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3 篇有关 名家信札 的页面,用时 0.199秒.

第1页  共1页

万卷精品古旧书飘香潘家园

   ...《鸳鸯被》《梧桐叶》《气英布》等珍贵明代刻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刊本《礼记注疏》、清乾隆二十八年内府刻本《御制文初集》、清乾隆年间查淳刻本《铜鼓书堂遗稿》等数百件清代古籍也在现场亮相。 名人墨迹区展售的名家信札,也是寄情千般意。其中,既有戊戌变法代表人物梁启超、著名国学大师胡适及章炳麟、位列“甲骨四堂”之一的著名金石学家罗振玉,也有民族实业家张謇,清末著名学者、经学家、书法家俞樾,晚清重臣、书画家李鸿藻,以...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7/c403994-402439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7日8时12分41秒 “还她真实的评价”——柯灵书信中的张爱玲

   ...一份,退还给我,并希给金、沈两位也各复制一份,以便求得共识”。柯灵在信中详细列举了七条意见。华夏天禧·墨笺楼2018年1月16日至23日举办的“同一上款——廖沫沙、吴祖光、臧克家、袁鹰、柯灵、范小青等名家信札”专场有柯灵1991年5月31日给常君实的书信,其中提到:“于青极有才气,但有些看法,未尽允洽,我的意见如对她有些用处就好了。” 《张爱玲文集》的责编沈小兰在《曾被遗忘的传奇女作家——〈张爱玲文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16/c404063-3262490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16日8时49分15秒 执着与胸怀——陈子善关于台静农、梁实秋的书信四通释读

   ...虎的书信4通,藉此呈现他在台静农、梁实秋两位作家的文献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努力。 一 华夏天禧·墨笺楼2018年1月1日至8日举办的“文坛忆旧——周而复、施蛰存、陈白尘、赵家璧、萧乾、吴祖光等名家信札专场”,其中有陈子善给《新文学史料》编辑的书信一通,照录如下: 黄汶同志: 大札奉悉,至感! 现先寄上两稿,供贵刊选用: ①台静农先生未完成的遗稿:《忆常维钧与北大歌谣研究会》,此文还...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09/c419382-3254119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0日7时22分59秒 “还她真实的评价”——柯灵书信中的张爱玲

   ...一份,退还给我,并希给金、沈两位也各复制一份,以便求得共识”。柯灵在信中详细列举了七条意见。华夏天禧·墨笺楼2018年1月16日至23日举办的“同一上款——廖沫沙、吴祖光、臧克家、袁鹰、柯灵、范小青等名家信札”专场有柯灵1991年5月31日给常君实的书信,其中提到:“于青极有才气,但有些看法,未尽允洽,我的意见如对她有些用处就好了。” 《张爱玲文集》的责编沈小兰在《曾被遗忘的传奇女作家——〈张爱玲文集...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24/c404064-3240687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24日8时29分8秒 书信手札出版能否成为“富矿”

   ...象的。”上海书评人周洋表示,这几年,非虚构类图书大受读者的欢迎,某种程度上正是互联网时代人们阅读口味的精准体现。而那些湮没在岁月长河里的名人信札、日记、影像、家谱,正是一座尚待开采的非虚构阅读的富矿。名家信札是作者文字作品之外最重要的副文本,是走进名人内心世界的通幽曲径,是保存历史记忆的时光储存罐,读者买回一册名家书信选,不仅可以从那些直抒胸臆的文字中领略作者的思想魅力、人格风范,更期待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名...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318/c419382-3163672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18日7时20分1秒 彦火:亦情亦义一“文侠”

   ...他顶多可说是“金庸的小字辈朋友”。 彦火与许多文坛前辈过从甚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即开始进行中国作家研究。几年前,《收获》和《台港文学选刊》连续多期发表彦火介绍现当代文坛大家的文章,还选登了一批名家信札。透过他的翔实、细致的描述,茅盾、巴金、叶圣陶、俞平伯、冰心、萧乾等一代大家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宛现眼前。然而,也有一些信札因故遗失,出现在一家拍卖行。彦火从其预展资料获悉,怒不可遏,当即于2014...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531/c404030-3111261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5月31日8时54分26秒 名家信札讲述深圳美术往事

   ...,该展共吸引观众1.8万余人次,其中港澳同胞4600多人,而当时深圳的人口大约是2万多人。 以展览为契机,深圳美术馆收藏了一批老一辈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近些年又收藏了一大批书写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名家信札。 这些信札的作者包括邵宇、蒋兆和、吴冠中、黄胄、白雪石、袁运甫、常沙娜、丁聪、关山月、林墉、杨之光、王肇民、宋文治、陈大羽、谢稚柳等近70位书画名家。141封亲笔书写的书信,见证了深圳美术事业的...

艺术#书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09/c419391-30218188.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9日8时11分7秒 赵家璧、萧乾致牛汉信各一通

笔者最近在钱学森、楼适夷、赵家璧、萧乾、吴小如等名家信札专场,找到赵家璧、萧乾给牛汉的信各一封,不见于《赵家璧文集》第5卷和《萧乾全集》第7卷,当为佚信,当是解读赵家璧、萧乾与牛汉交游史的珍贵文献资料。 牛汀同志: 听说你已在五四文学编辑室担任了更重要的职务,可喜可贺!但工作一定更忙了,这封信希望得到你的早日赐复。 前曾寄拙作《回忆鲁迅给“良友”出版的第一本书——关于〈苏联作家二十人集〉》,据...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224/c404063-2983158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5日12时3分21秒 程千帆致姚雪垠函

   ...华读书报》2017年5月10日写有《从一封信谈程千帆与汪辟疆、陈寅恪》,又披露了新发现了程千帆给陈早春、舒芜、朱自清、周绍良的书信,共计17封。 笔者在程千帆、姜东舒、荒芜、李治华、任访秋、曾卓等名家信札专场,又见到程千帆给姚雪垠的一封信,不见于《闲堂书简》、《闲堂书简》(增订本)以及《程千帆沈祖棻年谱长编》。如程千帆的夫人陶芸所言,“千帆写信喜用草书,有时甚至用古体字、异体字。而且他晚年目瞀,书迹潦...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319/c404064-29876074.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5日12时1分43秒 罗洪伉俪旧札中的温馨往事

   ...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版)。罗先生离开我们近一年了,最近有幸得见朱雯、罗洪这对作家夫妇的信札,略作钩沉,以为纪念。 笔者在“文坛忆旧 -—施蛰存、周而复、陈荒煤、贾植芳、萧乾、吕叔湘等名家信札墨迹”专场和“文坛忆旧-—周而复、施蛰存、陈白尘、赵家璧、萧乾、吴祖光等名家信札”专场,分别得见罗洪给时任《新文学史料》编辑黄汶的信,照录如下: 黄汶同志: 前接大札,悉拙稿校样将于二十日左右...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312/c404063-29862883.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3月12日14时48分30秒 周作人信札匡时首拍无纠纷 其长孙赞许并授权

   ...日,周吉 宜就曾把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德”)告上法庭,并于同年11月开庭,质疑其对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的拍卖行为。(相关 报道详见本报2013年12月17日文化周刊《名家信札手稿所有权,谁来拍板》)   对于此次匡时拍卖,周吉宜却表示赞许并授权。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自己的立场“其实一直没有改变过”。他认为,文物应最大程度地被社会利用,而不是被私人收藏后便不见天日。 ...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4/2014-05-13/203485.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5月13日9时34分27秒 周作人文稿拍卖创现代文稿新高

   ...国祚手定册立朱常洛(即明光宗)为太子仪注稿,卷中有阮元、王国维、金蓉镜等长跋,为明代政治重要史料文献,最终也拍出212.8万元。中国嘉德古籍善本部总经理拓晓堂表示:“古籍善本市场仍然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名家信札及文稿成为近年来热点,而明代刻本、印谱以及碑帖也均有上佳表现。”

新闻#作家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0/2010-11-25/91777.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25日10时10分54秒 梅娘:八十五年的坚韧歌唱

   ...日,85岁高龄的梅娘先生出版新书《梅娘近作及书简》。书中汇录梅娘先生散文近作60篇,书信88封,有关于赵树理、萧红、张爱玲、关露、遇罗克、刘索拉的描写,以及致丁景唐、丁东、成幼殊、釜屋修、岸阳子等中外名家信札,文字炉火纯青。而这位文坛奇女子“生活流程中的许多故事,也都在这本书中。”   这是一位出土文物般的作家———梅娘,原名孙嘉瑞。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中国沦陷区文坛有两位文学才女光芒照人,一位是...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5/2005-09-19/16341.html 发布日期: 2005年9月19日8时50分0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