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74 篇有关 启蒙现代性 的页面,用时 0.146秒.

第1页  共9页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

   ...学”这样一个时间范围的描述句。张未民承认新世纪文学是纯时间性、无显著转折标志、非断裂式的演进形态与生长特征,并认为“新世纪文学和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文学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他认为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启蒙现代性和民族国家现代性,但相对忽略了起源最早、基础最深、更加注重物质经济与民生的生活现代性——他称之为“中国新现代性”。这是他关于新世纪文学最重要的理论阐释,他认为新世纪文学是高度表征中国新现代性的文学,起...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1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28分26秒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

   ...学”这样一个时间范围的描述句。张未民承认新世纪文学是纯时间性、无显著转折标志、非断裂式的演进形态与生长特征,并认为“新世纪文学和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文学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他认为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启蒙现代性和民族国家现代性,但相对忽略了起源最早、基础最深、更加注重物质经济与民生的生活现代性——他称之为“中国新现代性”。这是他关于新世纪文学最重要的理论阐释,他认为新世纪文学是高度表征中国新现代性的文学,起...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51-404614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9分44秒 论王方晨乡土小说的现代性反思与先锋品格的生成

   ...世界的反动。但这种神圣欲望却被代表世俗欲望的袁广田在现实中击败。袁广田用芒妺的钱作为资本,得到更多的经济资本,又进入权力场,最后当上了塔镇科技副镇长。牛宏宝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将现代性进行了三分,分为启蒙现代性、以占有为特征的市民现代性和以非理性为特征的先锋现代性。在袁广田身上,就集中体现了以占有为特征的市民现代性。作者对这一丑陋形象的刻画,就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现代性反思与批判。 而作者对庄镰伯非理性的情感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30-404581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20时41分7秒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大众化”和“新大众文艺”

   ...大众化’问题,就会发现,文学‘大众化’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性诉求的整个历程,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政治运动、文化思想在文学中的投射,它几乎配合着每个历史时期社会变革的中心任务”。尤其20世纪以降中国社会从启蒙现代性到革命现代性再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导的市场现代性,文学“大众化”随之历经了民族化、阶级化到民众化的逐渐深化过程。 问题是自21世纪人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复制和模仿不可避免地成了文艺 “大众化”的一...

专题#专题#新大众文艺#《延河》杂志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4/c460048-4041874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4日14时37分19秒 不疯魔,不成佛——论《猛虎下山》的志怪叙事与癫狂美学

   ...续想象力奠定坚实基础的写法,正是当代作家对结构松散的古代小说的一种创造性转化。 以上所论,主要是想说明《猛虎下山》缘何是一部逸出了当代小说现代性谱系的作品。李修文对话本和传奇的改造,不仅使其创作有别于启蒙现代性的宏大叙事,而且也为他重述生死场、疯人院与伊甸园等当代文化景观奠定了基础。 三 在《猛虎下山》的叙事场景里,炼钢厂和镇虎山既是故事的发生地,也是人物的生死场。两者虽然同具地理特征,但其隐喻向度却各有所...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04030-403948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11时32分38秒 逆西方现代性的当代摄构与书写实践——陈晓明的文学批评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阐释

   ...了?陈晓明很早就注意到这一动向,从后现代主义进入其视野那一刻就开始了侦测。文学死亡绝对是一个当代性事件,一个当下的紧急时刻、临界状态,它包含对过去、当下与未来的意识与洞察。 什么是当代性?我们更多地从启蒙现代性的线性思维去套牢当代,自以为当下是确实的实在,它透明而清晰,因此总急着告别过去,肯定地寄寓未来。这是逻各斯中心主义框架下历史观、价值观的产物。实际上,情况并非只是如此。当代不是绝对、本质或已完成的,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04030-403948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10时16分53秒 “重读”作为方法:再论赵树理文学研究

   ...批评道,“再解读”是“将一个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叙事硬套在中国现代的历史发展上,用资产阶级现代性来驯服中国现代历史”[33]。不难看出,“重写文学史”和“再解读”对“十七年”文学、赵树理不同评价的背后,是启蒙现代性与左翼革命意识形态两股力量的缠结。而“启蒙”和“革命”的错落与反复,实际上没有走出李泽厚(其《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一文为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主义”提供了合理化解释)设下的理论视野[34]。 针...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8/c404064-4039130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8日9时16分41秒 有益于世道人心是文学的“正道”

   ...,文学表现人文精神是不断演变的。古典人文主义重视表现理性精神,看到文学艺术可以寓教于乐、净化人心,可以经国济世、美善教化、陶冶情性,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现代人文主义重视社会变革和人的自由解放,张扬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目的都在于追求改造社会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上述文学本体观念各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和独特意义,既相互区分对应又彼此复杂交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交互演进。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在...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9/c419351-403229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9日8时35分15秒 新时代文学不是小圈子的文学,而是不断敞开的文学

   ...的理解,将新时代文学视为一种对应于新的历史进程的文学。这背后其实是有一个“底层逻辑”的,那就是从晚清以来的进化观念,这种观念又有其对应的时间观、历史观。现在,我们讨论“中国式现代化”,讨论它如何区别于启蒙现代性,这可能需要我们回到一些基础的理论进行梳理。新时代由于海量信息数据库、人工智能、机器算法等新技术的出现,原来那套因果逻辑可能部分失效了,让位于相关性了,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律。因此,如果要把新时代文...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4/c404034-402564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4日9时36分20秒 用典、景观化和现代性的边界——论格非小说中音乐元素的叙事功能

   ...就是在坚持音乐自律论的美学基础上,对西方音乐的传统秩序进行反思和实验。在勋伯格的艺术观念中,音乐形式可以表现后工业社会人的精神状态,挖掘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也就是说,巴赫作品的现代性是带有人文关怀的启蒙现代性,勋伯格作品的现代性则是西方审美现代性转型的结果。 严格意义上讲,勋伯格的作品已不属于古典音乐范畴,但以格非为代表的大多数中国作家依旧把他的作品归类为古典音乐,并非常欣赏勋伯格极具个人特色的音乐风格。...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8/c404030-402115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8日9时45分58秒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刊发文章入选第八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

   ...《从京派到新京派》 作者: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出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6期 评委推选意见:本文从百年现代文学中发掘出京派与新京派的文学现象,发现其文学贡献,肯定其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统一、对文学创作空间和作家精神个性的扩展,以及在文学中的责任和批判意识,在看似经验式批评中洞幽烛微,通过诸多精炼的个例分析点评,串联起现代文学百年发展与可贵经验,语言灵动,文风活泼,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本刊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7/c448327-401754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7日16时56分10秒 孙郁:文学批评是一种精神对话

   ...“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公布,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的作品《从京派到新京派》被评为“优秀文艺长评文章”。该文从百年现代文学中发掘出京派与新京派的文学现象,发现其文学贡献,肯定其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统一、对文学创作空间和作家精神个性的扩展,以及在文学中的责任和批判意识,在看似经验式批评中洞幽烛微,通过诸多精炼的个例分析点评,串联起现代文学百年发展与可贵经验。近日,就京派与新京派、文学写作中知识...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30/c405057-401695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31日7时38分32秒 中国文心的现代重塑——王尧散文随笔的特点及其意义

   ...理与文化心理,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透视点,而传统与现代的精神传承与发扬光大也就容易得到更好的解释。 二 真挚情感与深刻思理统一 众所周知,“抒情传统”[13]成为许多学者研究问题的关键词,也有人试图将它与启蒙现代性叙事联系起来。这在包括散文随笔在内的文学创作中也是如此,抒情传统与现代性已成风尚。不过,真正能将二者较好地统一起来很不容易,不是被“抒情”淹没,就是现代性裸露,导致文学性不高,审美韵致薄弱。王尧散文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7/c404030-401607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7日9时24分16秒 现代性、社会分层与当代小说批评理论

   ...现代”意识生产或再生产的一个直接后果,只能是经济个人主义及其“理性经济人”的泛滥。其二,缺乏对社会分层的深入关注,导致只能在非常一般的社会形态,即在宏大而笼统的社会正反两面,在抽象人性论的层面挪用五四启蒙现代性资源。其三,文学批评代际更替和理论批评资源的更迭,“现代意识”被逼迫让位给了“经验知识”。文化现代性的思考被冷僻怪异的视角所收编,跨学科方法取消了对现代社会机制缺位的纵深追问。“现代性”批评只成了“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1/c404030-4013639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1日22时35分5秒 先锋突围与“深思的轻”——黄孝阳的文学观与创作实践浅析

   ...孝阳、刁斗、墨白、刘恪、吕新等一批新世纪以来的先锋作家不再如愤青高声喧哗或似纳西索斯般地顾影自怜,而将先锋探索转化为一种写作常态,追求“把水设计到水中”⑨。在他们的小说里,文本形式与表现内容相辅相成,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不再势同水火,先锋派对现代性反思与批判功能得以发挥的同时,启蒙的精神信条能够继续践行。这种平衡正是新世纪先锋小说在观照复杂现实中趋向生动与圆熟的标志,亦使其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助推现代性发展...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4-3261518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6时53分39秒 林峥谈近代北京公园及其文学文化想象

   ...最新的公共场域,表现为在外观古色古香的建筑内部引入现代设施。为什么这是“另一种”现代性? 林峥:现代性的概念源自西方,与都市相伴相生,纷繁复杂,中国对于现代性的理解,主要体现为晚清五四以来一种以西方(启蒙现代性)为模板的、线性进步的发展观。这样建立在西方启蒙传统加诸被曲解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之上的对于现代性的理解,容易造成一味趋新、趋西的心态。同时我认为,中国在现代化、都市化的过程中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若以西...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0/c405057-4003198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1日7时40分36秒 文学批评“理论化”及其不满

   ...正如那些严肃的重申,“我们的启蒙遇到的一只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商品文化和消费文化给启蒙现代性带来的巨大危机,它消解的正是启蒙主义关键的核心词:自由、反思、批判的‘主体性原则’,由此而产生的‘后现代话语’将启蒙现代性带入了一个分裂和异化的语境之中。所有这些,不能不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以及文学史、文学理论的重新定位和建构之中,倘若我们不能厘清这些问题的本质特征,我们就无法面对林林总总错综复...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5/c419351-4000640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5日9时31分9秒 是继续“历史化”,还是重建“文学性”

   ...1980年代中后期,重写“中国新文学史”的学术冲动由北京、上海两地席卷全国学界。“重写”的标准虽然说法不一,但大抵与“现代性”有关,尤其是与“审美现代性”有关,且基本上把“革命现代性”排除在外,而将“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二位一体。如陈思和在《重写文学史》专栏开场白中就说:“从新文学史研究来看,它决非仅仅是单纯编年式‘史’的材料罗列,也包含了审美层次上对文学作品的阐发评判,渗入了批评家的主体性。”其中...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1/c419351-4000379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日8时24分11秒 李壮:新时代的文学与新的经典化

   ...进和改进文学批评”这一具有极强现实性的命题。 由陈晓明主编,孟繁华、贺绍俊等学者参与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于2022年出版,通过现实主义理论批评的主线,审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发展之路。丁帆的《启蒙现代性双重悖论下的中国文学——四十年文学批评史论纲》一文,试图从“启蒙现代性”的内部角度,为具有“当代性”的文学批评史建构提供反思性的新思路。吴子林主编“中国当代文艺学话语建构丛书”、周明全主编“当代著名学...

专题#专题#2022年度文学概观#其他门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6/c457545-3269518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6日8时41分32秒 外国文学理论及其“历史化”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发,探讨了植物分布的全球性状况对历史、人类学等科学的影响,提出融合全球史观野和田野经验的植物批评可能会突破理论话语的自我束缚,重新理解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金雯的研究关注18世纪情感观念和理论对启蒙现代性崛起的关键作用,探索中西文化交流如何成为启蒙现代性形成的重要语境;孙柏以尼柯尔、罗维尔和布斯的著述为线探,考察了战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戏剧史研究的发展情况,最终,剧场性压倒戏剧性,将戏剧视为社会文化语境...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9/c404090-3268183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9日8时56分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