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很多写作的朋友,有人转发这类新闻会说“比小说还离奇”“比小说还精彩”“比小说还好看”“比小说还小说”“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在就涉及文艺批评如何在这个时代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在《数字时代,文学批评的“向外转”与“向内求”》一文中,邹赞认为,在数智时代,文艺评论需要从研究对象、视角方法等多个维度积极“向外转”。需要扬弃固化的思维和趣味,不断更新批评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当然也不能走向极端,完全抛开文本进行过度...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1/c404030-404503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8时53分19秒 在技术风暴中锚定人文坐标...,而是由技术加速、政策驱动、产业拓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等多重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这也反映了学界以往从传统的文学文本分析转向多维度、跨学科的实践探索,旨在应对加速变化的现实社会。与前几年相比,2024年的“向外转”的趋势更为显著,其路径也更为系统化。 叙事革新与新的理论图景 在文学创作领域,科幻新生创作力量的学术能见度正在提升。科幻创作理论建构、史料汇编及科幻文化研究等方面有所突破。严肃文学与科幻文学之间的双...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80-404434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1分14秒 乡土题材主题创作的公共性及其悖论——关于《天露湾》的题外话...地向所有的方向发展,从而有了深度、宽度和高度。”[16]这是1980年代文学的“向内转”发展出的当代文学的“灵魂”,造就了此后的当代作家中那些佼佼者(包括陈应松)的“深度、宽度和高度”。如果此时选择“向外转”,向着更具国家叙事、集体叙事的方向突转,或者重新“校正”作家的“灵魂”(“农村成了我们最美丽的乡愁和最幸福的去处,成了我们灵魂的归宿”[17]),那就要求作家们寻找并建构区别于现代性的“立场、方法、...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30-404296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9时19分43秒 资源与方法——小说本位思考录...向于‘历史意识’与‘人文精神’”(周新民:《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发展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19页)。对“纯文学”的警惕,强化了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联性。这也就为新世纪重启现实主义、呼吁文学“向外转”(张光芒:《论中国当代文学应该“向外转”》,《文艺争鸣》2012年第2期),提供了一个先在性语境。此外,周新民在肯定“现实主义冲击波”这种创作对于小说理论的贡献价值之余,也尖锐地指出了这类创作的不足...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3/c404030-4040768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9时21分14秒 文学批评的历史化与当代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霍克海默、阿多诺、詹姆逊、格林布拉特、福柯、德里达、巴赫金、萨义德、德勒兹等人的各种文化理论被译介到中国,新的视域拓宽了文学批评的视野,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可能,文学批评逐渐“向外转”。与文学有关的制度、组织、生产方式、消费状况、社会背景等文学“周边”内容成为文学批评历史化的研究热点,再解读、社会史转向等研究潮流中的不少成果属于“周边”批评的重要形式。这类文学批评历史化采取知识考...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5/c419351-403618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5日9时15分48秒 在光与影的分野里...,这也是《这个世界,别的夜晚》的超然之处,它打破了歌颂苦难的范式,通过诠释悲剧孕育的过程来诠释苦难本身,将对“平庸之恶”的理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而使文字爆发出了震撼灵魂的力量。 近年来文艺作品出现“向外转”的趋势,作家更加关心现实、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写作者写下每一行字不仅追求小说技巧和语言,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忧虑和犹疑。裴洪正的小说,通过“我”与主角的自救、互救,将人性置于光与影的交界处加以审问...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0/c404030-403431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0日20时20分17秒 “底层文学”评价的批评伦理之反思...么就要使文学重新获得政治感觉,使文学重新政治化”。其实,无论批评家的怀旧情结如何泛滥都不应忽略当代文学史的事实在于,一旦文学脱离“一体化”的生产机制,便当即宣告获得更高程度的创作活力,而底层文学创作的向外转恰是以此叙事自由度为前提的“现实主义”回归。 回顾往昔,中国古代学术曾因信而好古成为统治者钳制思想的工具,直到近代西学东渐传入进化论等科学思想——尽管它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才使得学术思...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9/c404033-4030148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9日9时17分36秒 超越地方性,展现广西独特魅力...见的文字优美灵动、富含诗意,如清泉之清冽清甜,赋予包括泉水在内的广西风物以胜景胜状。 与前面三本书相比,何述强的散文集《时间之野》主体性最强,大概也最有复杂性,是哲理性和诗性的二重奏,也是一本向内转和向外转相结合的写作。该书有两个特点:一是作家立足个体丰厚的经验,包括成长经验、家族经历以及世俗生活中的特殊体验,并将之对象化和审美化;二是作家从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索和解剖,百转千回、淋漓尽致,这是思辨性和...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5/c404101-402362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5日8时55分59秒 文学出圈与作家的公共形象——以余华为例...格了余华初出文坛的反叛姿态。先锋文学以新的审美范式和认知方式,冲决了改革开放之初及之前陈旧的现实主义文学审美。可以说,余华的写作生命的底色,就带有反叛者和解构者的影子。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向外转之际,余华创作出具有深厚的现实感和历史感,同时也是他最受欢迎的长篇小说之一《活着》。其中的主人公福贵,堪称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此外,进入21世纪后,余华进行了一系列回应现实的文学实践,诸如非虚构杂文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0/c404030-402131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0日20时23分35秒 丁燕谈“工厂三部曲”:从北到南,无问东西...是我在诗路探索上非常痛苦的十年。那时,我虽然意识到自己从新西部诗的浪潮中汲取了养料,但同时,我又深深感到自己被这类诗歌所形成的审美定势所遮蔽。在左奔右突中,我试图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当我将目光由向外转为向内探索时,我在自己的生存经验里发现了“葡萄”。正是这个意象的到来,扭转了我创作的调性——以前,我试图跟上那些雄性的呐喊,然而现在,我发现自己更适合女中音。当我以“葡萄”为切入点开始思考时,那些被大...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1/c405057-4018037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1日8时19分22秒 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第六期)...论储备逐渐圆融于批评文体之中,一个成熟批评家的形象正日益清晰。 《当代小说的话语转向与叙事变革》 曾攀 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23年8月 曾攀新著《当代小说的话语转向与叙事变革》聚焦当代文学的“向外转”,这种文学情势区别于曾经“向内转”的历史进程,作者认为“向外转”是文学向自我的内部发动的一次巨大挑战,其并不是简单地对外在世界投去目光和添加言辞,而是在充裕的向内开掘之后的向外延伸,是一种文学的主动...
中国作家网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6/c403928-401602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2日9时36分39秒 《当代小说的话语转向与叙事变革》...向与叙事变革》系统研究了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的面向和复杂的变动。从变革,转向与形式,历史、革命与时代,心理、智识与思想,欲望、自然与诗学,地方世界与想象五个方面阐释了当中小说的演变路径。当代中国文学的“向外转”是文学向自我的内部发动的一次巨大挑战,其并不是简单地对外在世界投去目光和添加言辞,而是在充裕的向内开掘之后的向外延伸,是一种文学的主动转身与自我探求。作者深挖文学内部的深层关联,指出牵扯着文学内外的...
书汇#新作快读#D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6/c405065-4009626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6日16时17分0秒 《文艺报》与新时期现实主义的话语建构(1979 —2000)...消了它也就等于从根本上取消了现实主义。”18“崛起的诗群”确立了一个现代化倾向的纲领,其哲学根基在于非理性主义传统,而“向内转”则是这一纲领在整个文学领域内的进一步体现。但是“向内转”是真正构成了与“向外转”的对立,还是本身这一对立就不成立?这需要从话语的偏见回到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回答。文学作品是作家的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客观实际生活是前提,作家的主体性受制于客观存在,依赖于此发挥主观...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5-3261522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8时12分22秒 文本阐释的难度与新时代现实主义理论的建构路径...创作来看,新时代文学在表达民族性、人民性、时代性方面显现出新的特征,作家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更多关切,不再过度信赖“个体”叙写,而是以更加宏阔的视野观照“世界”,有研究者把这个现象称之为当代文学的一次“向外转”:“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奋发有为的新时代文学十年,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新时代文学十年。新时代文学中的‘向外转’并没有排斥新时期文学‘向内转’中的优秀成分。反而,他们接受了新时期文学中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5-3261521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7时48分12秒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其次,是偏“史”(史料)而废“文”(文学)的现象。在学术界内部有一个基本共识,即文学史问题,尤其是当代文学史问题单纯通过分析文学自律性层面上的审美诸要素是无法得到有效且合理的解答的,因此当代文学研究“向外转”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以至于一些人片面地强调理性经验之于“史料”研究的意义与价值,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文学”本身的审美体察与主观感悟。为此,王彬彬教授在以“问题意识与史料运用”为题的讲座中号召,青年学...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3/c404033-4007668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3日9时37分38秒 用批评之眼透视文学风景——2022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综述...北文学”写作及其可能性》等文章,总结新时代十年文学的发展成就,分析文学新的探索和可能性。朱静宇、栾梅健的《论新时代文学的“向外转”》认为,十年来的新时代文学发生的明显变化是许多作家和作品都呈现出集体“向外转”的倾向。从《人世间》《烟火漫卷》《镜中》《长夜》《桂香街》等小说来看,作家更强调作品的社会价值与使命担当,注重从时代、历史与现实的环境中来描写人物。 二是思考文学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新时代文学创作有...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05/c404034-4007098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5日9时32分55秒 马征:用批评之眼透视文学风景——2022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综述...的文学创新》、白烨的《新文学呼应新时代 新时代成就新文学》、张学昕的《“新东北文学”写作及其可能性》3等文章,总结新时代十年文学的发展成就,分析文学新的探索和可能性。朱静宇、栾梅健的《论新时代文学的“向外转”》4认为,十年来的新时代文学发生的明显变化是许多作家和作品都呈现出集体“向外转”的倾向。从《人世间》《烟火漫卷》《镜中》《长夜》《桂香街》等小说来看,作家更强调作品的社会价值与使命担当,注重从时代、...
专题#专题#2022年度文学概观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6/c457538-3269516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6日8时38分11秒 当代文学之于人性隐秘的伦理叙事...到王小波《黄金时代》,围绕着“性”与“权力”,人心的卑琐与明朗有所呈现,从王安忆《长恨歌》到陈忠实《白鹿原》,以个人化、家族化的历史为核心,人心伴随人世沧桑产生的变异也被突出表现。新世纪以来,文学在“向外转”的呼吁下①,通过多样化历史、现实叙事,对人性本根的复杂性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探索,例如苏童的《河岸》《黄雀记》、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鲁敏的《金色河流》,明显有一种对人性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4/c404030-3266452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4日9时47分36秒 艾伟长篇小说《镜中》:个体生命的坚韧与爱...又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艾伟是学建筑的,所以他的小说带有很强的装置性。艾伟在《镜中》里做出了非常大的探索,就语言来讲是浸透了精神意味,是带有叙事性、抒情性、反省式的语言。” 王春林分析,“在新世纪文学向外转的大背景之下,艾伟《镜中》的特点是向内转,对人的精神深入地挖掘、深入地表现,这跟世界文学尤其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以来越来越关注精神内宇宙的文学大趋势是合拍的。” 饶翔认为:“现在许多小说只关注冰山露...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6/c403994-3264569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6日16时43分20秒 怀念 | 西西:永动式融界大师...园》《苏州园林系列》《吴哥》《庞贝民居》等,还有看小说、谈玩具专栏。 创造“西西体”,实是时势、性情、才气三者共同造就。写实主义文学注重现实人生的客观描摹;现代文学向内转,关注内心状态,后现代文学向外转,解构化,去中心,尤其是跨越文学边界,拓展“文学+”创意。香港现代思潮兴起早,未被历史截断,汲取西方现代派精华时还不断进行在地化改造。西西成长于香港现代向后现代转型期,得两派之精华,又脱胎于此,自出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9/c403994-3258981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9日16时47分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