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精注丛书”,苏教社《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苏州大学社《苏州全书》等。四是学术作品类。如入选“中国好书”“凤凰好书”等榜单的苏人社《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大唐气象:唐代审美意识研究》,苏科社《一位建筑师,半座南京城:寻迹杨廷宝》《中国植物的味道》,凤凰社《漫话东坡》《王星琦讲元曲课》等。 精品力作彰显“苏版”品牌建设影响力 今年以来,凤凰集团重点推介旗下26个出版子品牌...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3/c403994-402976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3日8时14分42秒 汪修荣:从审美视角看大唐...浪漫主义情怀、建功立业的精神和胸怀天下的抱负,至今仍强烈地感染着后人。 唐代这种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作者用翔实的资料和扎实的研究,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剖析。唐代审美意识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唐王朝的大环境大气候,帝国强盛、政策开明、风气自由、文化自信、对外交流开放、各民族文化融合、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等等,这种社会氛围与泱泱大国的气度胸襟,为文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6/c404063-3244774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16日7时57分4秒 诗性: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美学向度...高度上能够代言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依据。从风格面貌整体来看,唐代审美文化及其直观印象给人一种万象森罗、雄浑气魄、瑰丽斑驳的认识与体验,以“气象”一词比拟大唐恢弘之状是谓允洽之极;从内在精神本质上讲,唐代审美文化蕴涵有一种诠释生命之活泼存在的“诗性”情怀,决然不只是唐诗作为一种典型艺术形式举世闻名的缘故,根源上还得追问其何以成为当时文化之翘楚,正如陈望衡教授和范明华教授等撰写的《大唐气象:唐代审美意识研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20/c404030-3235577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22日9时20分29秒 唐诗中的耳饰...首饰的耳玦则很少。两汉魏晋时期较为常见的“珰”,在唐诗中多以“明月珰”的典故出现。而轻便灵活的“珥”,在唐诗中称呼较多,不仅有上层贵妇佩戴的“簪珥”,还有民间广为流行的“坠珥”。耳饰样式的转变,体现了唐代审美的迁移。灵巧的“坠珥”似乎更能吸引唐代诗人的目光,并为唐诗的意境营造出更富于动态色彩的审美空间。 其次,佩戴者从上层贵妇和下层奴仆逐步向整个社会阶层扩展。前人多用耳饰作为身份地位的标志,同时也将耳...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31/c404063-3232139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31日8时29分14秒 中国小说的审美...较为曲折细腻的描写,《枕中记》《南柯太守传》对人生如烟的感慨,《东城老父传》《长恨歌传》对帝王的批评,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并非史传文体的冷峻。 唐传奇所表现出的审美精神是非功利的。有论者认为这是由于唐代审美心理受到道家影响较大的缘故。“从文学的直接表现来看,它是非功利的,即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过程中都不是为了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而是为了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即为了审美。”“唐人的审美心理受...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06/c404033-30211734.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6日13时3分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