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38 篇有关 周建人 的页面,用时 0.146秒.

第1页  共17页

鲁迅与电影

   ...类,是看关于菲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菲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鲁迅很少独自一人去看电影。从他在上海的记录看,他和夫人许广平一起看电影的次数最多,后来也常同三弟周建人及其夫人王蕴如一同观影,再后来他们兄弟二人的孩子也会参与。此外,孙伏园、柔石、瞿秋白、萧军、萧红(悄吟)等也曾应邀与鲁迅一起看电影。其中柔石多达7次,萧军、萧红4次。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63-404681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47分29秒 “闰土”之父章福庆的凡人传奇

   ...多艺、身负武功,颇有侠义之风,深受劳动阶层的拥戴,但是由于得不到命运的垂青,一辈子只能奔波劳碌。在鲁迅笔下,章福庆只是作为“闰土”的陪衬被一笔带过。周作人却在《鲁迅的故家》里提到过章福庆。而由鲁迅三弟周建人口述、周晔整理的《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对章福庆有较为详细的描写,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令人感喟的凡人传奇。 吃苦耐劳 多才多艺 早在鲁迅出生之前,章福庆就在绍兴周家做忙月。“忙月”这个词,鲁迅在《故乡》里...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4063-404559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8时30分49秒 凝视北京与鲁迅杂文写作及革命言说

   ...通信栏与言论空间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就《语丝》“通信”栏而言,它既有普遍意义上的“对话”和“言论空间建设”价值,还承担更具体更直接的沟通功能。因为,已然失和的周氏兄弟分居南北之后,除了第三方如章廷谦、周建人转呈一些私人信件之外,《语丝》上两人发表或接受的“公开信”,就成为他们两人最有效最直接的沟通渠道。经由这些“公开信”,兄弟二人不仅传达他们各自对刊物的态度和建议,也分享和传达彼此的现状处境,互相声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4063-404476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38分30秒 《鲁迅全集》编辑体例刍议

   ...日军事冲突中,商务印书馆在上海闸北的印刷厂、编译所、东方图书馆等均被日军炸毁,王云五宣布商务印书馆停业,职工一律解雇;随后,又以受灾惨重为由,扣减职工退俸金,从而引发冲突。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担任编辑的周建人也在被解雇之列。如果将这两封信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周建人的窘境,鲁迅的为难,但是,按照原来的体例,这两封信就分别编在了第14卷和第12卷,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再比如,鲁迅1934年2月2...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0/c404063-404430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12时14分21秒 鲁迅与祖父的对立和相似

   ...录。方略馆是清政府的平定太平天国战史编纂处。在那里做誊录,就是高级抄写员,这样的举人干几年,可以议叙得官。周福清不知为什么不愿做誊录,三年以后,就是辛未科(1871)会试,他中试成了进士,点了翰林。 周建人相信,曾祖母的心情一定很矛盾。宦海沉浮的事例,九老太太看得多了,她儿子的点翰林,使她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在各房族男女老少跪下贺喜的时候,她百感交集,说了一句:“这有什么喜?是要拆家哉!” 后来,在绍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63-404411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8时52分32秒 刘开渠与鲁迅

   ...迅像,但是刘开渠当时忙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无法分身创作鲁迅像。刘开渠于是介绍自己的学生萧传玖承担这一任务,他不仅将自己两次创作鲁迅像的经验介绍给萧传玖,还在萧传玖塑造鲁迅像的过程中邀请许广平、周建人来为鲁迅塑像提供意见。可以说,萧传玖成功塑造出的鲁迅像也有刘开渠的重要贡献。 刘开渠是一个记得感恩的人,他为了纪念蔡元培和鲁迅这两位对自己一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化伟人,一生三次塑造了三尊蔡元培塑像,两...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4063-404215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11时24分39秒 鲁迅过年:结账,祀祭,放鞭炮,打马将,拜年,恭喜发财!

   ...也,夜同三弟及广平往民[明]星戏院观电影《疯人院》。”23日,“旧历元旦。昙,午后小雨。”26日(初四),“晴。林玉堂及其夫人招饮,午前与三弟及广平同往,席中有章雪山、雪村、林和清。”记载了鲁迅与三弟周建人一家在上海共同欢度春节。 1929年2月9日除夕,“晴。下午往内山书店。”10日,“晴。旧历元旦也。”11日,“午后同柔石、三弟及广平往爱普庐观电影。曙天来,未见,留赠柑子一包,麦酒三瓶。”鲁迅到上海...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30/c404063-404109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8时20分47秒 重读《孤独者》:“盛装的画像”

   .../鲁迅全集:第1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44. [39] 丁文. 原型与本事:《白光》的历史语境与文本演绎[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02):73-88. [40] 周建人,周晔. 鲁迅故家的败落[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41] 周作人. 知堂回想录[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46-47. [42] 丁文. 文学空间的重叠与蔓生:“百草...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19384-403582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8时26分18秒 谢六逸的新闻人生

   ...比较》就发表在北京的《晨报副刊》上,不久谢六逸又接受邀请加入了由茅盾(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正式步入文坛。 1922年春,谢六逸毕业回国进入商务印书馆。当年,茅盾、郑振铎、胡愈之、周建人、叶圣陶等人都曾在此工作过。初出茅庐的谢六逸在事业的起步阶段便能与他们成为良师益友,这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郑振铎先生回忆,那时他们这些年轻人都是单身汉,租住在上海闸北宝山路的一所公寓里...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8/c404063-4035702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8日11时42分47秒 商金林:在文献中读懂文学

   ...上,将之解读为“封建家长对孩童世界的压迫”。事实上,当我们用商金林的思路,结合文献去深入文本,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在《五猖会》中,鲁迅一开始就交代,类似五猖会这样的民俗赛会,“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而结合周建人的回忆,“鲁迅的父亲只要鲁迅把功课背出了许可他去看五猖会,在那时候,已经要算比较的‘民主’了”(周建人《略讲关于鲁迅的事》)。父亲是相对开明的,鲁迅其实十分清楚,在《朝花夕拾》中,类似的记录俯拾皆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8/c404063-403570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8日11时34分46秒 “阎晶明:文学经典新阐释——鲁迅小说《祝福》再解读”活动走进清华大学

   ...说最为着力的地方,“这几乎就是一篇评论故事的故事,一个人的命运变成了所有人对其命运的评价史,这样的小说结构是极具现代性的”。 写作《祝福》时,鲁迅正身居砖塔胡同,兄弟失和、身体抱恙、居无定所,如其三弟周建人所说,这段时间是“鲁迅生活最困难的时期”。1924年2月所过的新年,可以说是鲁迅一生中最为难过甚至难堪的新年。结合与《祝福》同时期创作的《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等作品,阎晶明发现鲁迅对节日异...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6/c403994-403405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6日13时10分27秒 蔷薇梦碎:“情感—文学”共同体的破裂 —— 周氏兄弟失和再考察

   ...,此次共用作医费。” 以上种种皆可说明,八道湾时期周氏兄弟的文学合作,是以鲁迅为中心而展开的。对于这样一种形态,在鲁迅一方面说,当然是充满了理想,而他也确为这一理想的实现,付出了诸多心血。但从周作人、周建人的方面看,甚至从羽太信子方面看,情形又如何呢?周建人的兴趣是在生物学,鲁迅说他崇拜Sologub(梭罗古勃),而事实上,在1921年9月离开八道湾以后,周建人差不多就立刻远离了文学翻译的工作,可见兴趣...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04064-403384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8时23分14秒 从“类猿人”到“愚人船”——论鲁迅思想中的启蒙与进化

   ...尼采“超人”哲学的“让步式”解说。尼采将超人比作“海”,鲁迅退一步说,即使是“一洼浅水”也可以学学大海,容纳“几粒石子”“几滴秽水”,这是对启蒙者提出的期望。 四、“中国孤儿”与“愚人船” 1930年周建人辑译的《进化和退化》一书由上海光华书局印行,鲁迅撰写《小引》一文,指出这本书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以见最近的进化学说的情形,二,以见中国人将来的运命。”[51]谈到进化论,鲁迅颇多感慨:“进化学说之...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6/c404064-403148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6日16时51分46秒 “发现”杜亚泉

   ...成的科学编译者杜亚泉先生》、胡愈之《追悼杜亚泉先生》、汪家熔《“鞠躬尽瘁寻常事”——杜亚泉和商务印书馆与〈文学初阶〉》。但有关杜亚泉的重量级史料和研究,如张元济所撰《诔辞》、蔡元培《杜亚泉君传》,以及周建人、章锡琛、张梓生等人撰写的纪念回忆文章等一手史料,均未收入。2014年,笔者在《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新4期里,将蔡元培等人的回忆,以及周武《杜亚泉与商务印书馆》等的研究一起,以“万山不许一溪奔——再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8/c404063-402803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8日9时45分1秒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成书始末

   ...平伯书札》,收入1924年8月至1932年2月,周作人致俞平伯书信193封。书前有照片三幅:其一、1929年元旦,周作人在苦雨斋与朋友们的合影;其二、1912年秋,在绍兴老家,周作人夫妇及长子周丰一和周建人夫妇与母亲鲁瑞的合影;其三、1939年元月,周作人在北京八道湾寓所院中留影。下册为《俞平伯致周作人书札》,收入1921年3月至1964年8月,俞平伯致周作人书信160封。书前同样有照片三幅:其一、照片...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5/c404063-402711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5日6时46分54秒 郑振铎主编的三种刊物

   ...铎精心设计刊物内容,每一期的封面都选用一幅精美有趣的彩色图画;版面编排别致,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非常适合儿童心理和阅读情趣。作者阵容也颇为豪华,许地山、叶圣陶、俞平伯、严既澄、王统照、赵景深、谢六逸、周建人、顾颉刚、胡愈之等都积极撰写文章。《儿童世界》不仅受到内地广大小读者的欢迎,还风靡港澳地区,并远销日本、新加坡。 1923年1月,郑振铎接手主编《小说月报》。他视野开阔,创意出新,不仅在首页设有“卷首...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4/c404063-402702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4日6时59分21秒 《语丝》上的《谈虎集》广告应为周作人佚文

   ...只好在这里附记一下。” 再次,《谈虎集》广告和书中的内容非常和谐贴切。广告中写道:“听见看见有些事情,有时便不免根据了常识来评论几句”,这便是谈虎的实质。周作人说得平淡,其实所收的文章还是很犀利的。据周建人在《鲁迅与周作人》一文中回忆:“冯雪峰对我说过,他看过周作人的《谈虎集》等文章,认为周作人是中国一流的文学家,鲁迅去世后,他的学识文章,没有人能相比。冯雪峰还认为,要让周作人接触进步力量。并隐约表示他...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0/c404063-402602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0日6时36分25秒 新政协筹备会的公私记录

   ...通(产业界民主人士),16.沈雁冰(文化界民主人士),17.张奚若(民主教授),18.廖承志(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19.蔡畅(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20.谢邦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21.周建人(人民团体联合会),22.云泽,内蒙(少数民族),23.陈嘉庚,南洋(华侨)。 假议决:1.参加筹备者单位数23,每单位人数4一7,共数134。2.人选、如另纸。3.筹备会组织条例草案九条。4.会议五...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04063-402580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8时58分4秒 鲁迅的“金不换”

鲁迅一生写稿惯用毛笔,常用的毛笔叫“金不换”。周建人在《略谈关于鲁迅的事情》里写道:“‘金不换’,都是狼(黄鼠狼)毛做的小型的水笔,这种笔鲁迅先生差不多用了一世,我记不起看见他用过别种笔。”这是绍兴“人鹤汀”出品的,据许广平说鲁迅的“金不换”:“大约选料做工都比较好,所以他在北平、上海,都不远千里托人购用。” 鲁迅的这支金不换,就是他在“杀人如草不闻声”的黑暗时代的战斗武器。 1933年6月中旬,中国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2/c404063-402549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2日9时12分34秒 “我关注人生”

   ...经验、个体审美,乃至与之相关的道德伦理因素都统括在内。鲁迅的这些科学观念,显然与他学生时代对前沿科学的强烈关注,以及在青龙山煤矿等地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金涛参与编订《鲁迅与自然科学》,以及在此前后与周建人、周海婴等人的种种交往,从多个层面重新发现和唤起了对于鲁迅“短暂的科学时代” [5]的深切关注。这种关注,实际上为“新时期”以来,中国科幻在理念、文学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历史追溯,提供了至为关键的基础。...

理论评论#作家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5/c404031-402432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5日8时54分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