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5898 篇有关 唐宋 的页面,用时 0.163秒.

第1页  共295页

“实过其名”的顾随先生

   ...学设立的“叶氏驼庵奖学金”中的“驼庵”,也是顾随的号。 顾随 顾随书法作品《临〈兰亭序〉》 国文水平好,对学外语也充满兴趣 顾随,别号苦水,河北清河县人。其父为前清秀才,顾随自幼跟其学习四书五经、唐宋诗文以及先秦诸子文章。顾随十八岁先入北洋大学学习英文,后转入北京大学的英文系。据说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还是源于1915年顾随投考北京大学国文系,蔡元培亲自审阅学生的试卷,看到顾随的试卷,认为其国文水平...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4-404716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2分37秒 《黄鹤楼》首句宋初已有“乘黄鹤”说

   ...飞,想乘黄鹤去”。贺铸《变竹枝词九首》有“但闻歌竹枝,不见乘黄鹤”。南宋袁瑨《游白云山》想象“恍见云中君……招我登云路。漫漫云路长,愿乘黄鹤驭”。刘克庄《游仙一首》说“乘黄鹤上白云”。从李白到刘克庄,唐宋已有“乘黄鹤”,不必等到元人才改“白云”为“黄鹤”。 要之,当荆公面对不完美的经典,“白云”“黄鹤”必须二选一,最大可能是选择诗义自洽的来自《该闻录》的三叠黄鹤,而不是存在语义冲突的二叠黄鹤。宋人王得...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42005-404701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5时32分31秒 《雨花》2025年第4期|陈先发:烧造

   ...龙,累计烧造了三万余件青瓷,其中多数,已化作“瓷冢”上的累累骸骨。 地分南北,物性各异,烧造一道,可见分别。在釉色上,北人尚白。那是地阔天高的流云之白,雪覆千里的山河一色之白。李贺说:昆山玉碎。北人在唐宋间,烧造如霜似雪的邢窑定窑。南人尚青,远山黛青,阶上苔青,梅子熟青,茶芽嫩青,浓时淡时,各有传神表达。王维说:空翠湿人衣。南人由汉至宋,烧造越窑龙泉。在风格上,北人长枪大戟,情绪舒张,往往以瓷作书,论...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9885-404633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3分4秒 米兰·昆德拉的“阅读法”早已透露通往艺术本质的“捷径”

   ...语言,从古老的建筑中聆听历史的回响。 《安岳》 作者:王南、袁进钊 著 朱朝晖 摄 冯棣、冷婕 等测绘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品方:读库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安岳石窟的建造和修缮从五代、唐宋延续至明清,石窟东传中国过程中,在历史和地理上都起到枢纽作用。《安岳》是读库“石窟史诗”系列第一册,为读者介绍形象精美、气韵超凡,堪与大足并立为巴蜀乃至中国石窟代表作的安岳地区石窟及造像作品,尤其对卧...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29168-404608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9时56分6秒 像汪曾祺那样读杂书

   ...、四川人现在吃的冬苋菜。其三,可以学习写作。杂书的文字都写得比较随便,比较自然,不是正襟危坐,刻意为文,但自有情致,而且接近口语。 汪曾祺表示,一个现代作家想要和古人学语言,与其苦读《昭明文选》或是“唐宋八大家”,不如多看一些杂书,这样一来,能比较快速地将学到的看到的融入到自己的笔下。所以,他劝告喜欢写作的青年作家“不妨试试”。 最后,汪曾祺认为,从杂书里可以悟出一些写小说、写散文的道理,尤其是那些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63-4046579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18时26分11秒 故人生死各千秋——《师友记》自序

   ...这些以前仅从书本上知其姓名的著名学者便都成为我的老师。1985年,我跟随程先生到成都参加四川大学主办的宋代文学研讨会。1986年,我又跟随程先生到洛阳参加河南大学主办的唐代文学研讨会。于是我结识了从事唐宋文学研究的许多学界同仁,其中既有谊属前辈的老师,也有年龄相仿的朋友。再往后我开始独自参加学术活动,结识的良师益友越来越多。我间或以师友为对象写些零星篇章,年来积稿渐多,正好人民文学出版社前来约稿,便编...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0/c404032-404640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0日22时43分40秒 中国古代闺秀才女文学的长卷

   ...舫教授综合运用文学、文献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立体地梳理和解读中国古代闺秀才女的文学创作,创见颇多。如从家族文化传承的角度探讨魏晋南北朝闺秀才女文学的特点,从都市文化的角度剖析唐宋闺秀才女文学的发展演变,从区域分布的角度寻绎明代闺秀才女文学的新貌等,都独具特色。多角度的融合,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清晰地揭示中国古代闺秀才女文学发展演进的内在原因与外在路径,能够让读者更加准确地了解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0/c404030-404640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0日22时43分9秒 莫砺锋:故人生死各千秋——《师友记》自序

   ...这些以前仅从书本上知其姓名的著名学者便都成为我的老师。1985年,我跟随程先生到成都参加四川大学主办的宋代文学研讨会。1986年,我又跟随程先生到洛阳参加河南大学主办的唐代文学研讨会。于是我结识了从事唐宋文学研究的许多学界同仁,其中既有谊属前辈的老师,也有年龄相仿的朋友。再往后我开始独自参加学术活动,结识的良师益友越来越多。我间或以师友为对象写些零星篇章,年来积稿渐多,正好人民文学出版社前来约稿,便编...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63-404633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7时11分59秒 “史论型”与“星座图”——另两种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及思考

   ...在这方面,“当今的西方理论未必能够做出相应的回应”(34)。 学界在谈及“管锥学”时,往往或隐或显地暗含着对钱锺书的惋惜之情,认为他除了20世纪60年代初奉命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编写工作,没有出版过任何通史性质的著作,是一大憾事。但现在钱锺书的治史理念为王德威所推崇,成为《哈佛版》文学史的灵感源泉,这再次提醒我们:中国现当代学术完全可以与西方现代理论展开对话,传统与现代并...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3-404625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19分26秒 阅微草堂

   ...以消闲”。心绪散淡,弄笔遣日,是其所愿。朝上的眼光改为向下,就不奇怪。一支崇雅罢浮、尚质黜华的笔,“易高文典册为通俗”,追录里巷轶闻而不忘品论,记叙民间掌故而不忘点评,竟至不像在做小说,更将魏晋志怪与唐宋传奇交融,一书而兼二体,实乃“错综其辞以见文法之变”。文学表现上,行文浅易,不喜艰深之词。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小说的谲诡、笔记的简古、小品的清隽、寓言的灵妙,尽显着它们的好。 编《四库全书》是官修,...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18-404574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52分10秒 守护刻在崖壁上的文明

   ...保护传承的对策建议。 四月的川渝大地青山如黛、碧水如画,隐现于山峦褶皱间的石窟群像是被蒙上了一层薄纱。唐宋后,北方中原地区的大规模石窟造像逐渐式微,民间石窟艺术在川渝地区的山林间“悄然开花”。这些跨越唐宋元明,遍布川渝多地的石刻群,不仅是巴蜀文明的“露天博物馆”,更是见证中华文明的“石壁史书”。 保护:让千年石窟“修旧如旧” 延续千年的守护智慧 “硬是神了!排水沟还修在石像耳朵里头蛮?”一位来自四川...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19392-404617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20分58秒 2025年3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刘继华 家在沈阳 沈北三章 | 北岸 诗歌意象 渡口的古樟树(组诗) |吴同伟 回忆秋天(组诗) |廉钢生 炼金术(组诗) |林萧 万物之光(组诗) |紫藤晴儿 兰采勇的诗(组诗) |兰采勇 上亭驿在唐宋清诗歌作品中的接受研究|卓康 许渊冲唐诗翻译原则与实践|张晓辉 记忆是另一种汹涌:宋琳长诗《断片与骊歌》|刘陈臣 对苏轼生死观的管窥——以其哀悼亡妻诗词为例|侯玉洁 创意写作 生态翻译视域下的《红字》...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36741-404274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15时31分51秒 水汪汪的福州城

   ...瓦,曲线山墙,门排堵墙以及浓密种植的古榕树,都极富地方特色。而河的地位也不断提高,终成为城区内河交通的总枢纽。曾是外城“南大门”的安泰桥,最早名“利涉桥”。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后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以度支员外郎、直龙图阁的身份,调任福州知州约一年零一个月。在一首题为《夜过利涉门》的诗中,他这样形容这一带景象:“红纱笼烛照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此...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18-404574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9时4分15秒 翔虹:《鱼挪活》及创作谈

   ...一趟市里或首府南宁,得耗三个时辰,现在坐高铁就半个钟,开车一个多小时,村屯全通了硬化路。不论走到哪儿,家家砖混住房,砖瓦房早已让位给猪牛鸡鸭鹅。乡亲们聊起来,没人不竖大拇指。 这里是有色金属之乡,自打唐宋凿石炼丹以来,采冶就没停过,加之曾经长期滥挖无序,可想而知空气河流土壤之恙,有多么久远痛彻。后来日益重视环保,境况大为改观。一些有识之矿老板,开始转行治理土地种植经济作物,搞生态旅游。不少冶炼企业不再...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32-404547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9时11分58秒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清明镜像

   ...,赋乃漆园之义疏”(《文心雕龙·时序》)。如孙绰的《三月三日诗》:“姑洗斡运,首阳穆阐。嘉卉萋萋,温风暖暖。言涤长濑,聊以游衍。缥萍渶流,绿柳阴坂。羽从风飘,鳞随浪转”,在三月三的诗中也是较为典型的。唐宋时期的诗中,多有踏青游春之作,如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成为清明踏青...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30-404541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9时17分59秒 钱婉约:读书不宜慢

   ...读情况吗,比如他的案头书、枕边书是什么? 钱婉约:钱穆先生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与书为伴”的一生,他读书为学,教书为师,写书为业。学界公认他的学问广泛涉及经史子集,从他学术发展的先后顺序看,先是从集部韩欧唐宋八大家到清桐城派古文辞,随后用力于子部的先秦诸子,进行纵横贯通式的考据;再到史部的先秦史、通史、政治制度史、学术史的教学著述;最后归结于经部的思想史、文化史的通识性论著。 所谓案头书、枕边书,不同时期...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5057-404454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0分43秒 汗漫:以南阳为起点

   ...杰出的表达者:范晔、庾信、岑参、张祜、朱放、韩翃…… 以上,就是我的来历和背景。 如果将“故乡”这一概念,由南阳放大至整个中原,我的来历更加寥廓,背景更加深广。《诗经》中的大部分篇章,生成于黄河两岸。唐宋两代,众多杰出诗人出自中原,或埋骨于中原。无穷的文章,无尽的天才,像万川流水,汇入后人的肉体和魂魄。 “在最好的时辰,我觉得自己仿佛是他们的总和,但又总是小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在纸上胜过他们是不可...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04032-404521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10时58分34秒 清明时节雨纷纷可能不是杜牧写的?

   ...有注“出《唐诗》”。《锦绣万花谷》的作者不详,书前有自序,题淳熙十五年(1188年),由此可知为南宋孝宗时人。此时离杜牧去世(852年)已过去三百多年了。 又过了几十年,南宋末年出了一本书为《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收录了《清明》这首诗,署名为杜牧。《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署名为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所编,经学者考证,实际上是一部由商贾所编的用于牟利的通俗读物,因此并不具有权威性。 南宋末年,谢枋...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42005-404529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5分59秒 王蒙:中华文化、中华文学的传统,是虎虎有生气的活的传统

   ...影响对此诗的理解与喜爱。 在王蒙的认识中,中华文化、中华文学的传统,是虎虎有生气的活的传统。“唐诗宋词再伟大,我们也不会自惭形秽、自我禁锢,只剩下膜拜与死记硬背、紧跟照搬的份儿。我们永远不会是为唐宋而唐宋,我们当然是为当今、为现代中国而学习、驾驭,‘各领风骚’几许年。” 观点 文化的意义在于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品质与能力 近40年来,王蒙一边致力于文学创作,一边致力于对孔子、孟子、老子、庄子、...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05057-404524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16时5分27秒 ​探索阅读新风尚

   ...赏、科技创新、人文社科、城市生活等,为读者打造可学、可感、可游、可玩的文化探索之旅。京津冀非遗展再现传统文化之美,“大运河文化阅读行”串联8省读者重走运河之路,“图书馆之夜”联动诗词专家与读者共同穿越唐宋诗词山海。 北京城市图书馆作为新晋文化地标,在承接“中非儿童手拉手夏令营活动”“中挪建交70周年招待会”等活动中,不仅传递了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理念,也展示了科技与人文融合的“中国方案”,成...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3994-404509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7时48分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