月15日15时58分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