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41 篇有关 吴趼人 的页面,用时 0.131秒.

第1页  共8页

破立之间:清末民初旗人作家蔡友梅的“迷信”书写

   ...一思潮同样蔓延到清末小说家和报人的公共表达之中。比如,《老残游记》第八回原题“桃花山月下遇狐,柏树峪雪中访贤”。《绣像小说》刊登时将其改为“桃花山月下遇虎”,涉及迷信观念的“狐”只能变为“虎”。[③]吴趼人写小说,同样有意识地规避迷信选材。[④] 因庚子事变中义和团入京的冲击,清末北京白话报界和小说家们对于迷信异常敏感。“中国人有个傻病,专爱迷信鬼神。庚子那一年,出了个义和神拳,就是迷信鬼神的果报。这两...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7/c442005-4043324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7日10时3分14秒 章培恒先生的内曜与心声

   ...级改良派思想倾向痛加批判,表明作者的正确立场。从当时的政治环境看,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即将来临,正值“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章先生初出茅庐,锋芒毕露,其批判矛头另有所指。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伯元《官场现行记》、刘鹗《老残游记》与曾朴《孽海花》称为晚清“谴责小说”,评价不低。章先生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准做了修正性演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20分2秒 蒋寅:“吾与君不妨各行其非”

   ...宗、明太祖曰唐太侯、明太侯,亦旷古所未有。 郭曾炘日记自序云:“无一语自欺吾方寸,无一事不可揭诸人。”予谓日记而至此固不难也,平生做人能臻于此,则世尟其人矣。 吴趼人与李怀霜为莫逆交,卒后李作《小说家吴趼人传》,谓吴于庚戌九月十九日,以喘疾卒于上海旅寓,得春四十有四,得秋四十有五。盖趼人生于清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故李文字摇曳如此。 黄季刚先生平日持论,好抨击宋儒,更不信宋人河图洛书之说。在武昌高师日,诸...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2/c442005-4034424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2日8时41分21秒 “吾与君不妨各行其非”

   ...父、君王母,历代帝王皆降以侯称之,如唐太宗、明太祖曰唐太侯、明太侯,亦旷古所未有。 郭曾炘日记自序云:“无一语自欺吾方寸,无一事不可揭诸人。”予谓日记而至此固不难也,平生做人能臻于此,则世尟其人矣。 吴趼人与李怀霜为莫逆交,卒后李作《小说家吴趼人传》,谓吴于庚戌九月十九日,以喘疾卒于上海旅寓,得春四十有四,得秋四十有五。盖趼人生于清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故李文字摇曳如此。 黄季刚先生平日持论,好抨击宋儒,...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1/c419926-403432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1日9时5分47秒 科幻文学的“十年树木”和“百年树文”

   ...该说饱含了创造的激情,后世在创作中反复出现的中国科幻未来主义、中国科幻现实主义和科普型的科幻逐一登场。更可贵的是,这个文类刚刚出现,就得到鲁迅、梁启超等人的赞誉和加持。荒江钓叟、东海觉我、碧荷馆主人、吴趼人,还有许多我们至今也无法查清来历的作者,积极投入这个领域。我们还放眼世界,把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押川春浪等国外大师纳入翻译推荐的视野。十分遗憾的是,晚清作家和推荐者们的创造热情,没有得到社会...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报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6/c459541-4034031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6日9时10分48秒 泛文学及其当代接受问题——重勘阿城《棋王》

   ...写作就落脚在《棋王》被人称道的“吃”与“下棋”之上。关于饥饿、匮乏及其填充与满足的经验,此前论者已经述之甚详,我也不必踵事增华,只是想补充一下也许被忽略的影响与焦虑的层面。 王一生在火车上吃饭的细节和吴趼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写旗人吃烧饼的细节可以放在一起对勘: (王一生)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7/c404030-403338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8日8时41分2秒 “孙悟空”一直在变化

   ...从游戏角度接受了《西游记》。 可在中国,《西游记》一度竟成陌生之物。 孙悟空不是哈奴曼 学者张心科钩沉,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称:“今人犹有鄙夷白话小说为文学小道者。不知施耐庵、曹雪芹、吴趼人皆文学正宗,而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他提出,中学生要看《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二十部以上、五十部以下的白话小说”,建议“教员应该使学生懂得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庄严的天宫盛会被一个猴子捣乱了”。...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9/c442005-4030853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9日8时51分22秒 重读《棋王》:泛文学及其当代接受问题

   ...写作就落脚在《棋王》被人称道的“吃”与“下棋”之上。关于饥饿、匮乏及其填充与满足的经验,此前论者已经述之甚详,我也不必踵事增华,只是想补充一下也许被忽略的影响与焦虑的层面。 王一生在火车上吃饭的细节和吴趼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写旗人吃烧饼的细节可以放在一起对勘: (王一生)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4/c419384-4027027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4日7时17分8秒 战玉冰谈晚清民国的侦探小说

   ...的。像后来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这样的作品,完全是用现代侦探小说的形式对传统公案故事进行了彻底的改造。而晚清时期的中国侦探小说,其实是具有某种公案向侦探过渡的特点的,所谓“包拯与福尔摩斯交接班”。比如吴趼人写过一本《中国侦探案》,其中很多故事就是直接从《包公案》中搬过来的,然后把原作里面鬼神托梦、阴风指路的情节去掉,再加上一点侦探元素,就成了现在这样一副很奇怪的模样。连吴趼人自己都说,这本书叫“中国侦探...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1/c405057-402405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2日7时53分58秒 晚清新小说的伦理叙事与观念转型

   ...批判了君臣关系中单向度的忠君思想,主张君主也要“忠于民”,建构平等、双向的伦理义务。虽然其观点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说明忠君思想已经动摇。同时也可以看到,在新旧冲突、立宪与革命论战等思想纷扰的晚清,吴趼人虽然主张恢复旧道德,但他并不是抱残守缺、顽固迂腐,而是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下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西文化冲突中找到对话的契合点,小说以《左传》中“忠”的解释抨击忠君思想,再次彰显了吴趼人的文化立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4/c404063-401525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4日9时2分0秒 建立本土科幻的审美体系

   ...畅销的本土科幻小说;在新一代作者里,也有马伯庸、慕明、白贲等善于化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后起之秀。当然,如果将范围放宽,把化用古典文学资源也算入“重写传统”这一脉,那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科幻在晚清的滥觞之一,吴趼人的《新石头记》(1905)。 不仅仅是中国,在海外的华裔华人作者中,回归中华文明、重塑历史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趋势。《三体》译者、美籍华裔作家刘宇昆以楚汉相争为历史原型创作了“蒲公英王朝”系列奇幻小说;...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8/c404080-4013428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8日7时49分52秒 作为知识的小说与作为小说的知识

   ... 4. 墨浪子:《西湖佳话序》,《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康熙金陵王衙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10、12页。 5.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第1号。 6. 吴趼人:《〈月月小说〉序》,《月月小说》1906年第1号。 7. 《万国演义》凡例,清光绪二十九年上贤斋刊本。 8. 永珞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40,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82页。 9. 永珞...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1/c442005-4009302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1日10时34分50秒 《古老的磨盘河》:基层众生相的另类实录

官场小说,在中国小说集群中所在多有,林林种种,不一而足。从清末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到现代王跃文《国画》,跨越百余年,作家们将笔力集中于官场或基层官场,反映官场世相,所涉人物性格各异。如果不以题材而以“表现”为观察视角,则所涉范围更广,几乎所有小说都不离官场领域,良以世间百物均关涉吏治与升斗小民,故官场成为文学不可须臾或离的表现领域。 文学中的官场,绝大多数作为民众、道义的对立面被叙述,乃至有作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9/c404030-4003898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9日9时40分18秒 胡适关于《三国演义》的几点解说

   ...7年时,胡适在回复钱玄同的一封信中说:“故鄙意以为吾国第一流小说,古惟《水浒》、《西游》、《儒林外史》、《红楼梦》四部,今人惟李伯元、吴趼人两家,其他皆第二流以下耳。”李伯元的代表作是《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代表作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胡适心目中的古代第一流小说,没有《三国演义》,甚至它连《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也不及,这其中的缘由,他在给此书写的研读性序言及其他阅读文字里有更为详细的解...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1/c404063-4003283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1日8时54分34秒 学问是读出来的

   ...镜花缘》,特别关注妇女解放的问题。有的学者读《红楼梦》,特别关注婚姻自主的问题。这说明,只要是写生活的,无论是古代生活还是现代生活,都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古代的小说经典,还为现代人提供了无穷的灵感。从吴趼人写《新石头记》以来,报纸、期刊、网络都有大量“故事新编”,“故事”的源头是古代小说,“新编”的作者则是现当代人。那么多作品搭古典小说的车,足以说明古典小说生生不息的活力。 读古代作品,不要把它当作博物...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7/c405057-4003053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1日7时37分3秒 今天的大学课堂,如何讲晚清“五四”文学?

   ...所选1917年之前的十二部(篇)作品中,文言八部(篇),白话只有四部(篇)。就文体而言,诗歌三部,散文四部(篇)(包含述学著作和文章),小说十部(篇),其他一部(《新旧约全书》)。王韬、康有为、刘鹗、吴趼人、金天羽、马君武、章士钊、秋瑾、邹容、陈天华、吴梼、陈冷血(1878—1965)、周瘦鹃等人的作品也值得分析,不过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一一讲解。因此,十八部(篇)文学作品,相对于浩如烟海的晚清民初时...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2/c442005-3268439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2日7时13分18秒 晚清小说中的复古主义思潮

   ...丈夫,决心身殉,刚好母亲病危,便焚香告天,请求以身代母,拔刀自刎。吴趼人以此为主要情节,特地替她写了传记小说,满怀感叹地说:“死而节教兼备,抑亦奇女子矣!”(2)《桂婉节孝记》,《月月小说》十二号。和吴趼人同时编辑《月月小说》的周桂笙则认为中国女子由于“礼教束缚”之功,养成了“天下莫与伦比”的美好品德,为了博取“清节贤孝”之名,宁可牺牲毕生欢娱,即使所适非人,也自甘薄命,不敢怨天尤人。(3)《自由结婚》...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1/c442005-3259108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1日9时38分45秒 “张爱玲笔触”——以晚期中短篇小说为中心

   ...爱玲表现了“人性的弱点”,正触及感情与身体的核心议题。所谓“观念是苍白的”道理,其实在中国的晚明文学中已得到充分的表现。比如冯梦龙的“情教”论:“自来忠孝节烈之事”,“从至情上出者必真切。”1906年吴趼人的《恨海》声称“人之有情,系与生俱来”“忠孝大节无不是从情字生出来的”,也是同样的意思。王佳芝的同伙对待她的粗暴态度正犯了观念至上的毛病,结果适得其反。同样《色,戒》中十恶不赦的易先生也不是脸谱化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0/c404064-3259013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0日8时17分19秒 陈大康:晚清小说专刊的系统观照

   ... [22] 新世界小说社:《〈新世界小说社报〉第一期出版》,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十八日《新闻报》。 [23] 小说七日报社:《〈小说七日报〉出版》,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时报》。 [24] 吴趼人:《〈月月小说〉序》,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十五日《月月小说》第1年第1号。 [25]《上海月月小说社广告》,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九日《中外日报》。 [26] 报癖:《论看〈月月小说〉的益处》,光绪三...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20/c442005-3254830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0日8时27分33秒 十年而得 任性的勇气

   ...从那时起,我就一头扎进了晚清科幻研究里去,这一扎倒是为我后来的科幻创作打了一个坚实又有趣的基础。在吴岩老师出版的科幻专著《科幻文学论纲》里,附录上有我整理的《中国近现代科幻小说目录》。日后我所做的关于吴趼人《新石头记》版本研究论文,也发表在日本的《清末小説から》这部专门研究中国清朝末年小说创作的学术期刊上。 刚巧是十年前,迎来了我科幻小说写作的起步期。 2012年,我发表了一篇搞笑科幻《烤肉自助...

专题#专题#党的二十大#我们这十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7/c448138-3254658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7日9时37分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