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606 篇有关 国脉 的页面,用时 0.098秒.

第1页  共31页

“新时代文学”:民族复兴时代的中国文学

   ...文学提供新的视野与新的主题,可以建构新的情感结构、开辟新的思想空间;新时代文学可以为文化强国、民族复兴提供新的经验、新的美感以及精神上的力量。 一 “民族复兴”理论视野的形成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国传统文论将文章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与“立功、立德”同为三不朽的事业;而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体系中,文艺是上层建筑,也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进而改造人们思想观念的重要方式。...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19351-404562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11时17分36秒 以家风为镜 照见家国同构的文化根脉

今年第3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章强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多年来,央视及山东、河北、湖南等广播电视台陆续推出《门楣之上》《国脉家珍》《守望家风》《成长》《齐鲁家风》《中国官箴》等一批关于家风题材的纪录片和专题电视节目,覆盖全国亿万家庭,为社会高度重视家教家风家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起到了成风化人的积极作用。 “门楣”,指门框上端的横木,具有...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7521-404555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9时32分47秒 “诗话浙江”丛书漫谈:感受江南无穷魅力

   ...、报仇雪耻的另一面。浙江历代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生存,为乡邦安宁发展,曾做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努力。舟山在浙江偏处边隅,有两段往事尤可称颂。一是南宋初金人南侵,宋高宗避地舟山,在海上漂泊数月,方得保存国脉。二是明清易代,浙东抗清武装退居海上,张煌言以身许国,以舟山为重要支点,坚持斗争,所作《翁洲行》倾诉了满腔爱国激情。同时陈子龙、顾炎武都有声援诗作。吴伟业所作《勾章井》写鲁王元妃的以身殉国,也可见其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2/c404030-404234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2日8时24分58秒 铁凝 :构筑新时代文艺新高峰

   ...文化高峰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更加厚重,建成文化强国推进路径更加清晰。 一、沿着党领导的文艺发展道路自信昂扬、阔步向前 文化似水,滋养精神;文艺如风,抚慰心灵。文运文脉与国运国脉相牵相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文化文艺培根铸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一条道不变、志不改的坚实大路,也是洒满新时代阳光的...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03993-404173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10时35分41秒 AI时代 用“新”与“心”自证价值

   ...都离不开稀土科技的有机接入。这是一部稀见题材的全新创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新时代重大的国家战略,李玉梅的《大道》是关于这一题材的首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从重庆、广西等重要节点地区进入叙事,展示出这一新国脉建设的生动景象和建设者的精神风采。 读者意识是报告文学向新发展的重要推力。李燕燕的创作具有题材辨识度,她的《师范生(二)》,不仅第一次将“中师生”的故事推至读者面前,更将一段正在行远的历史作了复现。《...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9/c404034-403982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7时38分22秒 AI时代 用“新”与“心”自证价值——2024年报告文学阅读笔记

   ...都离不开稀土科技的有机接入。这是一部稀见题材的全新创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新时代重大的国家战略,李玉梅的《大道》是关于这一题材的首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从重庆、广西等重要节点地区进入叙事,展示出这一新国脉建设的生动景象和建设者的精神风采。 读者意识是报告文学向新发展的重要推力。李燕燕的创作具有题材辨识度,她的《师范生(二)》,不仅第一次将“中师生”的故事推至读者面前,更将一段正在行远的历史作了复现。《...

专题#专题#2024年度文学概观#报告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9/c459950-403986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9日16时12分6秒 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今,汇通中外,守正创新,根魂结合。我们要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在充分认识历史发展逻辑和文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坚定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31/c419351-4035115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日9时20分58秒 言立而文明

   ...故鼎新,人文化成,置身“两千年未曾有的历史巨变的合题阶段”,新时代文学批评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以文艺的方式参与新时代的文化创造,努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学的磅礴力量。“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深度感通宏阔的时代消息,以“第二个结合”蕴含的思想精义指导文学批评的理论创新,在破除文化的“古今中西之争”的观念窠臼中建构融通古今、会通中西的文化和文学史观,并以此为基础有效促进中国古典文论的...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报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1/c459541-403516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日8时17分11秒 共赏新时代文学的灿烂星汉

   ...群星闪耀时。中国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披襟当风、兼收并蓄,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必将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让全人类共赏新时代文学的灿烂星汉。 记者手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文艺事业锚定价值航向,擘画宏伟蓝图。十年探索奋进,在...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31/c403993-4035078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31日7时52分2秒 努力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在党领导中国文艺为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而奋斗的征途上,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是一座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文艺事业锚定价值航向,擘画宏伟蓝图。 十年探索奋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新时代中国文艺百花园气象...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5/c403991-403392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6日9时24分53秒 在书写时代、引领时代中更好履行文艺的时代使命

   ...一个高瞻远瞩的宏大视野中准确地锚定了中国新时代文艺的历史方位。此后,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和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两个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等重要论断,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文艺在当今时代地位和作用的...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报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6/c459541-403403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6日9时6分51秒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走得很显底气。”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温暖而有力。 新征程上,我们昂首阔步的底气何来?“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有力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引领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彰显实践伟力,新思想凝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大精神...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7/c403991-403337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7日8时56分9秒 网文“出海”更出彩

   ...馆》等9部“出海”网文阅读量破亿。 作为通俗类型流行文化,传统中国网络文学题材较为单一,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文本承载的国家形象、文化内核也在不断接受国际读者和专业人士的检验与审视。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近年来,主题出版内涵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关于现实主义题材网络文学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 请缨无路痛何如,且读人间有用书。在古代诗词中,“长缨”常被用来表达出使外国、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6/c404027-403060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6日8时49分29秒 潘岳:多元一体与民族文学

   ...然,我们也应牢记所有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文明的共同创造者。从中国历史看,凡是更好促进了共同性的差异性文化,都得到了很好维护与发展;凡是损害了共同性的差异性文化,最终都会被时代淘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民族文学作品的第一评判标准,就看是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希望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2/c403993-402908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日8时7分52秒 从《兰斋诗词存》续谈江孔殷

   ...其毒焰,蹂躏中原,率土之人,咸感愤激。我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在委座领导之下,为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为人类正义、世界和平而奋起神圣之抗战,不图汪逆党徒,腼颜事日,肆其簧舌,欺骗人民,其意盖欲分化阵容,断送国脉。老伯持操贞固,义正词严,足能振起颓风,轨嚣俗,除将原函原文交渝各报转载外,谨电奉候起居,并申仰企。陈诚世未印。(1939年香港《民锋》半月刊第1卷第4期) 前清翰林江孔殷反对投降,主张抗战,此举可提...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8/c442005-402804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8日10时4分38秒 《当代人》2024年第6期|储劲松:宜春帖

   ...祭祀境内山川鬼神例由诸侯主持,乡饮酒礼例由地方郡守和乡间长老主持,家族祭祀例由族长主持,生死之礼例由亲人主持,程序和参与者固定,轻易不容更改。几千年传递至今,形式内容变化很大,其精神内核一脉相承。一如国脉和文脉。华夏被尊为礼仪之邦,由来很久远了。之所以如此,我以为正因礼仪如长江黄河,有源有流,从不断绝。 天有黑白,地有黄绿,山有腴瘦,水有深浅,日有升降,月有盈亏,草木有枯荣,四季有轮回。天地山水日月草...

新作品#报刊在线#《当代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30/c422517-4026740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4日8时13分17秒 《人民文学》2022年第11期|康岩:燃灯者李大钊

   ...支持,为“深研政理”,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学习。有感于国内政局混乱、民生凋敝,百姓有倒悬之危,国家有累卵之急,先进知识分子都把求解救国救民良策的目光,投向西洋和东洋。关切国事民瘼、思考世运国脉、以匡扶天下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李大钊,不能例外。 赴日航船上,李大钊举目四望。海面浩瀚无垠,海风轻轻拂掠,海波层层荡漾。海鸥成群结队,翩跹而来,时而盘旋,时而振翅,时而掠水,时而静立于船舷,悠闲又自在。...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18/c418925-325694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5日11时16分8秒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学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专题学习研讨。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主持会议并讲话,党组书记处同志和有关单位部门负责同志作重点发言。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党建督查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 张宏森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5/c403993-402240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5日20时25分42秒 古籍出版的现代性再造

   ...为传统知识承载物的古籍也被时人贴上了“陈旧古董”“渣滓残余”甚至是麻醉精神之“毒物”的标签。然而,与这种表象相悖的是,古籍——特别是作为“国家工程”的大型古籍丛书,内里却在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成为了维系国脉、发扬文化、增进民族自信力的重要象征。恰是在此二元张力之下,古籍出版的政治功能也得以被重新铸造。 就外部意象而言,不论彼时国人给古籍贴上了何种负面标签,在域外人士眼中,传统古籍总摆脱不掉中华民族智慧结...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3/c442005-402221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3日16时8分14秒 “纪念陈嘉庚诞辰150周年特别读书会”在厦大举行

百余年前,一位大学创办者、一位国民对于救国兴邦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出了急切呼唤——“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正是这种自强精神与雄健豪气,铸就了厦门大学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底气。 2024年是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正值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20日下午,“纪念陈嘉庚诞辰150周年特别读书会”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南光二成功举办。本次读书会主题为“从创‘企业王国’到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2/c403994-402208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2日9时19分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