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68546 篇有关 回忆 的页面,用时 0.486秒.

第1页  共3428页

大鹏折翼 漫天飞雪

   ...完最后一程,被属地所管教的歹人所害,现场不忍卒目…… 噩耗如晴天霹雳,令我悲痛欲绝。雪鹏刚刚五十出头,年富力强,生命戛然而止,天人永隔。斯人已逝,音容犹在,清晰如昨,如今却成追忆,满心悲痛,难以平复。回忆往昔,历历在目,诸多片段,涌上心头。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想当年,我与雪鹏同窗求学,缘分深厚。我们都是金庸迷,在艺校求学期间,他集齐金庸的全部作品,特意向我炫耀,说所有的书他都读过,最...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2/c404018-404724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2日9时24分29秒 【观察】东莞素人写作人物志

   ...一些时间和精力重新写起诗歌。有时在漫长的通宵劳作间隙,黄立明会在凌晨三四点的灯光下,用泡沫箱当桌子,用圆珠笔在对联红纸的背面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 “有时候下雨,我就一边打伞一边写,写着写着泪流满面。”回忆起那段特殊的时期,黄立明感慨万千,把个人感受都写进了诗里。那时候,他写了一首关于袁隆平的诗,诗长435行,取名《世界神农》,以诗歌的形式展现了袁隆平的伟大事迹和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 “袁隆平的世...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1/c403994-4047227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2日9时4分17秒 看见“她”的精神与视野,丰盛而幽微

   ...学书写,对比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凌叔华的《古韵》。可以看出,作者想要挖掘出史家胡同所承载的北京城历史“精英荟萃”的那一面。 万婧:说到城市记忆,我想到哈尔滨。《耀景街16号》这篇散文中,程黧眉深情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家人在哈尔滨耀景街16号度过的美好时光。作家来自文学世家,她笔下哈尔滨文艺界人士之间的交游经历,闪耀着青春、朝气的光泽。岁月荏苒,物和人都有了许多变化,我想起自己去哈尔滨旅游的经历,...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2/c405057-404724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2日8时51分17秒 【独家】人物 | 张楚:刀锋温柔

   ...他怀念,“那个时代人心朴素,大家都特实在,有说好话的,也有尖锐批评的,难得就是真诚”。新小说论坛像一个时代符号,附着一群“70后”文学青年的集体记忆,他们野蛮生长,各有工作,靠文学联通精神世界。刘荣书回忆,彼时写作的很多朋友,十几年后已耗尽对文字的热情,向中年生活缴械投降,只有写小说的张楚,始终在那方小天地耕耘劳作。 收到《收获》第二封退稿信时也是在千禧年,张楚依旧每天骑摩托到啤酒厂收税款。编辑署名“...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29168-404719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6时18分8秒 “百川汇海·文学盛宴”首期讲座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

   ...深入互动交流。在论及“如何用好生活素材”“校园写作”等问题时,刘笑伟特别强调,青年人要扎根生活。不仅是身体力行的扎根,更要看心灵有没有扎根。要主动抓住扎根生活的机会。“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之后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他鼓励有志于文学的年轻人,广泛阅读,汲取古今中外经典的精神养分,为大多数人写作。 针对青年大学生“如何缓解焦虑”的问题,刘笑伟表示,快节奏生活的时代,很多人可能有焦虑情绪。如何应对?在书本中寻找...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3994-404718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5时42分35秒 《你喜欢的样子我都有》

   ...五辑,包括讲述个人青春隐秘心事的“我与世界缺少一副脐带”、抒发亲情与思乡情感的“铁轨,请交出远方”、表现治愈温暖的友情和爱情的“我们就在风里长大”、展现从青春步入现实生活的“梦醒了,生活开始了”,以及回忆岁月流逝的“他谈起一个陌生人”。 这还是一本可以写写画画的手账本!可以唤醒你的青春回忆,DIY属于你的三行小宇宙! 作者简介 未来诗人编辑部《青春》创刊于1979年,四十多年来编辑出版了王蒙、梁晓声...

书汇#新作快读#N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5075-404718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5时23分13秒 优选中短篇 | 2025年4月

   ...她吸引了在座男士目光的同时,也引发了女士们的嫉妒或自卑,并迅速将故事推向高潮:拍卖会上,贺力豪掷两万块,拍得一朵“永生玫瑰”;献给了顾雪,不料却被顾雪拒绝。面对漫天灿烂的烟火,出身豪门却始终低调的顾雪回忆起了自己那段与雪花有关的、自始至终没有挑明的暗恋,以及那些与之一起随时间淡去的、永远不会重见天日的高利贷隐情…… 在不朽的著作《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曾经将他笔下的大多数故事命名为“风俗研究”;而在何...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48974-404717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3时20分43秒 北欧玫瑰

   ...被世事辜负的滔天寂寞,化作一腔孤勇似的媚与情,蜡炬成灰地奉献给了他。 知道他有儿女,是在健身房的茶室无意撞见的,被开水烫到了手,泪水却是背过身流。年过三十的女人,是最经不起为情感伤的。她会从一次经历里回忆起从前的次次经历,会在一次委屈里清算过去所受的一切委屈,到头来旧愁新恨合一处,新老泪水一并流。这一刻,才明白自己早已混淆了情与欲的界限。十几年来,一回回地在欲中寻爱,瞬息满足后又不停歇地寻觅下一处廉价...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48974-404700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3时11分52秒 茅盾为钱玉如取笔名

   ...打工。她就像一个小工,每天烧水、扫地、擦洗,什么苦活儿累活儿都要干。最让郁茹心有不甘的是,她无法继续上学了。郁茹天生就是读书的种子,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比三、四年级的同学认字多,她曾回忆:“我虽然上的是小学一年级,但是因为在家里认过字、读过书,我所能掌握的文字,是三、四年级的学生都比不上的。”当时,姑妈为自己的女儿请了家庭教师,但她的女儿没心思读书,“旁听”的郁茹却学到不少知识;郁茹...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3-404716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6分47秒 钱穆与熊十力、梁漱溟交往始末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新论》《朱子新学案》《师友杂忆》等许多著作。在其身后,《钱宾四先生全集》出版,其他著作亦不断再版,产生深远影响。 《师友杂忆》中,钱穆不仅回忆了与熊十力、梁漱溟的交往,而且在回忆自己受马一浮邀请到复性书院讲演时,将熊十力与马一浮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称:“一浮衣冠整肃,望之俨然。而言谈间,则名士风流,有六朝人气息。十力则起居无尺度,言谈无绳检。一饮一膳,亦惟己所嗜以独进为快。同...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3-404716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3分26秒 当奥斯汀玫瑰在苹果树下含泪歌唱

   ...了老年知识分子面对丧偶,一个人存活于世的孤独与苦闷。在我看来,老费恩的孤独不仅是失去妻子的寂寞,更有欧洲古典艺术传统的式微。他在不停絮叨着海莲娜的遗物时,就像在朗诵一首无人倾听的挽歌。老费恩看似深情的回忆,实则藏着记忆的蜂窝状空洞,只因他过滤掉了那些纷乱嘈杂的记忆。海莲娜的不在场叙事让我联想到了鲁迅小说《伤逝》,也是男主人公以自己的视角叙述和妻子的故事,都是不可靠叙事的体现。作者通过叙述者的视角局限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新业态劳动者的自我书写 ——当代文学与劳动诗学的新向度

   ...劳动的文学呈现 新业态劳动者文学书写的意义,不在于其提供了圆融精致的审美文本,而在于其建构的“日常劳动诗学”使劳动回归文化表达的中心位置而参与了社会精神价值体系的建构。 尽管王计兵、胡安焉的作品中不乏回忆亲情与成长经历的文字,但外卖员、快递员的职业细节始终是其写作中最具价值的部分。正如王计兵第一本诗集的名字“赶时间的人”所象征的,受制于平台算法的成本控制和效益追求,时间的紧张始终是新业态劳动者写作中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历史甬道与藏私美学——“80后”写作与90年代经验的多重缠绕

   ...生的社会反响。也就是说,每一代人都有17岁,但为什么在90年代末,“这一个”17岁初次体验的“现在”,会被不同代际构成的文化共同体认可并认定是重要且有意义的。同代人(特别是其中的“文学青年”)常常深情回忆起最初看到这些文字时的状态:“我第一次系统地读到有人整理自己的青春,而不是自己的晚年。这些人的年纪竟然还和我差不多。这可能也是我的拐点,一个不玩游戏的年轻人终于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有了自己打发时间的阵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作家吉尔:成长在新疆诗意的大地上

   ...独特的民俗风情、广袤的山川河流都为她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其作品曾获首届“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第一届及第二届塔河文艺奖,还多次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文学奖项。 在吉尔的世界里,新疆是彩色的。她回忆说:“家后面山坡上散落的白毡房里住着牧民,那里的阿帕叫我尕丫,用衣角兜着奶疙瘩在山坡上喊‘尕丫’时,回声能在山间回荡好几个来回。一年中他们要赶着牛羊、马匹经历好几次转场。他们与我的父母告别时,我总担心...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3994-404712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58分1秒 舞台灯光:戏剧的另一位视觉导演

   ...时间转换和角色心理转换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敢于斗天地 天堑变通途”篇章的群舞中,随着音乐节拍的变化,灯光色温由冷变暖,实现了从大雪纷飞的自然环境,到劈山凿洞的炽热劳动场面,再到回忆过去的温馨画面三个场景的自然转换。舞台上战天斗地的英雄们的身影随着灯光运动变化,形成长短交替的动态效果,营造出时光的流逝感。光影和色温的协作配合舞蹈动作和音乐渲染,使舞台画面呈现出电影中的镜头叠化效果...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19389-404714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53分23秒 易彬谈《幻想底尽头:穆旦传》:首先是“幻想”,然后才是“尽头”

   ...1950年代大批留美归国学生中的一员,当时穆旦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状况如何? 易彬:进步、爱国,用来形容穆旦是非常合适的。一个不爱国的人,显然是不会在1953年回到百废待举的新中国的。穆旦妻子周与良的几篇回忆文章都描述了穆旦在美国时期的思想状况:当时在回国问题上,“许多同学都持观望态度”,“学理科的同学主要顾虑国内的实验条件不够好,怕无法继续工作;学文科的同学更是顾虑重重”。而穆旦“经常和同学们争辩,发表...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5057-404623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0分45秒 由《棋士》透视当下悬疑涉案剧的叙事策略

   ...找劫材”,才可返回继续推进棋局),与《棋士》处理叙事节奏的重要密码(延宕叙事与间离效果)形成内在互文。当崔业为子治病的执念与法律道德形成激烈冲突,剧情并未急于推进至高潮,而是插入其早年学棋时假装溺水的回忆。这段看似游离的前史,如同围棋中的“劫材”,为角色“弃子自保”的极端行为提供了深层心理依据。这种“打劫式”的前史勾勒手法,让叙事张弛有度——当崔伟在证据链即将闭合时发现护身符的异常,剧情通过闪回展现崔...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19388-4047130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33分27秒 书阁相望

   ...了。为此,夏定域深受家人责备,他含泪在日记中写道:“原拟将楚儿托四弟从金华带回家乡,但因交通问题,才顾自己带往后方,不意竟铸成大错也!”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护书人,仍旧围着书打转。 古籍保护学者顾志兴回忆起自己十几岁在浙图看书时的情形,张宗祥、毛春翔两位老先生就在他身边。“张先生的抄书我是亲眼见到的,目不旁骛,专心抄校。午间吃饭也是手不释卷,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民国间十分流行的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边扒...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19-404704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8分41秒 书阁相望——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日西迁记

   ...定在赵家老宅。《富春渔山赵氏家谱》中记载:“此地距江岸十五里,群山环绕,人迹罕至。” 从码头到赵家老宅还有15里山路,赵坤良早有安排,百余村民肩挑扛抬,终于在天黑前完成了书箱搬运。张水木老人在91岁时回忆:“重的箱子两个人抬,轻的一人挑两箱,来回一趟要两个小时。” 为确保安全,赵坤良拆掉了老宅的灶头,严禁宅内使用明火,并让家人都搬到新宅居住。浙图馆员毛春翔等,有的会点武功,在楼下日夜守护,三餐均由赵家...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42005-404710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22时5分58秒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阅读(二)

   ...不再是一股AI味儿了,而将是尸臭味儿。 正是在人类的自然语言功能可能被截除的当下,文学阅读和创作重新具有了更特别的意义——作为人性的“还魂器”。 坚守人的内核与素养 网络文学作家 骁骑校 说到阅读,回忆扑面而来。上小学时在书摊上看连环画《三国演义》,在班级图书角看《少年文艺》;上了中学,便在书桌里藏了《天龙八部》,在同学间交换《圣斗士星矢》;再大一些,迷上了海明威,光《永别了,武器》就看了好几种翻译...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3994-404644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8时42分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