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即当如祝或咒词所说受到某种制裁。《晋书·王羲之传》载,王羲之曾在父母灵前立誓不再当官:“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天地所不复载。”这种誓言也可以看做对自我的咒语。 学者叶舒宪认为:“一般说来,祝用来表达积极的、肯定的意愿,而咒用来表达消极的、否定的意愿。”不过在敦煌变文中,常用“呪愿”一词,而不写作“祝愿”。如《呪愿新郎文》《呪愿新妇文》等。在敦煌变文中,还有“和合咒”:...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42005-404545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46分38秒 穿越历史的精神追寻...解梦,作为枕边书看了很久,获得的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印象,这是比较早地接触到精神分析学理论的一个契机。1988年读研究生,一个好朋友送给我一本《精神分析引论》,而且我一入学,便从一位同门师兄那儿得到了一本叶舒宪选编的《神话——原型批评》,这两本书对我的帮助都非常大。因为“神话—原型批评”实际是以精神分析为方法的一种文化研究,它看起来是研究神话、研究语言、研究叙述——那时候还没有叙事学理论,但实际都是类似“解...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05057-404365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8时0分56秒 张欣的自我变法与广府文化的重新叙述...视》,载[美]尤金·N·安德森:《中国食物(附篇一)》,马孆、刘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页。 36 42 彭兆荣:《作为文化文本之“舌尖上的中国”》,《文化文本》(第一辑),李继凯、叶舒宪主编,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第182、186、198页。 40 [美]尤金·N.安德森、玛利亚·L.安德森:《近现代中国的南方》,《中国文化中的饮食》,张光直主编,王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9分29秒 立足中国视角 建构文学谱系...采用比较文学方法体现中外文学的联系,同时也认为,中国学者的研究应更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彰显中国视角。 文明互鉴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学平等交流,为文学研究注入活力。中国神话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主张“比较就是理由”。他认为,在世界文学研究中,应转变如英国牛津大学麦克斯·缪勒开创的以追寻印欧文化共同体为目的的传统求同思路,而寻找各国文学特有的灵魂,建构中国自主的文学知识体系。 四川大学教授、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03994-404168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2日8时21分43秒 “多元互鉴与文学谱系:中外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总书记对“学术切忌跟风”的论述,强调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应以学术为本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宁批判歌德“世界文学”概念的局限性,呼吁同仁从中国视角重审“世界文学”观念,主张东西方共同参与世界文学史的重写;叶舒宪教授聚焦中国文明的起源,主张“比较就是理由”,提倡寻找每个文明特有的灵魂,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主编金莉高度评价了杂志始终秉承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开放的创新精神。 第二场主旨发言由上...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3/c403994-403743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日10时55分58秒 《寒夜》与1940年代后期中国的悲悼文学...金的中篇小说〈寒夜〉》(刊于《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认为《寒夜》之所以感人肺腑,就在它“真切地反映了旧中国战争年代下层知识分子及其家庭的哀愁”。 [3]萨缪尔·诺亚·克拉莫尔:《苏美尔神话》,叶舒宪、金立江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第15-16页。 [4]“哀祭类者,《诗》有颂,风有《黄鸟》《二子乘舟》,皆其原矣。”见姚鼐:《古文辞类纂》,中华书局,2022,第23页。 [5]...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2/c404057-403594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2日10时54分33秒 恋地情结——朱鸿人文主义地理散文书写的原点...40 54 56 朱鸿:《吾情若蓝》,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353、202、201、50、128、317、294、254、310、9、183、200、209、229、55、273、3页。 8 叶舒宪:《在信仰迷失的时代寻觅“鹰熊”——文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朱鸿及其散文》,《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9 11 16 27 33 35 37 38 39 46 52 [美]段义孚...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5时43分17秒 史诗重述与诗性表达——以刘亮程《本巴》与阿来《格萨尔王》中的童年书写为中心...等人类“发展得最完美”的“固有的性格”[41],为当代生活注入一股诗意,以奇崛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方式筑构起人类童年的图景,为重述史诗提供了新的范本。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释 [1]叶舒宪:《再论新神话主义——兼评中国重述神话的学术缺失倾向》,《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4期。 [2]阿来、尹俊:《阿来:重述〈格萨尔王〉融入现代人的感受》,2009年9月3日,https://book....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9/c404030-4031603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9日9时26分47秒 中国比较文学年会在辽宁大连举行...首尔举行的国际比较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 本届年会设有20个分议题,专门开设“名师面对面”青年论坛和“中国科幻的出海与还乡”“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两个特别论坛。 第十三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叶舒宪指出,作为人文学科的一支重要力量,比较文学学者通过中外人文交流来实现一种“人文外交”,可为中国人文学术真正走向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叶舒宪建议,比较文学不仅要在中国学研究中掌握应有的话语权并发挥引领作用,...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9/c403994-4030151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9日9时42分13秒 曹顺庆:中西视域下的文艺理论交流互鉴...在”。由于“意象意境”乃是基于中国文化特有的主客体融合思维模式,属于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经典范畴,这一观点显然流露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再如,1991年,在《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一书中,叶舒宪借鉴了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分析法,通过原型模式构拟的方式对汉民族史诗进行“发掘”式研究。其在参考西方史诗理论的基础上,将东西方不同民族的英雄史诗分置到战马英雄(游牧文化)与太阳英雄(定居文...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1/c419351-4029045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日9时36分33秒 专家研讨儿童文学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方法...文学神圣,史料珍贵”的观点。上海外国语大学陈福康教授从文学、史料学等角度出发对儿童文学发轫期的郑振铎与《儿童世界》进行全方位研究,提出儿童文学创作的根本在于儿童本位与艺术自觉等独到的观点。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结合丰富的图片资料,重点阐释了四重证据法的内涵,这一研究方法的提出拓宽了学术研究的思路,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带来方法论上的革新。天津理工大学舒伟教授从工业革命的时代语境审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思想论战...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2/c404071-4025511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2日12时11分13秒 董炳月:我在文学所成长...。”因此我后来的各种晋级才能跟上节奏。大概是2003年,文学所第一次进行科研津贴分级的时候,给我定的级别偏低。还没等我提意见,包书记就到上级主管部门为我另要了一个指标,给我定了恰当的级别。当时的室主任叶舒宪告诉我此事,我很欣慰。包书记是评论家、诗人、领导,但从不摆架子,对所里的许多男士(包括我)常以“老弟”相称。杨义老师我早就认识,等待入职期间我给他打电话,他给了我安慰与教诲。我入职后的第二个返所日即7...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6/c404063-402513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6日8时16分24秒 在民间文学中挖掘中国故事的根脉...:法国汉学家葛兰言在研究《诗经》时,就曾以中国西南地区各个民族的仪式和风俗作为证据,更新了世人对《国风》的理解;中国老一辈神话学家茅盾、郑振铎、闻一多在研究先秦典籍时,也常以民歌、民谣、民俗作为参照;叶舒宪所倡导的“四重证据法”和上古经典破译系列,也沿此路径,对中国古典学领域核心问题提出了新观点。这种文史贯通的研究得益于民俗学、人类学视角的介入,但根基还是在于材料的拓展。全面、系统、可靠的田野调查资料不...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7/c404033-402441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7日9时3分9秒 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研究项目正式启动...文字和文化体系中的意义。 当天启动开题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宋镇豪、刘跃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客座讲席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王明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胜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方维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以欣、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新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研究院院长罗庆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3/c403994-402347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3日9时5分38秒 返本开新:文学研究的范式开拓与跨界融合...不同的。您也处理过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您将文字出现之后的文化传统叫做“小传统”,把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视为“大传统”。您认为“文化大传统”的提出,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理解中国本土的文学观有什么启发吗? 叶舒宪:我提出并强调文化大传统的存在和意义,不是针对文学专业而言的,而是针对当代知识观和历史观的时代变革需求而言的。以前的学人,没有条件看到五千年前、六千年前、八千年前乃至一万年前的史前文化之系统资料。如今...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2/c405057-402013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5日7时39分48秒 王蒙小说的“重复”书写——从长篇小说《笑的风》谈起...(6)〔法〕吉尔·德勒兹:《重复与差异》,第435页,安靖、张子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4)(5)王蒙:《笑的风》,第2、25、81页,北京,作家出版社,2020。 (7)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第100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8)〔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第37页,韩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9)(16)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4/c404030-4015269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4日11时39分40秒 重影式运用——当代文艺中的一种动物写法...回动物园似乎是有意加强荒谬。 [7]胡迁:《大象席地而坐》,译林出版社,2019年,第100页。 [8][日]谷川渥:《作为美学的结构主义——评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论》,刘绩生译,《结构主义神话学》,叶舒宪编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73页。 [9]参见福柯:《疯癫与文明:修订译本》,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73页。 (作者单位: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0/c404030-4009207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0日8时45分7秒 文学期刊的个性与生命...的《马桥词典》的创作(《马桥词典》发表、出版于1996年,和《天涯》改版同年),韩少功在编辑、创作上,都力图突破局限、拓宽边界。在这样的外部、内部作用下,改版后1996年第一期,汇集了史铁生、叶兆言、叶舒宪、米兰·昆德拉、张承志、李皖、苏童、陈思和、南帆、格非、韩东、韩少功、蒋子龙、薛忆沩、戴锦华等名家,全豪华的阵容,“作家立场”“民间语文”“艺术”等呈现思考性、民间性的栏目占据大篇幅,成了《天涯》最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8/c404030-3268097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8日9时18分5秒 中国神话的文学移位及其文化价值...,完成了《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 从民俗学角度研究神话。袁珂先生等众多神话学研究学者,主要是从民俗学、民间文学角度对神话进行研究,通过神话来了解原始时期民俗情况。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神话。叶舒宪教授就是通过对神话原始材料的分析,考察我国古代文化诞生以及形成发展的过程。 以上这几个研究角度,我只是简单概括,并不完全,而且每个角度我所列举的对象也不够充分。但是这几个角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其...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22/c442005-3267067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22日10时52分3秒 地方性、媒介属性、实感经验——理解新南方写作的三条路径...展为具备“经典性”的文学思潮提供更多可能。 注释: [1]参见陈晓兰编:《文学经典与当代学术——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99页。 [2]参见叶舒宪《“地方性知识”》,《读书》2001年第5期。 [3]李怡:《“地方路径”如何通达“现代中国”——代主持人语》,《当代文坛》2020年第1期。 [4]杨庆祥:《新南方写作:主体、版图与汉语书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31/c404030-3255548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31日9时44分16秒