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767 篇有关 周氏兄弟 的页面,用时 0.156秒.

第1页  共39页

东君:中国小说的味与道

   ...一遍,被司马迁写了一遍,被李杜写了一遍,被苏东坡写了一遍,被张岱写了一遍,被曹雪芹写了一遍,其质地就不一样了。然后,到了民国,梁启超、胡适等人出来了,吐文言之故而纳白话文之新,汉语面貌焕然一新,及至被周氏兄弟写了一遍,它的现代性就出来了。读鲁迅的小说,造语古怪,除了古文、白话文固有语法,还糅合了日文、德文、俄文的若干语法,但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国人的调性。这很重要,不是洋腔洋调。之后一百年来,现代汉语引入欧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沈卫威:档案里的周作人与汪精卫

   ...素,文学腥荤,半儒半佛,亦荤亦素。 一口一茶一苦心,一雨一室一素裟,亦真亦假。 苦,在他只是又一个符号,不能信以为真。 有清一代,与无徽不成镇、无湘不成军相应的是无绍不成衙。绍兴师爷的文风在科举不第的周氏兄弟手上,因留学日本,而闪烁着更加主动出击的武士刀寒光。周大、周二,自《新青年》的《随感录》栏目始,让师爷刀笔吏的传统,转化为杂文与随笔刚柔并存的两种文体。与周大那匕首、投枪,“骂人的艺术”文风不同,周二...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63-404545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43分2秒 凝视北京与鲁迅杂文写作及革命言说

   ...和两人共同好友章廷谦等,劝其南下,“他之在北,自不如来南之安全”。鲁迅迫切希望周作人南下躲避,那么,他就更不可能北方情势严峻之际回去。其实,自女师大事件和三一八惨案以来,特别是鲁迅离京之后,失和决裂的周氏兄弟虽分居南北,但没有了家庭琐事的牵绊,反而在内心深处互相走近。大革命时期,他们彼此价值观念共享,文章完全可以互换或共同署名,就像之前绍兴民元革命、五四时期一样,鲁迅在南方不方便说的话,北京的周作人则可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63-404476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38分30秒 新文学如何发明“古典”——以“整理国故”为视角

   ...古典”身份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早期的中国俗文学研究,特别是“整理国故”视野中的俗文学研究,最先涉及的类型是歌谣,并以歌谣为视角,重新阐释作为古代经典的《诗经》。 对歌谣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由周氏兄弟率先提倡。1913年,时任职于北洋政府教育部的鲁迅撰写《儗播布美术意见书》,提出: 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详其意谊,辨其特性,又发挥而光大之,并以辅翼教育。 鲁迅简要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5/c404063-404461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9时0分15秒 岭南与江南的“互文”——论叶灵凤后期的方物风土书写

   ...细弱游丝的传承。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氏兄弟较早开始并不遗余力地倡导实践文学的博物写作。鲁迅曾多次给青年人推荐《昆虫记》等著作,周作人不仅大力提倡,且动手译介西方作品,并亲自写作博物散文。这其中贯注着周氏兄弟对人情物理的文化关怀。循此,从文学史演变的角度看,“岭南叶灵凤”的方物风土写作的意义由此凸显。他在对鸟兽虫鱼、山川地理、花草树木的描绘中,使中国现代文学博物写作的科学之维融入了文化生命的感知和关怀,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30-4044124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9时22分10秒 鲁迅的北京:故乡?他乡?

   ...] 吴小美、封新成:《“北京的苦闷”与“巴黎的忧郁”鲁迅与波特莱尔散文诗的比较研究 》,《文学评论》1986年第5期. [9] 林贤治:《鲁迅:四城记》,《书屋》2007年 4期。 [10] 孙郁:《周氏兄弟笔下的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 年第 3 期。 [11] 姜异新:《北京时期的鲁迅与鲁迅的文学北京》,《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7期。 [12] 鲁迅:《书信·100815 致许寿裳》,《...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04063-404379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8时33分52秒 重读《呐喊》:灵魂四位与“受撄”的文学

   ...ssen)的《吠檀多哲学论》英译本。而周作人受命后,还购买了马克斯·穆勒英译的邬波尼沙陀的本文以资参考。此后,章太炎嫌译本不足,“自己又想来学梵文”,他发起的梵文学习班因“人数无多”,所以专门写信敦请周氏兄弟“临期来赴”,并垫付出半月学费。[13]周作人的翻译并未真正着手,他和鲁迅的梵语学习也了无成效,但这段经历还是留下了他们早年正面接触吠檀多哲学的印迹。民国以后,吠檀多哲学中的灵魂四位说已在知识界和思想...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4/c419384-404305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11时58分53秒 《却是多情笑我》:“小院种春风,雨露情浓”

   ...,仿佛有一群群人进入视野,不断刷新你的阅读印象。法国作家雷蒙·格诺的经典之作《风格练习》,尝试以99种不同的方式书写同一件事。尽管二者并不完全相同,但诗人的探索精神值得重视。二是遣词中多用习语、口语。周氏兄弟写旧体,常以打油自谦,但对诗词创新与变革都不乏高见。钟与月诗词创作也特别关注真人白话,注意收集民间语汇,注重现代语境的化用,让古典的形式和现代的语词搭配起来,既直白又婉约,既风趣又多姿。 当下,人工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3/c404030-404238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9时32分24秒 一个成熟理想主义者的诞生

   ...所缺乏的。 二、鲁迅向来是从实践中推导出治学之理论,而非从理论中演绎出僵化的治学模板。面对汉字改革的难题,当许多新学人还停留在空喊口号上,对到底采用世界语、古语、白话文、拼音、拉丁文的问题争论不休时,周氏兄弟已经自觉开始了试验性质的翻译实践,且往往是以直译的翻译手法和异化的翻译策略,通过增加汉语衔接手段和白话文修辞,“撕裂母语的表达,给汉语注入新鲜的血液”。历史证明,鲁迅的实践不仅促进了汉语的现代化转型,...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4063-4042157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11时17分25秒 悠远的影响,恒久的事业

   ...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亡国史鉴”一度成为某种主流话语。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梁启超和康有为都加入了这样的话语,且都以波兰衰亡作为话题。由此“可见波兰亡国史在当时的政治和知识话语中被关注的程度”。 周氏兄弟首先将目光投向波兰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呼应了当时的情势,既出于主观的愿望,也符合读者的期待。《摩罗诗力说》就是兄弟两人合力的产物。在他们失和之前十余年的合作中,光波兰文学译介方面的成果就颇为引人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0/c404063-404156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0日9时5分53秒 《上海文学》2025年第1期|陈村:看见木心

   ...的文字和名字,读罢如遭雷击,不可能再忘记这个人的存在。我终于发现,生活在我同时代的人中,在中文写作中,还有这样的一位前辈。 阿城和陈丹青是知道他的。在纽约,他俩曾和其他人“凑份子”听过木心的课,如当年周氏兄弟在日本听章太炎的课。陈丹青提起木心先生,言必称“师尊”,据说他保留着听课笔记。阿城是木心最做出迹象的传人,他在文章中也闪烁其词地提到过木心先生,称“先生”而非“师尊”。两人的写作风格有异,木心更典雅更...

新作品#报刊在线#《上海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4/c418962-404085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7日8时43分49秒 陈子善:几则百年前的日记

   ...元旦上来。仔细的读者想必已发现,据周氏兄弟和钱玄同的日记,孙伏园当天先到八道湾周府应卯,然后到华英饭店请鲁迅过节吃饭,下午是否再同去观看电影,不清楚,但晚上又到八道湾访周作人谈事,真是够忙的。孙伏园对周氏兄弟都执弟子礼,兄弟失和后,仍与双方保持密切联系,他25年元旦的行止就是一个例证。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04063-4041316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7时34分32秒 为“重写文学史”提供历史的支撑——陈子善教授访谈录

   ...带来新的问题。 李:为了这次访谈,我最近又把您的20余种著作浏览了一遍,得到一个印象:尽管您平时为文多就具体话题展开,就像您喜欢的“拾小”一词一样,但背后缀合的却是整个文学史图景中相当重要的部分,比如周氏兄弟、创造社、新月派,以及海派文学。今天对于这些对象的认识,很多就因为您的工作而更新。如果把您的全部成果放到一起,重构文学史与再造文献学的抱负还是很鲜明的。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想请您从大处说一说,您理想的现...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30/c405057-404109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0日9时49分28秒 从蒙学到经学:论《孔乙己》的识字之喻

   ...渊懿,都指向汉魏以上文章的高古之境,是对章太炎文风的追步。如木山英雄所说,周氏兄弟早期的翻译“从章氏关于语言本源性的彻底性思想之中所获得影响是不能轻视的”[13]。这种根柢识字、矜慎用字的著译风格,是周氏兄弟介入文学革命以前的标志性特点,留下了章太炎识字理论的深刻印记,并存续于后来的白话文写作中。 在新文化运动初起的时候,识字已作为文学革命者用以战斗的工具。1935年鲁迅回忆起十几年前提倡白话之时,“保守...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04063-403942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1时31分1秒 朱宏《梧桐雨》: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以小切口观照大主题

   ...语穿插与典雅的诗词歌赋引用相得益彰。小说在一波三折而又峰回路转的层层推进中,适时通过时代风云与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绘,来渲染或紧张肃穆或轻松愉悦的气氛,烘托人物悲喜忧惧多参差的心情,不管是父亲、母亲,还是周氏兄弟姐妹等,他们的体温脉搏似伸手可触,他们的情绪涟漪皆分明可感。 此外,作家还成功塑造了不少“配角”,他们身份悬殊,面目有别,性情迥异,如技艺高超而又耿直细心的工人余老八、善于审时度势只求明哲保身的医生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5/c404030-403891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9时28分48秒 陈漱渝:《语丝》的四位主编

   ...立新,激浊扬清,便当场通过了。于是每人掏了八块大洋,先印两千份试试;再征集一些撰稿人,让他们也集资,办成一个同人刊物。 刊物总得有个主编,另有几个负责出版发行的人。众望所归的主编只有鲁迅和周作人,然而周氏兄弟已于一九二三年七月中旬失和,“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所以凡周作人出席的场合鲁迅都回避。这样一来,主编《语丝》之责就别无选择地落在了周作人身上。 当下书籍报刊出版用三审制:责编初审,主任二审,总编或...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4063-403851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8时30分17秒 贾梦玮散文——历史沉思和人世间凝视

   ...陵),而其内部空间则有栖霞、洋楼、教堂、文德桥、宁海路5号、拉贝故居、无枫堂等。全书凡23篇作品,写了许多读者熟悉或不熟悉的文化地标。在这些历史文化地标中,有的曾经上演过历史的大戏,有的则投照有姚鼐、周氏兄弟、张爱玲、徐悲鸿、赛珍珠等文化名人的旧踪心影。既有波谲云诡,也有月白风清,是一部颇多“南都”历史感和文化气息的有容有蕴之作。《出入栖霞》一篇,“栖霞”在作品中只是一个场景,一种注释,看点是“出入”其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04030-403791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9时53分23秒 想起端木蕻良

   ...对于北京历史与民风十分留意,他在报刊上的文章,短小多趣,像《香山碧云寺漫记》《关于“黄叶村”》《北京是我的一本大书》等,对于古人诗文与历史形迹的点染,漫出诗意,理解之同情中,也有拷问在,一些地方继承了周氏兄弟传统。笔触自如散淡,把玩古物中,又不卖弄学识,谦逊之情扑面而来。我总觉得他与汪曾祺的文章有许多默契的地方,那文风是否影响了汪氏,也未可知。不过他后来没有汪曾祺影响大,可能是陷在“红学”里,拘于一处,触...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5/c404018-403759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6日9时56分53秒 孙郁:想起端木蕻良

   ...不在一个古老的文脉上。他多次与友人说,“唐诗晋字汉文章”才最为重要,这是章太炎与鲁迅启发的结果。他在《笔谈随笔》一文中推崇《梦溪笔谈》《酉阳杂俎》、鲁迅杂文,其实也道出自己写作的文脉参照。那么说来,在周氏兄弟之间,他更亲近鲁迅遗风的。 也由于此,端木蕻良的随笔依旧不忘旧念。他对于流行的文化持一种警惕态度,那些花里胡哨的艺术与文风,在他眼里不过短命所在。《赤子泪成虹》礼赞了现实感的诗歌;《警惕历史重演》说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3/c404063-4037428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日9时45分0秒 陈子善:鲁迅的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文章,大学培训班毕业留校工作后,又参加了1981年版《鲁迅全集》书信卷的注释工作,从而开启了我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之旅,直到今天。 中华读书报:您常常重温读过的书吗?反复重读的书有哪些? 陈子善:周氏兄弟的书,郁达夫的书,沈从文的书,巴金的书,张爱玲的书,等等,都会重温,甚至反复重读。 中华读书报:您最崇拜的作家是谁? 陈子善:最崇拜的作家,先划定一个范围,20世纪中国作家,鲁迅、张爱玲,以示男女平等...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5/c405057-403688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6日9时21分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