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写作中施加的“魔法”——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叙事策略来实现叙事目的,如何做到不着痕迹、浑然一体的文本效果。这本书不仅展现了李浩对文学技艺的深刻理解,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视角,通过技术上的拆解和解密,带领读者从新的路径和方向重新进入这十篇经典小说,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之前阅读中可能忽略的作者的某些精心、用心和会心,重新注目那些之前阅读中擦肩而过的诸多世相和人性“景观”,由此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6/c404030-404742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6日23时22分49秒 李琬:我的诗歌阅读史...事院校,或许我曾无意中从这个高度强调集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社区获得想象的安慰,在海子那里以他个人方式继承的集体主义政治抒情修辞和语调令我感到十分亲切,但这种阅读方式也在进一步强化读者人格中无法与世俗世界和解的部分。那时我对身边人的道德和精神状况感到沮丧,成年后看来,我知道那不免可笑,但我最早对诗歌的阅读的确与这种心情联系在一起。同时期我正在狂热地阅读张承志,他唯一的诗集《错开的花》也强力地吸引了我。张承...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6/c404090-404736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6日8时48分2秒 汤俏:网络文学学科建设的自觉之路...观理性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网络时代文学世界的地理版图,同时也还原了一个各种力量复杂博弈的文学现场。 综上所述,《简史》作为一本阶段性的网络文学发展史,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始终坚持严谨性和权威性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提炼出网络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不仅为学界带来一部扎实的史料记录,更是具有文学史眼光的研究专著。具体落实到网络文学学科建设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意义,《简史》以自身为范本,不仅从关系史、影响研究等角...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6/c404027-4047366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6日8时47分20秒 我的诗歌阅读史...事院校,或许我曾无意中从这个高度强调集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社区获得想象的安慰,在海子那里以他个人方式继承的集体主义政治抒情修辞和语调令我感到十分亲切,但这种阅读方式也在进一步强化读者人格中无法与世俗世界和解的部分。那时我对身边人的道德和精神状况感到沮丧,成年后看来,我知道那不免可笑,但我最早对诗歌的阅读的确与这种心情联系在一起。同时期我正在狂热地阅读张承志,他唯一的诗集《错开的花》也强力地吸引了我。张承...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4/c404032-4047294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4日8时57分17秒 看见“她”的精神与视野,丰盛而幽微...放,却需要用“孤独”来换取,这恐怕不仅仅是一条稀有的蒙古细的哀伤吧。 万婧:黎戈《读书的女人》这篇散文,我读来感到很切肤。作家看到长年累月牺牲自己、为家奉献的母亲,在年老时通过读书和学习,与生命的孤独和解,拥有自己的空间,收获思考的自由。这折射出一个在当下很现实、很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够受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要多陪伴老人,却很容易忽视他们的内心世界,没有触及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因此,这篇文章对母亲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2/c405057-404724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2日8时51分17秒 北欧玫瑰...上逗点一般的麻雀,与屋檐下翻来覆去的口角,包容了广场上的歌舞升平,与对街超跑的轰鸣,包容了新区被哄抬的地价,与老城藏拙式的颓荣。这一刻,是温州的新旧交汇,旧传统全然接洽了新风尚,也是温州巨大贫富差距的和解,每一寸土地都欣欣向荣。 可惜这个时刻稍纵即逝,随着天光黯淡,路灯一片片亮起,浓与淡又迅速分离。原本包容着的一切,为人世烟火隐去的光怪陆离的一切,也阴沉沉地显露真容了。 1 江月环臂临窗,将暮色与夜色...
专题#专题#优选中短篇#2025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48974-404700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3时11分52秒 李浩:小说技艺的“匠法”与“心术”...家在写作中施加的“魔法”——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叙事策略来实现叙事目的,如何做到不着痕迹、浑然一体的文本效果。这本书不仅展现了李浩对文学技艺的深刻理解,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视角,通过技术上的拆解和解密,带领读者从新的路径和方向重新进入这十篇经典小说,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之前阅读中可能忽略的作者的某些精心、用心和会心,重新注目那些之前阅读中擦肩而过的诸多世相和人性“景观”,由此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历史甬道与藏私美学——“80后”写作与90年代经验的多重缠绕...80年代青年人的“弑父”情结,与当下年轻人的“断亲”心理之间,更能见出这种情感结构的历史性。即使在小说的虚构花园里,“80后”作家也往往对“父一辈”表现出较之其他代际主体的更多温情,以及尝试理解(抑或和解)的愿望和耐心。在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人的写作中,父子之情又被赋予了“倾城之恋”的结构,大历史、大集体的断裂,重新强化了小单元、小家庭的纽带。反过来说,“子一辈”的作家们,也以“父一辈”的故事为中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读顾文艳《BC.AD.》...流话语的反叛。在这个意义上,顾文艳的写作是一种接续。只是,如果说青春的疼痛感大多来源于不被世界理解的痛苦,那么顾文艳们的疼痛感则来自于明白但无法接受自身(永远)不可能被理解的宿命,并且,拒绝与这个宿命和解。我们无法用“成长在社会转型期的迷茫”“改革时代的多元价值”这样的术语去指认这种不理解、不合作,更不能用“为赋新词强说愁”来简单化他们的痛苦:当他们在“后青春”体会到了刻骨铭心的分裂感、进而大声喊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致此时此刻:关于《空山横》与演讲缔造的可能世界...李敬泽的智识世界里如此显在。只是在文学的抒情或美里待一会儿,于他从不足够。或者说,他习惯于向着问题出发,从感受走向理性,经审美抵达认知。 《空山横》展开了思考和想象文学的方式,李敬泽也以他对问题的结构和解析呈现着整理信息抵达判断的方法,即生活细节、经过“我”的讯息将如何参与和共建我的生活,成为构造智识的一部分。跑步、追剧,或者从仰山桥站下车去看那三棵高大漂亮的树,这些生活中的途经,将生发为认知的有机材...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上海的文学潮流,从未停歇 ——评短篇小说集《潮水涌起之前》...样精彩。每位作家都在语言的韵律和叙事风格上打磨出自己的印记,而这些差异最终又构成了一种复调式的和谐。 默音《镰仓雨日》以宁静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女间复杂微妙的情感牵绊。其叙事如水墨画般渲染,将对抗与和解的过程描摹得层次清晰。王瑢《过水面》借由一道家常食物,为亲情书写注入了悲伤与温柔交织的力量。两者在情感浓度上虽有不同,却都在笔触的细腻和情感的克制上,有着相似的韵味。不同于两者的日常书写,栗鹿《空蛹》...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作家吉尔:成长在新疆诗意的大地上...就埋下了新疆诗情画意的种子。长大后,随着阅历的积累,她开始创作大量展现乡土文化的诗歌。她的组诗《穿越》《世界知道我们》能让读者从诗句里感受到新疆的温柔与丰沛,特别是历时六年完成的诗集《我从未与世界如此和解》,聚焦这片土地的古老历史与丰厚文化,洞窟、石林、神木、峡谷、村落、河流、葡萄园……她从生命视角和人文关怀对其进行观照与剖示,拉近历史与当下的距离,对个体、历史、世界和人生展开深层思考。该作品获得首届...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3994-404712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58分1秒 如何认领90年代——兼及思考的视角和方法...关系。后来的现代派文学和先锋文学更是将这一点推向极端,在莫言、余华等人的早期作品,如《红高粱》《现实一种》中,家庭不过是一种寓言式的工具存在,并不具有世俗生活性,个人大于家庭,甚至通过对家庭伦理的拒绝和解构来获得一种更本质化的个人存在。但是在90年代,家庭成为书写和想象的重心,除了《渴望》,90年代流行的另一部情景剧——《我爱我家》更直观地呈现了这一点,虽然这部剧里有一点点解构和反讽,但这些都服从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4分18秒 《雨花》2025年第4期|陈先发:烧造...不会错认?就是因为它们在自语,将自身内在的一切都吐露出来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倾听。让室内的每一件物体说话。让紧裹着这些物体的大片空白说话。”瓷之道,也正如诗之道,像《黑池坝笔记》中的这一段:诗并非解密和解缚。诗是设密与解密、束缚与松绑在一个容器内同时诞生。让这个缄默的容器说话。好诗的基本特性是,它提供的不是内容的恒量,而是变量。对单纯的人来说,它是单纯的。对复杂而挑衅的阅读者,它是多义的、多向的、多变...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19885-404633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3分4秒 作为一种动态化和成长性的行动诗学——第三代诗人经典化问题重释与反思...、逸乐,恰是这种日常生活美学化、美学意念日常化的产物,它促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生活态度、生命姿态,乃至人生志业。”也许现代性的书写姿态就是第三代诗人以同时代人身份所要建构的尺度,那就是更普遍的与日常生活和解的姿态。当然,第三代诗人的行动姿态,一方面在于他们对朦胧诗人理想主义、英雄姿态和崇高精神的反叛,另一方面,则在于他们将日常生活与个人经验还原为诗歌的本质,并让这两者契合于时代的整体诉求。以“莽汉”为代...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1分28秒 网络文学评价标准构建的现实规制与逻辑依凭...的传播相辅相成的”[16],网络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兴起就是这一传播在互联网时代所产生的“同频共振”效应。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文艺理论批评资源主要是上世纪初叶的俄国形式主义,以及随后的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和解构批评,还有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等。其中,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语言形式自主性的强调和“文学性”“陌生化”概念的建树,法国结构主义从结构整体性和语言共时性角度考辨一个文化意义...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27-40469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7时59分12秒 走向“晚期”:新世纪文学危机中的新变...何为‘青春’”[6],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主流意识形态推崇的文学一直延续着与社会历史高度关联的现实主义传统,文坛无可避免地走向“中年”。可见,“中年”这一概念的内涵由一个代际的指称转向一种与宏大叙事重新和解的姿态。 但与此同时,“中年”正在走向“中年危机”。世界范围内对于文学“枯竭”的隐忧肇始于1960年代,美国小说家约翰·巴思意识到对于故事编织的过分推崇与对形式创新的忽略很有可能迅速耗尽语言的势能,文...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3-404687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26秒 在界限内外游走——读黄守昙小说集《走仔》...故事,因而也拥有了属于他们的友谊(《鱼王祭》)。当母亲唱出“断不敢怨郎情薄,我亦知你母命难忘”时,在遵母命结婚的“七星女”与母亲之间,有一种理解发生了(《七星女》)。 真实的生活往往无法让人们与之达成和解,但如果有一个契机,让我们看见人们卷入了一样的故事,却并没有因此而彼此理解时,我们也可以创造另一种“共同的故事”,在这样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真正看见彼此;此时人们将会拥有一种充满善的信念,它并不完整,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30-404682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11时54分25秒 方志小说的女性文本——黎紫书《流俗地》的地方感形塑与精神归属...、时间及个人处境展开对话。作为小说家,黎紫书在构建、还原和再现家乡时,究竟呈现了怎样的地理空间?她如何借助锡都勾勒自身与这片土地的社会关系?更进一步地,女性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又如何在她的作品中得以呈现和解读? 黎紫书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这座位于近打河流域的城市曾因锡矿开采而享有“世界锡都”的美誉。在她的两部长篇小说中,锡都或锡埠成为重要的场景原型,这个以怡保为蓝本的马来西亚小镇,承载着她以女性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2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11时24分13秒 日常书写中的生命呼叫——读《西南浪》有感...。列斐伏尔提到:“日常生活是一切活动的汇聚处,是它们的纽带和共同的根基。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人类的和每一个人的存在的社会关系总和,才能以完整的形态与方式体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我”与自我和解的一种独特方式——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胜利法有别于阿Q式的自我麻醉,而呈现出了一种现代特色。学校里都在传“我”患了精神分裂以至疯掉了的时候,“我”的做法不是通过辩解来证明自己,而是为了让自己获得片刻宁...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6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11时23分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